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:隨序卦:豫必有隨,故受之以隨。夫悦豫之道,物所隨也,隨所以次豫也。為卦兌上震下,兌為說,震為動,說而動,動而說,皆隨之義。女隨人者也,以少女從長男,隨之義也。又震為雷,兌為澤,雷震於澤中,澤隨而動,隨之象也。又以卦變言之,乾之上來居坤之下,坤之初往居乾之上,陽來下於陰也。以陽下陰,陰必說隨,為隨之義。凡成卦旣取二體之義,又有取爻義者,復有更取卦變之義者,如隨之取義,尤為詳備。
○朱子曰:伊川說說而動,動而說,不是不當說說而動。凡卦皆從内說出去,蓋卦自内生,動而說却是。若說說而動,却是自家說他後動,不成隨了。我動彼說,此之謂隨。動而說成隨,如巽而止成蠱。
○隆山李氏曰:咸、隨二卦,皆男下女者也。咸,少男少女,陰陽之氣相等而相應,故謂之咸。隨,長男少女,陽上於陰,可以相制,而陰自隨之,故謂之隨。君子體陽剛之德,以立斯世,要當使我能轉物,而物自隨我;不可使物得以轉我,而我反隨物。此所以出而應世,雖无心於致人,而自得於一世之說隨也。
隨,元亨利貞,无咎。
傳:隨之道,可以致大亨也。君子之道,為衆所隨,與已隨於人,及臨事擇所隨,皆隨也。隨得其道,則可以致大亨也。凡人君之從善,臣下之奉命,學者之徙義,臨事而從長,皆隨也。隨之道,利在於貞正。隨得其正,然後能大亨而无咎。失其正,則有咎矣,豈能亨乎?
《本義》:隨,從也。以卦變言之,本自困卦九來居初,又自噬嗑九來居五,而自未濟來者,兼此二變,皆剛來隨柔之義。以二體言之,為此動而彼說,亦隨之義,故為隨。已能隨物,物來隨已,彼此相從,其通易矣,故其占為元亨。然必利於貞,乃得无咎。若所隨不貞,則雖大亨,而不免於有咎矣。春秋傳:穆姜曰:有是四德,隨而无咎,我皆无之,豈隨也哉?今按:四德雖非《本義》:然其下云云,深得占法之意。
《左傳》:襄公九年,穆姜薨於東宮。始往而筮之,遇艮之八䷳。史曰:是謂艮之隨。,隨其出也,君必速出。姜曰:亡。是於周易曰:隨,元亨利貞。元,體之長也;亨,嘉之會也;利,義之和也;貞,事之幹也。體仁足以長人,嘉德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然我不可誣也,是以雖隨无咎。今我婦人而與於亂,固在下位而有不仁,不可謂元;不靖國家,不可謂亨;作而害身,不可謂利;棄位而姣,不可謂貞。有四德者,隨而无咎,我皆无之,豈隨也哉?
○厚齋馮氏曰:震動而兌說,隨之所以元亨也。元者,震也。蓋乾之一元,來為動之主,是以亨也。九五正中當位,所謂利貞也。
○中溪張氏曰:隨而得其道,則可以致大亨。然隨之道利於貞正,不正則為詭隨。雖大亨而有咎,故必大亨而利於正,然後无咎。亦猶影之隨形,響之應聲也。
○雲峰胡氏曰:屯、臨、无妄、革,皆言元亨利貞,不言无咎。惟隨則以无咎繼之。蓋我隨人,或為人所隨,其事雖大亨,非貞固易有咎也。况動而說易,失於不正,其何能无咎?不正則隨中有事,而蠱患生矣。作易者繼之以无咎,有深意焉。
彖曰:隨,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,隨。【下遐嫁反。說,音悦】。
《本義》:以卦變、卦德釋卦名義。
【原文】大亨,貞,无咎,而天下隨時。
傳:卦所以為隨,以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也。謂乾之上九來居坤之下,坤之初六往居乾之上,以陽剛來下於陰柔,是以上下下,以貴下賤。能如是,物之所說隨也。又下動而上說,動而可悦也,所以隨也。如是,則可【一有以字】大亨而得正。能大亨而得正,則為无咎;不能亨不得正,則非可隨之道,豈能使天下隨之乎?天下所隨者時也,故云天下隨時。
《本義》:王肅本時作之,今當從之。釋卦辭,言能如是,則天下之所從也。
【原文】隨時之義大矣哉。
傳:君子之道,隨時而動,從宜適變,不可為典要。非造道之深,知幾能權者,不能與於此也。故贊之曰:隨時之義大矣哉!凡贊之者,欲人知其義之大,玩而識之也。此贊隨時之義。大與豫等諸卦不同,諸卦時與義是兩事【一作與豫卦以下諸卦不同,時義是兩事;一作與豫等諸卦不同,時與義是兩事】。
○程子曰:自畫卦垂衣裳,至周文方徧,只為時也。若不是隨時,即一聖人出,百事皆做了,後來者没事,又非聖人智慮所不及,只有時不可也。
○龜山楊氏曰:夫趨變无常,各當其可,非夫可與權者,其孰能之?其義豈不大矣哉!
