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卦-困卦䷮泽水困卦[坎下兑上]-[清]惠棟撰《周易述•卷七》

| 易经注解| 2023-04-15 00:53:05| 0

47-困卦䷮泽水困卦(坎下兑上-(清)惠棟撰《周易述•卷

元和惠棟撰

周易下經三

困卦䷮【坎下兑上】

坎宮四世卦,消息九月

【原文】困,亨。

注:否上之二剛為陰弇。故困。上之二乾坤交。故亨。傳曰:困窮而通也。

【原文】貞,大人吉,無咎。

注:大人謂五。在困無應。宜靜則無咎。故貞大人吉無咎。

【原文】有言不信。

注:乾為信。震為言。折入兌。故有言不信。尚口乃窮也。荀氏謂陰從二升上成兌。為有言。失中為不信。

疏:否上至通也

卦自否來。上九之二。二五之剛為陰所弇。故困。否天地不變不能通氣。上之二乾坤交。故亨。傳曰:困窮而通者。繫下文。謂陽窮。否上變之二成坎。坎為通。故窮而通也。此兼虞義。若鄭氏之義謂坎為月。互體離。離為日。兌為暗昧。日所入。今上弇日月之明。猶君子處亂世。為小人所不容。故謂之困。云兌為暗昧日所入者。案古文尚書堯典曰:分命和叔。宅西曰昧谷。

鄭彼注云:西者。隴西之西。今人謂之兌山。兌西方卦。故云日所入。尋彖傳云:困剛弇也。今鄭謂上體之兌弇下體之坎離以釋困字。違彖傳剛弇之義。故不用也。

大人至無咎

此虞義也。乾五為大人。故大人謂五。五在困家。與二敵應。故無應。正居其所則吉。故云宜靜則無咎也。案京房易積算曰:靜為悔。發為貞。故凡卦爻辭言貞者皆謂變之正。今以貞大人為宜靜則無咎者。師彖傳曰:貞。正也。九五處困之家。近無所據。遠無所應。以其體剛得中宜正居五位則吉無咎。若師之貞丈人者。謂當升坤五為貞。是已正而守正與未正而當正皆謂之貞。荀氏之義亦與虞同。

乾為至窮也

此虞義也。震息成兌。故折入兌。兌為毀折也。乾為信。上之二乾體壞。故有言不信。彖曰:尚口乃窮也。

荀氏至不信

荀氏據卦自否來。坤陰從二升。上體兌。說卦曰:說言乎兌。故成兌為有言。二五為中。二之上失中為不信。故有言不信。虞氏以震為言。與荀異也。

【原文】初六:臀困于株木,

注:臀謂四。乾為老。巽為木。故為株木。初失位。應在四。四困于三。故臀困于株木。九家謂三體為木。澤中無水。兌金傷木。故枯為株也。

【原文】入于幽谷,三歲不覿。

注:初動體兌。坎水半見。出于口。故為谷。坎為入。為三歲。坎陽入陰。為陰所弇。故入于幽谷。三歲不覿。

【原文】九二:困于酒食,朱紱方來,

注:坎為酒食。二為大夫。坤為采地。上之二。坤為坎。故為酒食。初變坎體壞。故困于酒食。以喻采地薄。不足已用也。乾為朱。坤為紱。朱紱謂五。二變應五。故朱紱方來。

【原文】利用享祀,征凶,无咎。

注:二變體觀享祀。故利用享祀。二失位無應。故征凶。變之正。與五應。故無咎。象曰中有慶也。荀氏謂二升在廟。五親奉之。故利用享祀。

【原文】六三:困于石,據于蒺蔾

注:三承四。二變體艮為石。故困于石。春秋傳曰:往不濟也。下乘二剛。二體坎為蒺藜。非所據而據。故據于蒺藜。春秋傳曰:所恃傷也。

【原文】入于其宮,不見其妻,凶。

注:巽為入。二動艮為宮。兌為妻。三上無應。離象毀壞。隱在坤中。死其將至。故不見其妻凶也。

【原文】九四:來徐徐,困于金車。吝,有終。

注:來欲之初。徐徐。舒遲也。見險故來徐徐。否坤為輿之應。曆險故用于金輿。各易得位。故吝有終矣。

【原文】九五:劓刖,困于赤紱,

注:劓刖當為倪。不安也。赤紱謂二。否乾為赤。二未變應五。故倪困于赤紱。

【原文】乃徐有說。利用祭祀。

注:兌為說。坤為徐。二動應巳。故乃徐有說。陸氏謂二言享祀。此言祭祀。經互言耳。

【原文】上六:困于葛藟,于臲卼,

注:巽為草莽。稱葛藟謂三也。三不應上。故困于葛藟于倪。

【原文】曰動悔有悔,征吉。

注:乘陽故動悔。變而失正故有悔。三已變正已得應之。故征吉。

疏:臀謂至株也

臀謂四。九家據易例也。否乾為老。巽為木。木老故為株也。初以陰居陽。故失位。初應在四。四困于三。故臀困于株木。亦九家義也。九家亦以三體巽為木。上體兌為金。兌金傷木。故枯為株。義亦通也。

