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48卦-井卦䷯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-[明]胡广等敕纂《周易传义大全•卷十七》

[明]胡广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48卦-井卦䷯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48卦-井卦䷯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-[明]胡廣等敕纂《周易傳義大全•卷十七》

傳:井序卦:困乎上者必反下,故受之以井。承上升而不已必困為言,謂上升不已而困,則必反於下也。物之在下者莫如井,井所以次困也。為卦坎上巽下,坎,水也。巽之象則木也,巽之義則入也。木器之象,木入於水下而上乎水,汲井之象也。

○朱子曰:井象只取巽入之義,不取木義。

○進齋徐氏曰:以卦體言,初柔為泉眼,二、三剛為泉石,四柔為井中空處,五剛為泉實已汲,將出井也。上柔為井空處,有全井象。

○隆山李氏曰:自古國邑之建,必先視其泉之所在,是以公劉創京于豳之初,相其隂陽,觀其流泉,先卜其井泉之便,而後居之也。又曰:坎者,天一之水,見於諸卦者,皆諸水下流之失,故多以險喻。其在卦而得水之真性者,惟井是也。以畫觀之,一陽實其中,二隂圍其外,譬之陽氣初囘,暖律於凝隂之中,冬水因之而變溫,此坎之真性也。嘗以此觀天下之水,其在冬而温者,獨井泉而已。蓋得之地脈,不失其本真,及注之川澤,風雨霜露之所剥,失其本性,无復有向來一陽之溫矣。載觀井泉之水,在人身則精血是也。川流之水,在人身則涕洟之類是也。精血固藏者,乃井泉生動之性,而涕洟往而不反者,諸水下流之失也。

【原文】井卦䷯卦辞:

井,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。

【喪,息浪反】。

傳:井之為物,常而不可改也。邑可改而之他,井不可遷也,故曰改邑不改井。汲之而不竭,存之而不盈,无喪无得也。至者皆得其用,往來井井也。无喪无得,其德也常。往來井井,其用也周。常也,周也,井之道也。

○朱子曰:井是那掇不動底物事,所以改邑不改井。

○中溪張氏曰:井,德之地也,而以不變為德。下體本乾,上體本坤,初五剛柔相易而成井。坤為邑,變坤為坎,改邑也。坎水為井,五以剛居中而不變,是不改井也。邑居其所而能聚,可改而就井。井居其所而有常,不可改而就邑。汲之而不竭,故无所喪。不汲之而不盈,故无所得。剛往居五,柔來居初,往者得水而上,來者求水於下,往來皆井,其井則无飢渇之害矣,故曰往來井井。

【原文】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【汔,許訖反。繘,音橘。羸,律悲反】。

傳:汔,幾也。繘,綆也。井以濟用為功,幾至而未及用,亦與未下繘於井同也。君子之道,貴乎有成,所以五穀不熟,不如荑稗。掘井九仭而不及泉,猶為棄井。有濟物之用而未及物,猶无有也。羸敗其瓶而失之,其用喪矣,是以凶也。羸,毁敗也。

《本義》:井者,穴地出水之處,以巽木入乎坎水之下,而上出其水,故為井。改邑不改井,故无喪无得,而往者來者,皆井其井也。汔,幾也。繘,綆也。羸,敗也。汲井幾至,未盡綆而敗其瓶,則凶也。其占為事,仍舊无得喪,而又當敬勉,不可幾成而敗也。

○朱子曰:汔至作一句,亦未繘井羸其瓶是一句,意謂幾至而止,如綆未及井而瓶敗,言功不成也。

○建安丘氏曰:改邑不改井,井之體也。无喪无得,井之德也。往來井井,井之用也。此三句言井之事。汔至亦未繘井,未及於用也。羸其瓶,則併失其用也。此二句言汲井之事。

○厚齋馮氏曰:繘,關西謂綆,汲水索。瓶,汲器文。從缶,瓦器也。或謂古無桶,故不取巽木象。韓信以木罌渡師如尊罍,古皆用木。疑古以木為瓶,從缶則又瓦為之者,此象巽木無疑。

○雲峰胡氏曰:澤无水為困,命也。澤雖无水,而井則有水,性也。知困之義,則知安命。知井之義,則知盡性。易性命之書,而言之明且切者,莫困、井二卦若也。改邑不改井三句為井言,汔至三句為汲者言。改邑不改井,井之體也,性静而定也。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,井之用也,性動亦定也。汔至未繘井而羸其瓶,人之於性,知之行有未盡者,其猶是乎?