○節齋蔡氏曰:天下所隨者,聖人之時,而聖人制作,又當隨天下之時。禮樂法度,始於伏羲,成於周者,豈聖人智慮有所不及哉?此隨時之義所以大也。
《本義》:王肅本時字在之字下,今當從之。
○臨川吳氏曰:為人之隨者,以已從人而已,宜若小。然於斯時也,而思義之大,則不以隨為小事而輕且苟矣。
○雲峰胡氏曰:今本作隨時之義,惟《本義》從王肅本作隨之時義。必如此而後贊時之大者,凡十二卦。然曰隨時之義,則隨字重,義字輕;曰隨之時義,則二字俱重,而所謂隨時之義,自在其中矣。
【原文】象曰:澤中有雷,隨。君子以嚮晦入宴息。
傳:雷震於澤中,澤隨。震而動,為隨之象。君子觀象,以隨時而動。隨時之宜,萬事皆然,取其最明且近者言之。君子以嚮晦入宴息。君子晝則自強不息,及嚮昏晦,則入居於内,宴息以安其身,起居隨時,適其宜也。禮:君子晝不居内,夜不居外,隨時之道也。
○程子曰:凡易卦有就卦才而得其義者,亦有舉兩體便得其義者。隨,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隨,此是就卦才而得隨之義。澤中有雷,隨,此是就象上得隨之義也。
○問:程子云澤隨雷動,君子當隨時宴息,是否?
○朱子曰:旣曰雷動,何不言君子以動作,却言宴息?蓋其卦震下兌上,乃雷入地中之象。雷隨時藏伏,故君子亦嚮晦入宴息。
《本義》:雷藏澤中,隨時休息。
黄氏曰:卦爻取隨時而動,大象取隨時而息。
○南軒張氏曰:隨者,非隨時俛仰之謂。蓋有是事則有是理,君子順理而行,如嚮晦則入宴息,特舉一事之著者言之耳。
○建安丘氏曰:雷,陽聲也。?聲於春夏,其動也;收聲於秋冬,其靜也。澤中有雷,其秋冬之時乎?君子體天行事,故動與雷俱出,而靜與雷俱入。如雷出地奮,豫以之作樂崇德;雷在天上,大壯以之非禮弗履;天下雷行,无妄以之對時育物,皆法雷之動也。如雷在地中,復以之閉關息旅,后不省方;澤中有雷,隨以之嚮晦宴息,皆法雷之靜也。或曰:周公坐以待旦,孔子終夜不寢,果嚮晦入宴息之義哉?曰:嚮晦入宴息者,君子隨時之義;待旦不寢者,聖人救時拯世之心也。
初九:官有渝,貞吉。出門交有功。
傳:九居隨時而震,體且動之,主有所隨者也。官,主守也。旣有所隨,是其所主守有變易也,故曰官有渝,貞吉。所隨得正則吉也,有渝而不得正,乃過動也。出門交有功,人心所從,多所親愛者也。常人之情,愛之則見其是,惡之則見其非,故妻孥之言,雖失而多從,所憎之言,雖善為惡也。苟以親愛而隨之,則是私情所與,豈合正理?故出門而交則有功也。出門,謂非私暱,交不以私,故其隨當而有功。
《本義》:卦以物隨為義,爻以隨物為義。初九以陽居下,為震之主,卦之所以為隨者也。旣有所隨,則有所偏主,而變其常矣。惟得其正則吉,又當出門以交,不私其隨,則有功也。故其象占如此,亦因以戒之。
《或問》:官是主守之義,初九是一卦之主,首變得正便吉,不正便凶。
