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3册•經部17•易类
〖周易程朱传义折衷〗三十三卷。元末明初赵采撰。采字德亮,号隆斋,潼川(今四川三台县)人,其他不详。此书用注疏本,节录程颐《易传》、朱熹《本义》之说,再益增以语录诸书,列之于前,而名以己说附列于后,是谓“折衷”。所注仅上、下经,大盖因为程颐所传不及《系辞》以下,故采亦仍之。书前冠赵氏自序,认为有了康节邵雍推明伏羲,文王之卦画,象数之学遂得以显著;有了伊川程颐推衍孔子之意,而卦画之理遂明。武夷朱熹作《本义》,厘正上、下经十翼,才始还其旧作;邵雍发挥先天之说,虽然其本义专主卜筮,但在于门人问答中又认为《易》中先儒旧说皆不可废弃,但互体、飞伏、纳甲之类却未及深索。故赵氏认为,当时学者览读《周易》,应当由邵、程、朱三先生之说溯而上之,此即为其撰书的宗旨。所以,其书虽然以宋学为宗,但却能兼及象数变互,颇存古义,并不圃于门户之见,源流不同而排斥他说。唯其割裂《周易》本义,而附于朱子《本义》,尚显失当,但此举自胡广修《周易大全》始,赵氏仅是因袭。宋末元初,学者们对程、朱学派的纷争时有调和之意,赵氏此书,也意本于此。从一定意义上说,《周易》之学只有广集众家之说,取长补短,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,并能逐渐于原旨吻合。由此而论,此书的学术价值颇高,同时,它亦代表了元人治《易》的又一种方法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六卷,宋赵以夫著。其书大旨在以不易、变易二义,明人事动、静之准则。故以奇偶为七八,交重为九六,卦画七八表示不易,爻画九六代表变易。卦画的不易中又有变易,是谓之亨...
《大易粹言》主要内容是,南宋方闻一辑。闻一为舒州人。其时,曾种知舒州,命闻一编辑此,以供阅读,种字献之,福建泉州人。〖大易粹言〗十卷。南宋方闻一辑。闻一为舒州(...
《御纂周易折中》简介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凡二十三卷,此书共计23卷,正文22卷,卷首1卷,由清康熙皇帝下诏编纂、对近代易学影响深远的易学大家李光地总裁修订、四十九...
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 [明]錢一本撰《像象管見》书籍简介 〖像象管见〗九卷。明钱一本(1539-1610)撰。此书不取京房、焦赣诸说,又不取陈抟、李之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53册•經部47•易类四库提要国朝赵继序撰。继序号易门,休宁人。乾隆辛酉举人。其书以象数言...
[明]林希元撰《易经存疑》介绍 〖易经存疑〗十二卷。明林希元撰。希元字茂贞、号次崖,福建同安(今属厦门)人,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。历官广东提学...
[唐]史徵撰《周易口诀义》简介 〖周易口诀义〗六卷。唐史徵撰。史徵,生平不详,据《崇文总目》载,知为河南人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考其为唐或五代人,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定...
[宋]杨简撰《杨氏易传》书籍介绍 〖杨氏易传〗二十卷。南宋杨简(1141-1225)撰。简字敬仲,浙江慈溪人,乾道进士,官富阳主簿,会陆九渊,问答有契,遂定师徒...
陈法撰《易笺》书籍介绍 《易笺》·八卷(山东巡抚采进本) 国朝陈法撰。法字定斋,贵州安平人。康熙癸巳进士。官至直隶大名道。其书大旨以为《易》专言人事,故彖爻之辞...
〖周易爻变义蕴〗四卷。元陈应润撰。应润,浙江天台人,生平不得详知,《黄华集》录有此书序,记应润字泽云,延□间由黄岩文学起为郡曹椽,数年后调明椽,至正乙西(134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