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34卦-大壮: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[清]纳喇性德撰《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•卷三十八》

[清]纳兰性德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34卦-大壮䷡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

第34卦-大壮: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[清]纳喇性德撰《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•卷三十八》

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三十八

頭等侍衛納喇性德編

【乾下震上】

伊川先生曰:大壯序卦:遯者,退也。物不可以終遯,故受之以大壯。遯為違去之義,壯為進盛之義。遯者,隂長而陽遯也。大壯,陽之壯盛也,衰則必盛。消息【一作長】相須,故既遯則必壯,大壯所以次遯也。為卦震上乾下,乾剛而震動,以剛而動,大壯之義也。剛,陽大也,陽長已過中矣。大者,壯盛也。又雷之威震而在天上,亦大壯之義也。《易傳》

東萊呂氏曰:天下事必有對,盛者衰之對,強者弱之對。遯既極矣,不可以不壯,故以大壯繼遯。乾極乎高而雷動乎上,其為壯也可知。《易說》

【原文】大壮•卦辞:

大壯,利貞。

伊川先生曰:大壯之道,利於貞正也。大壯而不得其正,強猛之為耳,非君子之道壯盛也。《易傳》

白雲郭氏曰:泰之辭言小往大來,而彖則言天地上下,隂陽健順,君子小人,以及大小之類。大壯之象,四陽過中,名卦之義,實取於大也。雖天地亦大者之壯,非獨人事而已,與泰言大來无以異也。故彖曰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《易說》

新安朱氏曰:大謂陽也。四陽盛長,故為大壯,二月之卦也。陽壯則占者吉亨不假言,但利在正固而已。《本義》

【原文】大壮•彖传:

彖曰:大壯,大者壯也,剛以動,故壯。大壯利貞,大者正也。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

伊川先生曰:所以名大壯者,謂大者壯也。隂為小,陽為大,陽長已盛,是大者壯也。下剛而上動,以乾之至剛而動,故為大壯,為大者壯與壯之大也。大者既壯,則利於貞正,正而大者道也。極正大之理,則天地之情可見矣。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,至大至正也。正大之理,學者默識心通可也。不云大正而云正大,恐疑為一事也。【並《易傳》】

藍田呂氏曰:大壯,居彊盛之勢也。大者壯,體大而勢盛也;大者正,體大勢盛而无邪僻也。天地之體大矣,勢盛矣,情正矣。

龜山楊氏曰:剛以動,大者之壯也。壯而弗正,則為暴而已,故利貞。《易說》

白雲郭氏曰:凡天地萬物,大者之壯,俱為大壯,徒用壯而已,非大壯也。德之大者,无踰於天。自人道言之,人得天德而動,壯之所以大也。且強梁以動者,雖无不壯,其或窮人欲而滅天理,則性善梏亡,天德於是失之矣。雖壯而非大也,故必得天之剛德而動,而後謂之大壯。大壯利貞者,大者之正也。大者天也,正則天之德也。天地之情,於斯可見,況人道乎!孟子謂齊宣王曰:王請无好小勇。夫撫劒疾視曰:彼惡敢當我哉!此匹夫之勇,敵一人者也。王請大之。惟孟氏深明大小之義,諸子未之或知也。故言文、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,豈所謂大者之壯歟!若匹夫匹婦自經於溝瀆,何其小哉!聖人以羊譬壯,深見小人之情矣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隂陽迭壯者也。以三畫卦言之,初為少,二為壯,三為究。以重卦言之,初、二為少,三、四為壯。陽動於復,長於臨,交於泰,至四爻而後壯。泰不曰壯者,隂陽敵也,過於隂則陽壯矣。猶人血氣方剛,故曰大壯。大者,壯也。陽之初,其動甚微,動而不已,物莫能禦。君子之道義,其大至於塞乎天地之間者,以剛動也。故曰剛以動,故壯。此合震、乾二體而言壯之時也。初九,大者正也。大者正,乃能動而不屈。壯而不以正,則失之暴,不能久也。飄風暴雨,江河之大,皆不能久,故曰利貞。大者,正也。此以初九言壯之道也。曾子曰: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,吾往矣。正故也,正故能大。天地之動也,乾始於子,坤始於午,震卯而兌酉,正也。故四時行,百物生,其大无外,以正而大也。易傳曰: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,亦至大至正而已。故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以卦氣言之,二月也,故太玄準之以格夷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剛以動釋卦名義。以卦體言,則陽長過中,大者壯也;以卦德言,則乾剛震動,所以壯也,天地之情可見。釋利貞之義而極言之。《本義》

