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执象易注》第1卦•第一卦-乾卦: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

执象易注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乾:元亨利贞

初九:潜龙,勿用。

九二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

九三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

九四:或跃在渊,无咎。

九五: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

上九:亢龙,有悔。

用九:见群龙无首,吉。

《彖》曰: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。云行雨施,品物流形。大明终始,六位时成。时乘六龙以御天。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。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首出庶物,万国威宁。

《象》曰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潜龙勿用,阳在下也。见龙在田,德施普也。终日乾乾,反复道也。或跃在渊,进无咎也。飞龙在天,大人造也。亢龙有悔,盈不可久也。用九,天德不可为首也。

《文言》曰:元者,善之长也;亨者,嘉之会也;利者,义之和也;贞者,事之干也。君子体仁足以长人;嘉会足以合礼;利物足以和义;贞固足以干事。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“乾:元亨利贞。”

初九曰“潜龙勿用”,何谓也?子曰:“龙德而隐者也。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无闷,不见是而无闷。乐则行之,忧则违之,确乎其不可拔,潜龙也。”

九二曰“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”,何谓也?子曰:“龙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,闲邪存其诚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《易》曰:‘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’,君德也。”

九三曰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”,何谓也?子曰:“君子进德修业。忠信所以进德也。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知至至之,可与几也。知终终之,可与存义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骄,在下位而不忧,故乾乾因其时而惕,虽危无咎矣。”

九四曰“或跃在渊,无咎”,何谓也?子曰:“上下无常,非为邪也。进退无恒,非离群也。君子进德修业,欲及时也,故无咎。”

九五曰“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”,何谓也?子曰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,则各从其类也。”

上九曰“亢龙有悔”,何谓也?子曰:“贵而无位,高而无民,贤人在下位而无辅,是以动而有悔也。”

潜龙勿用,下也。见龙在田,时舍也。终日乾乾,行事也。或跃在渊,自试也。飞龙在天,上治也。亢龙有悔,穷之灾也。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
潜龙勿用,阳气潜藏。见龙在田,天下文明。终日乾乾,与时偕行。或跃在渊,乾道乃革。飞龙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亢龙有悔,与时偕极。乾元用九,乃见天则。

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利贞者,性情也。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大哉乾乎!刚健中正,纯粹精也。六爻发挥,旁通情也。时乘六龙,以御天也。云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
君子以成德为行,日可见之行也。潜之为言也,隐而未见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弗用也。

君子学以聚之,问以辩之,宽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易曰:“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”,君德也。

九三重刚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乾乾因其时而惕,虽危无咎矣。

九四重刚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,故无咎。

夫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,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天且弗违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

亢之为言也,知进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丧。其唯圣人乎!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唯圣人乎!

乾为天卦注释

乾(q

乾:元亨利贞

【周易上经】《执象易注》第1卦•第一卦_乾卦: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元亨利贞者,文王所系之卦辞,以断一卦之吉凶,所谓彖[tuàn]辞也。《系辞》曰:“彖者,材也;彖者,言乎象者也。”彖之为言,断也,明断一卦之吉凶休咎者也。彖之为物,形似野猪,齿善断物。彖,从彑[jì],从豕。彑指猪头,猪头生有长吻,上吻部半包下吻部,是以彖指猪嘴,含包括、总结之义。彖辞分象辞和占辞,无象辞则象辞蕴于占辞,无占辞则占辞藏于象辞。象辞申明天地人物之象,占辞概说吉凶休咎之应。

【释名】:乾,卦名,俗作乹,从乙,倝 [gàn] 声。乙,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。《说文》:“乾,上出也。”

