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33卦-遯卦䷠天山遯卦(艮下乾上)-[明]胡广等敕纂《周易传义大全•卷十二》

[明]胡广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33卦-遯卦䷠天山遯卦(艮下乾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33卦-遯卦䷠天山遯卦(艮下乾上)-[明]胡廣等敕纂《周易傳義大全•卷十二》

傳:遯序卦:恒者,久也。物不可以久居其所,故受之以遯。遯者,退也。夫久則有去,相須之理也,遯所以繼恒也。遯,退也,避也,去之之謂也。為卦天下有山,天在上之物,陽性上進,山高起之物,形雖高起,體乃止。物有上陵之象,而止不進,天乃上進而去之,下陵而上去,是相違遯,故為遯去之義。二隂生於下,隂長將盛,陽消而退,小人漸盛,君子退而避之【一作避而去之】。故為遯也。

【原文】遯卦䷠卦辞:

遯亨,小利貞。【遯:徙困反】。

傳:遯者,隂長陽消,君子遯藏之時也。君子退藏以伸其道,道不屈則為亨,故遯所以有亨也。在事亦有由遯避而亨者,雖小人道長之時,君子知幾退避,固善也。然事有不齊,與時消息,无必同也。隂柔方長,而未至於甚盛,君子尚有遲遲致力之道,不可大貞,而尚利小貞也。

○白雲郭氏曰:二隂浸長,不利君子,進則否,而遯則亨也。

李氏曰:遯亨,雖遯也,乃所以亨也。

單氏曰:三隂進而為否,然後不利君子貞。二隂方進,而未至於否,猶可小利貞也。

○中溪張氏曰:遯字從豚從走。埤雅曰:豚,微物而遁逸。蓋遯取豚之遁逸也。遯,退也。隂進陽退,此君子見幾而作之時也。然身之窮,乃道之亨也。自遯二而上,更進一隂,則不利君子貞,无復小利貞之望矣。

《本義》:遯,退避也。為卦二隂浸長,陽當退避,故為遯。六月之卦也,陽雖當遯,然九五當位,而下有六二之應,若猶可以有為,但二隂浸長於下,則其勢不可以不遯,故其占為君子能遯,則身雖退而道亨。小人則利於守正,不可以浸長之故,而遂侵廹於陽也。小,謂隂柔小人也。此卦之占,與否之初二兩爻相類。

《或問》:遯,小利貞,

《本義》謂:小人也。按:易中小字未有以為小人者,如小利有攸往與小貞吉之類,皆大小之小耳,未知此義如何?

○朱子曰:經文固无此例,然以彖傳推之,則是指小人而言,今當且依經而存傳耳。

○建安丘氏曰:遯亨,為君子言也。告君子使去,不去則見害於小人矣,安得亨?小利貞,為小人言也。勉小人以正,小人而不守正,則凌廹乎君子,雖已亦有所不利也。卦辭止五字,聖人雖為君子謀,亦未嘗不為小人謀也。

○雲峯胡氏曰:復、臨、泰、壯、夬,卦名皆主陽而言。姤、遯、否、觀、剥,主隂而言可也。然謂之姤者,陽之勢上盛,而隂得遇之也。謂之遯者,隂之勢浸長,而陽當避之也。聖人於隂卦主陽而言,其愛君子之意可見矣。復、臨、泰皆曰亨,陽之亨也。遯亨,疑若主隂之亨而言。然其下曰小利貞,為小人計也,則遯亨為君子言也。君子以遯為亨,小人以静正為利。《本義》於臨卦謂二陽浸長以廹於隂,於遯曰小人不可以浸長之故,而遂侵廹於陽。然則陽浸長而逼隂可也,隂浸長而逼陽不可也,隂陽之大分明矣。《本義》曰:此卦之占,與否初、二兩爻相類。蓋否初惡未形,故戒以貞。遯二隂猶未成否也,故戒以利貞。誠恐小者於此不知利貞,遂至於否,則不利君子貞也。臨、遯之對曰利貞,大壯、遯之反曰利貞,皆為君子謀也。遯亦曰利貞者,其猶冀小人可化而為君子也。

【原文】遯卦䷠彖传:

彖曰:遯亨,遯而亨也。

傳:小人道長之時,君子遯退,乃其道之亨也。君子遯藏,所以伸道也。此言處遯之道,自剛當位而應以下,則論時與卦才,尚有可為之理也。

○中溪張氏曰:遯本无亨義,蓋以小人道長之時,君子身雖退遯,而道未嘗不亨也。故卦止曰遯亨,彖則曰遯而亨也。加一而字,其義明矣。

【原文】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。

傳:雖遯之時,君子處之,未有必遯之義。五以剛陽之德,處中正之位,又下與六二以中正相應,雖隂長之時,如卦之才,尚當隨時消長,苟可以致其力,无不至誠自盡,以扶持其道,未必於遯【一作退】。藏而不為,故曰與時行也。

○中溪張氏曰:剛當位而應者,以九居五而應乎二也。二隂在下,長而未驟,四陽居上,盛而未衰,尚可與時消息,以行其道,未可專諉於遯藏,而退避不為也。

《本義》:以九五一爻釋亨義。

《或問》:遯亨,遯而亨也,分明是說能遯便亨,下面更說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,是如何?