【原文】井卦䷯彖传:

彖曰:巽乎水而上水,井,井養而不窮也【上時掌反】。

《本義》:以卦象釋卦名義。

○隆山李氏曰:坎三爻,二隂在外為險陷,井象也。一陽居内,陷二隂之中,泉象也。以巽遇坎,巽木在坎水中,巽水而上,亦猶鑿木為機,後重前輕,挈水若抽者,蓋汲井之象也。井之汲為烹飲漑濯,日用可既乎?故曰巽乎水而上水,井,井養而不窮也。

【原文】改邑不改井,乃以剛中也;

傳:巽入於水,下而上其水者,井也。井之養於物,不有窮已【一作无有窮也】。取之而不竭,德有常也。邑可改,井不可遷,亦其德之常也。二五之爻,剛中之德,其常乃如是,卦之才與義合也。

建安邱氏曰:剛中,五也。剛則不變,故邑可改,而井不可改。

○林氏栗曰:井者,君子之德。井不可改,以其剛中也。剛中者,泉在中也。

○雲峰胡氏曰:惟井之不改,故不以往而喪,不以來而得。而往者米者,自井其井。彖傳但言其體,而用已該矣。

【原文】汔至亦未繘井,未有功也;羸其瓶,是以凶也。

傳:雖使幾至,既未為用,亦與未繘井同。井以濟用為功,水出乃為用,未出則何功也?瓶所以上水而致用也,羸敗其瓶,則不為用矣,是以凶也。

《本義》以卦體釋卦辭。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兩句,意與不改井同,故不復出。剛中以二五而言,未有功而敗其瓶,所以凶也。

○建安丘氏曰:井以上乎水為功,汔至亦未繘井,猶未可以得水,故未有功也。既不得水,併與其瓶而羸之,則汲之用廢矣,是以凶也。

○嵩山晁氏曰:或謂彖主三陽言,五井洌寒泉食,是陽剛居得中正,邑可改而井不可改也。三井渫不食,是水未見於用,未有功也。二甕敝漏,是既不得水,併其瓶而亡之,羸其瓶而凶者也。

【原文】井卦䷯象传:

【原文】象曰:木上有水,井,君子以勞民勸相【上如字,又時掌反。勞,力報反。相,息亮反】。

傳:木承水而上之【一作】。乃器汲水而出井之象。君子觀井之象,法井之德,以勞徕其民,而勸勉以相助之道也。勞徕其民,法井之用也。勸民使相助,法井之施也。

《本義》:木上有水,津潤上行,井之象也。勞民者以君養民,勸相者使民相養,皆取井養之義。

○朱子曰:木上有水,井。說者以為木是汲器,則前面却有瓶,瓶自是瓦器,此不可曉。怕只是說水之津潤上行,至那木之杪,這便是井水上行之象。

草木之生,津潤皆上行,直至樹木,便是木上有水之義,雖至小之物亦然。如菖蒲葉,每晨葉葉尾皆有水如珠顆,雖藏之密室亦然,非露水也。問:如此,則井之義與木上有水何預?曰:木上有水,便如井中之水。水本在井底,却能汲上來給人之食,故取象如此。

問:程子井桶之說是否?曰:不然。木上有水,是木穿水中,張上那水。若作汲桶,則解不通矣,且與羸其瓶之說不相合也。

○臨川吴氏曰:井之養人,所及者衆。君子觀其象,教民以相養之道。勞者,閔其勞而休息之也。勸,勤勉之意。相,助力也。勸相者,使之各勤勉以相助也。

○建安丘氏曰:无君子莫治野人,无野人莫養君子。君勞乎民,民助乎君。古者井田之制,或取諸此。

○雲峰胡氏曰:井以喻性。然則勞民勸相,所以養人之性也。而以君養民,使民自養,又有井田之義焉。

【原文】井卦䷯初六:

初六:井泥不食,舊井无禽【泥,乃計反】。

傳:井與鼎皆物也,就物以為義。六以隂柔居下,上无應援,无上水之象。不能濟物,乃井之不可食也。井之不可【一无字】食以泥汙也。在井之下,有泥之象。井之用,以其水之養人也。无水則舍置不用矣。井水之上,人獲其用,禽鳥亦就而求焉。舊廢之井,人既不食,水不復上,則禽鳥亦不復往矣。蓋无以濟物也。井本濟人之物,六以隂居下,无上水之象,故為不食。井之不食,以泥也。猶人當濟物之時,而才弱无援,不能及物,為時舍也。