此卦多說羊,羊是兌之屬。季通說這箇是夾住底,兌卦兩畫當一畫。問:大壯大者正,與正大不同。上大字是指陽,下正大字是說理。先生曰:然。亦緣上面有大者正一句,方說此。問:如何見得天地之情正大?曰:天地只是正大,未嘗有些子邪處,未嘗有些子小處。又曰:且如今言藥性熟,藥何嘗有性,只是他所主恁地。【並《語録》】

東萊呂氏曰:壯利於正,不正而壯者,乃血氣之壯耳。剛以動,由天德而動,至誠不息,故謂之大壯。天,剛也,陽也。用壯於血氣者,是蔽於私慾小智,反所以自狹自弱也。人情每恃其能,而欲大其已然,卒不能成其大者,蓋不明致壯之道,欲己之壯,乃狹己之為,烏能致於壯哉?惟夫擴吾一己之大,則自然而壯矣,故曰大者壯也。剛者天之道,以天之道而動,則无一不合於天理,此所以為壯,故曰剛以動故壯。常人每恃己之強以為壯,大抵皆失正理,故大壯必利於正。惟知以正道為壯,便與天地同其大。蓋褊狹者不足以見天地,才去私意小智,則便見天地正大之情矣。天地之情不外乎正,吾能盡去一己之私以正而大,則天地正大之情亦不能外也,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此一句全要看正大兩字。人與天地三者初无輕重,緣卑汙蹇淺,所以自小之耳。今世學者病不在弱,只是小。《易說》

【原文】大壮•象传:

象曰:雷在天上,大壯,君子以非禮弗履。

伊川先生曰:雷震於天上,大而壯也。君子觀大壯之象,以行其壯。君子之大壯者,莫若克己復禮。古人云:自勝之謂強。中庸於和而不流,中立而不倚,皆曰強哉矯。赴湯火,蹈白刃,武夫之勇可能也。至於克己復禮,則非君子之大壯不可能也。故云:君子以非禮弗履。《易傳》

横渠先生曰:克己反禮,壯莫甚焉,故易於大壯之用見之。克己,下學上達,交相養也。下學則必達,達則必上,蓋不行則終何以成德?明則誠矣,誠則明矣。克己要當以理義戰退私己,蓋理乃天德,克己者必有剛強壯健之德乃勝已。雷在天上,大壯,君子以非禮弗履。夫酒清,人渴而不敢飲;肉乾,人饑而不敢食。非強有力者,不能人所不能。人所以不能行已者,於其所難者則惰,其異俗者雖易而羞縮。惟心弘則不顧人之非笑,所趨義理耳。視天下莫能移其道,然為之人亦未必怪,正以在己者義理不勝惰與羞縮之病。消則有長,不消則病常在,消盡則是大而化之之謂聖,意思齷齪,无由作事。在古氣節之士,冒死以有為,於義未必中,然非有志槩者莫能。況吾於義理己明,何為不為?正以不剛惟大壯乃能克己。蓋君子欲身行之為事業,以敎天下。今夫為長者折枝,非不能也,但恥以為屈而不為耳,不顧義理之若何。【並《易說》】。

藍田呂氏曰:雷在天上,則天下震驚,體大而勢盛也。禮所以正心修身,非禮弗履,則威嚴行而天下服。

龜山楊氏曰:君子之壯,壯於禮而已。行有不慊於心,則餒矣,尚能壯乎哉?《易說》

白雲郭氏曰:天下雷行為无妄,雷在天上為大壯。无妄之動以天,則天德及物之時,故象言茂對時,育萬物。大壯先天而後動,在人則盡心知性,則知天之時期,不失中庸所謂天命之性者,故象以非禮弗履為言也。且壯者,君子所以勝已,而小人所以勝人。孔子告顔淵以克己復禮,勝己之道也。既勝己之私,則无適而非天矣,是為壯之大者也。小人不知勝己,至於窮人欲而滅天理,何大之有?是以九三秖以用壯言之。然有大壯之弗履以成已,然後有无妄之育物以成物,二者之道,相為終始。亦猶中庸言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而後曰修道之謂敎。蓋性與道成己也,而敎所以成物也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雷在地者也,而在天上,大壯也。雷在天上,非所履而履,故史墨謂雷乘乾,為臣強之象。然俄且降矣,君子以是動必以正,非禮弗履。非禮弗履,所以全其壯也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自勝者強。《本義》

