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48卦-井卦䷯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-[清]沈起元撰《周易孔义集说•卷十三》

[清]沈起元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48卦-井卦䷯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48卦-井卦䷯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-(清)沈起元撰《周易孔義集說•卷十三》

䷯【巽下坎上】

中爻兌離。

井: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。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。彖傳:巽乎水而上水,井。井養而不窮也。改邑不改井,乃以剛中也。汔至亦未繘井,未有功也。羸其瓶,是以凶也。

孔仲達曰:井有常德,邑雖遷移,井體无改。終日引汲,未嘗言損。終日泉注,未嘗言益。汔,幾也。繘,綆也。巽木在下,又巽為入,以木入于水而上水,井象。井體有常,由二五以剛居中也。不釋往來二句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,皆由以剛居中,更无他義,故不具舉。水未及用,則井功未成。

蘇子瞻曰:井未有得喪,繘井之功,羸瓶之凶,在汲者爾。

○《程傳》:无喪无得其德,常至者皆得其用。往來井井,其用周羸。毁,敗也。雖使幾至而未及用,亦與未繘井同。水出乃為用,未出則何功?瓶以上水而致用,敗其瓶則不為用矣,是以凶。

《本義》:往者來者,皆井其井也。語錄:井是那掇不動物,所以改邑不改井。

○晁以道曰:彖主三陽言,井洌寒泉食,是陽剛居得中正,邑可改而井不可改也。三井渫不食,是水未見于用,未有功也。二甕敝漏,是既不得水,并其瓶而亡之,羸其瓶而凶也。

○張紫巖曰:君子剛中至德,不為天下之動而變其守。无喪无得,中先定也。定者能應,隨取而與,曰往來井井。在困,坎之一潛于下,澤不上施。在井,坎之一升于上,德及天下。巽為進退,為不果。互兌互離在中,離中虚,兑毁折,為汔至。未繘井,羸其瓶。

○朱漢上曰:巽為繩。繘,汲繩。

○郭白雲曰:井以静為德,以動為功。動而出,故能致養于无窮;不能動出,特止水而已,非井之義也。井水在下,今坎居上而為井者,水在下則未用,在上則出而有功。井字本取井榦之象,而井田又取井字之義。

○鄭東谷曰:蜀君子謂易有性、命二卦,余讀井、困二卦,始悟无水為困,此命也。君子以致命,而井則有水焉,此性也。君子知澤雖涸而井不涸,是以致命而盡性。井雖有水,若汔至而未繘井及羸其瓶,則并非我有矣。人雖有性,而所習有作輟之異,所存有人欲之私,則性非我有矣。

○李隆山曰:坎水見于諸卦者,皆諸水下流之失,故多以險喻。其在卦而得水之真性者,井是也。一陽實其中,二陰圍其外,如陽氣初回于凝陰之中,冬水因之而變温,此坎之真性。天下之水冬温者,獨井泉而已。盖得之地脉,不失其本真,在人身則精血是也。

○林黄中曰:井者,君子之德。井不可改,以其剛中也。剛中者,泉在中也。

○項平甫曰:幾至而未至者,特未而已,猶可勉而至也。一羸其瓶,无可為矣。

○馮厚齋曰:川流之水,皆雨之所降,若穴地得泉,乃天地之英,水之元也。瓶,汲器,文從缶,瓦器也。或謂古无桶,故不取。巽木象,韓信以木罌渡師如樽罍,古皆用木,疑古以木為瓶,從缶則又瓦為之,此象巽木无疑。