《本義》:井以陽剛為泉,上出為功。初六以隂居下,故為此象。蓋不泉而泥,則人所不食,而禽鳥亦莫之顧也。

○臨川吴氏曰:井以陽剛為泉,隂柔為上。初六隂柔在水之下,故為泥。

○雲峰胡氏曰:井以上出為功,初在井下,泥而不為人所食矣。井以汲而日新,泥不可汲而為舊井,而禽亦莫之頋矣。

○進齋徐氏曰:人品汚下,不能強于為善,无用於世,為人所棄。觀於此爻,可以知所當勉矣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井泥不食,下也;舊井无禽,時舍也【舍音捨

傳:以隂而居井之下,泥之象也。无水而泥,人所不食也。人不食則水不上,无以及禽鳥,禽鳥亦不至矣。見其不能濟物,為時所舍,置不用也。若能及禽鳥,是亦有所濟也。舍,上聲,與乾之時舍音不同。《本義》言為時所棄。

【原文】井卦䷯九二:

九二:井谷射鮒,甕敝漏【射,食亦反。鮒,音付

傳:二雖剛陽之才而居下,上无應而比於初,不上而下之象也。井之道,上行者也。澗谷之水,則旁出而就下。二居井而就下,失井之道,乃井而如谷也。井上出,則養人而濟物【一作上出而養人濟物】。今乃下就汚泥,注於鮒而已。鮒,或以為蝦,或以為蟇。井,泥中微物耳。射注也,如谷之下流注於鮒也。甕敝漏,如甕之破漏也。陽剛之才,本可以養人濟物,而上无應援,故不能上而就下,是以无濟用之功。如水之在甕,本可為用,乃破敝而漏之,不為用也。井之初、二无功,而不言悔咎,何也?曰:失則有悔,過則為咎。无應援而不能成用,非悔咎乎?居二比初,豈非過乎?曰:處中非過也,不能上由无援,非以比初也。

《本義》:九二剛中,有泉之象。然上无正應,下比初六,功不上行,故其象如此。

○朱子曰:鮒,程沙隨以為蝸牛,如今廢井中多有之。

○進齋徐氏曰:井谷者,井傍穴也,射下注也。鮒,泥中微物,蛙屬,謂初甕汲水瓶也。九二剛中,上无應,與下比。初六不上出而下注,有井谷射鮒之象。又為泉實可汲,而在甕敝漏之象。

○雲峰胡氏曰:井以上出為功,二无應而下昵於初。以井言,如井旁穴出之水,僅能射鮒;以汲井言,如敝甕不足以上水,而反漏於下。

○中溪張氏曰:彖言羸其瓶,即此之甕敝漏也。巽體覆盂,亦有甕敝漏之象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井谷射鮒,无與也。

傳:井以上出為功,二陽剛之才,本可濟用以在下,而上无應援,是以下比而射鮒。若上有與之者,則當汲引而上,成井之功矣。

○臨川吴氏曰:與謂應,无應在上,故无提挈之以出者。

○進齋徐氏曰:在井而射鮒,在甕而敝漏,皆无與之故也。嘗謂人才生世,自非果於暴棄,甘為下流之歸者,皆可與為善。苟陽剛之禀,資質之美者,皆可以進德。良由上无應與,而為之誘掖汲引者,故上逹之難,下達之易也。

【原文】井卦䷯九三:

九三:井渫不食,為我心惻,可用汲。王明,並受其福【渫,息列反】。

傳:三以陽剛居得其正,是有濟用之才者也。在井下之上,水之清潔可食者也。井以上為用,居下未得其用也。陽之性上,又志應上六,處剛而過中,汲汲於上進,乃有才用,而切於施為。未得其用,則如井之渫治,清潔而不見食,為心之惻怛也。三居井之時,剛而不中,故切於施為,異乎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者也。然明王用人,豈求備也,故王明則受福矣。三之才足以濟用,如井之清潔,可用汲而食也。若上有明王,則當用之而得其效。賢才見用,則已得行其道,君得享其功,下得被其澤,上下竝受其福也。

