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卦-坤卦:坤卦文言传[清]纳喇性德撰《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•卷六》

[清]纳兰性德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2卦-坤卦:坤卦文言傳[清]纳喇性德撰《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•卷六》

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六

頭等侍衛納喇性德編

【原文】文言

文言曰:坤至柔而動也剛,至静而德方,後得主而有常,含萬物而化光。坤道其順乎,承天而時行。

伊川先生曰:坤道至柔,而其動則剛;坤體至靜,而其德則方。動剛故應乾不違,德方故生物有常。隂之道不唱而和,故居後為得而主。利成萬物,坤之常也。含容萬類,其功化光大也。主字下脱利字。坤道其順乎?承天而時行。承天之施行不違時,贊坤道之順也。《易傳》

○禹不矜不伐,至柔也,然乃見剛德。

○至大、至剛、以直,此三者不可闕一,闕一便不是浩然之氣,如坤所謂直、方、大是也。但坤卦不可言剛,言剛則害坤體。然孔子於文言又曰:坤至柔而動也剛。方即剛也。門人因問:見李籲録明道語中,却與先生說别。解至剛處云剛則不屈,則是至剛已帶却直意。又曰以直道順理而養之,則是以直字連下句,在學者著工夫處說却。先生曰:先兄無此言,便不講論到此。舊嘗令學者不要如此編録,纔聽得轉動便别。舊曾看只有李籲一本,无錯編者。它人多只依說時不敢改動,或脱忘一兩字,便大别。李籲却得其意,不拘言語,往往録得,却是不知尚有此語。只剛則不屈,亦未穩當。【楊遵道録横渠。先生曰:屈信、動靜、終始各自别。今以剛柔言之,剛何當无靜?柔何嘗无動?坤至柔而動也剛,則柔亦有剛,靜亦有動。但舉一體,則有屈信、動靜、終始。乾行不妄,則坤順必時也。

○效法,故光【並《易傳》】

白雲郭氏曰:坤雖以柔靜為主,苟无方剛之德,不足以含弘光大,後得主而有常矣。含萬物,含弘也。化光,光大也。所謂其靜也翕,其動也闢也。然而要坤之至,以順承天而行以時而已。此重明卦彖之意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至柔至靜者,坤之體也。動而剛方者,坤之用也。方亦剛也,以其不可易言之謂之方。其體則坤,用則随乾,觀其所動,而坤之順德見矣。含萬物而生之者,隂含陽也。玄曰:天鬱化精,地隱魄榮。隱,所謂含萬物也。及其化生,品物咸章,保厥昭陽,坤道乃光。坤之光,即乾之光大也。玄曰:天炫炫出于无畛,熿熿出于无垠。炫炫、熿熿,所謂化光也。坤道至矣,一言可盡其順矣乎?天動地随,其行有時,故承天而時行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坤至柔剛方,釋牝馬之貞也。方謂生物有常,後得主而有常。程傳曰:主下當有利字。含萬物而化光,復明亨義。坤道其順乎,復明順承天之義。此以上申彖傳之意。《本義》

○問:坤至柔而動也剛,至靜而德方。程傳云:坤道至柔而動則剛,坤體至靜而德則方。柔與剛相反,靜與方疑相似,何也?先生曰:靜无形,方有體。方謂生物有常,言其德方正一定,確然不易,而生物有常也。靜言其體,則不可得見;方言其德,則是其著也。

○坤至柔而動也剛。坤只是承天,如一氣之施,坤則盡能發生承載,非剛安能如此?

○未有乾行而坤止,此說是。且如乾施而坤不應,則不能生物。既會生物,便是動。若不是它健後,如何配乾?只是健得來順。坤以簡能,坤最省事,更无勞攘,也即承受那乾底生將出來。它生將物出來,便見得是動。隂若只是一箇順,如何配陽而生物?【並《語録》】

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,由辯之不蚤辯也。易曰:履霜,堅冰至。蓋言順也。

伊川先生曰:天下之事,未有不由積而成。家之所積者善,則福慶及於子孫;所積不善,則災殃流於後世。其大至於弑逆之禍,皆因積累而至,非朝夕所能成也。明者則知漸不可長,小積成大,辯之於蚤,不使順長,故天下之惡无由而成,乃知霜冰之戒也。霜而至于【一无于字冰小;惡而至于【一无于字大,皆事勢之順長也。《易傳》

