欽定四庫全書|仲氏易卷二十八
翰林院檢討毛奇齡撰
大衍之數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。分而為二以象兩,掛一以象三,揲之以四以象四時,歸奇于扐以象閏。五歲再閏,故再扐而後掛【京房本作卦,謂再扐而後布卦。按:班固律歷志、衛元嵩元包運蓍篇引後文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二十字,與天數五一段相接,此引經偶參錯處。程傳、朱本義遂將天一地二二十字,與天數五至行鬼神也一段合并之,且移之大衍之數之上,則以後儒之說改聖經矣。至季本作易學四同,又將後《易》曰知變化之道者二句共十五字,連天一天五二段,總加之大衍之數之上。嗟乎!聖經之遭戹如此】。
天數五,地數五,五位相得而各有合。天數二十有五,地數三十,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,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。
夫如是,可以占矣。于是倡揲筮之法,曰大衍。洪範曰:卜五,占用二,衍忒。衍者,推演也。大衍者,所以推演揲筮之法,而得其大焉者也【大衍指筮言,舊指天地之數,謬矣。盖以天地之數為大衍,非大衍即天地數也】。
其數五十,即下文天地之數五十五也。祇言五十者,蓍數五十【凡蓍五十莖】。且亦以天地生成之數止五十也【生數止五,成數止十,故稱五十。鄭康成謂五行氣并,故減五,不可解】。
其用四十有九者,謂用之為大衍,則祇四十九【揲蓍用四十九,其法先取五十蓍,捨去其一】。
盖蓍圓卦方【見後文】。
蓍數奇,卦數偶,故分天地五十五數,而以四十九數為衍蓍之數,六為卦數【卦六爻也。李鼎祚云:大衍五十,用四十九,而以却一并餘五,備六爻之位】。
蓍圓象天,卦方象地,且五十全數,必不可以作七八九六大衍之用【謂推之不合】。故必減也。乃以四十九蓍兩分之左右,以象兩儀【將蓍分左右兩處。不言太極者,崔憬以捨一蓍為太極,或以四十九數合而未分時為太極】。
又掛起一蓍【掛,懸也。分蓍為兩,任取兩中一蓍掛之,與兩分之蓍配而為三。孔穎達曰:掛之左手最小指之間】。
以象三才,于是以四數數蓍而連撥之【連撥為揲】。象春夏秋冬之四時【一蓍為一時,四者,以四數也】。
夫向之掛一者,奇也,謂零也。今之所揲之餘者,扐也,謂勒之指間也。向已掛奇于指間,而今又四揲左右之蓍,而仍歸于此,是歸奇于扐也【虞氏以扐為次。小指間宋儒以為三指之兩間,何氏訂詁謂别置案間,皆與本文不合】。
此象閏也,閏者,餘也【歷法,每歲三百五十四日,餘十二日,積之三歲而加一月,曰閏】。
以四揲之餘而歸于此,四揲象四時,時餘為閏,則此亦閏也。而乃取奇扐所合而并數之,而奇偶之數見焉【統左右所餘,合之掛一,或五或九,五為奇,九為偶,以五祇一四,九有兩四也】。
此一變也,然而卦不一變,蓍不一揲,當有再數其餘者,即再扐也。四時更五歲而得再閏【前三歲一閏,尚餘六日,以加一月,止三十,曰而三歲所餘有三十六日也。故兩歲二十六日,合前六日又加一月,再閏】。
兹之蓍筮者,合兩分一掛二揲【宋儒以二扐為二節,則無兩分矣。扐即揲中事耳】。
為五節,可當五歲,而亦得再閏,是再變也。再變雖亦有奇偶,而尚未成爻,則再扐者,其次而既扐,而後又復掛一為三次,而三變以成【再變祇言扐,三變祇言掛,此互文也。總是二變三變並如初法。或謂初掛後二變不掛,非是】。
三變成而一爻定焉【合三變所餘觀之,如三次皆奇則為老陽,三次皆偶則為老隂,老則當變矣。如二次奇一次偶為少隂,二次偶一次奇為少陽,此即一陽為男、一隂為女之例。一爻成止得一畫,一畫三變,故六畫十八變。按隂陽老少之說起于占筮家,以占筮有動變,故不得不用其法。考崔憬立說,謂說卦云幽贊于神明而生蓍,參天兩地而倚數,明揲蓍當倚數也。乃其云參天,則謂陽數從三始,順數而至五,七九不取于一也。其云兩地,謂隂數二起,逆數而至十,八六不取于四也。乃以其數配八卦,則艮為少陽數三,坎為中陽數五,震為長陽數七,乾為老陽數九,兑為少隂數二,離為中隂數十,巽為長隂數八,坤為老隂數六,合上八卦所配數計之,剛有五十,故曰大衍之數五十也。不取天數一、地數四者,八卦之外大衍所不管也。蓍取四十有九者,法長陽七七之數也。卦取六十四者,法長隂八八之數也。所謂蓍圓而神象天,卦方而智象地也。其說頗悉,但天一地四,大衍不管,李鼎祚嘗非之,況少隂少陽祇及七八而不及五十,則漏義不止一四矣。要之老少之說占筮家有之,後人附會多失本意耳】。