【观象】:六画皆奇,纯阳至健。奇者阳之数,圆者阳之象,天者阳之体,健者阳之性,行者阳之用,故《乾》法象天日、圆满、盛大、刚健、向上、运行。

【玩辞】:元者,始也,首也,天也,君也,道也,大也。《说文》:“元,始也。”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元,体之长也。”按:“元,首也。”《淮南子·原道》:“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。”按:“元,天也。”《广雅》:“元,君也。”《尚书·益稷》:“元首明哉,股肱良哉。”传:“元首,君也。”《子华子·大道》:“元,无所不在也。人能守元,元则舍之;人不守元,元则舍之。”按:“元,道也。”《汉书》:“夫基事之元命,必与天下自新。”颜师古注:“元,大也。”亨者,通也,达也,盛也,献也,祀也,象盛祭品之器也。利者,宜也,象以刀断禾也。贞者,占也,卜也,正也,定也,坚也,诚也,守也。《说文》:“贞,卜问也。”《尚书·太甲下》:“一人元良,万邦以贞。”按:“贞,正也。”《贾子道术》:“言行抱一谓之贞。”按:“贞,定也。”《晋书》:“严霜识贞木。”按:“贞,坚也。”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伊中情之信修兮,慕古人之贞节。”注:“诚也。”《周书·谥法》:“清白守节曰贞。”按:“贞,守节也。”元亨者,天道之验也。利贞者,人事之应也。元亨以顺天,利贞以休命。故元亨利贞者,大通宜正也。元者,生发也。亨者,长养也。利者,收获也。贞者,归藏也。元亨利贞全生长收藏之功,故谓之四德。四德于天为四时,于地为四方,与人为四常。乾者,一也,太极也。元亨者,阳也。利贞者,阴也。元者,木据少阳之位也。亨者,火据太阳之位也。利者,金据少阴之位也。贞者,水据太阴之位也。是故「元亨利贞」者,太极生两仪四象者也。

【疏传】:《序卦》曰「有天地,然后万物生焉」者,明乾坤天地之象、动静之情,生化万之功也。此所以开《易》始于有之宗,明生生谓易之义。诚如张载云:“大易不言有无,言有无,诸子之陋也” 《杂卦》曰「乾刚坤柔」者,明乾坤刚柔之质也。乾性健而其情则刚,坤性顺而其情则柔。性本先天,情缘后天。行道者,尽性情也。能尽性情者,则必知天地万物受命之根本。故朱子曰:“德者,得也。行道而有得于心也”。

【卦变】:《乾》自《坤》来,一变生《复》,二变生《临》,三变生《泰》,四变生《大壮》,五变生《夬》,六变生《乾》。是故,初九应《复》象,建子月,受冬至气;九二应《临》象,建丑月,受大寒气;九三应《泰》象,建寅月,受雨水气;九四应《大壮》象,建卯月,受春分气;九五应《夬》象,建辰月,受谷雨气;上九应《乾》象,建巳月,受小满气。

彖曰: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。云行雨施,品物流形。大明终始,六位时成,时乘六龙以御天。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。

《传》者,孔子所以释经之辞也,举天道而落于人道、王道、抑或身道者也。《彖传》者,孔子所以释彖辞者也,先释卦名,再解卦辞,后明落处,发挥潜沉,触类旁通。释卦名或引卦象,或引卦德,或引卦体,或兼取之。

【疏传】:万物之生,受天之气,禀地之形,理势自然,所谓「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」也。元,先天元气之始,继天以统道也。资,助也。统,乾之功也。天,阳之至大者,借形体以言道也。

乾德辟物,凿开坤道,坎水流布,升天为云,降地为雨,泽被群伦,变化万类,所谓「云行雨施,品物流形」也。云行雨施,气之亨也。品物流形,质之亨也。品物亦即万物,《说文》:“品,众庶也。”蔡邕《太尉汝南李公碑》:“惟清惟敏,品物以熙。”流形,运动变化其形体,使动用法。

太阳周行,始春之元,历夏之亨,经秋之利,终冬之贞,所谓「大明始终」也。大明犹言太阳,乾离同舍,转离注乾,离类日象,乾亦日也。初二三四五上,初言其时,上言其位,卦体六位,因时而成,随时而变,或因时见位,或因位见时,相互发明,所谓「六位时成」也。卦有阴阳,时有阴阳,爻有阴阳,位有阴阳,爻位错杂成文,吉凶因之生,悔吝因之著。六位为主,六爻为客。爻者,所以辨物也。位者,所以居方也。周易法天象地,时位全之。君子辨物居方,时位成之。若夫资始万物,固乾父之功,然必使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六子辅相裁成,佐天行道。震动初,离附二,艮守三,巽入四,坎陷五,兑决上,乾伏五,坤藏二。所谓「时乘六龙以御天」也。六龙者,六子也,神妙之功者也。龙之为物,善变其体。《说文》:“龙,鳞虫之长。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”