康節先生曰:漁夫謂樵夫曰:人之所謂親,莫如父子也;人之所謂疏,莫如路人也。利害在心,則父子過路人遠甚。父子之道,天性也。利害或奪之,已非天性者矣。夫利害之移人,如是之深也,可不慎乎!路人之相逢則過之,固无相害之心焉,无利害在前故也。有利害在前,則路人與父子又奚擇焉?路人之能相交以義,又何况父子之親乎?夫義者,讓之本也;利者,爭之端也。讓則有仁,爭則有害,何相去之遠也?堯、舜亦人也,桀、紂亦人也,人與人同,而仁與害異爾。仁因義而起,害由利而生。利不以義,則臣弑其君者有焉,子弑其父者有焉,豈若路人之相逢,一日而交袂於中逵者哉!【邵子外書

横渠先生曰:餘慶餘殃,百祥百殃,與中庸必得之義同。善者有後,不善者无後,理當然。其不然者,亦恐遲晚中閒。譬之瘠之或秀,腴之或不秀,然而不直之生也,幸而免遇外物,大抵適然耳。君子則不恤,惟知有義理。《易說》

白雲郭氏曰:坤之初六非積善之象,而文言先及積善者,因明善不善皆在所積,知不善之不可積,則善為可積矣。聖人貴夫蚤辯者,慮馴致之易長耳。所以坤之德以柔而剛、靜而方為至,蓋非剛非方則一於順,皆馴致之道,必不能蚤辯故也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善不善之報必有餘者,馴而不已,積之既久,則末流必多,乾坤是也。家言,臣子也。坤積至五,子弑父,臣弒君,離日坎月,自下而進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。辯之不蚤,其禍至此,矧不辯乎?先儒嘗以乾坤論之,謂君子之道有時而消,於是有隂化陽滅者矣。然而復出為震者,餘慶之不亡也。小人之道有時而消,於是有陽息隂盡者矣。然而極姤生巽者,餘殃猶在也。觀諸天道,月之生死,晦盡而生明,既滿而或虧,先儒餘慶餘殃之論為不誣矣。是故有虞之子不肖而陳齊永祚,商辛之後有國而禄父再亡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古字順、慎通用。案:此當作慎,言當辯之於微也。《本義》

○隂陽皆自微至著,不是隂便積著,陽便合下具足。此處亦不說這箇意。履霜堅冰,只是說那微時便須着慎來,所以說蓋言慎也,由辯之不蚤辯。李光祖云:不蚤辯它,直到得郎當了却方辯,剗地激成事來。此說最好。《語録》

東萊呂氏曰:坤之初六,一隂始生之時,聖人所以發明見微知著之理。大抵善者陽之類,惡者隂之類也。凡小人女子,皆是隂之類。初六,一隂初生初長之時。在人一身論之,則邪志初萌之時。在天下時勢論之,則小人女子初生初長之時。當其初生初長,正如九月肅霜,去堅冰之時甚遠。然而履霜須便知堅冰之必至,須是蚤為之戒。象曰:履霜堅冰,隂始凝也。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履霜時,隂始凝聚。大抵邪心惡念與小人女子之類,不可使凝聚。將萌將長時,便斬絶消蕩。才凝聚,便漸漸馴致,直至堅冰地位。欲觀此爻,須看履字,蓋纔踏便覺也。看得履字,則非心邪念發時便覺。看得凝字,則非心邪念便須消散。看得馴字,則知履霜堅冰,勢所必至。臣之於君,子之於父,本是至親至義。至於弑君弑父時,雖甚惡人,安能一日做成?皆由漸漸養成,積久貫熟,然後有弑君弒父之事。使辯之蚤,何由至此?所以幾微之間,十分當辯。辯之不蚤,便是弑君弑父之漸。易曰:履霜堅冰至。蓋言順也。此一句尤可警。非心邪念,不可順養將去。順養去時,直至弑父與君。如飲酒,初時一兩盃順而不止,必至沈湎殺身。如鬭毆,初時只是忿疾,若順忿疾將去,必至操刀殺人。今世俗所謂縱性者,即順之謂也。在大有所謂遏惡揚善,在損所謂君子以懲忿窒慾,不順之之謂也。大抵非心邪念若順將去,何所不至?懲治遏絶,正要人著力。《易說》