問:雷在天上,大壯,君子以非禮弗履。伊川以自勝者為強。克己復禮,非君子之大壯不可能也。又引中庸和而不流,中立而不倚,皆曰強哉矯為證。其義是如此否?先生曰:固是。君子之自治,須是如雷在天上,恁地威嚴猛烈方得。若半上落下,不如此猛烈果決,濟得甚事!又云:公則正,私則邪。勝私復禮之機,即體公行正之端也。《語録》

東萊呂氏曰:天下至難克者莫如己。大抵外物雖至堅,然有力者能克之。惟己之私慾,雖賁、育之勇,克之猶難。雷在天上,大壯聲既高且大,自常人處之,必以此壯平四夷,伐鬼方。惟君子於此,則用以克己,故非禮勿履,乃為直壯。蓋務自勝者,乃壯之大也;務勝人者,非聖人之所謂壯也。能於一身上下工夫,最為壯也。《易說》

【原文】大壮•初九:

初九:壯于趾,征凶,有孚。

象曰:壯于趾,其孚窮也。

伊川先生曰:初陽剛,乾體而處下,壯于進者也。在下而用壯,壯于趾也。趾在下而進動之物,九在下用壯而不得其中。夫以剛處壯,雖居上猶不可行,況在下乎?故征則其凶有孚。孚,信也,謂以壯往則得凶可必也。壯于趾在最下,而用壯以行,可必信其窮困而凶也。【並《易傳》】

藍田呂氏曰:初九居下而壯,勢必犯上,繇是而往,其究必凶。

龜山楊氏曰:剛健而在下,壯于趾者也。在下未足以有行,故征凶。上无應焉,雖剛實而有孚,其孚不遠矣,故曰其孚窮也。《易說》

白雲郭氏曰:壯于趾者,用壯之始也。始而用壯,必終於凶矣。有孚者,信其必以凶窮也。凡爻辭獨言壯者,謂小人之壯,皆非大者壯也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初在下體之下,應震足而動,趾也。孚,四也。初九剛在下,用壯不中,當守正不動,以全其壯可也。征凶者,以正行亦凶。言不可行,行則兩剛相敵,而四不應,壯豈得用哉?故壯于趾者,以其孚窮也。易傳曰:用壯而不得中,雖以剛居上,猶不可行,況在下乎?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趾在下而進,動之物也。剛陽處下而當壯時,壯于進者也,故有此象。居下而壯于進,其凶必矣,故其占又如此。《本義》

東萊呂氏曰:以九居初,二者皆是陽,又居乾體,三陽同居。若以其壯,勇敢躁進,則必致乎凶。此有孚與他卦有孚不同。征凶,有孚,謂其凶无疑也。然既以壯名卦,則三陽正合卦體,何故凶?蓋體既壯,能用以自治,克己復禮,則吉。若用此勇銳躁進,安能不凶?趾者,如足趾之在下而好動。大抵在上之人,有勢有位,猶可以有為。既處卑下,居貧賤,而恃其強壯,躁於求進,信乎其凶也。猶人始學之初,稍有剛強,制遏不定,便欲奮然作為,見於行事。其行而得凶,蓋理之必信而无疑者也,故謂之有孚。蓋不能自制其壯,遽欲作為,是反為壯之所使矣。此弱也,非壯也。《易說》

【原文】大壮•九二:

九二:貞吉。

象曰:九二貞吉,以中也。

伊川先生曰:二雖以陽剛當大壯之時,然居柔而處中,是剛柔得中,不過於壯得貞正而吉也。或曰:貞非以九居二為戒乎?曰:易取所勝為義,以陽剛健體,當大壯之時,處得中道,无不正也。在四則有不正之戒,人能識時義之輕重,則可以學易矣。九二所以貞正而吉者,以其得中道也。中則不失正,況陽剛【一有壯字而乾體乎?【並《易傳》】