○朱子曰:是如此。又曰:官有渝,隨之初主有變動,然尚未深。
○中溪張氏曰:官,主也。渝,變也。當隨之初,剛來下柔,為震之主。震,動也。官有渝,是主守有變動之象。官其事而有渝,是隨時而動,有所變易,不能保其无偏也。故必變而從其正則吉。出門而交,即同人于門之意。得隨之正,而不牽于私,則有功而无失矣。
○雲峰胡氏曰:无妄内震,故曰主。此亦内震,故曰官。初為動之主,有官守者也。九之剛,能守官者也。官本在上,今來居於初,官之有渝者也。官守者不可渝,今陽得陽,有渝而正矣,故吉。然必出門以交,方為有功。否則所隨或昵於私,非惟无功,且有過咎,所謂因以戒之者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官有渝,從正吉也;
傳:旣有隨而變,必所從得正則吉也。所從不正,則有悔吝。
【原文】出門交有功,不失也。
傳:出門而交,非牽於私,其交必正矣。正則无失而有功。
六二:係小子,失丈夫。
傳:二應五而比初,隨先於近,柔不能固守,故為之戒云:若係小子,則失丈夫也。初陽在下,小子也。五正應在【一作居】上,丈夫也。二若志係於初,則失九五之正應,是失丈夫也【一无也字】係小子而失丈夫,捨正應而從不正,其咎大矣。二有中正之德,非必至如是也,在隨之時,當為之戒也。
《本義》:初陽在下而近,五陽正應而遠,二陰柔不能自守,以須正應,故其象如此,凶吝可知,不假言矣。
○朱子曰:小子、丈夫,《程傳》說是。
○雲峰胡氏曰:六柔有係象小子,初陽在下象丈夫,五陽在上象六二。以初陽在近而係之,則五陽雖正應,必失之矣。
○楊氏曰:以剛隨人者謂之隨,以柔隨人者謂之係。剛有以自立,而柔不足以自立也。故初九、九四、九五不言係,而六二、六三、上六皆言係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係小子,弗兼與也。
傳:人之所隨,得正則遠邪,從非則失是,无兩從之理。二苟係初,則失五矣,弗能兼與也。所以戒人從正,當專一也。
○臨川吳氏曰:二之中正,非必果背五嚮二也,但以其近比,易於牽係。儻若係此,則必失彼,二者弗能兼與也,故爻辭示戒云爾。
六三:係丈夫,失小子。隨有求得,利居貞。
傳:丈夫,九四也。小子,初也。陽之在上者,丈夫也。居下者,小子也。三雖與初同體,而切近於四,故係於四也。大抵陰柔不能自立,常親係於所近者。上係於四,故下失於初。舍初從上,得隨之宜也,上隨則善也。如昏之隨明,事之從善,上隨也。背是從非,舍明逐暗,下隨也。四亦无應,无隨之者也。近得三之隨,必與之親善,故三之隨四,有求必得也。人之隨於上,而上與之,是得所求也。又凡所求者,可得也。雖然,固不可非理枉道以隨於上,苟取愛說以遂所求。如此,乃小人邪諂趨利之為也,故云利居貞。自處於正,則所謂有求而必【一无必字】得者,乃正事君子之隨也。