初動至不覿

初動體兌。坎水半見。謂坎半象也。說文谷字下云:泉水出通川為谷。從水半見出於口。與坎半象同義。故亦取象于谷也。坎為入。為三歲。皆虞義也。上之二成坎。坎陽入陰而弇于三。故入于幽谷三歲不覿也。

坎為至方來

九五需于酒食謂坎也。故坎為酒食。二為大夫。爻例也。坤田為采地。二之上。坤變為坎。故為酒食。古者分田制祿採地祿所入。故乾鑿度曰:困于酒食者。困于祿也。

鄭彼注云:因其祿薄故無以為酒食。云初變坎體壞故困于酒食。以喻採地薄不足己用也者。此兼用鄭義。鄭說本乾鑿度。唯釋酒食以初辰在未。未上值天廚酒食象。此據爻辰二十八宿所值而言。今不用也。乾為大赤。故為朱。坤為紱。皆虞義也。九家說卦曰:坤為帛。故為紱。

乾鑿度曰:天子三公九卿朱紱。故朱紱謂五。二五敵應。二變則與五相應。故朱紱方來。自外曰來也。

二變至享祀

二變有觀象。觀。享祀之卦。故利用享祀。二失位無應。故征行則凶。變之正與五應則五有慶。二受福故無咎也。荀氏據卦自否來。六二升上。上為宗廟。故二升在廟。五以上為宗廟。故親奉之。若然。利用享祀謂五也。

三承至傷也

陰當承陽。故三承四。石謂四。二變四體艮。艮為石。三為四所困。故困于石云:春秋傳曰:往不濟也者。襄廿五年傳文。自內曰往。謂三往承四。為四所困。故往不濟也。若然。臀困于株木。四為三所困。今三又困于石者。陸氏所謂六爻迭困是也。蒺藜謂二。三下乘九二之剛。易例。陰乘陽。陽據陰。今三乘剛而云據。失其義。故繫下云:非所據而據焉。陰當承陽而反據之。必為陽所傷。故春秋傳云:所恃傷也。

巽為至凶也

此虞義也。坎巽皆有入象。初體坎。故爻辭入于幽谷。坎也。三體巽。故此象入于其宮。巽也。九家云:艮為門闕。宮之象也。故二動艮為宮。應在上。上體兌。兌少女為艮妻。故兌為妻。三上皆陰。故無應。二動。故離象毀壞。三又體坤。故隱在坤中。坤喪于乙為既死霸。故死其將至也。

來欲至終矣

此虞義也。應在初。故來欲之初。徐舒同物同音。故云徐徐。舒遲也。初體坎。坎為險。見險故來徐徐也。兌為金。否坤為輿。故為金輿。四之初曆坎險。故困于金輿。昏禮。諸侯親迎乘金車。四與初有昏因之道。故以金輿為喻。二爻失位。故吝。各易得正。故有終矣。

劓刖至赤紱

劓刖當為倪。從鄭讀也。荀陸王肅本皆作臲云不安貌。倪與臲。與。古今字。故云倪不安也。九五人君不當有劓刖之象。故從鄭讀為倪也。四為諸侯。諸侯赤紱。而云赤紱謂二者。

乾鑿度曰:其位在二。故以大夫言之。乾為大赤。故為赤。二未變應五。五無據無應。故倪不安。為二所困。故困于赤紱也。

兌為至有說

此虞義也。五體兌。兌為說。坤安舒泰。故為徐。二動與五應。故乃徐有說。所謂貞大人也。

陸氏至言耳

○九五利用享祀。荀氏謂二升在廟。五親奉之。則二之享祀即五之祭祀。故陸績云:互言耳。

巽為至倪

此虞義也。巽剛爻為木。柔爻為草。故巽為草莽。葛藟。延蔓之草。故巽為草莽。稱葛藟。三體巽。故謂三也。三上皆陰。故三不應上。上為三困。故困于葛藟于倪也。

乘陽至征吉

此虞義也。二之上乘五陽。故動悔。上變應三則失正。故有悔。三變應上則各得其正。故云三已變正已得應之。謂往應三則吉。故征吉也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