乾坤统道,变化万类,六子协心,妙用无穷,天地风雷,日月山泽,各禀其性,各全其命,能保此氤氲之气,则日月不衍其行,四时不违其序,万物不失其宜,十方法界皆止于至善,所谓「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。保合太和,乃利贞」也。变者阳之功,量变之名。化者阴之用,质变之相。朱熹曰:“变者化之渐,化者变之成。”又曰“各正者,得于有生之初。保合者,全于已生之后。”程颐曰:“天所赋为命,物所受为性。”《孝经说》曰:“性者,生之质命,人所禀受度也。”《中庸》正义曰:“天命,谓天所命生人者也,是谓性命。”

圣天子体乾出治,继天理物,崇德布化,惠恤黎众,当此时也,庶物沐恩,百兽率舞,万民以歌,天下昭明,邦国协和,所谓「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」也。首出犹言元之功,咸宁犹言贞之德,举天道而明王道。

象曰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

【疏传】:《系辞传》曰:“易者,象者。象也者,像也。”故象者,以卦爻法象天地万物也。象辞本指爻辞,《象传》主要是依据卦象、爻位对卦辞、爻辞进行解释,发挥,演绎。系于《彖传》之下称《大象传》,系于爻辞之下称《小象传》。

乾者,形体言之谓之天,功用言之谓之行,性情言之谓之健,所谓「天行健」即上乾下乾之象。元亨利贞,健行不止,贞下启元,生生不息。君子法天道健行不辍之象,进德修业,不断超越,无一息之间。犹《诗经·周颂·维天之命》云“维天之命,於穆不已”者是也。乾卦大象传举终日乾乾之天道,落自强不息之身道。

初九:潜龙勿用。

【玩辞】:龙潜于渊,不宜施行。初言时位,九明阳爻,河图一三五,三阳象乾,数交于九,太阳之数;河图二四十,三阴象坤,数交于六,太阴之数。太阴太阳皆,变化之象,周人尚文,其易占变,阳爻名九,阴爻名六。「初九」谓爻题,「潜龙勿用」谓爻辞。「潜龙」谓象辞,所以明一爻刚柔进退之象也。「勿用」谓占辞,所以断一爻吉凶休咎之应也。

【观象】:初九动,乾之巽,乾类龙,巽性伏,「潜龙」之象也。初九变,乾(q)之姤(n),「羸豕」彰「潜龙」之象,「有攸往,见凶」,申「勿用」之理。初九应《复》象,宣子月令,候蚯蚓结。古人于冬至日闭关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,君王谓后,真龙之应,此人事之「潜龙勿用」也。蚯蚓乃阴曲阳伸之物,冬至之时,一阳萌动,阴气犹盛,蜷结其体,蚯蚓谓地龙,自然之「潜龙勿用」也。「潜龙勿用」者,无为之谓,非为不用,君子之道有行藏也,犹夫子曰「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」者是也。《周易》六十四卦始乾,乾始初九。此一画者,易之发端也。用九之吉,吉于此一。羲皇开天,开于此一。大衍五十,虚于此一。儒家惟精惟微,精于此一。道家负阴抱阳,抱于此一。佛家万法归宗,归于此一。是故潜龙勿用,无为而无不为也。

象曰:潜龙勿用,阳在下也。

【疏传】:微阳伏藏地中,是以不可为也。阳释龙,下释潜。勿用者,施行之对也。初九震位,阳爻主动,震性亦躁,一阳尚微,于时于势,皆不宜动,圣人戒之曰「勿用」。勿用体也,施行用也,万用皆自勿用之体出,故勿者,非不用,待其时而用也。《史记》云“舜耕于历山,渔于雷泽,陶于河滨”者,潜龙勿用,居易俟命也。初之为言,时也。下之为言,位也。夫子以「阳在下」发六爻时位一体之例,灭后人时位分别之见。