○朱子曰:此所以遯而亨也。隂方微,為他剛當位而應,所以能知時而遯,是能與時行。不然,便是與時背也。

○蘭氏廷瑞曰:九五陽剛當位,下應六二,與時之義也。

○臨川吳氏曰:彖辭遯亨,為四陽言也。彖傳專言九五者,九五四陽之統,得處遯之宜,有致亨之道也。

○隆山李氏曰:隂陽寒暑之運各有時,方隂道長盛,乃小人得勢之時。君子要須隐忍遜避,以待天定,終以必勝。不然,不勝其忿,盡力以抗之,是不知天時,必取凶敗。猶漢元、成之時,宏恭、石顯得勢於内,而蕭望之、劉向、朱雲之徒不遜其迹以避,終以及禍。桓、靈之際,曹節、王甫得志於内,而李膺、陳蕃、竇武之徒不遜其迹以避,終被誅戮。此遯之時,剛當位而應者,蓋所以隨時用權也。

【原文】小利貞,浸而長也【長,丁丈反】。

《本義》:以下二隂釋小利貞。

《或問》:小利貞,浸而長也,是見其浸長,故設戒令其貞正,且以寛君子之患,然亦是他之福。

○朱子曰:是如此。此與否初二爻相似。

○問:小利貞,以彖辭小利貞,浸而長也之語觀之,則小當為隂柔之小人,如小往大來、小過小畜之小,言君子能遯則亨,小人則利於守正,不可以浸長之故而侵廹於陽也。此與《程傳》遯者隂之始長,君子知微,故當深戒,而聖人之意未便遽已,故有與時行、小利貞之教之意不同。曰:若如《程傳》所言,則於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之下,當云止而健,隂進而長,故小利貞。今但言小利貞,浸而長也,而不言隂進而長,則小指隂小之小可知。况當遯去之時,事勢已有不容正之者,程說雖善,而有不通矣。

○臨川吳氏曰:小者利於正,以其浸而長,以消陽也。於斯時也,君子其可以不遯乎?

○中溪張氏曰:隂柔之道,利於守貞,不可以浸長之勢而侵廹乎陽。剛浸長者,如水之浸物,以漸而長也。况二陽為臨,二隂為遯,遯者,臨之反對也。臨之彖曰剛浸而長,遯之彖不曰柔浸而長,而止曰浸而長者,蓋剛之長可言也,柔之長不可言也。

【原文】遯之時義大矣哉。

傳:當隂長之時,不可大貞,而尚小利貞者,蓋隂長必以浸漸,未能遽盛,君子尚可小貞其道,所謂小利貞,扶持使未遂亡也。遯者,隂之始長,君子知微,故當深戒,而聖人之意未便【一作使遽已也,故有與時行、小利貞之敎。聖賢之於天下,雖知道之將廢,豈肯坐視其亂而不救?必區區致力於未極之間,強此之衰,艱彼之進,圖其暫安。苟得為之,孔、孟之所屑為也,王允、謝安之於漢、晉是也。若有可變之道,可亨之理,更不假言也。此處遯時之道也,故聖人贊其時義大矣哉!或久或速,其義皆大也。

○朱子曰:伊川說小利貞云:尚可以有為。隂已浸長,如何可以有為?所說王允、謝安之於漢、晋,恐也不然。允是算殺了董卓,謝安是乘王敦之老病,皆是他衰微時節,不是浸長之時也。兼他是大臣,亦如何去?此為在下位有為之兆者,則可以去。大臣任國安危,君在與在,君亡與亡,如何去?

