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家人,利女貞。
【原文】彖曰:家人,女正位乎內,男正位乎外,男女正,天地之大義也。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之謂也。父父,子子,兄兄,弟弟,夫夫,婦婦,而家道正。正家,而天下定矣。
家人之道利在女貞,女貞則家道正矣。一家之内有父子、有夫婦、有兄弟、有長幼,宜无一之不正,而聖人獨專以女正為言,何也?曰:女之為女,奉承祭祀,此其本也;參配天地,此其義也。是為先祖之後,是為宗廟之主,是為人倫之始。不先有以正之,則名分不正而骨肉乖離,亂法斁倫而長幼不綱。以一息媯而產三國之禍,以一夏姬而合數國之争。商以牝雞之禍亡,周以褒姒之禍削。漢以此而有人彘之變,唐以此而有則天之變。古今亂亡之由,上下殄滅之原,未有不由于女之不正也。向使天下一皆犯牆茨、桑中之醜,一皆犯鶉奔、敝笱之刺,則人之類滅久矣;一皆昩汎彼柏舟之義,一皆失習習谷風之正,則人之類滅久矣。曾謂一家之中女為人倫之本,可不先正乎?雖然,齊家之道固由女正,而所以正者又在於正身以為之本。向非在我正踐履之分以為之本,則欲内之克正亦鮮矣。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,其係乎綱常、參乎化育者在是。君子知斯道之造端乎夫婦,致察乎天地,則戒謹恐懼,无時而敢忘,尚安有纎微之不正哉?
彖曰:家人,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。男女正,天地之大義也。此以二五釋利女貞之義也。六二以隂居隂,則女正位乎内。九五以陽居陽,則男正位乎外。男女之正,人倫之本也,合天地陽尊隂卑之義也。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之謂也,亦以二五而推一家尊嚴之主也。家人之道,必有所尊嚴而君長者,謂父母也。雖一家之小,无尊嚴則孝敬衰,无君長則法度廢,有嚴君而後家道正。家者,國之則也。父父、子子、兄兄、弟弟、夫夫、婦婦而家道正,正家而天下定矣。治天下之道,即治家之道也。推而行之,家正則天下定矣。
趙氏曰:父義母嚴,母何以稱嚴?盖母之不嚴,家之蠧也。瀆上下之分,蔽子弟之過,亂内外之别,嫚帷薄之儀,父雖嚴,有不能盡察者。况家之子弟敗倫滅禮者,多因母之慈而庇其過以成之耳。今父母尊嚴,内外齊肅,然後父尊子卑,兄友弟恭,夫制婦聽,各盡其道,而後家道正,正家而天下定矣。
童溪曰:父道主恩,過於恩則害於義,故為父母者,欲如嚴君之正一家,易所謂家人有嚴君焉是也。君臣主義,過於義則傷恩,故為君者,則如父母之子庶民,書所謂元后作民父母是也。
楊氏曰:自古破家亂國亂天下者,婦人也。克家御國一天下者,亦婦人也。幽王之褒姒,害治之婦人也。文王之太姒,興治之婦人也。此卦其變為解卦,其象正體、互體,備六子之卦,家人之象,其占利女貞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風自火出,家人,君子以言有物,而行有恆。
巽風在外,離火在内,風自火出,則外自内出,所以為家人也。一家為外,一身為内,身修齊家,所以原家人之本也。故言之无法,不足以為一家之法;行之无則,不足以為一家之則。言不過物,則言无非正,而善言足以正其家;行不越常,則行无非正,而善行足以正其家。