藍田呂氏曰:九二以陽居隂,以謙居壯者也。又不失其中,居之安矣。

龜山楊氏曰:居大壯之時,而剛得中,故為吉。蓋大者之正,惟有九二盡之,故曰貞吉而已。《易說》

白雲郭氏曰:卦辭言利貞,然得其貞者,九二也。九二之貞,謂固守大壯之道也。天之德以剛中為正,九二以剛居中,是以能固守而貞吉也。居卦之下位為不足,未能究天德之用,故特曰貞吉而已,蓋非禮弗履之士也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九二剛中,壯而處中,其動也正,正則吉。正吉者,以中也。蓋剛正而不中者有矣。中庸曰:中立而不倚,強哉矯。其九二乎!易傳曰:居柔處中,不過乎壯者也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以陽居隂,已不得其正矣。然所處得中,則猶可因以不失其正。故戒占者,使因中以求正,然後可以得吉也。《本義》

東萊呂氏曰:九二之爻,聖人不加一辭,而直謂之貞吉者,蓋直指大壯之體以示人也。人見說大壯,將謂直是猛厲,却不知只在柔中處。二,柔也;九,剛也。以九居二,是君子所謂剛者,只在柔中處。二與初皆九,資質略同,何在初則凶而二則吉?蓋二雖是以剛居乾體,其所以異於初九者,二用壯以中,居中而正,是學而有成者也。學者當以初九、九二二爻參看。譬如兩人,其剛決氣質雖同,一人剛而不知處中,一人雖剛而能處中,則吉凶分矣。九既居二之中,能明理以自裁其過,所以正吉。觀此二爻,則知人之氣質雖同,要當明理方可。《易說》

【原文】大壮•九三:

九三:小人用壯,君子用罔。貞厲,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

象曰: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。

伊川先生曰:九三以剛居陽而處壯,又當乾體之終,壯之極者也。極壯如此,在小人則為用壯,在君子則為用罔。小人尚力,故用其壯勇;君子志剛,故用罔。罔,无也,猶云蔑也。以其志剛,蔑視於事,而无所忌憚也。君子小人以地言,如君子有勇而无義為亂,剛柔得中,則不折不屈,施於天下而无不宜。苟剛之太過,則无和順之德,多傷,莫與貞固,守此則危道也。凡物莫不用其壯,齒者齧,角者觸,蹄者踶。羊壯於首,羝為喜觸,故取為象。羊喜觸藩籬,以藩籬當其前也。蓋所當必觸,喜用壯如此,必羸困其角也。猶人尚剛壯,所當必用,必至摧困也。三壯甚如此,而不至凶,何也?曰:如三之為,其往足以致凶,而方言其危,故未及於凶也。凡可以致凶而未至者,則曰厲也。在小人則為用其強壯之力,在君子則為用罔,志氣剛強,蔑視於事,靡所顧憚也。【並《易傳》】

橫渠先生曰:以陽居陽,正也。然乘下之剛,故危。小人用此而進,如羝羊觸藩以為壯,故多見困。君子知幾則否。藩以喻四三有應,所志在進,而位正理直。小人處之,必以剛動。《易說》

藍田呂氏曰:九三居健之極,以陽居陽。小人恃勢以陵物,故曰用壯;君子居勢以自檢,故曰用罔。罔謂羅制其奔軼也。君子居安而畏危,故曰貞厲;小人恃勢狠以陵物,物莫之與,則反為所困,故曰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藩謂四也。

龜山楊氏曰:至剛而不中,非大者正也,小人則用壯而已,在君子則罔也。焉有仁人在位,罔人而可為乎?故雖正亦厲。剛雖不中,未足以極其壯,故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《易說》

