䷉【兑下乾上】
二易卦。
易
姤䷫【三來初往】。
夬䷪【三往上來】。
【凡二易之卦,俱從姤、夬、剝、復來,皆以中爻與初上相易,故演辭有意,顯示蹤蹟,多在初上。如師之出律,比之盈缶,小畜之復自道,履之其旋,大有之无交害,豫之由豫,皆是也。特其中要義,處處皆見。如此卦與同人,特于五爻示其意,此尤其匪夷者,觀者審之】。
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
【陳氏捷解謂履讀。按:卦名原有不必讀者,如否之匪人,同人于野,類】。
彖曰:履,柔履剛也。說而應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。【陸績作疾形誤】光明也。
離、巽為東南之卦,皆夏令主禮,而此以乾、兑之義。【下兑上乾,皆西方卦主義】。
兼互巽互離之禮。【二四同功為互離,三五同功為互巽】。
禮者,履也。禮由義起,而履以禮行。推姤下之巽,夬上之兑,而並易之為天澤之三,則巽嫺素履,正姤之所自往,而兑應乾金,亦夬之所自來也。然而曰履虎尾,何也?夫姤、夬兩陰,推易之祗一柔也。以一柔而居五剛之間,其在下者為我所踐,踐固履也。【此指初二也。蘇傳、程傳誤以履剛為乘剛,單指初二,非是】。
其在上者為我所躡,躡亦履也。【此指外三爻也。本義單以履為躡外三爻,亦非是】。
上下環列,無非剛健,而以區區之一柔踐之躡之,有似乎履虎尾者。然虎属金,為西方之獸,而乾與兑皆位金,故乾之五爻兼言龍虎。【雲從龍,風從虎】。
革之上兑,并及虎豹。【大人虎變,君子豹變。虞翻以坤為虎,艮為尾,震為履尾。朱升以離為虎,三履二為履尾。蘇軾以二為虎,三為履尾,既又以三為虎,四為履尾。唐鶴徵以乾為虎,兑為履尾。來知德以兑為虎,初二為履尾。則坤虎不合,離虎無據,二虎、三虎無理,惟以乾、兑為虎則近是。然單指乾,則九四何以履?單指兌,則六三何以履?總無是處】。
特乾為首,兌為口,首舉而尾隨,口向則必咥。所幸兌悅而應乾,以柔馭剛,雖其間履之所及,或凶【指六三言】;或吉【指九四言】。
而以概視之,則固不咥而亨者。蓋履非一履,第就六三為辭,則為柔履剛,而人各有履。若推之九五之履,則為剛中正,所謂履帝位而無所于疚。何則?以光明也。五互巽向離,巽為命令,而離為光明,皆南面之象。【許衡曰:卦言不咥人,爻言咥人,以三為衆所忘也。唐鶴徵曰:卦以柔履剛,故不咥;爻以柔居剛,故咥。總是卦與爻原有不必同者。惟捷解曰:有卦吉而爻凶者,履是也;有卦凶而爻吉者,歸妹是也。此得之】。
象曰:上天下澤,履;君子以辨上下,定民志。
上下以天澤言,辨與志以離言。【坎離有心志之象】,
初九:素履,往无咎。象曰:素履之往,獨行願也。
夫此履也,勿謂其初履兌剛,遂以為非,故履也。方其本姤而來,倒兌為巽,以巽柔而易兌剛,兌悅而巽順,則今之履兌初而上悅者,乃其舊之履巽柔而下順者也,素也。素不願外,雖獨行
【初為民,故獨行】可以往矣。
九二: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象曰:幽人貞吉,中不自亂也。
此則履之最正者。兌為鹵,鹵地廣衍。【需之下兑曰:衍在中也】。
坦坦然,進無應。【謂九五】。而退有比。【謂初九】。非幽人乎?幽亦兌象,兌位西,周禮所謂極西多陰是也。蓋剛在兌中,二本正位,貞而能中,則所履自不亂耳。【來知德曰:上爻為離明,則下爻為幽。如歸妹三爻離明,則二爻亦稱幽人是也。殊不知歸妹下卦亦只是兌,故然耳】。