○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善如何得積?惡如何得不積?肉羶則蟻集,醯酸則蚋聚。若胸中有容著善處,善自然積;胸中无容著惡處,惡自然不積。履霜堅冰至,蓋言順也。大抵惡念惡事,最不可順它。譬如忿怒,若順將去,必至於殺人;飲酒,若順將去,必至於沈湎。《紀聞》

直其正也,方其義也。君子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敬義立而德不孤。直方大,不習无不利,則不疑其所行也。

明道先生曰:學者不必遠求,近取諸身,只明人理,敬而已矣。便是約處。易之乾卦言聖人之學,坤卦言賢人之學,惟言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敬義立而德不孤。至於聖人,亦止如是,更无别途。【呂與叔束,見録】。

○孟子曰:仁也者,人也。合而言之,道也。中庸所謂率性之謂道是也。仁者,人此者也。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仁也。若以敬直内,則便不直矣。行仁義豈有直乎?必有事焉而勿正,則直也。夫能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則與物同矣,故曰敬義立而德不孤。

○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合内外之道也。釋氏内外之道不備者也。【並劉絢師訓】

○敬義夾持,直上達天德自此。

○古之人,耳之於樂,目之於禮,左右起居盤盂,凡杖有銘有戒,動息皆有所養。今皆廢此,獨有理義之養心耳。但存此涵養意,久則自熟矣。敬以直内,是涵養意。言不莊不敬,則鄙詐之心生矣。【並李籲師說】

伊川先生曰:直言其正也,方言其義也。君子主敬以直其内,守義以方其外。敬立而【一作則】内直;義形而【一作則】外方。義形於外,非在外也。敬義既立,其德盛矣。不期大而大矣,德不孤也。无所用而不周,无所施而不利,孰為疑乎?《易傳》

○敬以直内,有主於内則虚,自然无非僻之心,如是則安得不虚?必有事焉,須把敬來做件事著。此道最是簡,最是易,又省工夫。為此語雖近似常人所論,然持之【一本有久字必别。

○有言未感時,知如何所寓?曰:操則存,舍則亡,出入无時,莫知其鄉,更怎生尋所寓?只是有操而已。操之之道,敬以直内也。

○帥氣者在志,養志者在直内。切要之道,无如敬以直内。

○人心不能不交感萬物,亦難為使之不思慮。若欲免此【一本无此四字】,唯是心【一作在人】。有主如何為主?敬而已矣。有主則虚,虚謂邪不能入;无主則實,實謂物來奪之。今夫瓶甖有水實内,則雖江海之浸,无所能入,安得不虚?无水於内,則停注之水,不可勝注,安得不實?大凡人心不可二用,用於一事,則它事更不能入者,事為之主也。事為之主,尚无思慮紛擾之患,若主於敬,又焉有此患乎?所謂敬者,主一之謂敬;所謂一者,无適之謂一。且欲涵泳主一之義,一則无二三矣。【一作不一則二三矣】。言敬无如聖人之言【一无聖人之言四字】。易所謂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須是直内,乃是主一之義。至於不敢欺,不敢慢,尚不愧于屋漏,皆是敬之事也。但存此涵養,久之自然天理明。

○敬只是主一也。主一則既不之東,又不之西,如是則只是中;既不之此,又不之彼,如是則只是内。存此則自然天理明。學者須是將【一本无此字敬以直内涵養此意。直内是本。

○主一无適,敬以直内,便有浩然之氣。浩然須要實識得它剛大直,不習无不利。【並入關語録】

○問:人有專務敬以直内,不務方外,何如?曰:有諸中者必形諸外,唯恐不直内,内直則外必方。【周行,已録】

○問:敬、義何别?曰:敬只是持己之道,義便知有是有非。順理而行,是為義也。若只守一箇敬,不知集義,却是都无事也。且如欲為孝,不成只守着一箇孝字?須是知所以為孝之道,所以侍奉當如何,温清當如何,然後能盡孝道也。又問:義只在事上,如何?曰:内外一理,豈特事上求合義也。

○問:人敬以直内,氣便能充塞天地否?曰:氣須是養集義所生,積集既久,方能生浩然氣象。人但看所養如何。【並劉元承手編】

○中心斯須不和不樂,則鄙詐之心入之矣。此與敬以直内同理,謂敬為和樂則不可,然敬須和樂,只是中心沒事也。

○敬以直内,則須君則是君,臣則是臣。凡事如此,犬小大直截也。【並呂與叔東見録】。

○君子慎獨,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所以為克己復禮也。克己復禮,則事事皆仁,故曰天下歸仁焉。【李籲師說】