《本義》渫,不停汙也。井渫不食,而使人心惻,可用汲矣。王明,則汲井以及物,而施者受者竝受其福也。九三以陽居陽,在下之上,而未為時用,故其象占如此。

○朱子曰:九三可用汲,以上三句是象,下兩句是占。大槩是說理,決不是說汲井。

○若非王明,則无以收拾人才。

○中溪張氏曰:九三以陽剛之才,而居一井之半,則泥者去,注者深,此渫治之井,泉可食矣。泉可食而人莫之食,非惟使我心測也,而行者過之,亦為之惻然也。然三有甘潔之泉,苟上遇汲者之明,則美泉見食,而邑人皆被其井養之功。猶下有陽剛之才,而上遇王者之明,則賢才見用,而天下竝受其利澤之福也。

○雲峰胡氏曰:初六井泥而不食,可也。九三井渫可食矣,而不食,何哉?為我心惻者,非我心自惻也,行道之人為我而心惻也。惻此水可用汲而不汲也,惻其與應者,才柔不能汲也。汲之者,其惟五乎?五非應也,而曰王明,周公特筆也。王明則汲之以汲物,而上下竝受其福矣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井渫不食,行惻也;求王明,受福也。

傳:井渫治而不見食,乃人有才知而不見用,以不得行為憂惻也。既以不得行為惻,則豈免有求也?故求王明而受福,志切於行也。

《本義》行惻者,行道之人皆以為惻也。

○誠齋楊氏曰:可食者泉也,不食者人也,井何惻焉?人之行者惻之,非為井惻也,為有才德之君子,不見用於上者惻也。井一用,一邑受其福;君子一用,天下受其福。有美井,无善汲,則如无井;有賢者,无明王,則如无賢。仲尼曰:王明不興,天下孰能宗予?然則九三之惻也,井云乎哉?君子云乎哉?故微明揚之堯帝,則大舜雷澤之漁父;微明哲之高宗,則傳說巖野之胥靡。

【原文】井卦䷯六四:

六四:井甃无咎【甃,側舊反】。

傳:四雖隂柔而處正,上承九五之君,才不足以廣施利物,亦可自守者也,故能修治,則得无咎。甃,砌累也,謂修治也。四雖才弱,不能廣濟物之功,修治其事,不至於廢可也。若不能修治,廢其養人之功,則失井之道,其咎大矣。居高位而得剛陽中正之君,但能處正承上,不廢其事,亦可以免咎也。

《本義》:以六居四,雖得其正,然隂柔不泉,則但能修治,而无及物之功,故其象為井甃,而占則无咎。占者能自修治,則雖无及物之功,而亦可以无咎矣。

○中溪張氏曰:井甃者,甓而修之也。井而甃矣,則舊井完而新之,俾勿壞。然六四才柔,雖未能施其井養之用,而近承九五井洌之主,苟能甃而治之,修而潔之,則將有汲引上出之功,而无汚濁不食之咎矣。

○雲峰胡氏曰:初才柔,有井泥,象三之渫。渫,初之泥也。二位柔,有井谷,象四之甃。甃,二之谷也。渫與甃,其皆日新之功乎?日新而不已,寒泉之來不窮矣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井甃无咎,脩井也。

傳:甃者,修治於井也。雖不能大其濟物之功,亦【一作能修治【一有字】不廢也,故无咎,僅能免咎而已。若在剛陽,自不至如是,如是則可咎矣。

○平庵項氏曰:泥與甃皆隂也,初六不正在下,故不能自修而為泥。六四正而在上,故能自修而為甃。甃所以禦泥而達泉也,有閑邪存誠之功,故為修井之象。

○建安丘氏曰:三在内卦,渫井内以致其潔。四在外卦,甃井外以禦其汚。蓋不渫則汚者不潔,不甃則潔者易汚,此君子内外交相養之道也。

【原文】井卦䷯九五:

九五:井洌,寒泉食【洌音烈

傳:五以陽剛中正居尊位,其才其德,盡善盡美。井洌,寒泉食也。洌,謂甘潔也。井泉以寒為美,甘潔之寒泉,可以人食也,於井道為至善也。然而不言吉者,井以上出為成功,未至於上,未及用也,故至上而後言元吉。

《本義》:洌,潔也。陽剛中正,功及於物,故為此象。占者有其德,則契其象也。

○嵩山晁氏曰:井者,隂之質也,故静而虚。泉者,陽之用也,故動而實。

沙隨程氏曰:水始達曰泉。坎,水之正性則寒。坎,北方也。

○瀘川毛氏曰:三與五,皆泉之潔者也。三居甃下,未汲之泉也,故曰不食。五出乎甃,已汲之泉也,故曰食。

○雲峰胡氏曰:井至此,初泥已浚,二漏已修,井道全矣。所謂井養而不窮者,正在此爻。寒者,水之性也。洌,潔也。三之渫,潔之也。潔之可食矣,而不如五之食者,何哉?五在上,三猶在下故也。然則渫與冽,性也。食與不食,命也。

