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4卦-蒙卦䷃山水蒙卦(坎下艮上)-[清]沈起元撰《周易孔义集说•卷一》

[清]沈起元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04卦-蒙卦䷃山水蒙卦(坎下艮上)

【周易上经】第4卦-蒙卦䷃山水蒙卦(坎下艮上)-(清)沈起元撰《周易孔義集說•卷一》

䷃【坎下艮上】

中爻震坤。

胡雲峯曰:有天地即有君師。乾、坤之後,繼以屯、蒙。屯主震之一陽,而曰利建侯,君道也;蒙主坎之一陽,而曰童蒙求我,師道也。

蒙。亨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初筮告,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利貞。彖傳:蒙,山下有險,險而止,蒙。蒙亨,以亨行時中也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,志應也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再三瀆,瀆則不告,瀆蒙也。蒙以養正,聖功也。

虞仲翔曰:童蒙謂五,艮為童蒙,我謂二也。震為動,嫌來之五,故曰匪我求童蒙。五隂求陽,故童蒙求我。

○張子蒙卦之主,全在九二,彖所論皆二之義。

○《程傳》:山下有險,内險不可處,外止莫能進,未知所為,故為昏蒙之象。蒙有開發之理,亨之義也。卦才時中,致亨之道也。時謂得君之應,中謂處得其中,得中則得時也。以純一未發之蒙,而養其正,乃作聖之功也。蒙之六爻,二陽為治蒙者,四隂皆處蒙者也。

《本義》:蒙,昧也。物生之初,蒙昧未明也。山下有險,蒙之地也。内險外止,蒙之義也,故其名為蒙。志應者,二剛明,五柔暗,故二不求五,而五求二,其志自相應也。

○鄭東谷曰:赤子之心,萬善皆備,特蒙而未覺耳。養有二義,自養,養人也。自養者,當以蒙而養其正。養人者,當于蒙而養之以正。此皆作聖之功用。

○楊誠齋曰:蒙者,人之初,非性之昧,故蒙有亨之理。

○項平甫曰:或以蒙為筮,非也。彖以瀆則不告為瀆蒙矣,又可改乎?坎心亨主思,故有作聖之象。自二至上為頤,故有養正之象。

○徐進齋曰:初筮主九二言,再三主上九言。内卦初筮,外卦再筮。二當初筮之中,上居再筮之三也。

○胡雙湖曰:蒙就二陽言,九二取初筮之象。初,下體也。上九取再三瀆象。再,上卦。三,上卦之三。自二至上有頤口之象。震動又當初筮,故告。再三適當艮止,故不告也。然二陽爻皆不正,故又有利貞之戒。

○俞石澗曰:童蒙之時,便當以正道涵養正性,是乃作聖之功也。情竇未開,天真未散,粹然一出于正,所謂赤子之心也。涵養正性,全在此時。

○錢啓新曰:坎為通,原有亨道,撰為震,能以亨行。

:他卦皆貴以陽求隂,惟蒙有師道,禮聞來學,不聞往教,貴以隂求陽。故彖辭特以匪我求童蒙二句,以明與他卦隂陽相求之例不同也。初筮告,再三瀆二句,註疏原主治蒙者言,而以初筮為剖決,再三為遲疑,固牽強傳義。以初筮為誠一,再三為煩數,與卦象無涉。而主蒙而言,與孔傳指治蒙者言,文義相左。經文无隻字泛設,荀慈明以再三為三與四,似近之。然初筮既主治蒙者言,再三又指蒙者言,况三爻亦在初筮之内,終未允慊。惟徐氏之說彖義,始明告不告皆以治蒙者才德之可不可而言。九二剛中,故可告。上九剛而不中,徒以瀆蒙,故不可告。彖傳甚明,觀上爻辭擊蒙為寇,尤可見瀆蒙之義。又上變為坤土,應三為坎水,土水相汨成泥,瀆之象

○孔傳于二體以應否為要義,應字始見于此。

初六:發蒙,利用刑人,用說桎梏,以往吝。

象傳:利用刑人,以正法也。

《程傳》:桎梏,謂拘束也。去其昏蒙之桎梏。

○朱漢上曰:艮手震足,交于坎木,桎梏之象。

○龔泉峯曰:桎梏,猶孟子所謂梏亡之梏。所蔽未深之時,說其拘蔽之桎梏,則本心復明矣。聖人于上九之擊蒙,猶戒其過而為寇,豈有發蒙之初,而即施刑者乎?