《本義》:隂方浸長,處之為難,故其時義為尤大也。

雙湖胡氏曰:遯以二隂之長成卦,以四陽之遯得名。易為君子謀名,卦必以陽為主,如是則時義之大,亦以陽之能遯為大也。

○雲峯胡氏曰:遯與旅之時,皆非順境也,故《本義》皆曰處之為難。時在天,義在我,觀君子所處,可以知其義之大也。

【原文】遯卦䷠象传:

【原文】象曰:天下有山,遯。君子以遠小人,不惡而嚴【遠,袁萬反】。

傳:天下有山,山下【一作上】起而乃止,天上進而相違,是遯避之象也。君子觀其象,以避遠乎小人。遠小人之道,若以惡聲厲色,適足以致其怨忿,唯在乎矜莊威嚴,使知敬畏,則自然遠矣。

《本義》:天體无窮,山高有限,遯之象也。嚴者,君子自守之常,而小人自不能近。

《或問》:遯字雖是逃隐,大抵亦取遠去之意。天上山下,相去勢甚遼絶,象之以君子遠小人,則君子如天,小人如山,相絶之義,須是如此方得。所以六爻在上,而漸遠者愈善也。

○朱子曰:恁地推亦好。

○童溪王氏曰:遯之象,有取於天下有山云者,天非有心而與山較高下也,而山之於天,自有不可侵、不可及之勢焉,故為遯之象。君子之於小人也亦然。

○中溪張氏曰:天之與山,勢本遼絶,自下觀之,山之巔即天也。乃登山之巔以觀天,而天愈高愈遠,愈不可及矣,此遯之象也。君子善於退遯,故以遠小人為事,使之自不可近,不待惡聲之至,而凛乎有不可犯之嚴,則小人自遠矣。不惡而嚴,即不怒而威也。遠小人,亦敬小人而遠之之意。遠小人,艮止之象。不惡而嚴,乾剛之象。

○雲峯胡氏曰:天之窮也,非以遠山,山自絶於天。君子之嚴也,非以絶小人,小人自絶於君子。

【原文】遯卦䷠初六:

初六:遯尾,厲。勿用有攸往。

傳:他卦以下為初。遯者,往遯也。在前者先進,故初乃為尾。尾,在後之物也。遯而在後,不及者也,是以危也。初以柔處微,既已後矣,不可往也,往則危矣。微者易於晦藏,往既有危,不若不往之无災也。《本義》:遯而在後,尾之象,危之道也。占者不可以有所往,但晦處静俟,可免災耳。

《或問》:遯尾厲,勿用有攸往者,言不可有所往,但當晦處静俟耳。此意如何?

○朱子曰:《程傳》作不可往,謂不可去也。言遯已後矣,不可往,往則危。往既危,不若不往之為无災。某竊以為不然。遯而在後,尾也。既已危矣,豈可更不往乎?若作占辭看,尤分明。又曰:遯尾厲,到這時節去不及了,所以危。厲不可有所往,只得看他如何。賢人君子有這般底多。

○節齋蔡氏曰:遯,剛退也。以柔居下,見剛者遯,亦從而遯。凡從物者必居後,故曰尾。不當遯而遯,故厲。勿用有攸往,以其質居其時,不可遯也。

【原文】象曰:遯尾之厲,不往何災也。

傳:見幾先遯,固為善也。遯而為尾,危之道也。往既有危,不若不往而晦藏,可免於災,處微故也。古人處微下隐,亂世而不去者多矣。

【原文】遯卦䷠六二:

六二:執之用黃牛之革,莫之勝說。【勝,音升。說傳,如字。《本義》:吐活反】。

傳:二與五為正應,雖在相違遯之時,二以中正順應於五,五以中正親合於二,其交自固。黄,中色。牛,順物。革,堅固之物。二、五以中正順道相與,其固如執,繫之以牛革也。莫之勝,說謂其交之固,不可勝言也。在遯之時,故極言之。

《本義》:以中順自守,人莫能解,必遯之志也。占者固守,亦當如是。

○朱子曰:此言象而占在其中,六二亦有此德也。

○三山,吳氏曰:六二居大臣之位,任國家之責,不當遯者也,故六二不言遯。

雲峯胡氏曰:五在上得中,二以中順固結之,有黄牛之革之象。莫之勝,說喜二之從五者固也。

雙湖胡氏曰:遯以二隂之長成卦,而以四陽之遯得名,故初遯則厲。二不言遯,三、四、五、上皆言遯,豈非以隂爻无取於遯之義歟?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執用黃牛,固志也。

傳:上下以中順之道相固結,其心志甚【一作其】。堅如執之以牛革也。

【原文】遯卦䷠九三:

九三:係遯,有疾厲,畜臣妾吉。【畜,許六反】。

傳:陽,志說隂。三與二切,比係乎二者也。遯貴速而遠,有所係累,則安能速且遠也?害於遯矣,故為有疾也。遯而不速,是以危也。臣妾小人女子,懷恩而不知義,親愛之則忠其上。係戀之私恩,懷小人女子之道也,故以畜養臣妾則得其心為吉也。然君子之待小人,亦不如是也。三與二非正應,以暱比相親,非待君子之道。若以正,則雖係不得為有疾。蜀先主之不忍棄士民是也,雖危為无咎矣。

《或問》:伊川曰:係戀之私恩,懷小人女子之道也,故以畜養臣妾則得其心為吉也。小人女子近之則不遜,遠之則怨,若專以私恩懷之,未必不有悔吝,而此爻以為吉,何耶?