白雲郭氏曰:剛至三而壯矣。小人務勝人,故喜壯而用之。君子務在勝己之私,不失天命之性,是以勿用壯於外也。以用壯為正,則危矣。羊狠而喜觸,用壯之象也。觸藩羸其角,用壯而厲也。其厲如此,凡以小人不知壯有天道之大故也。君子用罔者,君子罔以壯為用也。先儒或為羅罔之罔,失之矣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九三不動,陽為君子;九動變六,隂為小人。小人處極,剛而有應,必用其壯,故曰小人用壯。君子處此,自守其正,有剛而不用。太玄曰:罔者有之,舍罔非无也,有在其中矣,故曰君子用罔。然剛極矣,處兩剛之間,雖正亦厲,正而濟之以和說可也,故曰貞厲。此君子所以用罔歟!震為萑葦,為竹木,在外為藩。兌為羊,前剛為角。震為反生羊,角反生為羝羊。羝羊,第34卦-大壮: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[清]纳喇性德撰《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•卷三十八》也。三往觸上,剛絓於藩,六來乘之,兌毁,羊喪其狠。此小人用極之禍,可不戒哉!京房曰:壯不可極,極則敗;物不可極,極則反。故曰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壯一也,小人用之,君子有而不用,故曰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過剛不中,當壯之時,是小人用壯,而君子則用罔也。罔,无也。視有如无,君子之過於勇者也。如此,則雖正亦危矣。羝羊,剛壯喜觸之物。藩,籬也。羸,困也。貞厲之占,其象如此。小人以壯敗,君子以罔困。【並《本義》】

東萊呂氏曰:九三以陽居陽,又處於乾體之極,是極於壯者也。然所謂壯則一,所以用壯則二。小人居三,則惟恃力向前。君子則高視一世,无所顧忌。小人則恃其強暴以犯上,而躁於有為,固不可也。君子亦恃其強壯,蔑視天下之事,尤不可也。以此為固守之正,厲也。大抵經傳稱君子有二:以賢愚言,則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之類;以貴賤言,則君子勞心,小人勞力之類。此爻之君子小人,是以貴賤論。雖貴賤不同,其剛陽太過則一。大凡用剛太過則必折。三以剛遇四,是以剛遇剛。譬如羊之狠,恃其角以觸藩籬,未有不羸者也。三之觸四,二者皆剛。三暴進而四設籬以禦之,二者鬭而三獨傷者,以其有以創之也。天下之理,始之者鮮不受害。亦如用兵爭訟,先犯者必凶。《易說》

【原文】大壮•九四:

九四:貞吉,悔亡,藩決不羸,壯于大輿之輹。

象曰:藩決不羸,尚往也。

伊川先生曰:四陽剛長,盛壯已過中,壯之甚也。然居四為不正,方君子道長之時,豈可有不正也?故戒以貞則吉,為悔亡。蓋方道長之時,小失則害亨進之勢,是有悔也。若在他卦,重剛而居柔,未必不為善也,大過是也。藩所以限隔也,藩籬決開,不復羸困其壯也。高大之車,輪輹強壯,其行之利可知,故云壯于大輿之輹。輹,輪之要處也。車之敗常在折輹,輹壯則車強矣。云壯于輹,謂壯於進也。輹與輻同,剛陽之長,必至於極,四雖己盛,然其往未正也。以至盛之陽,用壯而進,故莫有當之。藩決開而不羸困,其力也尚往,其進不己也。【並《易傳》】

横渠先生曰:乘剛本有悔,不用其壯,故貞吉。三以四為藩,九四上无陽爻,故曰藩決壯輿之輹,往无咎也。四能不為隂累,守己以正則吉,而无乘剛之悔,且得衆陽之助,以銷隂慝。《易說》

龜山楊氏曰:剛以動,吉凶悔吝之所生也。惟貞吉乃悔亡。隂在前,不足以禦其壯也,故藩決不羸。有剛動之才,故壯于大輿之輹。輹,車之軸轉也。《易說》

藍田呂氏曰:九四處三陽之上,居動之始,壯之甚者,而以陽居隂,亦以謙居壯者也。壯宜有悔,由謙故貞吉。貞吉,悔乃亡也。上有二隂,不為藩以阻已也。以剛居動之始,壯輿之輹也。故藩決不羸,進无阻也。壯于大輿之輹,行无病也,尚往无疑矣。