乃若所云數五十者,非他,即天地生成之原數也【五為天地生數,十為天地成數,合稱五十,此夫子自解,與崔憬諸說不同】。
夫天數地數分布五位【《虞氏易》曰:天數五謂一三五七九,地數五謂二四六八十。五位,五行之位也】。
而隂陽各合【五位相得而各有合,有二說。一曰甲乾乙坤合木,丙艮丁兑合火,戊坎已離合土,庚震辛巽合金,天壬地癸合水。一曰一六合水,二七合火,三八合木,四九合金,五十合土】。
由二五分之,以合為五十有五【一三五七九為二十五,二四六八十為三十,合之五十有五】。
而統名五十,即凡鬼神變化皆在于是,而況區區大衍乎哉!
按鄭康成註大衍之數,其于五位相得而各有合,最為明晰。如云天一生水于北,地二生火于南,天三生木于東,地四生金于西,天五生土于中,此五生數也。然而陽無耦,隂無配,未得相成也。于是地六成水于北,與天一并;天七成火于南,與地二并;地八成木于東,與天三并;天九成金于西,與地四并;地十成土于中,與天五并,而後五位以成。盖天地之數有五,即五行之數【此天地數五,即天一、地二、天三、地四節意,而稍異其說者】。
一水,天數合地六為一匹;二火,地數合天七為二耦;三木,天數合地八為三匹;四金,地數合天九為四耦;五土,天數合地十為五匹。故二五隂陽各有合焉【五匹,故二五各有合】。
此本註天地五十五數,而用之為大衍之數之說。乃準其數目,核其次第,析其方位,詳其分并,儼然一二三四金木水火,中邊奇偶,四正四維,灼灼在目。雖漢、晉、唐儒,凡說易者從無繪圖之事【易圖繪起于宋】,而儼然有一圖存于目中。因之華山道士陳摶者竊之為圖,且隱其所來,不曰大衍之數圖,而曰河圖,以為隂與大衍之數合,使人可信。乃以圖註衍數者,反曰衍數合圖,并取乾鑿度【易緯書名】,太乙下九宫法【出乾鑿度下篇】,見之後漢書張衡傳中者【張衡奏疏註中載其法】,竊名之曰洛書,而于是經學乃大晦焉。夫大衍之數,雖亦易學所固有,即太乙下九宫法,亦衍數之最有據者,然總非圖書,盖太乙九宫顯然為漢儒所遵,然並無名洛書者,故張衡疏中盛稱律歷、卦候、九宫、風角,而疏末又另舉河洛六藝篇名,並不溷及,可驗也。如此註為康成所撰,凡漢、晉、唐儒皆宗之【如虞翻、荀爽、王弼、李鼎祚諸易,俱本此說】,然並不曰此河圖之數,況康成于下文河出圖,洛出書註,又别云春秋緯云河以通乾出天苞,洛以流坤吐地符,河龍圖發,洛龜書感,河圖有九篇,洛書有六篇,此數語并見之漢書及列史志中,是大衍之數本康成所註,而康成自云此非河圖,河圖有九篇,則他人不得攙一語矣。況自摶授圖後,其徒劉氏與邵氏各相牴牾【考宋史諸書,摶授圖李溉,溉授許堅,堅授范諤昌,諤昌授劉牧摶,又授先天古易于种放,放傳穆修,修傳李挺、周敦頤,挺傳邵雍,敦頤傳程顥、程頤】。
劉以五十五數為洛書【今之河圖也】,四十五數為河圖【今之洛書也】,而邵氏反之。其時學者無所適從,而胡瑗門人阮逸者,乃僞造關朗易傳,袒邵辟劉,于是南宋儒者多是邵說。然終涉疑義,乃又假為蜀山隱者所授,作龍馬旋毛文【其說始于鄭樵通志,而成于蔡元定,今其說盛行矣】。
襲司馬君實潜虚畫數作甲文【即洪範皇極】,改易星點,思鏝飾其隟,而不知紪漏益甚。盖河圖久亡,自尚書周康王時有天球河圖在東序語【河圖有九篇,故書與赤刀大訓相對】,而其後遂不可考。故漢世緯書妄倚河圖立說者凡百十家,列史志中多載之【如河圖著命、河圖玉版、河圖稽命曜、河圖括地象類】,皆無所稽驗。而孔安國曰河圖即八卦,此亦厭世之紛紛,故直捷指之,而不知其說之又有礙也【據聖人則之,則非八卦可知耳】。
