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:頤序卦:物畜然後可養,故受之以頤。夫物既畜聚,則必有以養之,无養則不能存息,頤所以次大畜也。卦上艮下震,上下二陽爻,中含四隂,上止而下動,外實而中虚,人頤頷之象也。頤,養也,人口所以飲食養人之身,故名為頤。聖人設卦,推養之義,大至於天地,養育萬物,聖人養賢以及萬民,與人之養生、養形、養德、養人,皆頤養之道也。動息節宣,以養生也;飲食衣服,以養形也;威儀行義,以養德也;推己及物,以養人也。
頤,貞吉,觀頤,自求口實。
傳:頤之道以正,則吉也。人之養身、養德、養人、養於人,皆以正道,則吉也。天地造化,養育萬物,各得其宜者,亦正而已矣。觀頤,自求口實。觀人之所頤,與其自求口實之道,則善惡吉凶可見矣。
○平庵項氏曰:頤,貞吉,總言一卦之義。觀頤,自求口實,乃觀頤之道。
○中溪張氏曰:觀頤者,觀其所養之道於人也。主上下二陽言,陽為實,唯實故能養人。自求口實者,觀其自養之道於已也。主中四隂而言,隂為虚,唯虚故求口實。陽實則能養隂,隂虚則受養於陽。頤養之道,當以靜為本,靜則知止而不妄求,所以得貞而吉。一累於動,專為口體之奉,則失所養之正而凶矣。
《本義》頤,口旁也。口食物以自養,故為養義。為卦上下二陽,内含四隂,外實内虚,上止下動,為頤之象,養之義也。貞吉者,占者得正則吉。觀頤,謂觀其所養之道。自求口實,謂觀其所以養身之術。皆得正則吉也。
○朱子曰:頤須是正則吉,何以觀其正不正?盖觀頤是觀其養德是正不正,自求口實是又觀其養身是正不正,未說到養人處。
○問觀其所養之道,觀其所以養身之術。曰:所養之道,如學聖賢之道則為正,黄老中商則為非,凡見於修身行義皆是也。所養之術,則飲食起居是也。
○建安丘氏曰:頤,頷也,養也。輔上九之象,車初九之象,中四隂衆齒之象,上覆下承,衆齒森然,全頤之象見矣。
○隆山李氏曰:頤中有物曰噬嗑,頤中有物則害其所以為養,故不取頤養之義。而頤中之虚,元未有物,則以貞吉告之。方其未受外物之間,要當擇其所養,故正則吉,不正則不吉也。
彖曰:頤,貞吉,養正則吉也。觀頤,觀其所養也;自求口實,觀其自養也。
傳:貞吉,所養者正則吉也。所養,謂所養之人與養之之道;自求口實,謂其自求養身之道,皆以正則吉也。
○臨川吴氏曰:所養養人,自養養己。
○平庵項氏曰:觀其所養,指上九言;觀其自養,指初九言。初、上二陽,上、下兩卦之主爻也。非夫子贊辭明白,則後儒必不分作養己、養人兩條也。
○雲峯胡氏曰:槃澗董氏嘗問
○朱子曰:
《本義》謂:觀頤,觀其所養之道;自求口實,觀其所以養身之術,與《程傳》以觀頤為所以養人之道,自求口實謂所以自養之道,如何?朱子沉吟良久,曰:《程傳》似勝,盖下體三爻皆是自養,上體三爻皆是養人。先人而後己者,君子觀頤之象,自上而下,於上體則觀其所以養人者,於下體則求其所以自養者,要在皆得正則吉爾。
《本義》:釋卦辭
○朱子曰:觀其所養,亦只是說君子之所養,養浩然之氣模様。自養,則如爵祿下至飲食之類,是說自求口實。又曰:這兩句是解養正則吉。所養之道與養生之術,正則吉,不正則不吉。
○隆山李氏曰:古之觀人,每每觀其所養,而所養之大小,則必以其所自養者觀之。夫重道義之養而畧口體,此養之大者也;急口體之養而輕道義,此養之小者也。養其大體則為大人,養其小體則為小人。天之賦予,初無小大之别,而人之所養各殊,則其所成就者亦異。
○開封耿氏曰:不觀其養心之大,而觀其自求口實,何也?人之所以忘其大體者,以從事於口體之養也。口體之養,求不失養,則養其大體可知矣。是以觀其自求口實,足以知其自養矣。
【原文】天地養萬物,聖人養賢以及萬民,頤之時大矣哉。
傳:聖人極言頤之道而贊其大。天地之道,則養育萬物。養育萬物之道,正而已矣。聖人作養賢才,與之共天位,使之食天祿,俾施澤於天下,養賢以及萬民也。養賢所以養萬民也。夫天地之中,品物之衆,非養則不生。聖人裁成天地之道,輔相天地之宜,以養天下。至於鳥獸草木,皆有養之之政,其道配天地。故夫子推頤之道,贊天地與聖人之功,曰:頤之時大矣哉!或云義,或云用,或止云時,以其大者也。萬物之生,與養時為大,故云時。《本義》極言養道而贊之。
○龜山楊氏曰:頤之義,養也,而以貞正為道。天地養萬物失其正,則隂陽繆戾,而物不遂其生矣。聖人養賢不以正,則賢者不安其位,而民不被其澤矣。夫天地之養物,聖人之養賢,與人之自養,各當其可,然後得其正。得其正而後吉,則頤之時豈不大矣哉!