白雲郭氏曰:剛至四而愈壯,而曰貞吉悔亡,何哉?蓋四居上體之下,能舍衆剛,而與上有承柔載上之志,是以貞吉悔亡,藩決不羸,壯于大輿之輹也。然九四之壯,雖非大壯,特用得其宜耳。輿輹當用壯之物也,又況大輿之輹乎?壯于大輿之輹,是為得其宜也。得其宜,故貞吉悔亡,藩決不羸。君子之所以能任重者以此。伊川曰:輹與輻同。虞翻為腹,非也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四陽長過中,壯之甚也,而不正。君子道長之時,四以不正在上,宜有悔,故戒以貞。貞則類進之吉,无用壯之悔,故貞吉悔亡。震在内外之際為藩,四動往之五,藩決,剛得中,羣陽自下進而不括,故曰藩決不羸,尚往也。曰不羸者,因九三為象也。坤為輿,震木在輿下為輹,車之毁折,常在於輹。九四陽壯,壯于大輿之輹,則何惡於壯乎?大輿而輹壯,其往利矣。壯以任重,道行於上之象也。貞吉悔亡,故藩決不羸。往而之五,藩決不羸,以壯于大輿之輹,利往也,故象辭如此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貞吉悔亡,與咸九四同占。藩決不羸,承上文而言也。決,開也。三前有四,猶有藩焉。四前二隂,則藩決矣。壯于大輿之輹,亦可進之象也。以陽居隂,不極其剛,故其象如此。《本義》

問大壯卦。先生曰:此卦如九二貞吉,只是自守而不進。九四藩決不羸,壯于大輿之輹,却是有可進之象,此卦爻之好者。蓋以陽居陰,不極其剛,而前遇二隂,有藩決之象,所以為進。非如九二前有三、四,二陽隔之,不得進也。《語録》

東萊呂氏曰:九四在三陽之上,處陽之極,壯道之盛者也。大抵天下之事,惟壯然後有所濟。四居壯之盛,所以貞吉而无悔。然亦當與九三參看,三亦陽也,而羸其角,此則不羸,何也?蓋三雖以陽上進,遇四陽之剛,所以羸其角。九四四陽並進,上二爻以隂柔之質,焉能禦剛強之陽哉?故藩決不羸,壯于大輿之輹,此君子道盛之時。蓋在下之三陽皆不言往,此獨言尚往,非取其道之盛而可往乎?《易說》

【原文】大壮•六五:

六五:喪羊于易,无悔。

象曰:喪羊于易,位不當也。

伊川先生曰:羊羣行而喜觸,以象諸陽並進。四陽方長而並進,五以柔居上,若以力制,則難勝而有悔。惟和易以待之,則羣陽无所用其剛,是喪其壯於和易也,如此則可以无悔。五以位言則正,以德言則中,故能用和易之道,使羣陽雖壯,无所用也。所以必用柔和者,以隂柔居尊位故也。若以陽剛中正得【一作居】尊位,則下无壯矣。以六五位不當也,故設喪羊于易之義。然大率治壯不可用剛。夫君臣上下之勢不相侔也,苟君之權足以制乎下,則雖有強壯跋扈之人,不足謂之壯也。必人君之勢有所不足,然後謂之治壯,故治壯之道不可以剛也。【並易傳,喪羊于易。羊羣行而觸物,大壯衆陽並進,六五以隂居位,惟和易然後可以喪羊。易非難易之易,乃和易樂易之易。【楊遵道録

横渠先生曰:羊外柔而内狠,六五以隂處陽,羊喪之象也。能去其内剛,不拒來者,則无悔,故曰喪羊于易,无悔。履柔危之地,乘壯動之剛,固之必悔者,位非其所堪也。《易說》

藍田呂氏曰:六五羊性壯狠。壯,陽之象。四陽至壯而上進,六五之柔不足以制之,雖不當位而居乎中,能度可否者也。知不可制而不制,藩決不羸,陽得進往,故曰喪羊于易。能知可否,不與物競,故无悔也。

龜山楊氏曰:居得尊位而下乘四剛,其用壯也,物孰禦之?可謂无難矣,而不用,所謂喪羊于易也。莊子曰:於羊棄意。喪羊之謂也。《易說》

白雲郭氏曰:羊之用壯,无異於小人。不務勝已於内,而欲觸物於外,一往若此,其害深矣。是以非禮弗履之人,務在克己而喪其羊也。克己喪羊,亦人之難能,而六五初无甚難,則其无悔宜矣。位不當者,德不足而位有餘。不能究天德之大,以成堯、舜、三王之治,徒喪羊无悔,僅能成已而已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兌為羊,羊羣行,善觸諸陽並進之象。六五柔不當位,陽剛方長,宜有悔。然持以和易,則諸陽无所用其壯,而剛強暴戾之氣屈矣,此所以无悔歟?四五相易,兌毁,喪羊于易,和易亦兌也。蓋位尊則能制下,德中則和而不流,以此用和,其誰不服?光武曰:吾治天下亦柔道。六五之謂乎?易傳曰:治壯不可以剛。人君之勢不足,而後有治壯之道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卦體似兌,有羊象焉,外柔而内剛者也。獨六五以柔居中,不能抵觸,雖失其壯,然亦无所悔矣。其象如此,而占亦與咸九五同。易,容易之意,言忽然不覺其亡也。或作疆場之場,亦通。漢食貨志場作易。《本義》