:初處坎下,象泉之始發,故曰發蒙。發有發始之意,有發生之意,此初之質也。如四之困蒙,五之童蒙,皆主蒙者言也。九二剛中,為治蒙之主。初比而承之,又剛柔相得,故曰利用刑人,用脱桎梏。刑即儀刑。文王之刑人,謂九二。桎梏,蒙之象。能刑人,則能脫此桎梏,豁然渙然,如泉源之達。爻辭二用字承一利字,皆言初之所宜用也。若儀刑在前,不知取法,安于桎梏,拘蔽日深,必往而為困蒙之吝。初與四應為往,象傳以正法言,當以正為法也。以字釋用字,法字釋刑字,正字釋人字。說家以此爻辭作治蒙者,言宜致展轉支離。治蒙之道,自當在九二言之,不當在初言之矣。誤在先以發字作治蒙解耳。

九二:包蒙,吉。納婦,吉。子克家。

象傳:子克家,剛柔接也。

《程傳》:二能包納,則克濟其君之事,猶子能治其家也。五既隂柔,故發蒙之功皆在于二。以家言之,五,父也。二,子也。二能主蒙之功,乃人子克治其家也。二能主蒙之功者,五之信任專也。二五剛柔之情相接,故能行其剛中之道。

《本義》:九二以陽剛中正為内卦之主,統治羣隂,當發蒙之任。然所任既廣,物性不齊,不可一槩取必,而爻之德剛而不過,為能有所包容之象。又以陽受隂,為納婦象。居下位而能任上事,為子克家象。