【原文】象曰:山下有雷,頤,君子以慎言語,節飲食。
傳:以二體言之,山下有雷,雷震於山下,山之生物,皆動其根荄,發其萌芽,為養之象。以上下之義言之,艮止而震動,上止下動,頤頷之象【一有也字】。以卦形言之,上下二陽中含【一无含字】四隂外實中虚,頤口之象。口所以養身也,故君子觀其象以養其身,慎言語以養其德,節飲食以養其體。不唯就口取養,【一无養字】義事之至近,而所繋至大者,莫過於言語飲食也。在身為言語於天下,則凡命令政敎出於身者皆是,慎之則必當而无失。在身為飲食於天下,則凡貨資財用養於人者皆是,節之則適宜而无傷。推養之道,【一有則字】養德養天下,莫不然也。
《本義》:二者養德養身之切務。
○朱子曰:諺云:禍從口出,病從口入。甚好。此語前輩曾用以解頤之象。慎言語,節飲食。
○中溪張氏曰:慎言語,所以養其德也。出而動者為言語,不慎則妄出而招禍。節飲食,所以養其體也。入而動者為飲食,不節則妄入而致疾。皆取止其動為義。
○西山真氏曰:頤之為義,在天地則養萬物,在聖人則養賢以及萬民,功用至博大也。而象獨以言語、飲食為言,何哉?盖己得其養,然後可推以及人,未有不先成吾身而能逹之天下者也。白圭有詩,南容復之;金人有銘,孔門識之,可不謹乎?三爵之過,猶為非禮;萬錢之奉,適以賈禍,可不節乎?曰謹、曰節云者,皆養之之功也。
○誠齋楊氏曰:慎言非默,當其可則諫死不羨括囊;節食非矯,當其可則采薇不羨林肉。
初九:舍爾靈龜,觀我朶頤,凶。【舍音捨】。
傳:蒙之初六,蒙者也,爻乃主發蒙而言。頤之初九,亦假外而言。爾,謂初也。舍爾之靈龜,乃觀我而朶頤,我對爾而設。初之所以朶頤者,四也。然非四謂之也,假設之辭。爾九陽體剛明,其才智足以養正者也。龜能咽息不食,靈龜喻其明智,而可以不求養於外也。才雖如是,然以陽居動體,而在頤之時求頤,人所欲也。上應於四,不能自守,志在上行,說所欲而朶頤者也。心既動,則其自失必矣。迷欲而失己,以陽而從隂,則何所不至,是以凶也。朶頤為朶,動其頤頷,人見食而欲之,則動頤垂涎,故以為象。《本義》:靈龜,不食之物。朶,垂也。朶頤,欲食之貌。初九陽剛在下,足以不食,乃上應六四之隂,而動於欲,凶之道也,故其象占如此。
○朱子曰:凡卦中說龜底,不是正得個離卦,必是伏個離卦。如觀我朶頤卦,雖无離卦,却是伏得這卦。
○進齋徐氏曰:以頤二體合而觀之,似乎離體之中虚。離為龜,惟虚故靈,故曰靈龜。龜能咽息不食,以氣自養,可以不求養於外者也。爾者,初也。我者,四也。舍爾觀我,若四語,初之辭也。靈龜以靜而為養,朶頤以動而為養。朶,動也。初九居震體之下,亦足以為自養之賢,而不必求養於人。今乃舍爾靈龜而朶頤於我,失其靜養之道,而溺於動養之欲,雖與四為正應,不能自守。乃仰觀六四而朶頤,是陽說乎隂,而動念垂涎矣。孔子曰:棖也慾,焉得剛?苟誠剛也,則豈屈於欲哉?