○白雲郭氏曰:洌言井之修潔,主人事言。寒言泉自然之性,主天理言。人事,學也。天理,命也。兩得之,斯為至矣。

合沙鄭氏曰:井以陽為泉者,水固天之一陽而生也。巽二陽,二在地位,趨下射谷,而非井矣。三在人位,居甃之下,汲之不及,不若坎之一陽浮溢於甃上也。井欲溢而鼎戒盈,德與器之辨也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寒泉之食,中正也。

傳:寒泉而可食,井道之至善者也。九五中正之德,為至善之義。

○建安丘氏曰:井六爻惟五曰泉,蓋九五為井之主,位中而正,泉洌而寒,井之德已盡美矣。井至九五,雖未能收上出之功,而寒泉之食,則異乎井泥之不食。井渫之不食者,非坎中之泉洌而且寒,則人亦將出而吐之,況食之乎?

【原文】井卦䷯上六:

上六:井收勿幕,有孚元吉【收,詩救反,又如字

傳:井以上出為用,居井之上,井道之成也。收,汲取也。幕,蔽覆也。取而不蔽,其利无窮。井之施,廣矣大矣。有孚,有常而不變也。博施而有常,大善之吉也。夫【一作體井之用,博施而有常,非大人孰能?他卦之終,為極為變,唯井與鼎終,乃為成功,是以吉也。

○建安丘氏曰:上六有井口之象,收者,汲器之出也。幕者,覆井之具也。勿者,禁止之也。井以上出為功,繘至於收,而井養之用成矣。聖人之心,以博施濟衆為公,而不以井養之利為私,故勿幕焉。夫惟收而勿幕,然後天下信其心之公而有孚,故獲大善之吉。苟收繘之後,復幕其井,則非元吉在上,井道之大成矣。蓋内卦井道之小成,外卦井道之大成也。

《本義》:收,汲取也。晁氏云:收,鹿盧收繘者也。亦通。幕,蔽覆也。有孚,謂其出有源而不窮也。井以上出為功,而坎口不揜,故上六雖非陽剛,而其象如此。然占者應之,必有孚乃元吉也。

雲峰胡氏曰:六隂柔,非泉也,而有收之象,元吉之占,何哉?他卦之終,為極為變,唯井與鼎,終乃成功。孚字例訓為信。《本義》曰:有孚,謂出有源而不窮也。蓋其出有源,井之體也。其應不窮,井之用也。必如此而後為盡性之極功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元吉在上,大成也。

傳:以大善之吉在卦之上,井道之大成也。井以上為成功。

雲峰胡氏曰:象始末揭下上二字,見井之用在上而不在下。初井泥,為時所棄,下也。故在上則由修而中正,由中正而大成,愈上則井之功愈大。

○建安丘氏曰:井卦六爻,合而觀之,一井也。泉,井實也。先儒以三陽為泉,三隂為井,陽實隂虚之象也。九二言井谷射鮒,九三言井渫不食,九五言井洌寒泉,曰射,曰渫,曰洌,非泉之象乎?初六言井泥不食,六四言井甃无咎,上六言井收勿幕,曰泥,曰甃,曰收,非井之象乎?以卦序而言,則二之射,始達之泉也。三之渫,已潔之泉也。五之洌,則可食之泉矣。初之泥,方掘之井也。四之甃,已修之井也。上之收,則出汲之井矣。又以二爻為一例,則初、二皆在井下,不見于用,故初為泥而二為谷。三、四皆在井中,將見於用,故三為渫而四為甃。五、上皆在井上,而已見於用矣,故五言食而上言收也。

西溪李氏曰:井六爻綱領最好,初井泥,二井谷,皆廢井也。三井渫,則渫初之泥。四井甃,則甃二之谷。既渫既甃,則井道全矣。故五爻井洌而泉寒,上爻井收而勿幕,功用始及物,而井道大成矣。又曰:初與二在井之地,故初泥而二谷。三與四人位,必盡人事,故三渫而四甃。五與上則得之天矣,是以三才之位取義也。
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
【初次点校】:訾翠芬
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
【点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二十八册經部二十二(文渊阁版)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