若大衍之數,原配八卦,故其後卦數悉從此起。如坎為一數,則以說卦云坎北方卦,而天一生水于北,正與相合;離為二數,以說卦云離南方卦,而地二生火于南,正與相合。推之乾、坤、震、兑皆然,故數有一定:坎一、離二、震三、兑四、乾六、巽七、艮八、坤九。此本之夫子之書,萬不可易。而作僞洛書者,竊太乙下九宫法,而不得其說,誤以坎北離南方位當之,而不知九宫方位又自不同。九宫明云太乙行八卦【先有卦,後有法,則非洛書又可知】。
從坎北始,坎數一,故履一也。乃自北而南,則下于坤宫,以坤數九,故戴九,九非南離數也。又自南而東,下于震宫,震三,故左三。乃自東而西,則又下于巽宫,惟巽七,故右七焉。不然,七豈西數哉?于是其法曰:每四乃還,遂還而憇于中央。中央者,太乙宫也,以中央無卦也。乃又自此從西北始,而下于乾宫,乾數六,則六為右足。又從西北而東南,下于兑宫,兑數四,則四為左肩。此與巽為互易者也。又從東南而東北,下艮宫焉,艮八則左足八。又從東北而西南,下離宫焉,離二則右肩二。此又與坤為互易者也。乃于是不返中央,而竟上遊于紫庭,有五數,無十數焉。所謂九宫缺十數者如此。是其竊九宫為洛書者,予已詳辨之,兹不再贅。而即其位數較之,太乙行八卦,以卦定數,不以方定卦,故方位乾、坎、艮、震一如說卦,而巽、離、坤、兑則又從乾逆推,不從震順轉,半離半合。而宋儒祇從摶受,並不識原文,祇曉離南坎北方位,而不知太乙之行八卦,南坤,西巽,東南兑,而西南離。四位不同,故坤九,離二,巽七,兑四。位與數殊,而宋儒仍以本位當異數,致北宋到今六七百年間,以坤數為二,離數為九,巽數為四,兑數為七,顛倒悖謬,而茫然不之知也。故河圖之謬,諸不待辨,即其所繪圖,又有舛者。夫康成之演此數,以配卦言也。其云六與一并,七與二并者,非叠複而溷為一也。并者,併也,言相肩併也,猶隂陽并合而仍然分也。幾見隂畫陽畫合并列之,而溷然叠複作一畫者?說卦有四正四維,而大衍之數因之,則坎離震兑四正也,乾巽艮坤四維也。其曰并者,以一維聨一正,而乾坎西北,艮震北東,巽離東南,坤兑南西,相聨並列。今摶所授圖,一與六複,二與七複,三與八複,四與九復有正無維,有生無成,有合數無分數,有四卦而無八卦,其為無理,莫大于是。而陳氏誤傳,劉、邵誤受,以致四十五數有正有維,五十五數無正無維,其中或圖或書,或圓或方,起水火之争,成戈矛之勢,雖以邵氏之能,猶然有圖圓書方之說,轇固胸中,而不知所受之差之又如是也。且說卦,夫子書也,以夫子明云乾者西北之卦,巽者東南之卦,故乾數之六,巽數之七,于是乎取。而今一并之南北,則所云乾為西北,巽為東南者謂何?且安知坎不為六,離不為七,而一六二七分屬如此?此皆周章之甚者,而誤襲其說,而誤之又誤,何與?詳見予河圖洛書原舛編。
乾之策【亦作筴】。
二百一十有六,坤之策百四十有四,凡三百有六十,當期之日。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,當萬物之數也。是故四營而成易,十有八變而成卦,八卦而小成。引而伸之【又作信,與伸同】。
觸類而長之,天下之能事畢矣。顯道神德行,是故可與酬酢,可與祐【荀爽本作侑】。
神矣,故即以大衍究言之。陽數九而乘之以揲四之數,四九三十六,此陽爻之策也。乾有六陽,則當有二百一十六策【荀爽曰:三六一百八十,又六六三十六,合得二百一十六。唐一行謂揲蓍得乾,則于四十九策中已得二十五策,所賸者剛三十六策。策者,蓍之莖數,曲禮所云策為筮是也】。
隂數六而乘之以揲四之數,四六二十四,此隂爻之策也。坤有六隂,則當有一百四十四策【荀爽曰:二六一百二十,又四六二十四,合一百四十四。唐一行謂揲蓍得坤,則于四十九策中已得二十五策,所賸者剛二十四策】。則祇此。大衍五十而合乾坤所得之策【二百十六,一百四十四合得三百六十】。可以當三百六十日一期之數【以十二月實計,當有此數,今缺者,以朔虚則月不足也】。