○坤六二文言云云,坤道也。誠為統體,敬為用。敬則内自直,誠合内外之道,則萬物流形,故義以方外。【朱公掞問學拾遺

○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與德下孤一也。為善者以類應,有朋自遠方來,充之至於塞乎天地,皆不孤也。【游氏拾遺

○心敬則内自直【胡氏拾遺】

○敬立則无妄,无妄則禮也。《語解》

横渠先生曰:敬以直内則不失於物,義以方外則得已。敬義一道也,敬所以成仁也。蓋敬則實為之,實為之故成其仁。《易說》

上蔡謝氏曰:釋氏所以不如吾儒,无義以方外一節。義以方外,便是窮理,釋氏却以理為障礙。然不可謂釋氏无見處,但見了不肯就理。諸公不須尋見處,但且敬與窮理。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然後成德。故曰:不孤《語録》

廣平游氏曰:多識前言往行,而考古以驗今者,學也;耳目不交於物,而悉心以自求者,思也。思則知敬以直内,而中有主;學則知義以方外,而外有主。《語解》

龜山楊氏曰:易曰:君子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。夫盡其誠心而无偽焉,所謂直也。若施之於事,則厚薄隆殺,一定而不可易,為有方矣。敬與義本无二,所主者敬,而義則自此出焉,故有内外之辨。其實義亦敬也,故孟子之言義曰:行吾敬而已。【京師語録

兼山郭氏曰:慎獨之道何為哉?君子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其如斯而已矣。何謂敬?主一之謂敬。何謂主一?孟子曰:必有事焉之謂也。必有事焉,則上天之載,可以馴致之也。《中庸解》

和靖尹氏曰:黄纓問: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與直方大為輕重相反?荅云:造次顛沛必於是,非聖人孰能知此?

○又,寛問:易稱義以方外。先生曰:此須以體用言之,便分明敬義本體也。直其内也,方其外也,方只是用。又謂是直方大,足以盡地道。後數日,寛再問:寛近日思此意,恐不得分作三字說義理,如何?先生請設喻。寛曰:至如火,才見火明照,熱皆具矣,何必分?先生曰:是也。寛一日又問,寛以謂順理為直,不易為方。先生首肯。先生令再喻,曰:如見水便清潤,流【並《語録》】

白雲郭氏曰:直以言六二之正也,方以言六二之義也。以敬為正而直内,盡處中之道矣。又以義而方外,是以能居興事造業之任也。直内則中立不倚,君子所以正其心。方外則和而不流,君子所以措諸事業。内外並立,則大德不孤矣。虞舜夔夔齋慄,直内之敬也。温恭允塞,方外之義也。五典克從,百揆時叙,无所往而不利,故不疑其所行也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敬者,操持其誠心而弗敢失也。二動以直,敬以直内也。直内,言内省不疚,其理直也。方者,義之不可易也,有所不為,有所不行也。二往之五,義以方外也。誠者,合内外之道,内直外方,敬義立矣。敬義立,則相應相與,其德不孤,放諸四海而準以直。方,大也。爻動為行,巽為不果。二動,震見巽伏,不習无不利,則不疑其所行也。上曰中則直,此言直其正,何也?曰:正而不中者有矣,中則正矣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直其正,此以學言之也。正謂本體,義謂裁制,敬則本體之守也。直内方外,程傳備矣。不孤,言大也。疑,故習而後利。不疑,則何假於習。《本義》

○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。直是直上直下,胸中无纎毫委曲;方是割截方整之意。

○問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。曰:說只恁地說,須自去下工夫,方見得是如此。敬以直内,是无纎毫私意,胸中洞然,徹上徹下,表裏如一。義以方外,是見得是處決定是恁地,不是處決定不恁地,截然方方正正,須是自將去做工夫。若實是把做工夫,只是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八箇字,一生受用不窮!