《本義》:丈夫,謂九四。小子,亦謂初也。三近係四,而失於初,其象與六二正相反。四陽當任而已,隨之有求必得,然非正應,故有不正,而為邪媚之嫌,故其占如此,而又戒以居貞也。
進齋徐氏曰:以六居三,不正也。以九居四,亦不正也。以不正相比,必至於詭隨,故又以居貞為利也。
○雲峰胡氏曰:《程傳》、《本義》:皆以初為小子。易之例,不問陰陽小子,皆指初而言。隨初九,陽稱小子。漸初六,陰亦稱小子也。事有得必有失,失於此必有得於彼。六二失丈夫,失其所不可失也,故不言得。六三失小子,而言有求得,失其所當失也,失即是得。瘡以潰為得,病以去為得,六二之失,乃所以為得也。利居貞有三義,初九陽居陽,貞也,故言貞吉。六三陰居陽,不正,故戒之曰利居貞,而不言吉。三係丈夫,固異於二之係小子,然四非正應,又有所係,而隨已非正大之情,故不言吉,而戒以居貞。或曰:士之病,莫大於有所求。三之於四,不可以有求必得之故,而妄有不正之求也,故戒之。
【原文】象曰:係丈夫,志舍下也。【舍音捨】
傳:旣隨於上,則是其志舍下而不從也。舍下而從上,舍卑而從高也,於隨為善矣。
○建安丘氏曰:以陰隨陽,舍下隨上,不求則已,有求必得其志,亦可嘉矣。但以非其正,故戒之。
九四:隨有獲,貞凶。有孚,在道以明,何咎?
傳:九四以陽剛之才,處臣位之極,若於隨有獲,則雖正亦凶。有獲,謂得天下之心隨於已。為臣之道,當使恩威一出於上,衆心皆隨於君。若人心從已,危疑之道也,故凶。居此地者奈何?唯孚誠積於中,動為合於道,以明哲處之,則又何咎?古之人有行之者,伊尹、周公、孔明是也。皆德及於【一无於字】民而民隨之,其得民之隨,所以成其君之功,致其國之安。其至誠存乎中,是有孚也。其所施為无不中,道在道也。唯其明哲,故能如是以明也,復何過咎之有?是以下信而上不疑,位極而无逼上之嫌,勢重而无專強【一作權】之過,非聖人大賢則不能也。其次如唐之郭子儀,威震主而主不疑,亦由中有誠孚,而處无甚失也,非明哲能如是乎?《本義》:九四以剛居上之下,與五同德,故其占隨而有獲。然勢陵於五,故雖正而凶。惟有孚在道而明,則上安而下從之,可以无咎也。占者當時之任,宜審此戒。
○白雲郭氏曰:六三隨有求得,隨人而有得也。九四隨有獲,以得人之隨為獲也。
○建安丘氏曰:豫、隨九四,皆大臣也。豫之有得,猶隨之有獲也。但豫柔君在上,四之志可以行,故其戒在君,而五貞疾。隨剛君在上,非四之所可犯,故其戒在臣,而四貞凶也。然則處豫、隨九四之位者奈何?曰:唯有以自信而孚,上下之心斯免矣。是以豫四勿疑,則朋盍簪而從。隨四有孚,則有明功而无咎也。
○雲峰胡氏曰:豫九四大有得,不言凶。隨九四有獲,而言貞凶,何也?豫九四以一陽得五陰,卦之所以為豫者在四。若夫卦之所以為隨者,不在四而在初,四下不與初應而上次,勢凌於五,未必上安而下從之也。雖貞亦凶,况不貞乎?有孚在道,以明戒之深矣。非孚非明,凶咎其能免乎?