合上下二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,隂陽相半,所得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之策【陽爻一百九十二,每爻三十六,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,隂爻一百九十二,每爻二十四,得四千六百八策,合之為一萬一千五百二十】。可以當萬物之數【仲氏嘗曰:禮羽毛鱗介祼蟲各三百六十,則萬物應天時之數。天官微星萬有一千五百二十,則天象已先兆萬物之數。萬物以盈數言】。而皆于四揲求之,是四營【求也】。
而易儀已成,十八變【三,六十八變】而内卦又成,以内卦【即八卦】之小成,而引伸推類以及于重卦之大成,所以顯其道,神其德行,而與神明相酬酢者,即一大衍而天下之能事已盡于是也。
子曰【虞翻曰:諸儒皆以子曰為章首,而荀、馬又從之,甚非。至吳澄遂去子曰字,移置前神矣下】。
知變化之道者,其知神之所【舉正作不字】。
為乎易有聖人之道四焉,以言者尚其辭。以【一本無以字,下二句同】。
動者尚其變,以制器者尚其象,以卜筮者尚其占。是以君子將有為也,將有行也,問焉而以言,其受命也如嚮【虞翻本作響,云:震為響,與巽命同聲相應,故如響】。
无有遠近幽深,遂知來物。非天下之至精,其孰能與於此?參伍以變,錯綜其數,通其變,遂成天地【一本作下】之文【虞翻、陸績本作爻】。
極其數,遂定天下之象。非天下之至變,其孰能與於此?易无思也,无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非天下之至神,其孰能與於此?夫易,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【蜀才本作揅】。
幾【鄭氏本作機】。
也唯深也,故能通天下之志;唯幾也,故能成天下之務;唯神也,故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。子曰: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,此之謂也。以言尚辭者,繫辭也【虞氏曰:聖人之情,見于繋辭】。
以動尚變者,推易也【陸績曰:變為爻之變化,正指移易】。
以制器尚象者,包犧、神農、黄帝、堯、舜各有其事,如後所云也【荀爽曰:即結繩為網罟類】。
而總見之于卜筮之尚占,然則卜筮可少哉?問即筮也。命者,告也。神告之而我受之,謂之受命。如冠禮筮日,宰自右贊命是也。如嚮者,謂相向,猶言如對面也。物即隂陽之物,謂來事也。三人相雜曰參,五人相雜曰伍。史記引周書曰必參而伍之,註三卿五大夫欲更議是也。錯,雜也。綜者,三蒼訓云:理,經也。謂絲縷制經,可開合也。筮法以三揲而得一爻,五閏而再扐,即參伍也【虞翻曰:五閏再扐以成一爻】。
取扐之餘數而合計之,乘除往復,即錯綜也【虞翻曰:參天兩地以倚數】。
夫物相雜而成文,揲三變而成爻,此參伍以變也【剛柔相錯,故曰文】。
通三極之數,以定天下吉凶之象,此錯綜其數也【六爻成則三極見,故曰極其數】。
韓康伯曰:非忘象者無以制象,非遺數者無以極數。至精者無籌策而不可亂,至變者體一而無不周,至神者寂然而無不應。斯盖功用之母,象數所由立。故曰:非至精、至變、至神,則不能與于此也。夫易之為易,其旨極深【荀爽曰:伏羲畫卦,窮極幽深】。
其辭極變【荀爽曰:文王繋辭,研盡幾微】。
極深故通志,極變故成務,而統以一神該之。故聖人道四而一在占,概謂此也。
天一地二,天三地四,天五地六,天七地八,天九地十。據前漢律歷志及衛元嵩元包運蓍篇引此下,與天數五、地數五一段相接,則此應在大衍之數至再扐而後掛之下,而脱誤于此者。故李鼎祚亦云:此大衍之數五十有五,蓍龜所從生者。程、朱遂移至大衍之數之上,則誤耳。若虞仲翔註下文易何為句曰:問易何爲取天地之數也。則謂先列此數,而後發其義,以闡大衍五十所以取數于天地之故,並未言脱簡于此。故陸績註開物成務句亦曰:觸長爻冊,至于萬一千五百二十,當萬物之數。則就文觀義,亦似可通者。漢、晉、唐儒力衛聖經,必不敢移易一字,而宋人必毛舉而曲辟之,何也?