○景紹問敬義之說。荅曰:敬是立己之本,義是處事截然方正,各得其宜。道夫曰: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莫是合内外之道否?曰:久之則内外自然合。又問:敬以直内後,便能義以方外,還是更用就上做工夫?曰:雖是如此,也須是先去敬以直内,然後能義以方外。

○忠信所以進德,是乾健工夫。蓋是剛健粹精,兢兢業業,日進而不自已,如活龍然,精彩氣燄自有不可及者。直内方外,是坤順工夫。蓋是固執持守,依文案本底做將去,所以為學者事也。又云:說易只是隂陽,說乾坤只是健順。如此議論,更无差錯。

○問:忠信所以進德,修辭立誠所以居業,這是知得此理後,全无走作了,故直拔恁地勇猛剛健做將去,便是乾道;資敬義夾持之功,不敢有少放慢,這便是坤道。曰:意思也是恁地。但乾便帶了箇知底意思,帶了箇健底意思。所謂進德,又是他心中已得這箇道理了。到坤,便有箇順底意思,便只蒙乾之知,更不說箇知字,只說敬義夾持做去底已後事。

○問:敬以直内,若无義以方外,也不得。然所謂義以方外者,只是見得這箇道理合當恁地,便只斬截恁地做將去否?曰:見不分曉,則圓後糊塗,便不方了。義以方外,只那界限使分明,四面皆恁平正。

○敬、義只是一事,如兩脚立定是敬,才行是義,合目是敬,開眼見物便是義。

○敬義夾持,直上逹天德,自此表裏夾持,更无東西走作去處,上面只有箇天德。忠信所以進德,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者,乾道也;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坤道也,只是健順。又曰:非禮勿視聽言動者,乾道;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者,坤道。又曰:但看進德立誠是甚麽様強健。

○因說敬恕,先生舉明道語云:敬義夾持,直上達天德。自此,今有一様人,裏面謹嚴,外面却麤直;有人外面恁地寛恕,裏面却都是私意了。内外夾持,如有一人在裏面把住,一人在門外把住,不由它不上去。

○問:君子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伊川謂主一之謂敬,无適之謂一,而不涵義之意,則須于應事接物。問:无往而不主一,則義亦在其中矣。如此,則當明敬中有義,義自敬中出之意方好。荅曰:亦不如此說。主一之謂敬,只是心專一,不以它念亂之。每遇事,只與至誠專一做去,即是主一之義。但既有敬之名,則須是還它敬字;既有義之名,則須是還它義字。二者相濟則无失,此乃理也。若必欲并合謂義自敬中出,則聖人何不只言敬字便了?既又言義字,則須與尋義字意始得。

○問坤六二直方大。先生云:伊川只管說聖人發明坤爻之義,這箇不是恁地。聖人作易,只是說這箇道理合恁地。人依得這箇時,便不習无不利。這箇便是就來占底人身上說。

○問:至大至剛以直,何以不言至直?呂與叔云:剛大二字,意恐已足,不須直字。如合有直,須略明三者之别,則乃見不可闕之實。不知此意何如?竊謂以坤六二言之,則敬以直内,故行无不慊于心;義以方外,則无適而不宜;敬義立而德不孤,則充塞乎天地之間,所以為大也。大也者,道之體也。三者闕一,則不足為浩然之氣矣。先生曰:直、方、大,是坤六二之三德。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敬義立而德不孤,是以人體之之事。猶元、亨、利、貞,乾之四德,而文言又以君子體仁以下之事明之也。浩然之氣,乃天地之正氣。至大至剛以直,是其本然之體段。養而无害,則塞乎天地,敬義立而德不孤也。然所謂塞乎天地,亦全其本然之大而已。蓋氣是有形體之物,志至而氣次焉,猶乾健而坤順也。【志乾氣;坤】,蓋其德與坤六二同。其序不同者,自觀者而言,則先見其大,觸之而後知其剛,循之而後知其直;自有者而言,則直而方,方而大,坤爻本體有之者也。孟子指以語人,觀之者也。

○道夫問:前所說敬、義、誠者三,今思之,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是箇交相養之理。至于誠,則合一矣。先生曰:誠則是實有此理。如實于為敬,實于為義,皆是誠。不誠則是无此,所以中庸謂不誠无物。因問:舊嘗聞有人問不誠无物。先生荅曰:秉彛不存,謂之无人可也;中和不存,謂之无禮樂可也。還是先生所言否?曰:不記有无此語。只如此說,也却无病。

○劉問: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仁也。如何這處便謂之仁?曰:會到私欲淨盡,天理流行處,皆可謂之仁。如博學篤志,切問近思,能如是,則便可為仁。如克己復禮,亦是仁;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,亦是仁;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,亦是仁。看從那路入,做到極處,皆是仁。方未有事時,只得說敬以直内。若事物之來,當辨别一箇是非,不成只管敬去!敬義不是兩事。敬者,守於此而不易之謂;義者,施於彼而合宜之謂。【並《語録》】