○張紫巖曰:二剛之中有震體,震長男為克家。

○楊誠齋曰:五求二,非二求五,乃曰子克家,何也?臣事君如子事父,正使致君如伊周,亦臣子分内事,如子之克家耳。

○王秋山曰:包蒙者,包衆蒙而為之主。納婦者,受衆隂而為之婦。此通一卦而言也。五,尊父也。二,卑子也。處卑而任尊者之事,子克家象。此以應五而言也。

○李蒙齊曰:聖人恐九二以師道自居,或失臣子之義,故以子克家戒之。

○胡雲峯曰:包與納,二虚能受之象。克,九剛能任之象。

○來矣鮮曰:中爻坤順在上,一陽在下,納受坤順之隂,納婦象。:艮為門庭,家象。孔傳獨釋子克家句,以包納即克家之實也。剛柔接,專以子克家為二五之應。

六三,勿用取女,見金夫不有躬,无攸利。

象傳:勿用取女,行不順也。

虞仲翔曰:金夫謂二,陽稱金,震為夫,三乘二陽,所行不順。

○陸君陽曰:金夫謂二,二爻體剛,故謂之金夫。正應在上,而下比于二,體坎為水,水性趨下,志在于二,而不從上,失位乘剛,故无攸利。

○《程傳》:三以隂柔處蒙闇,不中不正,女之妄動者也。正應在上,不能遠從近見,九二為羣隂所歸,得時之盛,故捨其正應而從之,是女之見金夫而不有其身者也。

○張紫巖曰:位坎險上,互坤為女,互震震動。

○項平甫曰:婦人以從夫為順,苟非其夫,皆不順也。曰不順,從二明矣。三稱見金夫,明為近利而失之也。上艮為躬,曰不有躬,明棄上也。

○沈守約曰:坎本剛中,變而為巽,失所守也。卦變為蠱,女惑男,見金夫,不有躬之象。

:輔嗣以上三正應,女先求男為不順,固鑿。或以九二卦主,三能從之,正合童蒙,求我不應,謂之不順。不知卦辭童蒙本專指六五,六三不中不正,則蒙而非童,安得以從二為順?惟其宜應上而反從二,故傳謂之不順也。蓋以隂乘陽,易例即有婚媾之象。屯以六二唯其中正,所以有守貞不字之象。今三以蒙而不中正之隂,而又乘剛,必不能有其躬矣。九二在本爻有包蒙克家之德,以三視之,即為金夫,猶之屯初為利建之侯,在六二即為乘剛之難,易之不可為典要類如此。

六四,困蒙,吝。

象傳:困蒙之吝,獨遠實也。

王輔嗣曰:獨遠于陽,處兩隂之中,闇莫之發,故曰困蒙也。困于蒙昧,不能比賢以發其志,亦以鄙矣,故曰吝,陽稱實也。

○楊誠齋曰:窒于通之謂困,嗇于從之謂吝。吝疾者諱醫,吝過者諱師。四之困蒙,而復吝于親賢,所謂困而不學,民斯為下者歟?

○胡雲峯曰:初與三比二之陽,五比上之陽,初、三、五皆陽位,而三、五又皆與陽應,唯六四所比、所應、所居皆隂,困于蒙者也。

○易外蒙互坤,四在坤之中,正泉之困也。又四為艮之下,泉未出,為山所困,石揜其上,土塞其中,此乃泉桎梏之時也。

六五,童蒙,吉。

象傳:童蒙之吉,順以巽也。

虞仲翔曰:處貴承上,有應于二,動而成巽,故吉也。

○陸公紀曰:體艮少男,故曰童蒙。

○《程傳》:五以柔順居君位,下應于二,童取未發而資于人也。舍己從人,順也。降志下求,巽也。

《本義》:純一未發,以聽于人,故為童蒙。

○楊誠齋曰:有童穉之蒙,有小民之蒙,有學者之蒙,有聖人之蒙。六五以人君之尊,秉巽順之德,自居于童穉之蒙,以下學于九二剛明之賢,此聖人之蒙也。高宗自以其德弗類而學于傅說,武王自以不知彛倫而訪于箕子,所以聖益聖歟!

○吳草廬曰:互坤,順也,變剛成巽也。

○蔡虚齋曰:易以六居二、九居五為當位,而辭多艱;以六居五、九居二為不當位,而辭多吉。蓋君以剛健為體,而虚中為用;臣以柔順為體,而剛中為用。君誠以虚中行其剛健,臣誠以剛中守其柔順,則上下交而其志同矣,實易爻之通例。

:受教之道,非虚中巽順不能獲益,故以順巽明童蒙之吉,不必以君道言,但君道亦在内耳。觀孔子巽字可信,變爻之卦,自宜合看。

上九:擊蒙,不利為寇,利禦寇。

象傳:利用禦寇,上下順也。

《本義》:以剛居上,治蒙過剛,故為擊蒙之象。然取必太過,攻治太深,則必反為之害。惟捍其外誘,以全其真純,則雖過于嚴密,乃為得宜。

○趙復齋曰:隂為蒙,為寇,上艮止,乃止寇者。

○俞石澗曰:上以剛禦柔,下以柔從剛,則上下皆順也。

○吳草廬曰:二剛皆治蒙者,九二剛而得中,其于蒙也能包之,治之以寛者也。上九剛極不中,其于蒙也乃擊之,治之以猛者也。

○來矣鮮曰:艮為手,擊象。坎為盜,寇象。

○華霞峯曰:蒙養之初,全要教者學者心志相孚,此感彼應,若一味剛克,扼止其生發之機,豈不是為寇?若嚴以拒其外誘,正順以保其天真,上下皆得其順矣。

○易外自正,以正人為上順,人以吾正而正為下順。

○合訂中爻坤順象。

周易孔義集說卷一

<經部,易類,周易孔義集說>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