子曰:夫易何為者也?夫易【一本無夫易二字】。
開物【王肅本作闔物】。
成務冒天下之道,如斯而已者也。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,以定天下之業,以斷天下之疑。是故蓍之德圓而神,卦之德方以知,六爻之義易以貢【京房、陸績、虞翻本作工,荀爽本作功】。
聖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,吉凶與民同患。神以知來知以藏【劉瓛本作臧】。
往其孰能與於此哉?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!是以明于天之道,而察於民之故,是興神物以前民用。聖人以此齋戒,以神明其德夫!
夫聖道有四,占雖一道,而上興鬼神,下開事物,通民志以定大業,莫切于此,故如此而已,無他矣。盖占筮之法莫備,推易觀春秋,史氏尚能理會,故夫子三致意,而惜乎後世之昧其法也。蓍圓者,蓍以七為數,七七四十九,象陽之奇,奇則圓也。卦方者,卦以八為數,八八六十四,象隂之偶,偶則方也。如圓則徑一圍三而數奇,方則徑一圍四而數偶,理有然也。六爻者,變易而貢之,貢即告也【見韓康說】。
然而无思无為,何思何慮,固已退藏于密矣。而出其吉凶,與民同其憂患,而蓍神知來,卦知藏往,往來既未,無不藴徹。既作占筮之法,以興神物,而臨筮則又洗心而齋戒之,是聰明睿知神武而不用刑殺者也。夫趨吉避凶,各知憂患,又安所罹刑殺哉?【或曰鄭玄、王肅、干寶本俱所戒反,則作等殺解,不同】。
是故闔戶謂之坤,闢戶謂之乾,一闔一闢謂之變,往來不窮謂之通。見乃謂之象,形乃謂之器,制而用之謂之法,利用出入,民咸用之,謂之神。
盖本於乾坤而極於民用【器與道對,隂陽為道,事物為器,前已有通象、器、神等字,而此重釋其所謂耳】。
是故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業。
此為揲筮三致意也。夫祇一揲筮,而本乾坤,而全民用,至于如是。是故未揲之先,合五十之數,聚而不分,有大中之道焉。說文:極,中也。屋極謂之中,言不分于一隅也。崔憬云捨一蓍為太極是也。而于是分之為二,以象兩,則是太極生兩儀也。李氏易解云祇四十九數,而未分為太極,分之為隂陽是也。而于是揲之以四,以象四時,則是兩儀生四象也。虞翻謂四象即四時是也。而于是一扐、再扐、再變、三變,而八卦成焉,則是四象生八卦也。荀爽云四時通變,為八卦之所由始是也。夫如是,而所生止八卦已哉!吉凶定,則大業即于是生,而况其他矣?所謂生生之謂易,如是矣。其不及掛一象三,歸餘象閏者,略言之也,猶後文祇言象四時也。舊以太極、兩儀汎指天地,則於易有太極,易有四象,兩易有不合。一謂是伏羲畫卦時,則畫卦是作卦【本辭作作八卦】,不是生卦。繋詞:凡言生,如生變化、生吉凶、生情僞、生利害,皆是筮卦,非畫卦也。二、伏羲畫卦,是由乾而坤而八純,而因重以至六十四。此夫子本辭自言之,並無由一而二而三而四之法。三、【見後】。
太極祇中而不分之義,而為圖為說,聚訟不決,此必不可為訓者。四、【見後】。
四象從來無解。五、【見後】。
且後文明云:易有四象,所以示也。與下所以示、所以斷同。若指畫卦言,則隂陽老少但畫時取資之象,謂可以示世、告世、斷吉凶乎?六、予初釋此節,凡兩換稿,已略有成說。忽兒子遠宗【字姬潢】。從南昌舟中寄書,謂終狃習見,恐是申言揲筮之意,反覆舉似,予幡然從之。然此亦祕旨,不謂其遽見到此。
