《直方周易》雷地豫
【本经】豫⑴ 利⑵建⑶侯⑷行⑸师⑹。
【译】雷在地上震动象征动荡,应对动荡要事先准备,有利的做法是竖起箭靶训练军队。
注释:⑴“豫”预备、事先准备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。”
⑵“利”有利的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利则行之,害则舍之。”
⑶“建”竖起,树立。《诗经·小雅·出车》:“设此旐矣,建彼旄矣。”(旐:画有龟蛇的旗。旄:用牦牛尾装饰的旗。)
⑷“侯”古时用布或兽皮制成的箭靶。《诗经·齐风·猗嗟》:“终日射侯,不正兮。”
⑸“行”特指军阵、作战队伍的行列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方会诸侯悼公弟于行,魏绛戳其仆。”
⑹“师”泛指军队,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战于千亩,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。”
【豫】彖曰 豫 刚应而志行,顺以动,豫。豫顺以动,故天地知之,而况“建侯行师”乎?天地以顺动,故日月不过,而四时不忒;圣人以顺动,则刑罚清而民服。 豫之时义大矣哉!
【译】彖 雷在地上震动象征动荡。用坚定的意志来应付动荡局面因而志向才能实际施行,使动荡局面和顺,就要事先准备。事先准备能使动荡局面和顺,本来天下人都知道这个道理,所以更加“树立箭靶训练军队。”了。大自然因为能使变化和顺,所以日月不会错误地运行,因而四季交替没有差错。帝王因为预先有准备能使动荡局面和顺,所以邦国刑罚公正因而民众服从。预先准备应用时侯的意义多么重大啊!
此彖辞篇幅较长下面将其分段注解。
【原文】豫 刚⑴应⑵而⑶志⑷行⑸,顺⑹以⑺动⑻,豫。
【译文】雷在地上震动象征动荡。用坚定的意志来应付动荡局面因而志向才能实际施行,使动荡局面和顺,就要事先准备。
注释:⑴“刚”坚强。(坚强:坚定刚强,不可动摇或摧毁。)《商君书·立本》:“强者必刚斗其意。”
⑵“应”应付,对付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枢始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”
⑶“而”表示因果关系。相当于“因而”、“所以”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”
⑷“志”志向,意愿。《尚书·舜典》:“诗言志,歌永言。”
⑸“行”实施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行刑不疚。”
⑹“顺”使和顺。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顺州里,定廛宅。”杨倞注:“使之和顺。”
⑺“以”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音节,不表义。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习习谷风,以阴以雨。”
⑻“动”摇动,震动(动荡),移动。与“静”相对。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:“物莫之能动。”
【原文】豫顺以动,故⑴天地⑵知⑶之⑷,而⑸况⑹“建侯行师”乎⑺。
【译文】事先准备能使动荡局面和顺,本来天下人都知道这个道理,所以更加“树立箭靶训练军队。”了。
注释:⑴“故”本来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微君言,臣故将谒之。”
⑵“天地”天下。《老子·三章》: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
⑶“知”知道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留侯曰:“陛下不知乎?此谋反耳。”
⑷“之”指示代词。相当于:此,这,这个,这样的,这种。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
⑸“而”表因果。犹因而,所以。《荀子•劝学》:“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”
⑹“况”更加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以众故,不敢爱亲,众况厚之。”
⑺“乎”表示肯定语气。《韩非子》:“故曰:‘礼者,忠信之薄也,而乱之首乎。’”
【原文】天地⑴以⑵顺⑶动⑷,故⑸日月不过⑹,而⑺四时⑻不忒⑼;
【译文】大自然因为能使变化和顺,所以日月不会错误地运行,因而四季交替没有差错。
注释:⑴“天地”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会。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:“天地之精也。”
⑵“以”因为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以贪勤民。”
⑶“顺”使和顺。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顺州里,定廛宅。”杨倞注:“使之和顺。”
⑷“动”变化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六爻之动,三极之道也。”
⑸“故”所以,因此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夫秦无道,故沛公得至此。”
⑹“过”错误地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老臣过受师傅之任,数蒙宠异之恩。”
⑺“而”表示因果关系。相当于“因而”、“所以”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”
⑻“四时”四季。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天有四时,春秋冬夏。”
⑼“忒”差误。(差错。)《广雅》:“忒,差也。”
【原文】圣人⑴以顺动⑵,则⑶刑罚清⑷而民服。 豫之⑸时⑹义大⑺矣⑻哉!
【译文】帝王因为预先有准备能使动荡局面和顺,所以邦国刑罚公正因而民众服从。预先准备应用时侯的意义多么重大啊!
注释:⑴“圣人”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。《礼记·大传》:“圣人南面而治天下,必自人道始矣。”
⑵“动”摇动,震动(动荡),移动。与“静”相对。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:“物莫之能动。”
⑶“则”表因果。犹因此,所以。《左传•昭公二十年》:“水懦弱,民狎而玩之,则多死焉。”
⑷“清”清廉,公正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吏端刑清,政无过失。”
⑸“之”用;取。《战国策•齐策三》:“故物舍其所长,之其所短,尧亦有所不及矣。”
⑹“时”时候;时间。《论语•季氏》:“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。”
⑺“大”重大的,重要的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。”
⑻“矣”用于感叹句、祈使句和疑问句中相当于“啦”“吧”“呢”“啊”等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甚矣,汝之不惠!”
【豫】象曰 雷出⑴地奋⑵,豫⑶,先王⑷以⑸作乐⑹崇⑺德⑻,殷⑼荐⑽之⑾上帝⑿,以⒀配⒁祖⒂考⒃。
【译】象 雷在地上震动象征动荡,应对动荡要事先准备。上古的圣贤之君由于事先有所准备防止了动荡发生,因而才能制作音乐推崇高尚品德,举行盛大的祭祀天帝活动,并且配祀祖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