九二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

【玩辞】:龙出田间,宜晋见大人。九二居中,初具大人之德,与九五同德相应,故「利见大人」。大人指九五,乾卦之主。世应阴阳相应,易之通例、凡例。乾卦二五皆刚,同德相应,相道相守,易之特例。九二见龙,离潜出渊,自昭明德,二爻伏坤,有其德而无其位,然二五同德相应,乃终有誉命,仲尼注之矣。九二宣丑月令,受临卦气,候雉雊[gòu]。二阳咸临,阳气发现,潜龙出渊,贤能佐世,君臣际会,如雉之雌雄,感阳同鸣,德合道应,伊尹注之矣。雉者,耿介之鸟,文明之禽,九二中直,具耿介之性,乾之离,生文明之象。丑月之令,律应大吕,大吕为言,旅助黄钟宣气牙物,黄钟应神后。拟之人道,犹能臣之佐助明君,解民济世,经天纬地。

【观象】:第一个见读[xiàn]音,发现义,取象离坤之位,离为见,坤为田,「见龙在田」是也。离坤名晋,象曰「明出地上,君子以自昭明德」也。第二个见读[jiàn]音,晋见义,取乾离参象,乾类大人,离主视,九二动,乾之离,所谓「利见大人」是也。九二变,乾(q)之同人(a),彖曰「同人于野」,亦「见龙在田」之象也。其爻曰「同人于宗,吝」,此圣人戒其私也。二五同德相应,同道相守,不可挟一己之私曲,狭隘大道之将行,需廓然而大公,与日月同其光,与万物合其尘,民我同胞,物我同与,岂虚言以济哉?天地万物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止于至善。

象曰:见龙在田,德施普也。

【疏传】:九二动,乾之离,乾离皆日,并日为普,故谓「德施普」也。按:普,从并,从日。《说文》:“普,日无色也。”徐锴注:“日无光,则近远皆同。”近远皆同,亦同人之象。

九三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

【玩辞】:君子修德,日日精进,无一息之间断,夜夜警惕,犹危险之在侧,如此则没有灾殃。九三不中,故惕厉。正位,乃无咎。子曰:“君子而时中。”九三惕于时,恐不中也。乾卦六爻皆托龙象,九三独言君子,何也?易者象也,象之所生,生于义也,先有其义,后托之象,故以龙说乾,以马状坤,则各随其事义而取象。乾称龙者,假象天地之气、君子之德也。天地之气有升降,君子之道有行藏,犹龙之能潜能飞。是知君子乃龙象之应,而类大人之德。君子大人,其名异,其德同。由用言之则曰大人,由体言之曰君子。皆人类之所尊,众望之所归,道之所寄,而德之所成也。

初九天开于子,九二地辟于丑,九三人生于寅。斗柄指子,太阳过丑,斗柄指丑,太阳过子,子丑合,天地交,万物生,人为万物之灵、群伦之长,参天地之化育,辅相裁成。九三应《泰》象,宣寅月令,故言「君子」以应人道也。

天地之道,博厚高明,君子法天,乾乾日新,恐惧修省,积小以高大。以周公之贤,尚恐惧流言之时,此「终日乾乾」之注也。夕之为言犹暗室也,惕之为言慎独也。艮为慎,山势独,九三艮位,故「夕惕若厉」有慎独之戒。艮为居,变离主敬,又存居敬之戒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云: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於屋漏。” 是故慎独居敬,君子所以修身也。《中庸》曰:“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法,言而世为天下则。”可不慎乎?可不惕乎?初爻震阳敬其始,二五离坎尚其中,三四艮巽慎其独,上爻兑阴善其终,六位体例有见于是。「潜龙勿用」,敬其始也。「终日乾乾」,慎其独也。「利见大人」,尚其中也。「亢龙有悔」,善其终也。皆见圣人垂训后世之苦心,而为君子进德修业之纲纪也。又乾巽坎艮皆有孤独之象,西北无数,乾鳏于位;东南绝阴,巽寡于时;东北山高,艮孤于势;正北圣人,坎独于心。细微之分,学者当明辨之。