六三:眇能視,跛能履,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為于大君。象曰:眇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能履,不足以與行也。咥人之凶,位不當也。武人為于大君,志剛也。
夫三居兌柔,兌主悅,而以互視之則倒兌。且居五巽之柔,巽主順,而以下視之則倒巽。是悅不終悅,順不終順也。况巽固多躁【巽為躁卦】,而兌亦附决【見前】。
陰僭自用,其在夬上為不全之離【夬上兌口得離之半】,離為目,此目眇也。及履乾而補離目于隔界【互離之半正在外卦】,則以為能視。在姤之下為正巽,巽為股【見說卦】。
以易兌而折于乾【兌下為陽無足】,此跛也。乃藉兌口而強續互巽之足以為足【六三為下兌之口即合為巽足】,則以為能履。而不知其實不能,何也?不足故也。乃眇固已矣,而跛則不伏,尚欲恃其跛之履而履虎尾,以為柔能悅剛,可以不咥。而不知巽足所加,即兌口之所向也。兌口反向,反則必咥,何其凶乎?夫此一柔也,陰也,武人之象也。【武在右,陰象】。
而以離為戈兵,為甲胄,為嚮明而治,肆其威武,謂可以南面而稱大君【俱見說卦】。
其志非不剛,而位不當也。夫武人也,而可以為大君也乎?
九四:履虎尾,愬愬【馬融本作虩虩,與震蘇蘇同】終吉。象曰:愬愬終吉,志行也。
夫虎尾不專在剛也,履之者亦不必專在柔也。雖曰柔履剛,惟三有然。而四與三為同才,不中不正,並處于人道之中,三履虎而四即隨之。然而三多躁而四多懼,吉凶分焉。蓋愬愬者,懼也。傳云:雖處危懼,終獲其志。已愬愬而志行矣,時未吉,終吉耳。
九五:夬履,貞厲。象曰:夬履,貞厲,位正當也。
乃以剛卦剛爻而當此剛位,所應所輔,皆莫有以柔濟者。此其為履,所以多剛果而少從容也。夫大君貴斷,而決則能斷,既貞且厲,大居正而嚴天威,于此位見之。故演易者曰:此推卦之從夬來者也。吾欲明指其所自來,以為推移之本,而難竟其說,曰:獨不觀履與同人乎?夫履與同人,則皆從姤、夬初上而推之者也。夫自姤、夬初上而推之者,其卦有四,而履與同人居其二,則欲藉此以類推其說,九五可按也。夫五卦,君也。同人之五曰:大師克相遇。遇者,姤也。同人而姤,何哉?非易姤而何以姤哉?履之五曰:夬履。夬,夬也。履而夬,何哉?非易夬何以夬哉?
上九,視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象曰:元吉在上,大有慶也。
諸陽無應,惟上獨有應,而其相應者,則正對易之六三也。三居巽初為眼【巽為多白眼】。可視我所履。而又居兌上為決【見前】。則可以考我所履之吉與否,蓋祥即吉也。苟從其所來而考視之,向以下乾之三剛,易而為上乾之上剛,特未能旋其剛而復之三耳,其旋之乎?則以兌從乾者而更為純乾,雖居履卦之終,而實為乾卦之首。乾元善長,吉莫大焉。吉而在上,不其祥乎?則不大有慶乎?夫履無定位,隨所易而各得其義。素履之往,視履之旋,即一履而往來備焉。故繋曰履不處,此之謂也。
【虞翻曰:三上相易,故曰其旋。則推易之說,前儒原有示一班者,惜其不全著也。李䞇以旋為回視其履,與唐氏象義同。來易謂旋如周旋、折旋之旋,即禮也,亦近是。惟朱升易註謂考祥為父喪祥祭,上爻當乾父之終,將以復寢,曰其旋。其者,將然之詞,則不知何據,且何以解斷至此?若程傳謂旋者,終始周完之意,則誤以周旋為周全矣。旋者,還也,轉也,疾也,繞也,周旋也,安得有周完解耶?】
仲氏易卷六
<經部,易類,仲氏易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