童溪曰:有形可指謂之物,言而有物,此誠然之言也;不失其度謂之恒,行而有恒,此誠然之行也。君子之言行,其著見乎外者,火之象也;得於觀感而无不化者,風自火出之象也。風取其化,火取其明,是由明而後能化也。文中子謂家人之道,明内而齊外。火者,明也;風者,齊也。以明而齊,則正家之道盡矣。
【原文】初九:閑有家,悔亡。
【原文】象曰:閑有家,志未變也。
正家之道,當防閑於其初。初九以剛明之才,能閑其家者也,故悔亡。古之人所以男女之别截然而甚嚴,内外之間肅然而有限,若過於禁防者,以閑家之道當如是也。考之禮經,男女授受不親,防其始也;嫂叔不通問,防其始也。七年男女不同席,姑姊妺嫁而反,兄弟不與同席而坐。内言不出於閫,外言不入於閫。湢浴,一室也,亦不共;椸架,微用也,亦不共,皆所以防其始也。不然,蟻穴不窒,終于潰萬丈之隄;桃蟲不戒,終于頹千仞之木。始之不謹,末流之弊,能无敝笱之醜乎?此閑有家則悔亡也。
象曰:志未變也。志未變而預防之,所以无悔也。
或曰:家人,以恩合者也。若以閑言,則彼此不相信,而有待於禁防,骨肉之恩,得无薄耶?曰:情之一者,家人也;分之殊者,亦家人也。其情一,則恩意歡然而無間;其分殊,則倫理確然而不易。情之一,必嚴其分之殊;分之殊,乃所以為情之一也。夫苟以情而制理,以恩而奪義,則其弊至於蕩然而无法,混然而无等。倫理之虧,恩意亦從而虧矣。是以齊家之始,不憂悔吝之不免,而憂防範之不至。
楊氏曰:子訓始稺,婦訓始至,皆及其志意純一而未變也。舜之刑于二女,文王之刑于寡妻也。魯桓公、唐高宗反是。
【原文】六二:无攸遂,在中饋,貞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六二之吉,順以巽也。
六二以柔居中,巽順應五,婦之道也。遂,專成也。婦人无所專成,唯在主中饋而已。貞吉者,居中得正,固守巽順之道,所以吉也。夫女子有三從之道,在女從父,在婦從夫,在母從子,失所從之道,而自遂其所為,非坤柔之道也。婦之從夫,猶臣之從君,子之從父,无專制之義,无剛亢之法,足不下於堂奥,視不出於牆屏,舍是則失婦道之正矣。婦道以必敬必戒、母違夫子為正,以無非無儀、唯酒食是議為正。詩曰:參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參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其所職者如此。于以盛之,維筐及筥。于以湘之,維錡及釡。其所供者如此。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被之祁祁,薄言旋歸。其所以不失職者如此。此外復何為哉?象曰:順以巽也。隂柔中正,而柔順卑巽,吉道也。
楊氏曰:居下卦之中,用至柔之才,克家之婦也。然婦人不當預外事,此理之當然,故聖人深切告戒之,恐其專權擅命如呂后,制政房闥如則天,則不可。昔者文王之太姒,其所執掌者,采荇菜以供祭祀,求賢匹以為内助,蠶桑之事、澣濯之功而已,其他非所敢與也。如此則内外不亂,而天下化矣。自非順而巽,則曷臻此?
黄石公曰:女謁公行者亂,不守婦道,而干預外政,致私謁公行,亂國之道也。
【原文】九三:家人嗃嗃,悔厲吉,婦子嘻嘻,終吝。
【原文】象曰:家人嗃嗃,未失也;婦子嘻嘻,失家節也。
嗃嗃,嚴急之意。嘻嘻,笑樂无節也。九三以剛居剛而不中,故有嗃嗃之象。比乎二、四兩柔之間,又有嘻嘻之象。治家之道,易以情勝義。苟剛而不中,雖過于嚴,而有悔厲。然而家道齊整,人心知畏,猶為家之吉,而未失道也。若笑樂无節,而情愛暱比之私勝,則敗度縱禮,失節亂倫,家道所由以壞也,豈不終可吝乎?