【观象】:君子,取象艮位,帛书《周易》:“根,精质也,君子之行也。”终日,亦取象艮位,艮得乾之终,乾象天,艮主时,其性止,故有终日之象,《豫》六二「不终日」者是也。乾乾,取象两体,上乾下乾,是为乾乾,精进勤勉之貌,至诚无息之谓也。《乾》之象,卦体纯粹,不杂而精,无间而进,一心专精,无有间歇,故佛曰「精进」,道曰「练己」,儒曰「诚明」,易曰「乾乾」。夕,取乾兑参伍之象,乾类天,兑主月,九三动,乾之兑,月出天右,莫夜之象也。《说文》:“夕,莫也。”按:月半见为夕。《诗经·唐风·绸缪》云:“今夕何夕?见此良人。”按:夕,夜也。惕,取象应爻,上九居兑位,入惊门,秋霜杀,草木凋,万物愁。《说文》:“惕,敬也。”《玉篇》:“惕,惧也。”九三宣寅月令,《说文》曰:“寅,居敬也。”《尚书·舜典》曰:“夙夜惟寅,直哉惟清。”按:寅,敬也。厉,危险。《诗经·大雅·瞻卬》云:“孔填不宁,降此大厉。”九三动,乾之兑,乾(q)之履(p),其爻曰「履虎尾,咥人,凶」,是以有厉也。咎,灾殃。《说文》:“咎,灾也。”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云:“百感交集,微我有咎。”按:咎,过失也。

象曰:终日乾乾,反复道也。

【疏传】:九三处人道之初,自天子以至庶民,壹是以修身为本。见道、修道、体道、悟道、证道、传道,是「反复道」也。

九四:或跃在渊,无咎。

【玩辞】:或跃而飞天,或伏而潜渊,没有灾殃。九四处上体之下,进可跃升至九五,君临天下,彰显其道。道不行,退藏初九,乘桴浮于海。可进可退,进退以时,或潜或飞,潜飞以位,进退惟时,周旋惟位,虽失时位,亦无咎也。时有否泰,用有行藏,一时之制,反而为用,一时之吉,反而为凶。故君子之道也,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。君子之行也,进以可治平,退可以修齐。君子之志也,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皆「或跃在渊,无咎」者也。《诗经·大雅·旱麓》云:“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”君子之德,上通于天,下入于地,跃以兴利,潜以远害,何咎之有?

【观象】:或,疑之辞也,取象巽位,巽为犹疑、为进退、为不果。跃,飞升,取象应位,震为跃。在,犹伏也,取象巽位,巽性伏。渊,取象应位,艮为山,震反艮,故象渊类谷。九四动,乾之巽,乾为龙,巽为伏,龙伏即「在渊」之象。九四变,乾(q)之姤(n),九四曰「包无鱼,起凶」,「包无鱼」者,道不行也;「起凶」者,宜舍藏「在渊」也。

象曰:或跃在渊,进无咎也。

【疏传】:九四应《大壮》象,宣卯月令,春分之时,龙飞九五,云行雨施,道济天下,是以「进无咎」也。

九五: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

【玩辞】:见读[jiàn]音。九五中正,具足大人之德,动静举止,皆不失正,体乾出治,代天理物,所谓大德必得其位,而必受命也。九五具足大人之德,履居大人之位,居中履正,又复言利见大人,何也?明心达性,自见之也。圣人作而万物睹,人见之也。先天乾与后天离,同舍南方。乾为精,离为舍,乾之离,精舍也。《管子·内业》曰:“定心在中,耳目聪明,四枝坚固,可以为精舍。”尹知章注:“心者,精之所舍。”

【观象】:天,九五乾位,乾为天。九五动,乾之离,乾类大人,离主视,「利见大人」是也。九五变,乾(q )之同人(a ),其象曰「君子以类族辨物」者,乾离同舍之谓也。《左传·闵二年》载:成季之将生,筮之,遇《大有》之《乾》,曰“同复於父,敬如君所”。

象曰:飞龙在天,大人造也。

【疏传】:飞龙在天,自见人见,此乃大人之境。飞龙者,有其行也,在天者,居其位也;利见者,具其德也。是故飞龙在天,大人之行、大人之德、大人之位、大人之命,故谓「大人造」也。造,境界。《诗经·大雅·思齐》云:“肆成人有德,小子有造。”按:“造,就也。”