○雲峯胡氏曰:觀三五皆曰觀我,各指本爻而言。此曰觀我,獨指外爻而言,何也?盖如靈龜可貴也,自不知貴,故爾之在此者為爾,則在彼者反為主,而以我稱矣。中孚九二曰: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。此為我,則彼為爾。爾我二字,理欲内外之分,如此其嚴矣哉!
【原文】象曰:觀我朶頤,亦不足貴也。
傳:九動體朶頤,謂其說隂而志動,既為欲所動,則雖有剛健明智之才,終必自失,故其才亦不足貴也。人之貴乎剛者,為其能立而不屈於欲也;貴乎明者,為其能照而不失於正也。既惑所欲而失其正,何剛明之有?為可賤也。
○中溪張氏曰:初九陽本可貴,而累於動體,從慾而動,則飲食之人,人皆賤之,烏得而不凶?此樂正子之徒餔啜,所以見斥於孟子也。
○平庵項氏曰:亦不足貴者,示其本貴也。
六二:顛頤,拂經,于丘頤,征凶。
傳:女不能自處,必從男。隂不能獨立,必從陽。二隂柔不能自養,待養於人者也。天子養天下,諸侯養一國,臣食君上之祿,民賴司牧之養,皆以上養下,理之正也。二既不能自養,必求養於剛陽,若反下求於初,則為顛倒,故云顛頤。顛則拂違經常,不可行也。若求養于丘,則往必有凶。丘在外而高之物,謂上九也。卦止二陽,既不可顛頤于初,若求頤于上九,往則有凶。在頤之時,相應則相養者也。上非其應,而往求養,非道妄動,是以凶也。顛頤則拂經,不獲其養爾。妄求於上,往則得凶也。今有人才不足以自養,見在上者勢力足以養人,非其族類,妄往求之,取辱得凶必矣。六二中正,在他卦多吉而凶,何也?曰:時然也。隂柔既不足以自養,初、上二爻皆非其與,故往來則悖理而得凶也。
《本義》:求養於初,則顛倒而違於常理。求養於上,則往而得凶。丘,土之高者,上之象也。
○雲峯胡氏曰:初、上二陽,衆隂所資以養者也。二在初之上,反受養於初,則為顛頤。又違五正應,則為拂經。若往而求養於上,必有凶。六二在他卦為柔順中正,在頤則為動於口體。初動於六四,二則下為初九所動,上為上九所動,兩有所從,一无所利。艮為山,上九在外而高,有丘象。
○雙湖胡氏曰:二之顛頤與四同,拂經與五同,而吉凶異者,頤養之道,以安靜為无失。二動體,故顛拂而凶。四、五靜體,故雖顛拂亦吉。震三爻凶,艮三爻吉,可見矣。
【原文】象曰:六二征凶,行失類也。
傳:征而從上則凶者,非其類故也。往求而失其類,得凶宜矣。行,往也。
《本義》:初、上皆非其類也。
○雲峯胡氏曰:初、上二陽皆非其應,故曰失類。
六三:拂頤,貞凶。十年勿用,无攸利。
傳:頤之道,唯正則吉。三以隂柔之質,而處【一有又字】不中正,又在動之極,是柔邪不正而動者也。其養如此,拂違於頤之正道,是以凶也。得頤之正,則所養皆吉。求養養人,則合於義,自養則成其德。三乃拂違正道,故戒以十年勿用。十數之終,謂終不可用,无所往而利也。
《本義》:隂柔不中正,以處動極,拂於頤矣。既拂於頤,雖正亦凶,故其象占如此。
雙湖胡氏曰:六三不正,而云貞凶者,盖謂拂頤之常理,雖貞且凶,況不正乎?其凶必矣。
○雲峯胡氏曰:諸家多以為拂頤之貞,故凶。
