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曰:元者,善之長也;亨者,嘉之會也;利者,義之和也;貞者,事之幹也。
此亦孔子十翼之一,以為繹文王所言,故名文言。若梁武帝云文王所作,誤矣。【劉瓛曰:作文而言其理曰文言】。
宋人僞造古易,謂王輔嗣取文言以附乾、坤二卦,因加文言二字以别之。則漢儒姚信說易有云:乾、坤為易之門戶,文說乾、坤,而六十二卦皆倣焉。又何妥曰:坤文惟一章者,以一心奉順于主也。則乾、坤文言與文言章次,皆舊所定,何待輔嗣?餘見彖下。
在天四德與在人四德相合,獨貞幹或以為信【見何妥說】;或以為智【見李鼎祚說】。
大抵四德不及信,以信屬土,土王,四季無位故也。餘見乾卦辭下。
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:乾,元亨利貞。初九曰:潛龍勿用。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隱者也。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无悶,不見是而无悶,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,確乎其不可拔,潛龍也。【體仁。京房、董遇本作體信,誤】。
夫乾無交錯,守其初位而不與有位之爻相易,是不易乎世也。假使初化柔而得巽,則有聲感物,亦可以自成其名而不爾也。夫不易乎世則遯世矣,不成乎名則有敗其名而非之者矣。于此而並無悶焉,用行舍藏,其不易其初若此。
九二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《易》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君德也。
以位言之,則正而且中。但信言謹行,以初與三為之閑,使外邪不得入,而獨存其中孚之誠,則德在天下而與之相忘。乾為君【見說卦】。
此其基也。
九三曰: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,无咎。何謂也?子曰:君子進德修業。忠信,所以進德也。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知至至之,可與幾也。知終終之,可與存義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無咎矣。
進德修業,皆乾惕中事。夫内卦至此,已至已終,而能知之。而與為至,與為終,是介于内外之交,而已得其幾。當截然有界限,有裁制之時,而能獨存其義也,則雖處内卦之上,外卦之下,而何勿得焉?
【上位自是君公,下位自是士庶,但是處則以上下交接而帶及之,易例如此】。
九四,或躍在淵,无咎,何謂也?子曰:上下无常,非為邪也;進退无恒,非離羣也。君子進德脩業,欲及時也,故无咎。
時至此,則上下進退俱無所定矣。夫所以朝乾夕惕,進德脩業者,為此時也。
九五,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,水流濕,火就燥,雲從龍,風從虎,聖人作而萬物覩。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。
此則天開地闢,萬象昭呈,山澤雷風,各相效順之際。故以天德言,則為聖作物睹;以易例言,則正櫽括衆卦,變通諸爻,使知類聚羣分之法,皆從乾、坤成列中一一推致。故特以相求、相應、相從、相就者彚示六子,而一以類字概之,此易例也。夫天地定位,則雷風相薄;山澤通氣,水火不相射,夫然後八卦相錯【見說卦辭】。
此天德,亦天則也。乃大人一出,而彌綸所及,動静剛柔,皆有以變化而各正。所謂雷風,即震、巽也。相薄,則聲應也。【張璠曰:同聲,謂震、巽也。雷風者,天之聲】。
山澤者,艮、兌也。通氣,即氣求也。【虞翻曰:謂艮、兌為山澤通氣,故相求】。
水與火,則坎與離也。水坎就濕,火離就燥,所謂水火不相射也。【乾卦中變則通體皆離,旁變則通體皆坎,不變則下離上坎,以爻位陰陽本如是也。六爻純隂陽,則可以六位為斷,此亦易例。荀爽以陽往坤成坎,陰來乾成離,則亦指變,後說各不同。爻位者,一二三四五六也。一二三即陽,隂陽為離;四五六即隂,陽隂為坎,此一定數位】然且山澤通氣,併之為雲【記曰:山出雲,易斷。兌上未成雨,為雲】震巽相薄,合而為風【雷動則風生,故震巽皆風】而乾龍坤虎【見虞氏易】各相感契,則是乾坤為震巽艮兌坎離所從出,而雷風山澤水火,凡以求以應以就以從者,無不相準。是即此六子中,而生乎天者親上,生乎地者親下,方之聚,物之分,變化而往來,所謂類也。外此可推矣。
上九曰亢龍有悔,何謂也?子曰:貴而无位,高而無民,賢人在下位而無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。
在上則貴,失位則无位。上而失位,則高而不能君其民。三之君子,二之大人,皆隔處下卦,乘而不應,而不能為之輔,故有悔。