上九:亢龙有悔。

【玩辞】:物极生灾。《说文》:“悔,恨也。” 日中则昃,月盈则亏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理势自然也。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亦云:“亦既观止,我心则降。”故君子当此时位,宜持盈保泰,视履考祥,反观修省,功成身退,不及亢而善其终。亢龙有悔,文种、韩信注之;去亢离悔,范蠡、张良注之。

【观象】:亢,极也,取上九穷极之位,上九于时、于位、于势皆处于穷极之境。上九动,乾之兑,天子降心,逆公之象,当此时位也,进有亢极之悔,退无濡尾之吝。上九变,乾之兑,参伍成履(p),其爻曰「视履考祥,其旋元吉」,反躬自省之戒也。上九变,乾(q)之夬(b),其爻曰「无号之凶,终不可长也」,「亢龙之悔」也,「盈不可久」也。

象曰:亢龙有悔,盈不可久也。

【疏传】:“盈”释“亢”,“不可久”释“悔”。九四应《乾》象,宣巳月令,受小满节,万物致此,小得盈满,久盈必穷,夏至之时,一阴复生,鹿解其角,故曰「盈不可久」也。

用九:见群龙无首,吉。

【玩辞】:阳无终,阴无始,天理循环,终则有始,迎之不见首,随之不见后,「见群龙无首」是也。贞下启元,首尾相衔,循环无端,天理长存,生生不息,是以「吉」也。

阳不自体,阴不自用,乃成其体用。坤体六阴,六阳息阴,坤变乾,然阴不可尽息,六阳推排,一阴流出六位之外,即是用九。用九生八,阳极阴生,一阴来复,而姤卦见。八者,少阴之数,气之微也,不能全其生化之功,是以周易不用,而代之用九之体。按《左传》蔡墨:“乾之坤,曰见群龙无首。”朱熹以乾卦六爻皆变,而用九为之占,不足取信也。乾之坤者,六阳息阴之谓,非六爻皆变之象。《周易参同契》亦曰:“一卦六爻,各有定位,而坎离二用,周流六位,无所不在,其用神矣。”

【观象】:帛书《周易》不言用九,而谓通九。九者,老阳之名,主变之义。通九者,通变是也。乾受用九,坤受用六与《周易》终《未济》者,皆取“穷者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之理义。乾之体,三画皆阳,阳数三,三三如九,用九之数也。取河洛生数,一三五交九,三数皆奇,三画皆阳,亦阳之体。

象曰:用九,天德不可为首也。

【疏传】:见群龙无首,即天德不可为首,亦生生之谓易。

文言曰:元者善之长也,亨者嘉之会也,利者义之和也,贞者事之干也。君子体仁足以长人,嘉会足以合礼,利物足以和义,贞固足以干事。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:“乾,元亨利贞。”

《文言》发挥乾坤两卦义理,以人类道德创生为落处。《文言》系于乾坤两卦之下,乾为天,坤为地,乾为阳,坤为阴,阳阴杂则文生焉。《国语》曰:“天六地五,数之常也,经之以天,纬之以地,经纬大爽,文之象也”。《左传》曰:“经天纬地曰文”。子曰:“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”天地不语其功,而圣人代言之,故谓之文言。文言者,天地之言也。

【疏传】:天能够创始万物,令万物生生不息,善莫大焉,所谓「元者善之长」是也;通畅万物,令万物嘉美会聚,众善相继,所谓「亨者嘉之会」是也;利益万物,令万物各得其所,和谐共存,所谓「利者义之和」是也;成就万物,令万物皆得经济,固守正道,所谓「贞者事之干」是也。君子法天生物之道,体包仁德,泛爱施生,足为尊长,是「体仁足以长人」也。法天长物之道,会聚嘉美,交接会通,足全礼数,是「嘉会足以合礼」也;法天收物之道,裁成辅相,各得其宜,利物见义,是「利物足以和义」也;法天藏物之道,敬事而信,允执厥中,足以立物,是「贞固足以干事」也。生长收藏,昊天之德。仁义礼智,君子之常。君子法昊天之德,行人伦之常,所谓「元亨利贞」也。

初九曰「潜龙勿用」,何谓也?子曰:“龙德而隐者也。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遁世无闷,不见是而无闷,乐则行之,忧则违之,确乎其不可拔,潜龙也。”