隂雖有美,含之以從王事,弗敢成也。地道也,妻道也,臣道也。地道无成,而代有終也。

明道先生曰:天地日月一般,月受日光而不為之虧,然月之光乃日之光也。地氣不上騰,則天氣不下降。天氣降而至於地,地中生物者,皆天氣也。唯无成而代有終者,地之道也。【劉絇師訓

伊川先生曰:為下之道,不居其功,含晦其章美,以從王事,代上以終其事,而不敢有其成功也。猶地道代天終物,而成功則主於天也。妻道亦然。《易傳》

白雲郭氏曰:隂能含美,則能從事。蓋坤之德,含弘為先也。地道、妻道、臣道,皆坤之道也。无成代終,含美俟用而已。《易傳》

漢上朱氏曰:天地之間,萬物粲然而陳者,皆陽麗于隂,託之以為美者也。陽盡則隂之惡畢見,不能自美矣。然隂雖有陽之美,當含蓄之以從王事,待時而發,不有已也,豈敢當其成功哉?乾巽從王事也,地道无成,順天而行,乾知大始,坤代有終,自然之道也。故臣終君之事,妻終夫之事,不言子者,臣子一也。《易傳》

天地變化,草木蕃;天地閉,賢人隱。易曰:括囊,无咎无譽。蓋言謹也。

明道先生曰:或問:如何斯可謂之恕心?答曰:充擴得去則為恕心。如何是充擴得去底氣象?曰:天地變化,草木蕃。充擴不去時如何?曰:天地閉,賢人隱。【上蔡語録

伊川先生曰:四居上近君,而无相得之義,故為隔絶之象。天地交感,則變化萬物,草木蕃盛,君臣相際而道亨。天地閉隔,則萬物不遂,君臣道絶,賢者隱遯。四於閉隔之時,括囊晦藏,則雖无令譽,可得无咎。言當謹自守也。《易傳》

横渠先生曰:造化所成,无一物相肖者,以自知萬物衆多,其實无一物无隂陽者,以是知天地變化二端而已。《正蒙》

上蔡謝氏曰:或問忠恕,答曰:猶形影也。无忠,做恕不出來。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;施諸己而不願,亦勿施諸人。說得自分明。恕,如心而已;恕,天道也。伯淳曰:天地變化草木蕃,是天地之恕;天地閉,賢人隱,是天地之不恕。朱問:天地何故亦有不恕?曰:天無意,天因人者也。若不因人,何故人能與天為一?故有意、必、固、我,則與天地不相似。《語録》

廣平游氏曰:蓋言順也,言順於勢也;蓋言謹也,言順於命也。坤至柔而動也剛,至靜而德方,則用順亦必有所處。如齊之田氏,魯之三桓,晉之六卿,其勢之馴致,必至於不可解,夫胡可以用順邪?此初六之堅冰,所以明用順之弊也。天地閉,賢人隱,則伏其身而弗見,閉其言而不出,藏其智而不發,唯恐其不謹。如鄉鄰有鬭者,被髪纓冠而往救之,則非所以為謹矣。此六四之括囊,所以明用順之善也。夫順何尤哉?順性命之理而已。苟順性命之理,安往而不善?《易說》

白雲郭氏曰:天地交感,則賢人出而萬物亨;天地閉隔,則賢人隱而萬物不遂。此自然之理,非必天地不交否之時為然也。君臣之道不合,則為閉矣;賢人之德不彰,則為隱矣。括囊,蓋欲其自謹之耳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泰之時,天地變化,草木亦蕃,而况人乎?否之時,天地閉塞,賢人亦隱,而况草木乎?三才一理也,是故併言之。括囊无咎,非閉其言而不出,蓋言謹也。謹者,莊子所謂慎為善也。隂進至三成否,否泰反其類,故其言如此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或問:如乾初九潛龍是象,勿用是占辭;坤六五黄裳是象,元吉是占辭,甚分明。至若坤初六履霜堅冰至,六二直方大,不習无不利,六三含章可貞,或從王事,无成有終,上六龍戰于野,其血玄黄,皆是舉象,而占意已見於象中,此又别是一例,如何?先生曰:象占例不一,有占意只見于象中者,亦自可見。如乾初九、坤六五,此至分明易見者。如直方大,惟直方故能大,所謂敬義立而德不孤。六二有直方大之象,占者有此德而得此爻,則不習而无不利矣,言不待學習而无不利也。故謂直方大為象,不習无不利為占辭亦可。然直方故能大,故不習无不利。象既如此,占者亦不離此意矣。六三隂居陽位,為是隂帶些陽,故為含章之象。又貞以守,則為隂象矣。或從王事者,以居下卦之上,不終含藏,故有或時出從王事之象。无成有終者,不居其成而能有終也。在人臣用之,則為不居其成而能有終之象;在占者用之,則為始進无成而能有終也。此亦占意已見於象中者。六四重隂不中,故有括囊之象。无咎无譽,亦是象中已見占意。因問:程易云六四近君而不得於君,為上下間隔之時,與重隂不中二說如何?先生曰:只是重隂不中,故當謹密如此。《語録》