漢儒多以四象為四時,然不解揲筮,則四時安能生八卦?今洞然矣。若康成以木火金水為四象,虞翻以男女長少為四象,侯果以神物變化垂象圖書為四象,總是不合。至趙宋專龍陳摶先天圖,謂老陽、少陽、老隂、少隂為四象,而世其遵之。考隂陽老少仍是揲蓍所用,與畫卦不同,惟卦有動静,爻有貞變,老動少静,老變少不變,故立此數。今畫圖者先以兩儀為一重【一陽一隂】,則是而畫始非一畫也。若又加一虚中夾畫于兩儀之前,以為太極,則又别一畫,非畫卦也。且庖犧未嘗有此畫也,乃以兩陽兩隂作四象,而以為二重。夫老之與少並從已成之卦所推,故乾為老陽,非老陽而後乾也。當庖犧作乾畫時,雖有二畫,然尚未知所成為何等,而乃先曰此當為純陽之卦,此畫為老陽,有是理乎?此說之必不可通者也。乃作三重畫,而并以乾兑離震巽坎艮坤一齊出之為八卦,是一畫之後不必成乾,已先作兑離諸卦之畫,及成乾之後又不必繼坤,而反以六子之卦成之坤前,將夫子大傳所云成象乎乾,效法乎坤,與夫乾坤成列,因而重之,一索再索,得男得女諸語顯然牴牾,是敢于悖聖而以此解經,真鹵莽之甚者也。故先天之學創自魏伯陽,而道家傳之。予有八誤辯見之卷首,兹不更述,特是九六七八數復不倫,據崔憬立說,謂三天兩地陽數從三起,隂數從二起,乃自三而五而七而九,順數之則九為老陽為乾,七為長陽為震,五為中陽為坎,三為少陽為艮。自二而十而八而六,逆數之則六為老隂為坤,八為長隂為巽,十為中隂為離,二為少隂為兑。而其後揲筮法出,則計四十九策中揲四,所餘但有九六七八,而並無一四三五十二之數,于是祇以七為少陽,八為少隂,而復以三四立法,在純陽則三三成九,在純隂則二三成六,兩隂一陽則三為一陽,四為兩隂而成七,兩陽一隂則六為兩陽,二為一隂而成八,其所為老少者數有如此。今既名老少,而其為數則乾一、兑二、離三、震四、巽五、坎六、艮七、坤八,是既非大衍,又非參兩,又非扐三揲四,而公然以此當老少之數,是妄也。又陳摶授太極圖并圖說于种放,放授穆修,修授周敦頤者,其圖本魏伯陽參同契中坎離匡廓三五至精兩圖,而隋唐間道士合兩為一,名為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品圖,而唐玄宗有御製序冠于其端,今所傳一圈、一三輪、一五行,而又足以一小圈、兩大圈者是也。其圖說不知何人作,意亦舊有之,觀開句無極二字,即參同契三寶章往來洞無極,與玄宗序中寶號所稱真元聖主上方開化無極,而龍而用之可驗也。至若匡廓三五原圖、真元圖,并紹興間朱内翰子發所進圖,其紕繆無理,歷有考據,詳見予太極圖說遺議。
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,變通莫大乎四時,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,崇高莫大乎富貴。備物致用,立【荀悦漢紀立下有象字】。
成器以為天下利,莫大乎聖人。探賾【九家易作冊】。
索隱鈎深致遠,以定天下之吉凶,成天下之亹亹者。莫大【陸德明本作善】乎蓍龜。
以故法象變化,各有小大,即知崇禮卑,不過位分之間,猶且以富有之業,貴賤之等,辨其重輕,而况制器之尚象,卜筮之尚占者乎?【釋詁曰:亹亹,勉也。侯果曰:吉凶未兆之事物,皆勉勉然,願知之】。
是故天生神物,聖人則之。天地變化,聖人效之。天垂象,見吉凶,聖人象之。河出圖洛【王肅本作雒】。出書,聖人則之。易有四象,所以示也。繋辭焉,所以告也。定之以吉凶,所以斷也。
是以天生蓍龜【即神物】。
加之以法象變化,無不可法而可則。又况洪荒甫闢,神物初開,河出馬圖,山出器車,其可則有不止于蓍龜者。是其析乾坤而為四象,所以示吉凶之意,而于是繋辭以告之,凡以為斷也。所謂繋辭焉,以斷吉凶也,所以占也【據竹書紀年馬圖出河,帝王世紀河出龍圖,洛出龜書,而班固前漢志曰河圖有九篇,洛書有六篇,與鄭氏易註同。相傳龍馬出河,負圖九冊,神龜出洛,負書六冊,盖中古用竹板漆字,上古未知何物。若後儒俞琰以尚書有天球、河圖,共列東序,謂即球石之類,非也。河圖與大訓對,即書冊也。但孔安國、劉歆、班固、王充諸儒俱以洛書為禹治河時所出,則夫子引以為作易所,則反無理矣。考禹治河所得,名為洪範九疇,不名洛書。觀書云天乃錫禹洪範九疇,並不及洛書,可驗也。若云天所錫者洛書,禹因而衍之,始名洪範九疇,則書又云天不畀鯀洪範九疇,是以禹所更定之名,而天反豫竊之也,可乎?餘見前大衍之數下】。