【疏传】:时不我与,君子纵有经纶之志,亦退藏于密,洗心炼己。不因世俗之见移易心志,不成就令名,使人知之。天下无道,随道而隐,身处僻陋,心无愤懑,始得其正。君子之用有行藏,心以为乐则行之,心以为忧则藏之。世人逐物推移,君子隐潜避世,介石在怀,确乎难拔,此之谓「潜龙」是也。

九二曰「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」,何谓也?子曰:“龙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,闲邪存其诚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《易》曰「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」,君德也。”

【疏传】:君子之德无不正,得其时中,即是中正。常言诚信,常行谨慎。防闲邪恶,自存其诚,为善于世,而不自伐其功,德泽广博,而世俗为之教化。是故「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」者,未及君位,但见君德也。

九三曰「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」,何谓也?子曰:“君子进德修业。忠信所以进德也。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知至至之,可与几也。知终终之,可与存义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骄,在下位而不忧。故乾乾因其时而惕,虽危无咎矣。”

【疏传】:君子进益道德,修营功业,忠信乃进益道德之基。外修其文教,内立其诚明,乃立居功业之本。进德则知至,可与之几事。修业则知终,可与之存义。几者,去无入有,有理而未形之时。义者,各得其所,不失其宜之境。知进则进者,可与之几事。知退则退者,可与之存义。居下体之上,永终知敝,故不骄。处上体之下,知至至之,故不忧。惕,怵惕之谓也。处事之极,失时则废,懈怠则旷,故谓之「乾乾因其时而惕,虽危无咎」也。

九四曰「或跃在渊,无咎」,何谓也?子曰:“上下无常,非为邪也。进退无恒,非离群也。君子进德修业,欲及时也,故无咎。”

【疏传】:上而欲跃,下而欲退,上下无常体,非为邪曲。可进飞升,可退潜藏,无有恒位,犹不离君子族类。君子上而进德,欲及时以济人,是以「无咎」也。上下以卦体言,进退以爻位言,进则飞于天,退则潜于渊,飞于天则利见大人,退于渊则潜龙勿用。

九五曰「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」,何谓也?子曰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,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,则各从其类也。”

【疏传】:雷风相薄,同声相应。山泽相通,同气相求。水润于下,先被其湿。火炎于上,先焚其燥。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,皆无识感无识之应。龙者水畜,云类水气,龙吟则景云出。虎者猛兽,风类怒气,虎啸则谷风生。「云从龙,风从虎」者,言同类相感,有识感无识之应。圣人作则飞龙在天,万物睹则利见大人。圣人有生养之德,万物有生养之情,同道相感,有识既感无识,又感有识也。「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,则各从其类」者,圣人广解天地之间共相感应之理也。

上九曰「亢龙有悔」,何谓也?子曰:“贵而无位,高而无民。贤人在下位而无辅,是以动而有悔也。

【疏传】:居天故贵,非君无位。处上则高,纯阳无民。九三不应,贤人无辅。升极则降,伸极必屈,息极必消,故「动而有悔」也。

潜龙勿用,下也。见龙在田,时舍也。终日乾乾,行事也。或跃在渊,自试也。飞龙在天,上治也。亢龙有悔,穷之灾也。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
【疏传】:初九,卑贱处下。九二,因时而住。九三,处人臣之极,必须事上接下。九四,欲进其道,犹复疑惑。九五,圣德位高,上而治民。上九,亢极骄盈,故致悔恨穷毙之灾祸。用九,垂拱无为,而天下治。

潜龙勿用,阳气潜藏。见龙在田,天下文明。终日乾乾,与时偕行。或跃在渊,乾道乃革。飞龙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亢龙有悔,与时偕极。乾元用九,乃见天则。

【疏传】:初九,一阳尚微,气动黄泉,君子居易俟命,舍藏不用。九二,阳居阴位,阴阳错杂,天下文明日著,君子自昭明德。九三,阳气浸长,万物甲圻,君子与时消息,乾乾无间。九四,两体交接,天命将变,三甲三庚,革言三就。九五,天德盛大,万物泽被,品类各正性命,君子止于至善。上九,阳气盛极,一阴将生,因亢有悔,物极必反。用九,天道往复,终则有始,如环无端,是为纲纪。