○趙復齋曰:三陰為地,三陽為水,泉通地中之象。六四柔順,不阻陽之往來,石隙通泉之象。

丘行可曰:改邑不改井,井之體。无喪无得,井之德。往來井井,井之用三句,言井之事。汔至亦未繘井,未及于用也。羸其瓶,失其用也二句,言汲井之事。

○徐進齋曰:初柔為井眼,二三剛為泉實,四柔為井中空處,五剛為泉實,已汲將出井也。上柔為井口,全井之象。

○胡雙湖曰:井以三陽為水,陽上至五,幾至井口矣,而巽繩在下,未繘井也。互離象,瓶,兑上爻,正當離中而毁折之,羸其瓶也。

○梁孟敬曰:汔至亦未繘井,言未垂綆于井,利澤未及于物爾,非有凶禍。至敗其瓶,則非但无功而凶

:改邑不改井,諸說多以卦變求象,不知井乃六畫卦之象,六畫卦之名。今直以井字作坎字看,而以坎水不動為不改,殊失之矣。

初六:井泥不食,舊井无禽。

象傳:井泥不食,下也。舊井无禽,時舍也。

王輔嗣曰:最在井底,上又无應,沈滯滓穢,故曰井泥不食,是久井不見渫治者也。禽所不嚮,而况人乎?一時所共棄也。

干令升曰:在井下,體本土爻,故曰泥。

《本義》:井以陽剛為泉,上出為功。初六以陰居下,故為此象。

○張紫巖曰:初以柔順居坎險下,盖不能潔白其德,而自抵于廢棄者也。

○鄭東谷曰:輕清,陽也,為泉;重濁,陰也,為泥。

○沈守約曰:卦變為需,需之初為需于泥,井泥象。

○朱漢上曰:初在井下,互兑口,在上不食也。離為飛鳥,四不應初,无禽也。

○馮厚齋曰:井雖不改,而汲之者少,則泥而不可食,為廢井矣。緣改邑為義。

○趙汴水曰:古者鳥獸蟲魚通曰禽。禽者,蛙螺之類。井有生氣,而禽生焉。井泥則不食,雖生物亦无之。

○來矣鮮曰:易言禽者,皆坎也。師六五田有禽,以本卦坎也。比九五失前禽,坎變坤也。恒大象坎,此卦坎居上卦,此二卦下卦皆巽,巽深入,鳥高飛,故皆曰无禽。

九二:井谷射鮒,甕敝漏。

象傳:井谷射鮒,无與也。

虞仲翔曰:巽為谷,為鮒。鮒,小鮮也。離為甕。

孔仲達曰:鮒謂初也。子夏傳云:井中蝦䗫,呼為鮒魚。

○《程傳》:陽剛之才,本可以養人濟物,而上无應援,故不能上而就下,是以无濟用之功。不言悔吝者,處中非過也。不能上由无援,非以比初也。

《本義》:九二剛中,有泉之象。然上无正應,下比初六,功不上行。

○沈守約曰:巽而為艮,艮為山而下入焉,谷象。巽,伏也。初陰伏于下,鮒象。卦變為蹇,井道之塞者也。

○朱漢上曰:兑為口,離為腹,器在井中,有口有腹且大者,甕也。二動兑毁見腹,坎水下流,甕敝漏也。

○胡雲峯曰:陽剛之資,豈肯甘于下流?上无應與,以至于此。人禀性雖美,而无誘掖汲引之者,其猶是乎?

○梁孟敬曰:井谷,井旁之穴。井雖有泉,而无能汲者,其泉但注射于鮒爾。所以莫汲者,甕敝漏故也。二以剛中之才,而上无正應,不能汲引,其象如此,非井之恥也,不能汲引者之恥也。

按:甕敝漏句,諸說皆作井谷之喻;梁氏最得其解,與象傳無與之義合。兩象不宜平看。

九三:井渫不食,為我心惻,可用汲。王明,並受其福。

象傳:井渫不食,行惻也。求王明,受福也。

孔仲達曰:渫治,去穢汚之名。井被渫治,則清潔可食。九三居下之上,異初六井泥之時,得位而有應于上,非射鮒之象。但井以上出為功,猶在下體,未有成功,雖渫治未食也。

蘇子瞻曰:正而不中,故潔而不食。不中,非邑居之所會也。井未有以不食為惻者,凡為我惻者,皆行道之人耳。行惻,明非我之自惻也。

○張紫巖曰:巽上巽潔,齊為井渫。

○楊誠齋曰:井无善汲,則如无井。君子无明王,則如无賢。

○王童溪曰:陽為實為明,明則无初之泥,實則无二之漏,其渫固宜可用汲。王明並受其福,此惻者之詞也。王者享任賢之福,賢者有福天下之功,為並受其福。

○沈守約曰:三井水之半,半水之井,不若滿水之井易知也。潛德之人,不若顯德之人易聞也。唯明者乃能知人之未知,是以王明而後可求。巽變為坎,井道通矣,猶在坎下,人所不見,不食象。

○項平甫曰:上與之有應,故為之心惻。上比于五,力可以汲,故可用汲。五在坎中,自三至五為離,願其為離,不願其為坎也,故為求王明。求王明者,將以兼善天下,故為並受其福。

象傳:行者皆惻,非為私應,此以明好賢之公心。求王明為上下並受其福,此以明慕君之本心。

○朱漢上曰:以陽居陽,清潔也。巽為股,入坎水而水清,治井之象。兑口在上,不食象。我者,九三自謂坎為加憂,為心病。坎為輪,井車汲引之象。往來,行也,故曰行惻。五為王,離為明,陽為福。