○朱子曰:此爻不可大事,但可畜臣妾耳。御下而有以懷之,未為失正,但恐所以懷之者失其正耳。

○問:傳言待臣妾之道,君子之待小人亦不如是,如何?曰:君子小人便不可相對,更不可與相接。若臣妾是終日在自家腳手頭,若无以係之,則望望然去矣。

《本義》:下比二隂,當遯而有所係之象,有疾而危之道也。然以畜臣妾則吉,蓋君子之於小人,唯臣妾則不必其賢而可畜耳,故其占如此。

進齋徐氏曰:係,戀也。比乎二隂,宜遯而係,故曰係遯。遯之為義,宜遠小人,以陽附隂,有所係戀,不能遠害,故有疾。柔將剥剛,故有危。臣妾,謂二隂之係遯,以畜臣妾則吉,施於大事則不可也。

○中溪張氏曰:艮為閽寺,臣妾之象。

○厚齋馮氏曰:乾三陽所以得遯,而避二隂之長者,以有九三以止之也。今九三為二隂所拘係,而不得脱,將為隂柔所薄,而元氣危矣。能如人主之畜臣妾,柔而服之,使二隂止於内而不往,乃吉道也。作易者以隂陽消長之會,寄之九三,憂之治之,其所以為君子慮者,不其周乎!

節初齊氏曰:剝五,天子也,故稱宫人寵。遯三,諸侯也,故稱畜臣妾。大概待小人之道,當如此耳,故彼无咎而此吉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係遯之厲,有疾也;畜臣妾吉,不可大事也。

傳:遯而有係累,必以困 备致危,其有疾乃 备也。蓋力亦不足矣,以此暱愛之心,畜養臣妾則吉,豈可以當大事乎?

○厚齋馮氏曰: 备困也,解厲字。

○中溪張氏曰:二隂浸長於下,以勢觀之,九三不可以不遯,當遯而係,故有疾而厲,至於备乏也。為九三者,唯當以剛自守,止在下之二隂,而畜之以臣妾之道,然後獲吉,又豈可當大事乎?况遯為二隂之卦,浸長不已,九三一變而為六三,則遯其否矣,可不謹哉?。

【原文】遯卦䷠九四:

九四:好遯,君子吉,小人否。【好,呼報反。否,傳:音鄙。《本義》:方有反】。

傳:四與初為正應,是所好愛者也。君子雖有所好愛,義苟當遯,則去而不疑,所謂克已復禮,以道制欲,是以吉也。小人則不能以義處,暱於所好,牽於所私,至於䧟辱其身而不能已,故在小人則否也。否,不善也。四乾體能剛斷者,聖人以其處隂而有係,故設小人之戒,恐其失於正也。

《本義》:下應初六,而乾體剛健,有所好而能絶之以遯之象也。惟自克之君子能之,而小人不能,故占者君子則吉,而小人否也。

○厚齋馮氏曰:有情好而遯,以義制欲而必去之象。

○中溪張氏曰:九四與初六為正應,是四與初有交好也,故曰好遯。君子雖其心有所好,義之當遯,則必剛絶其私愛,勇退而不顧,所以吉也。小人溺於私好,則不能遯,故否也。

○雲峯胡氏曰:三比隂,四應隂。《本義》於三則曰遯而有所係,於四曰有所好而絶之以遯,何也?皆因下文而言也。係遯之下曰有疾厲,為其有所係,故陽將為隂所係,而元氣危也。好遯之下曰君子吉,有所好而能絶之以遯,惟剛健自克之君子能之,小人不能也。然九剛可為君子,四柔亦能為小人,在其所處何如耳,故設小人之戒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君子好遯,小人否也。

傳:君子雖有好而能遯,不失於義。小人則不能勝其私意,而至於不善也。

○侯氏曰:君子剛斷,故能捨之。小人係戀,必不能也。

【原文】遯卦䷠九五:

九五:嘉遯,貞吉。

傳:九五中正,遯之嘉美者也。處得中正之道,時止時行,乃所謂嘉美也,故為貞正而吉。九五非无係應,然與二皆以中正自處,是其心志及乎動止,莫非中正,而无私係之失,所以為嘉也。在彖則概言遯時,故云與時行,小利貞,尚有濟遯之意。於爻至五,遯將極矣,故唯以中正處遯言之。遯,【一无字】非人君之事,故不主君位言。然人君之所避遠,乃遯也,亦在中正而已。《本義》:剛陽中正,下應六二,亦柔順而中正,遯之嘉美者也。占者如是而正,則吉矣。

《或問》:九五嘉遯,以陽剛中正,漸向遯極,故為嘉美。未是極處,故戒以貞正則吉。

○朱子曰:是如此,便是剛當位而應處,是去得恰好時節。小人亦未嫌自家,只是自家合去。莫見小人不嫌,却與相接而不去,便是不好,所以戒約他貞正始得。

漢上朱氏曰:剛中處外,可行則行,不復而往,不柔而應,不安於疾。 备不係於情,好遯之至美也。

趙氏善譽曰:九五當位,雖與二應,而與時偕行。當遯則遯,不必專於應也,豈非遯之嘉美者與?

○雲峯胡氏曰:非正應而相昵曰係,以中正而相應曰嘉。隨九五孚于嘉,蓋因六三之係而見也。然則此之嘉遯,亦因三之係而見歟?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嘉遯貞吉,以正志也。

傳:志正則動必由正,所以為遯之嘉也。居中得正而應中正,是其志正也,所以為吉。人之遯也,止也,唯在正其志而已矣。

○白雲郭氏曰:以正志者,九五嘉遯,隨而不流,无係也,无執也,无好也,不事於外,正其在我之志而已,此其所以為嘉也。

雲峯胡氏曰:二以隂應陽,其志當堅。五以陽從隂,其志當正。

【原文】遯卦䷠上九:

上九:肥遯,无不利。

傳:肥者,充大寛裕之意。遯者,唯飄然遠逝,无所係滯之為善。上九乾體剛斷,在卦之外矣。又下无所係,是遯之遠而无累,可謂寛綽有餘裕也。遯者,窮困之時也,善處則為肥矣。其遯如此,何所不利?《本義》:以剛陽居卦外,下无係應,遯之遠而處之裕者也,故其象占如此。肥者,寛裕自得之意。

○節齋蔡氏曰:遯者,陽避隂,君子所以遠小人。貴速不貴遲,貴遠不貴近。上九去柔最遠,高而无應,剛而能決,遯之速者也,故无不利。

○開封耿氏曰:陽道常饒,其或損者,隂剥之也。本爻超然處外,不累於隂,无有疾厲,故稱肥焉。

○王氏湘卿曰:遯以最深為美,故四之好不如五之嘉,五之嘉不如上之肥。

○雲峯胡氏曰:三且遯且係,依違牽制,非遯而亨者也。遯而亨,其唯乾之三爻乎?乾為天,與山絶遠,故皆得於遯。非特剛健之力,亦其界限素嚴,故能飄然遠逝而无礙。上以陽居卦外,尤其寛裕自得者。三與二非應而係,故疾。 备上與二隂无應无係,故肥。肥者,疾备之反也。

【原文】象曰:肥遯,无不利,无所疑也。

傳:其遯之遠,无所疑滯也。蓋在外則已遠,无應則无累,故為剛决无疑也。

○雲峯胡氏曰:三有所係則疾,上无所疑故肥。

○誠齋楊氏曰:上九以剛健之極,居遯世无位之地,遯之首者也。自非道德之豐腴,仁義之膏澤,安能去之无不利,決之无所疑乎?

○中溪張氏曰:非心廣體胖,剛而善斷者,不能决然遯去而无所疑也。

○平庵項氏曰:下三爻艮也,主於止,故為不往,為執革,為係遯。上三爻乾也,主於行,故為好遯,為嘉遯,為肥遯也。

○建安丘氏曰:遯,剛退也。二隂長而四陽退也,而六二乃遯之所以為遯者,故此爻不言遯,而曰執之用黄牛之革,莫之勝說,蓋恐其廹陽之遯也。遯貴速而遠緩,則不能去矣。其上四剛爻,三與二最近,係而不能遯,故曰係遯,有疾厲。四遠二而應初,則為好遯,而有小人之戒。五得中而應二,則為嘉遯,而有貞吉之戒,以皆有累於隂也。至上則與二遠,且无應於内,遯之從容優裕者,故曰肥遯,无不利。惟初與二同體,位在衆陽之後,則又以不遯為无災也。

周易傳義大全卷十二

<經部,易類,周易傳義大全>
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
【初次点校】:訾翠芬
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
【点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二十八册經部二十二(文渊阁版)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