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利贞者,性情也。乾始,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大哉乾乎,刚健中正,纯粹精也!六爻发挥,旁通情也。时乘六龙,以御天也。云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
【疏传】:先天元气,其德广大,遍通诸物之始。以施化利万物之性,以纯一正万物之情。乾能始生万物,以生长美善之道,利益天下。不言所利之事,何其伟大!刚健其性,中正其位,美善而纯,不杂而粹,专一而精。六爻发越挥散,遍通万物之情。驾六龙之车,执天之行。广布恩泽,天下太平。

君子以成德为行,日可见之行也。潜之为言也,隐而未见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弗用也。

【疏传】:君子当以成就道德为行事宗旨,令其德行彰显,使人日可见之。潜龙乃德之幽隐而未宣见,所行之事未可成就,故君子舍者藏之。

君子学以聚之,问以辩之,宽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《易》曰「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」,君德也。

【疏传】:君子勤学以畜其德,详问以决其疑,宽裕以处其位,仁德以成其行。九二具君德,而无君位。

九三,重刚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。故乾乾因其时而惕,虽危无咎矣。

【疏传】:九三刚居阳位,失二五之中,失五不在天,失二不在田。虽时位危惧,若能乾乾怀厉,至夕犹惕,可得无咎。

九四,重刚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,故无咎。

【疏传】:九四处乾乾两体之交,不居二五天地之中,亦失九三人道之正,故犹疑之心生,而无咎之身存。

夫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天且弗违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

【疏传】:《易纬·乾凿度》曰:“圣明德备,曰大人也。”大人与天地覆载之德合,与日月照临之功合,与春秋赏功罚过之性合,与鬼神福善害恶之情合。先天开物,不违天意,天合大人。后天成务,不悖天时,大人合天。大人与天地合一,何况是人和鬼神呢?

亢之为言也,知进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丧。其唯圣人乎!知进退存亡,而不失其正者,其唯圣人乎!

【疏传】:上九心不知进退,身不知存亡,位不知得丧。唯有圣人,才能知进退存亡!知进退存亡而不失正道,只有圣人!


【总论乾坤】: 易之体例,初爻敬始,上爻善终,三四慎独,二五尚中。初爻敬其始,若“潜龙勿用,履霜坚冰至”之辞,应《讼》作事谋始之象。上爻善其终,若“亢龙有悔,龙战于野”之辞,应《归妹》永终知敝之象。三四慎其独,若“终日乾乾,含章可贞”之辞,应《震》恐惧修省之象。二五尚其中,若“飞龙在天,不习无不利”之辞,应《乾》以易知、《坤》以简能之象。乾之初九“潜龙勿用,阳在下也”,坤之初六“履霜坚冰,阴始凝也”,此夫子所以于乾坤初爻明九六阴阳之义也。乾体三而用九,坤体六而用六,三九六六皆合十二,十二者,天地之大数,而合阴阳之体用也。

乾坤者,一飞一伏,一屈一伸,飞伏之际,屈伸之间,莫不有相对取象之例也。乾之为君出自《说卦》,坤之为臣见于《文言》;乾之为圆出自《说卦》,坤之为方见于《象传》;坤之为裳出自《象传》,乾坤之为衣裳见于《系辞》;坤之为文出自外物,乾之为质见于我心。此时我心即是道心,即是天地之心。

胡炳文曰:“乾之二五,诚之意多,实心以体物,是乾之德也。坤之二五,敬之意多,虚心以顺理,是坤之德也。而要之未有诚而不敬,未有敬而不诚者,乾坤一德也,诚敬一心也,圣人所以分言之者,盖乾阳主实,坤阴主虚,人心之德,必兼体焉,非实则不能虚,天理为主,然后人欲退听也,非虚则不能实,人欲屏息,然后天理流行也,自其实者言之则曰诚,自其虚者言之则口敬,是皆一心之德,而非两人之事,但在圣人则纯乎诚矣,其敬也,自然之敬也,其次则主敬以至于诚。”

程颐曰:“诚则无不敬,未能诚,则必敬而后诚,而以乾坤分为圣贤之学者此也”。

上一章节

没有了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