○趙復齊曰:上六孚五未應,三在上者,先食也。水之上者己汲,則中者達而上,故汲。

○王秋山曰:清潔可食而正應,陰柔不能援而出之,是不為人所食也。

○來矣鮮曰:五非正應,故以求字言之。不求正應而求王明,此時也。

六四:井甃,无咎。

象傳:井甃,无咎,修井也。

荀慈明曰:坎性下降,嫌于從三,以甃輔五,故无咎。

孔仲達曰:案子夏傳云:以塼壘井,修井之壞為甃。六四得位而无應,自守而已,可以修井崩壞。施之于人,可以修德補過。

蘇子瞻曰:陽為動為實,陰為静為虚。泉者,所以為井也。井者,泉之所寄也。故三陽為泉,三陰為井。甃之于井,所以禦惡而潔井也。待是而潔,故无咎。

○《程傳》:居高位而得陽剛中正之君,但能處正承上,不廢其事,亦可免咎。

《本義》:居四雖得其正,然陰柔不泉,但能修治,而无及物之功。

○鄭東谷曰:初六最下井之泥,上六極乎上井之收,六四在井之間,而得正井之甃。上比于五,為五之捍。

○沈守約曰:甃而修之,先自治也。使盈而洌,待五之用也。盖居坎始變為兑,兑為壅,為毁折,因其壅且毁而修治之,井甃象。

○王童溪曰:六四陰虚,亦敝漏也。然下有九三之助,故有井甃象。

○郭白雲曰:易之言无咎,于有疑之爻多言之。其不言者,或明見其无咎,或明知其有咎。如井之初六、九二,雖未至凶,皆有咎之爻也。九三雖未至吉,知其无咎矣。六四之才,疑于有咎,故明言无咎。聖人之意,或見于有言,或見于无言,是以人難得之。

○朱漢上曰:坎水坤土,合而火之,甃也。有巽工焉,自下壘而上至井口,甃也。古者甃井為瓦裏,自下達上。

○項平甫曰:甃以禦泥而護泉,有閑邪存誠之功。

丘行可曰:三在内卦,渫井内以致其潔。四在外卦,甃井外以潔其汚。盖不渫則汚者不潔,不甃則潔者易汚。

○胡雲峯曰:三之渫,渫初之泥。四之甃,甃二之谷。其日新之功乎?日新不已,寒泉之來不窮。

○來矣鮮曰:近九五之君,修治其井,以瀦畜九五之寒泉者也。能修治臣職,則可因君而成井養之功。

九五:井洌寒泉,食。

象傳:寒泉之食,中正也。

子夏傳:居于中正,為井之主。保井之德,養而不窮。道之上行,人受其施。

《本義》:洌,潔也。陽剛中正,功及于物。

○張紫巖曰:中正美德,厭天下心,如渴得飲,熱以寒息,所及者大。

○楊誠齋曰:以甘潔清寒之德為一井之主,天下之人酌而飫之。

○鄭東谷曰:井以寒潔為貴,道以中正為貴。九五之不言吉,吉可知也。

○沈守約曰:卦變為升,井道升而上行也。

○朱漢上曰:井,五月卦,陰氣自下而上,井寒矣,故九五有寒泉象。兑口承之,食象。

○郭白雲曰:洌言井之修潔,主人事言。寒言泉自然之性,主天理言。

○王童溪曰:以中正之德居中正之位,此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之君所以有功于養人也。若孔、孟有德而无位,此九三之井渫不食,萬世之下猶為心惻。渫與洌,性也。食不食,命也。

○易山齋曰:三五皆泉之潔者,三居甃下,未汲,故不食。五出于甃,已汲,故食。

○鄭亨仲曰:坎宫之陽,以其在北,故寒。有陽,故洌。

○胡雲峯曰:井至此,初泥已渫,二漏已甃,井道全矣。所謂井養而不窮者,正在此爻。

上六,井收勿幕,有孚,元吉。

象傳:元吉在上,大成也。

虞仲翔曰:幕,盖也。收,謂以轆轤收。繘,坎為車輪,應巽繩為繘。

王輔嗣曰:處井上極,水已出井,井功大成矣。幕,猶覆也。不擅其有,不私其利,則往无窮矣。

○《程傳》:取而不蔽,其利无窮。有孚,有常而不變也。他卦之終,為極為變,唯井、鼎終乃成功,是以吉。

《本義》:有孚,謂出有常而不窮也。井以上出為功,而坎口不揜,故雖非陽剛,而其象如此。

○王童溪曰:勿幕,陰道吝嗇,故為之戒。

○沈守約曰:應于三而引于五,博濟而无不施,井道成也。巽,木也。下體之巽,則入乎水而上水者也。復變為巽,井成而設榦之象。

○趙復齋曰:上不揜五,五之澤施,陰虚孚陽,故大吉也。

總論

丘行可曰:内卦井道之小成,外卦井道之大成。合六爻觀之,陽泉陰井。曰射,曰渫,曰洌,泉象。曰泥,曰甃,曰收,井象。以序言之,二始達之泉,三已潔之泉,五可食之泉也。初方掘之井,四已修之井,上則出汲之井矣。又以二爻為一例,初、二在井下,不見于用,故初泥二谷。三、四在井中,將見于用,故三渫而四甃。五、上在井上,已見于用,故五言食而上言收也。

○胡雲峯曰:其出有源,井之體;其應不窮,井之用。必如此而後為盡性之極功。象傳揭上下二字,見井之用在上而不在下。初井泥為時所棄,下也,故在上則為修而中正。由中正而大成,愈上則功愈大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