東萊呂氏曰:天地變化,草木蕃;天地閉,賢人隱。人與天地萬物同是一氣,泰則見,否則隱,猶春生秋落,氣至即應,間不容髪,初不待思慮計較也。若謂相時而動,則已作兩事看,所以獨稱賢人隱者,蓋衆人強自隔絶,故與天地之氣不相通,氣至而覺者,獨賢人而已。《紀聞》

君子黄中通理,正位居體,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,發於事業,美之至也。

伊川先生曰:黄中,文居中也。君子文中而達於理,居正位而不失為下之體。五尊位,在坤則唯。【一作故唯】,取中正之義,美積於中,而通暢於四體,發見於事業,德美之至盛也。《易傳》

○君子不成章不達。易曰:美在其中,暢於四支。成章之謂也。《劉元承手編》

横渠先生曰:正位居體,所以應黄裳之美。《易說》

廣平游氏曰: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,發於事業,則周公其人也,故曰公孫碩膚,赤舄几几。公之大美,發於事業者,既孫而不處;其暢於四支者,睟然見於動容周旋,皆盛德神明之容,不可得而形容也,徒見其赤舄几几而已。赤舄几几,四體不言而喻也。

○黄中通理者,養德性之源而通至理也。正位居體者,正為臣之位而居坤體也。通理云者,非謂其見彼也,自見而已;非謂其聞彼也,自聞而已。故宅於心者,至虚而明。居體云者,處靜而无倡也,禀其令而已;處順而无作也,續其終而已。故守其身者,至柔而恭。内外交相養,則美在其中,粹然无疵矣。故見於面,盎於背,施於四體,四體不言而喻,此暢於四支所以為美之至也。致天下之大利,成天下之大順,功高而朝不忌,任重而上不疑,此發於事業所以為美之至也。古之人有體是道者,吾於周公見之矣。周公既有大美而不居,則所可得而形容者,道德之氣、神明之容而已,故曰赤舄几几,蓋暢於四支者然也。東人欲其留,西人欲其歸,而名實孚於上下,不可掩也,故曰德音不瑕,蓋發於事業者然也。公之碩膚若是,而不與有焉,則其為美之至可知也。坤之六二,地遠於君,諸侯之位也,故言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而以其動者言之,所以為大也。六五,地近於君,公卿之位也,故言黄中通理,正位居體,而以其靜者言之,所以為美也。為臣之義,於是兩盡。【並《易說》】

白雲郭氏曰:君子有至美之德,能通天下之理,故可以正君之位,居君之體,而德與位稱也。是以近而暢於四支,大而發於事業,見於四方萬里之遠者,无非在中之美德也。充之足以保四海,是為美德之至。夫聖人治天下國家之道,必本於正心修身之微,是以六五君子之發於事業者,蓋由在中之美,能通天下之理而已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坤五黄中,動而成坎,傳所謂坤之比也。坎為通,有美在中而通於理。理者,中正也,天地萬物之所共由者也。通於理,則大美具矣,美在其中矣。五君位,六變九,正位也。正位而居坤體,不失為臣之道。黄,裳也。九五艮,艮為手,二五相易成震,震為足,暢於四支也。巽為事業者,事之成,發於事業也。誠則形,形則不可掩,故美在其中。暢於四支,發於事業,通於理者,无往而不通,其伊尹、周公、共伯和之事乎!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黄中,言中德在内,釋黄字之義也。正位,言雖在尊位,而居下體,釋裳字之義也。美在其中,復釋黄中。暢於四支,復釋居體。《本義》