喪羊于易,不若作疆場之易。漢食貨志疆場之場正作易,蓋後面有喪牛于易,亦同此義。今本義所注,只是從前所說如此,只且仍舊耳。《語録》

【原文】大壮•上六:

上六:羝羊觸藩,不能退,不能遂,无攸利,艱則吉。

象曰:不能退,不能遂,不詳也。艱則吉,咎不長也。

伊川先生曰:羝羊但取其用【一无用字】。壯,故隂爻亦稱之。六以隂處震終,而當壯極,其過可知。如羝羊之觸藩籬,進則礙身,退則防角,進退皆不可也。才本隂柔,故不能勝已以就義,是不能退也。隂柔之人,雖極用壯之心,然必不能終其壯,有摧必縮,是不能遂也。其所為如此,无所往而利也。隂柔處壯,不能固其守,若遇艱困,必失其壯,失其壯則反得【一有其字】。柔弱之分矣,是艱則得吉也。用壯則不利,知艱而處柔則吉也。居壯之終,有變之義也。非其處而處,故進退不能,是其自處之不詳慎也。艱則吉,柔遇艱難,又居壯終,自當變矣。變則得其分,過咎不長,乃吉也。【並《易傳》】

橫渠先生曰:剛競用觸,則進退皆凶;危懼求全,則咎有時而息也。然上六以隂居上,不詳事宜,用壯而觸,故進退不能。《易說》

藍田呂氏曰:壯窮必衰,不可長也。四陽上進,羝羊也。上六,居外藩也。不能退,剛長不已也。不能遂,上窮也。窮極其壯,不衰不已,故无攸利也。六五、上六皆柔,不足以制剛。五以易而喪羊,上以難而獲吉。上處窮極,不敢以柔而自易,抑其壯而不使遂也。

白雲郭氏曰:居動之極,以柔用壯,雖无羸角之厲,而進退不能,何所利哉?不能遂者,進不足以勝人也。不能退者,退不足以自勝也。此豈不能審於度德量力之事者歟?故曰不詳也。聖人兢兢業業,其難其慎,以不矜不伐為己任,又安有用壯之厲乎?是以艱則吉也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上六動成九,前剛也。前剛,角之象。兌為羊,震為反,生羊角,反生羝羊也。震為萑葦,竹木在外為藩,上動觸藩,羸絓其角,不能遂也。退則三不應,不能退也。決事者當於其始詳慮之,可則進,否則退。上六妄動,不能退,不能遂,自處之不詳審也,何往而利哉?然壯終則變,能艱難守正,自處以柔則吉。妄動之咎不長也,在我而已。巽為長,震者巽之反,故曰不長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壯終動極,故觸藩而不能退。然其質本柔,故又不能遂其進也。其象如此,其占可知。然猶幸其不剛,故能艱以處,則尚可以得吉也。《本義》上六,取喻甚巧。蓋壯終動極,无可去處,如羝羊之角,絓於藩上,不能退遂。然艱則吉者,畢竟有可進之理,但必艱始吉耳。《語録》

東萊呂氏曰:上六以六居上,是以柔而居壯之極。大凡居壯貴乎陽剛,則能有濟,進亦有所成。今上六以隂柔居壯之極,如羝羊之觸藩,進則傷其身,退則羸其角,進退不能无往而利。然天下未嘗有不可必之事,若看上六一爻,進退不利,是聖人於此有不可用力處。然聖人於不能退、不能遂之時,又自有以處之。惟艱難自處,不為玩易,則復可獲其吉。故象曰:艱則吉,咎不長也。言能艱難處之,而不敢玩易,則前日无攸利之咎,必不長也。《易說》

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三十八

<經部,易類,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>

欽定四庫全書
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
【初次点校】:暫無

【再次点校】:暫無
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第45-46册•經部•易类39-40(文渊阁本)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