朱子曰:禮本天下之至嚴,行之各得其分,則至和。治家之道,嚴則傷恩,寛則傷義,俱不得為中也。然聖人則謂:與其寛也,寧嚴。
象曰:未失也。又曰:失家節也。謂嗃嗃雖悔厲,而其失猶小,終可以得吉也。嘻嘻而失節,則其失己大,終不可以免咎也。
【原文】六四:富家,大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富家大吉,順在位也。
陽主義,隂主利。六四以隂居隂,介二剛之間,以柔得剛,以虚受實,能富其家者也。柔順得正,亦能長保其富。夫人之致富,有以君子而致富者,有以小人而致富者。人之守富,有以君子而守富者,有以小人而守富者。重而稼穡,謹而蠶桑,甘而辛勤,正而謀畫,此君子之致富也。節而用度,禁而奢侈,菲而飲食,卑而宫室,此君子之守富也。冒貨而无厭,貪利而无恥,見得而不知義,往利而不知恥,此小人之致富也。鄙吝而一毫不拔,厚積而一物不恤,殖貨財以自便,廢禮文而褊隘,此小人之守富也。四為隂德而主利,居上體而位高,然當位巽順,其致富也,不貪濁,不刻剥,不為背理傷道,所以吉也。
象曰:順在位也。是四以柔巽至正而致富守富,非若小人之致富守富也。嗚呼!周公之富,富也;季氏之富,亦富也。然周公之富,不傷其德;季氏之富,譏其聚斂。何哉?盖周公以道而富,季氏以貪而富;周公以勤勞王家而富,季氏以竊弄國柄而富。其富雖同,而所以致富者,有天理人欲之分耳。若夫石崇之金谷,董卓之金窟,不義而致富者,不特无吉也,而禍即隨之,至於滅宗絶祀,視六四之富家大吉何如哉?
楊氏曰:善富家者,不寶珠玉,而以父慈子孝為珠玉;不豐粟帛,而以夫義婦聽為粟帛。故六四之富而吉,吉而大。
聖人釋之曰:六四之富,非以利而富也。父子、夫婦、兄弟各順其位,而不相踰越,是謂富也。易之富家,即記之家肥也。
【原文】九五:王假有家,勿恤,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王假有家,交相愛也。
假,至也。男正位乎外,九五剛健中正,與六二中正相應,能盡有家之道,此所以不待憂恤而自吉也。夫論規矩者,必盡方員之至,然後不憂其失度;論律呂者,必極諧和之至,然後不憂其失節。天下之生久矣,其不孝而不祗厥父事者,不足道也;不慈而不能字厥子者,不足道也;不友不恭而不念天顯者,不足道也。間有知孝矣,而或入于陷父之憂;知慈矣,而或入于敗子之譏;能敬兄友弟矣,而又如隱公之能立遜弟之節,而不免終身篡弑之禍;宋宣能推讓賢之義,而不能免異日干戈之慘。則人倫之詣,其至不亦難乎?盖人倫之道,不詣其理,不足以為至。循其名而不知其所以名,則局於人情之淺近,懵於義理之精微,皆不足以為至者也。至若之其所親愛而辟焉,之其所賤惡而辟焉,之其所哀矜而辟焉,之其所傲惰而辟焉,皆不中不正,而非盡家道之至也。五之剛健中正,能盡有家之道者,必其正倫理,篤恩義,使父父、子子、兄兄、弟弟、夫夫、婦婦歸於大中之道,皆守乎禮法之至,造于有親、有則、有序之至焉。
象曰:交相愛也。夫愛其内助,婦愛其刑家,盡交愛之道,所以无憂而有吉也。以六言之,剛柔各得其正,而以正道交相親愛,此九五所以得為一家之主也。天子以四海為家,得萬國之懽心,交相愛悦,无有憂恤也。
程氏曰:五恭已于外,二正家于内,内外同德,可謂至矣。又王者治天下,當以恭已正家為本。
【原文】上九:有孚,威如,終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威如之吉,反身之謂也。
上九以陽剛居卦之終,家道大成,人信之矣,故曰有孚。然不以人信而或弛,律身益嚴,故曰威如。身愈修則家愈齊,保家之道也,故曰終吉。
象曰:反身之謂也。誠信嚴敬,皆為反身自治之事,身修則家可齊矣。
程氏曰:中有孚信,則能長久,而衆人自化為善,故治家以有孚為本。長失尊嚴,幼亡恭順,而家不亂者,未之有也。故必有嚴威,則能終吉。保家之終吉,在有孚、威如二者而已。
楊氏曰:上九以過剛之威而嚴其家,未至也。以嚴家之檢而誠其身,斯至矣。此其所以成家人之終,而享正家之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