《易》曰: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。子曰:祐者,助也。天之所助者,順也。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履信思乎順。又【鄭氏本作有】,以尚賢也。是以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也。
此亦文言之脱于此者。大有以夬之上六移為五六,而與上以九,是尚賢也。順者,五順上也。信者,五孚也。
子曰: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然則聖人之意,其不可見乎?子曰:聖人立象以盡意,設卦以盡情偽,繋辭焉以盡其言,變而通之以盡利,鼓之舞之以盡神。
則繋辭要矣。然而繋辭者,書也,書亦有不盡言者。繋辭而為書,即言也,言亦有不盡意者。夫不盡則意不可見,而易不爾也。夫易未嘗不盡言,不盡意也。以立言盡意,而凡卦爻之為情為僞,無不盡也。以繋辭盡其言,而凡通之以利用,占卜之以行鬼神,無不盡也【苟爽曰:鼔,動也。舞,行也。以三百八十四爻動行相反其卦,以盡易之神】。
乾坤,其易之緼耶?乾坤成列,而易立乎其中矣。乾坤毁,則无以見易。易不可見,則乾坤或幾乎息矣。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,化而裁之謂之變,推而行之謂之通。舉而錯【一本作措】。
之,天下之民謂之事業。是故夫象,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,而擬諸其形容,象其物宜,是故謂之象。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,而觀其會通,以行其典禮,繋辭焉以斷其吉凶,是故謂之爻。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,鼔天下之動者存乎辭。化而裁【一本作財】。
之存乎變,推而行之存乎通,神而明之存乎其人,默而成之,不言而信,存乎德行。
而特其所為意言不盡,中有蘊奥者,則藏于易之為乾坤【虞氏曰:緼,藏也。侯果曰:淵,奥也】。
自乾坤成列,而聚卦生焉。向非成列,則無以考其推移之跡,而凡一隂一陽之謂道,亦以為止此已矣【息,止也】。
惟夫隂陽,道也,而聚之為形。形上為道,形下為器,器即物也,所謂物以羣分者也。而于焉推之分之,化裁為變,推行為通。夫變化而推行之,非推易乎?變化推行,非即所云剛柔相推而變化見乎?而况通于鬼神,見于事業乎?吾前已言之矣,惟恐世之不得其言,而又不能以明言,一篇之中三致意焉。吾前所云見賾見動,因物成象,立推法以作繋辭,非不言也,故曰繋辭焉而吉凶生也。前所云言天下之賾,言天下之動,擬議之以成變化,非不言也,故曰剛柔相推而變化見也。特其意則終不可見,存乎默成耳【德行,謂有得于言而能見諸行者。舊不得其解,以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一段重見不合,妄為改移,烏知聖言之神妙如此】。
仲氏易卷二十八
<經部,易類,仲氏易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