潛龍勿用,下也。【何妥曰:此第二章,以人事明之】。
見龍在田時舍也。【次,舍也。言暫次于此】。
終日乾乾,行事也。【修行之事】。
或躍在淵,自試也。【將用未用之際以疑,故試之】。
飛龍在天,上治也。
亢龍有悔,窮之災也。【窮與極義俱見前】。
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貞復起元,故以乾元用九合稱之。此與坤卦以用六永貞合稱正同。
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【何妥曰:此第三章,以天道明之。按:漢儒多以此辭配十二月之數,以初九為黄鍾建子十一月,大呂建丑十二月;九二為太蔟建寅正月,林鍾建卯二月,于是推至上九、九十月止。孔穎達又以九五建申、上九建戌為時候太晚,不合。欲移九二當丑寅之間,則究竟參錯,且于易理無涉,故不及之】。
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。
六位之數,奇偶相間。下三位一二三,即陽隂陽離位也。他卦六爻不純,則位數不見。惟乾坤俱純,則上坎下離,相對顯然。故繋詞者偶于此爻發其例,以示易理之一。前云閑邪存誠,亦其意也。離為火,為麗,文明之象。九二位離中,故取諸此。
終日乾乾,與時偕行。
或躍在淵,乾道乃革,
【上卦之始,為革之時】。
飛龍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
位乎德,猶召誥云王位在德元也。
亢龍有悔,與時偕極。
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。
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利貞者,性情也。
乾始以生物為性情,故物成乃見。
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
大哉乾乎!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
不雜陰柔則純,不變則粹,剛則精。
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【旁通,正推類以盡之意。陸績曰:發揮變動,將旁通于坤,以成六十四卦】。
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雲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君子以成德為行,日可見之行也。潛之為言也,隱而未見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勿用也。【行即用也】。
夫初以剛德之成,入居陽位,豈非君子?君子則自可即見諸用,而勿用者,以其潛也。
君子學以聚之,問以辨之,寛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《易》曰: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君德也。
九三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九四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,故无咎。【本義以四非剛位,不當言重剛,謂重字衍。考虞氏易,九三以剛爻剛位為重剛,九四以上乾接下乾為重剛,與九三乾乾同,則不當衍矣。侯果曰:案繫詞兼三才而兩之,初、二地道,三、四人道,五、上天道。今四本人道,而與三兼為一才,非正,故曰中不在人】。
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勿違,後天而奉天時。天且勿違,而况於人乎?况於鬼神乎?
【乾鑿度曰:聖明德備曰大人也】。
與天地合德者,以六陽統六隂也。與日月合明者,上位坎,下位離也。【說見前。說卦云:離為日,坎為月】。
與四時合序者,四德即四時也。【元春、仁亨、夏禮、利秋、義貞、冬智,見易解】。
與鬼神合吉凶者,乾神合吉,坤鬼合凶【見虞氏易】。
三神似厲而非厲,四鬼有咎而无咎也。【三為神爻,四為鬼爻,見易解謙卦】。
乾德統乎天,而天不能違其德;上治繼乎天,而即承天以乘時。是大人之見,固合天地、日月、鬼神以為造,而天尚如此,况生於天地而為人,比之日月、四時而稱鬼神者?
亢之為言也,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,其惟聖人乎!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惟聖人乎!
【王肅本以前聖人聖字作愚字】。
是以貴乎用九也。乾元用九,則貞而元矣。知之者,明之者也。知始知終,所謂大明終始者如此。
仲氏易卷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