○問:黄裳元吉,伊川解作聖人示戒,並舉女媧武后之事。今考本爻无此象,這又是象外立教之意否?先生曰:不曉這意。若伊川要立議論教人,則可去别處說,不可硬配在易上說。此爻何曾有這義?都是硬入這意來說,所以說得絮了。因舉邵溥【堯夫之孫】,謂伊川因宣仁垂簾事有怨母后之意,故此爻義特為它發。固是它後生妄測度前輩,然亦因此說而發也。

○問:坤二、五皆中爻,二是就盡得地道上說,五是就著見於文章事業上說否?先生曰:不可說盡得地道,它便是坤道也。二在下,方是就工夫上說,如不疑其所行是也。五得尊位,則是就它成就處說,所以云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,發於事業,美之至也。【並《語録》】

隂疑於陽必戰,為其嫌於无陽也,故稱龍焉。猶未離其類也,故稱血焉。夫玄黄者,天地之雜也,天玄而地黄。

伊川先生曰:陽大隂小,隂必從陽。隂既盛極,與陽偕矣,是疑於陽也,不相從則必戰。卦雖純隂,恐疑无陽,故稱龍。見其與陽戰也于野,進不已而至於外也。盛極而進不已,則戰矣。雖盛極,不離隂類也,而與陽爭,其傷可知,故稱血。隂既盛極,至與陽爭,雖陽不能无傷,故其血玄黄。玄黄,天地之色,謂皆傷也。《易傳》

康節先生曰:坤无一故无首,乾无十故无後,所以坤當是得一半。又曰:東北非隂之位,隂柔到此,既喪其朋,自立脚不得,必須歸本位,故終有慶。又曰:坤是柔順,故先迷而喪朋,然行故却得而有慶焉。不可分為二,今姑分以見其義。

白雲郭氏曰:上六之戰,无龍以明之,則不知其與陽戰也。為其嫌於无陽而言戰也,故稱龍焉。蓋俱隂无戰故也。因其稱龍,故稱血。因其稱血,故稱玄黄。從其類而言,此周公爻辭之大法也。天玄而地黄,蓋天地隂陽兩傷之意也。《易說》

漢上朱氏曰:月盛則掩日,臣彊則疑君,隂疑于陽必戰。十月純坤用事而稱龍者,天地未嘗一日而无陽,亦未嘗一日而无君子,為其純隂,嫌于无陽也,故稱龍焉,乾在故也。上六之動,坤成乾,其體剥,剥者復之反,震變也。十一月復,復初九庚子,子坎之位,坎為血,震為玄黄,血幽隂也,上六疑陽,未離隂類,故稱血焉。震者天地之一交,天玄而地黄,玄者坎中之陽,黄者離中之隂,天地之雜也。其血玄黄者,君臣相傷也,雖欲力勝,莫之助也。故聖人於初六戒之,上六則无及已。鄭本作為其兼于陽也,故稱龍焉。或問:初之四、二之五、三之上,六爻反復相應,何也?曰:京房所傳世應也。三畫之卦,一二三重為六爻,四即初,五即二,上即三,各以其類相應。邵雍曰:有變必有應也,變乎内者應乎外,變乎外者應乎内,變乎下者應乎上,變乎上者應乎下,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變之與應,常反對也。故卦一世者四應,二世者五應,三世者上應,四世者初應,五世者二應,六世者三應。在易言應者一十有九卦,昔之言應,如子太叔論迷復凶是也。至虞翻始傳其秘,然未盡善。繫辭曰:變動不居,周流六虚,上下无常,則柔相易。世應者,相易之一也,故曰兩則化,一則神。《易傳》

新安朱氏曰:疑謂鈞敵而无小大之差也。坤雖无陽,然陽未嘗无也。血,隂屬,蓋氣陽而血隂也。玄黄,天地之正色,言隂陽皆傷也。

此以上申象傳之意。《本義》

○或問:坤卦純隂,不為无陽之說,如何?曰:雖是十月為坤,十一月為復,然自小雪後,其下面一畫便有三十分之一分陽生,至冬至方足得一爻成耳。故十月謂之陽月,蓋嫌於无陽也。自姤至坤亦然。曰:然則陽畢竟有盡時?曰:剥盡於上,則復生於下,其間不容息。《語録》

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卷六

<經部,易類,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>

欽定四庫全書
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
【初次点校】:暫無

【再次点校】:暫無
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
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第45-46册•經部•易类39-40(文渊阁本)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