《本義》謂:既拂於頤,雖正亦凶。盖謂之拂頤貞凶,疑與拂經同意。但曰拂頤,則又不止拂經而已。雖貞亦凶,況不貞乎?三隂柔不中正,又居動極,人皆求頤於上,三獨拂之,而隨下體之動,是自拂於頤矣。故不但曰凶,且曰十年勿用,无攸利。下三爻皆動,故凶。三動之極,故貞。十數之終,互坤象。
【原文】象曰:十年勿用,道大悖也。
傳:所以戒終不可用,以其所由之道大悖義理也。
○中溪張氏曰:悖,釋拂義。
六四:顛頤,吉,虎視眈眈,其欲逐逐,无咎。
傳:四在人上,大臣之位,六以隂居之,隂柔不足以自養,況養天下乎?初九以剛陽居下,在下之賢也,與四為應,四又柔順而正,是能順於初,賴初之養也。以上養下則為順,今反求下之養,顛倒也,故曰顛頤。然已不勝其任,求在下之賢而順從之,以濟其事,則天下得其養而已,无曠敗之咎,故為吉也。夫居上位者,必有【一作其】才德威望為下民所尊畏,則事行而衆心服從。若或下易其上,則政出而人違,刑施而怨起,輕於陵犯,亂之由也。六四雖能順從剛陽,不廢厥職,然質本隂柔,賴人以濟,人之所輕,故必養其威嚴,耽耽然如虎視,則能重其體貌,下不敢易。又從於人者,必逐逐相繼而不乏,則其事可濟。若取於人而无繼,則困竆矣。既有威嚴,又所施不竆,故能无咎也。二顛頤則拂經,四則吉,何也?曰:二在上而反求養於下,下非其應類,故為拂經。四則居上位,以貴下賤,使在【一无在字】下之賢,由已以行其道,上下之志相應,而【一有澤字】施於民,何吉如之?自三以下,養口體者也。四以上,養德義者也。以君而資養於臣,以上位而賴養於下,皆養德也。《本義》柔居上而得正,所應又正,而賴其養以施於下,故雖顛而吉。虎視耽耽,下而專也。其欲逐逐,求而繼也。又能如是,則无咎矣。
○朱子曰:頤六四一爻理會不得,雖是恁地解,畢竟曉不得如何是施於下,又如何是虎。六五隂柔之才,但守正則吉,故不可以涉患難。問:虎視耽耽,《本義》以為下而專也。盖賴其養以施於下,必有下專之誠,方能无咎。《程傳》作欲立威嚴,恐未必然。曰:頤卦難看,正謂此等。且虎視耽耽,必是此象,但今未曉耳。董銖曰:音辯載馬氏云:耽耽,虎下視貌。則當為下而專矣。曰:然。又問:其欲逐逐,如何?曰:求養於下以養人,必當繼繼求之,不厭乎數,然後可以養人而不竆。不然,則所以養人者,必无繼矣。以四而賴養於初,亦是顛倒,但是求養以養人,所以雖顛而吉。
○南軒張氏曰:虎視常垂首。按荀九家易,艮有虎象。
○頤川吳氏曰:隂柔不能自養,而求養在下之正應,如在上之人才有不足,而求益於在下之賢,以養其德者。夫求養於外者,莫如虎。虎視常下,四之於初,其下賢求益之心,必如虎之視下求食而後可。其視下也,專一而不他;其欲食也,繼續而不歇。如是則於人不貳,於己不自足,乃得居上求下之道。苟下賢之心不專,則賢者不樂告以善矣。求益之心不繼,則未少有得而止矣。
○雲峯胡氏曰:二與四柔順得正,皆曰顛頤,而吉凶不同,何也?卦有二陽,衆隂所資以養者,二下比初之陽,又欲上求上之陽,兩用其心,故凶。六四柔順,唯知下應初剛,上非其應也。虎視耽耽,下視初九之陽,而專不以上之陽間之也。其欲逐逐求於初之陽者,不己也。求養於下以養人,求之既專,又繼繼求之,不厭乎數,故其養人不窮,非特吉,且无咎矣。
【原文】象曰:顛頤之吉,上施光也。【施,始䜴反】。
傳:顛倒求養而所以吉者,盖得剛陽之應以濟其事,致已居上之德施,光明被于天下,吉孰大焉!