【原文】象曰:隨有獲,其義凶也;有孚在道,明功也。
傳:居近君之位而有獲,其義固凶。能有孚而在道,則无咎,蓋明哲之功也。
○梅巖袁氏曰:其義凶者,有凶之理,而未必凶也。處得其道,如下所云,則无咎矣。
九五:孚于嘉,吉。
傳:九五居尊得正而中實,是其中誠在於隨善,其吉可知。嘉,善也。自人君至於庶人,隨道之吉,唯在隨善而已。下應二之正中,為隨善之義。
《本義》:陽剛中正,下應中正,是信於善也。占者如是,其吉宜矣。
進齋徐氏曰:九五陽剛中正,為隨之主,得衆爻之隨者,而五之應唯在於二,故曰孚于嘉,吉,此隨之至善者也。
○中溪張氏曰:九五居正中之位,而下得六二之正應,中正相孚,善莫大焉。所謂亨嘉之會也,其吉可知。彖曰:大亨,貞无咎,而天下隨之。九五足以當之矣。
○雲峰胡氏曰:四五以陽居三上二陰之中,陽内陰外,有中實之象,故皆曰孚。然四之孚,戒之之辭也,欲其孚乎五也。五之孚,許之之辭也,喜其孚于二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孚于嘉吉,位正中也。
傳:處正中之位,由正中之道,孚誠所隨者,正中也。所謂嘉也,其吉可知。所孚之嘉,謂六二也。隨以得中為善,隨之所防者,過也。蓋心所說隨,則不知其過矣。
進齋徐氏曰:明五之於二,皆得乎位之正中也。
上六:拘係之,乃從維之,王用亨于西山。【亨音見大有卦,後升卦同】。
傳:上六以柔順而居隨之極,極乎隨者也。拘係之,謂隨之極,如拘持縻係之。乃從維之,又從而維繫之也,謂隨之固結如此。王用亨於西山,隨之極如是。昔者太王用此道亨王業於西山。太王避狄之難,去豳來岐,豳人老稚扶攜以隨之如歸市。蓋其人心之隨固結如此,用此故能亨盛其王業於西山。西山,岐山也,周之王業蓋興於此。上居隨極,固為太過,然在得民【一有心字】之隨與隨,善之固如此,乃為善也,施於他則過矣。
○程子曰:隨之上六,才與位皆陰柔,隨之極也,故曰拘係之,乃從維之,王用亨于西山。唯太王之事,民心固結而不可解者,其他皆不可如是之固也。
○章溪王氏曰:王用亨于西山,則歸市之隨,至此亦莫之禦矣。此周家王業始基之地。
《本義》:居隨之極,隨之固結而不可解者也。誠意之極,可通神明,故其占為王用亨于西山。亨亦當作祭享之享。自周而言,岐山在西,凡筮祭山川者得之,其誠意如是則吉也。
○朱子曰:王用享于西山,言誠意通神明,神亦隨之,如況於鬼神乎之意。
○雲峰胡氏曰:六柔有係象,居柔又有拘係象。西,兌象;山,互艮象。兌為巫,西陰方有祭,而固結於幽陰之象。拘係之所以象隨之極,固結而不可解也。至誠之極,可以固結神明,而況於人乎?故曰王用享于西山。周視岐山為西,意者大王之在岐,其祭山川必嘗占得此歟?
○平庵項氏曰:大有九三公用亨于天子,隨上六王用亨于西山,益六二王用亨于帝,升六四王用亨于岐山,四爻句法皆同。古文亨即享字,今獨益作享讀者,俗師不識古字,獨於享帝不敢作亨帝也。若天子則或以為无享理,不知賓禮自有享王,此爻與升四則吉禮山川之祭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拘係之。上窮也。
傳:隨之固,如拘係【一无係字】維持【一无持字】隨,道之窮極也。
《本義》:窮,極也。
雲峰胡氏曰:窮之義一爾,豫初而曰滿極,惡其人欲沉溺而不能脱也。隨終而曰窮極,喜其人心固結而不可解也。
又曰:六爻陰陽各半,陽有所隨,无所係,故初、五皆吉,而四何咎?陰性隨而不能无所係,故二係小子,三係丈夫,上拘係之,皆不言吉。然係丈夫猶可也,係小子凶咎,不言可知。
○建安丘氏曰:卦以物隨為義,爻以隨物為義。六爻以陰隨陽者言,則上之陽可隨,而下之陽不可隨,此三隨四所以有得,上隨五所以用亨,而二隨初所以有係小子之失。以陽得隂之隨者言,則五君位,當為人所隨,四臣位,不當為人所隨,此四得陰之隨,所以貞凶,五得陰之隨,所以貞吉,隨之不可苟也如此。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訾翠芬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【点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二十八册經部二十二(文渊阁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