六五:拂經,居貞吉,不可涉大川。
傳:六五,頤之時,居君位,養天下者也。然其隂柔之質,才不足以養天下,上有剛陽之賢,故順從之,賴其養己以濟天下。君者,養人者也,反賴人之養,是違拂於經常,既以己之不足,而順從於賢師傅。上,師傅之位也,必居守貞固,篤於委信,則能輔翼其身,澤及天下,故吉也。隂柔之質,元貞,剛之性,故戒以能居貞則吉。以隂柔之才,雖倚賴剛賢,能持循於平時,不可處艱難變故之際,故云不可涉大川也。以成王之才,不至甚柔弱也,當管、蔡之亂,幾不保於周公,況其下者乎?故書曰:王亦未敢誚公,賴二公得終信,故艱險【一作難】之際,非剛明之主,不可恃也。不得已而濟艱險者,則有矣。發此義者,所以深戒於為君也。於上九則據為臣致身盡忠之道言,故不同也。《本義》:六五隂柔不正,居尊位而不能養人,反賴上九之養,故其象占如此。
○朱子曰:六五居貞吉,猶洪範用靜吉,用作凶,所以不可涉大川。六五不能養人,反賴上九之養,是以拂其常矣。故守常則吉,而涉險阻則不可也。此卦下體三爻皆是自養,上體三爻皆是養人,不能自求所養,而求人以養己則凶,故下三爻皆凶。求於人以養其下,雖不免於顛拂,畢竟皆好,故上三爻皆吉。
○古為徐氏曰:上養下者,常也。五以君位,无剛健之德,不足以養天下,方待上九之養,亦拂其常者也。於是獨不言頤,而於上九言由頤,其意微矣。
○瀘川毛氏曰:六五,君也。養人者,其事也。養賢者,其道也。而爻則隂也,二者胥失之,是拂其常者也。无事猶可以分相縻,故曰居貞吉。欲有所為,則難以濟矣,故曰不可涉大川。
○雲峯胡氏曰:二與四言顛頤者,皆在初之上,而反求養於初也。五與二皆言拂經者,二五相應經也。今則二拂五而求養於初,五拂二而求養於上也。五獨不言頤者,由豫在九四,故五獨不言豫。由頤在上九,故五獨不曰頤也。然彼貞疾,而此居貞吉。彼在豫之時,以柔乘剛。此在頤之時,以柔乘剛也。六二亦拂頤,而彼曰凶,此曰吉者,何也?下三爻動皆凶,上三爻靜皆吉,故曰征凶,動而凶也。曰居貞吉,靜而吉也。居貞吉,猶云用靜吉,謂自養可也。不可涉大川,猶云用作凶,謂欲以養人不可也。艮為止,有居之象。
【原文】象曰:居貞之吉,順以從上也。
傳:居貞之吉者,謂能堅固順從於上九之賢,以養天下也。
○中溪張氏曰:五不恃其尊,能柔順以從上九之賢,賴之以養天下,真聖人養賢以及萬民之事也。然六二拂經而凶者,以動而求上也。六五拂經而吉者,以靜而從上也。
上九:由頤,厲吉,利涉大川。
傳:上九以剛陽之德,居師傅之任。六五之君,柔順而從於己,賴已之養,是當天下之任,天下由之以養也。以人臣而當是任,必常懷危厲,則吉也。如伊尹、周公,何嘗不憂勤兢畏,故得終吉。夫以君之才不足,而倚賴於己,身當天下【一有之字】大任。宜竭其才力,濟天下之艱危,成天下之治安,故曰利涉大川。得君如此之專,受任如此之重,苟不濟天下艱危,何足稱委遇而謂之賢乎?當盡誠竭力而不顧慮,然惕厲則不可忘也。《本義》:六五賴上九之養以養人,是物由上九以養也。位高任重,故厲而吉。陽剛在上,故利涉川。
○建安丘氏曰:養人之權,在五而已。居其上為衆所歸,位高任重,易失之專,故必以危厲處之,而後得吉也。
○雲峯胡氏曰:六五,君也。君不能養人,而賴上九之養以養天下,是上九者,頤之由五,不利涉大川,而上則利涉大川,五柔而上剛也。
○隆山李氏曰:豫九四曰:由豫者,即由頤之謂也。由豫在四,猶下於五也,而已有可疑之迹。乃今由頤在上,則過中而嫌於不安,故厲。然艮止之性,雖使之當權,亦必不致於侵暴以招凶,而況君子居此?要之以仁德為養,使天下皆被其澤,何嫌之有?故由豫則終於勿疑,由頤則雖厲而吉也。此非周公之才德,不足以勝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由頤厲吉,大有慶也。
傳:若上九之當大任如是,能兢畏如是,天下被其德澤,是大有福慶也。
○朱子曰:頤卦下三爻是資人以為養,上三爻是養人,六四、六五雖是資初與上之養,其實是他居尊位,藉人以養,而又推以養人,故此三爻以都是養人之事。
○厚齋馮氏曰:頤者,養也。養人亦所以自養也。六爻之中,動而從人以求養者皆凶,靜而受人之養者皆吉。
○隆山李氏曰:頤六爻,上三爻皆吉,下三爻皆凶。盖下體震,易失於妄動,上體艮,知止其所當止故也。觀此則君子之所養,當如何哉?
○西溪李氏曰:口容止,故頤貴止不貴動,而艮上三爻皆吉,震下三爻皆凶。
○建安丘氏曰:陽實隂虚,實者養人,虚者求人之養,故四隂皆求養於陽者。然養之權在上,是二陽爻又以上為主,而初陽亦求養者也,故直於上九一爻曰由頤焉。
周易傳義大全卷十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訾翠芬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【点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二十八册經部二十二(文渊阁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