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61卦-中孚䷼风泽中孚(兑下巽上)-[元]赵采撰《周易程朱传义折衷•卷三十二》

[元]赵采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61卦-中孚䷼风泽中孚(兑下巽上)

第61卦:中孚䷼风泽中孚(兑下巽上)-[元]趙采撰《周易程朱傳義折衷》

周易程朱傳義折衷卷三十二

元趙采撰

程子曰:序卦節而信之,故受之以中孚。節者,為之節制,使不得過越也。信而後能行,上能信守之,下則信從之。節而信之也,中孚所以次節也。為卦内外皆實而中虚,為中孚之象。又二五皆中實,亦為孚義。在二體則中實,在全體則中虚。中虚信之本,中實信之質。

中孚:豚魚吉,利涉大川,利貞。

程子曰:豚躁魚冥,物之難感者也。孚信能感於豚魚,則无不至矣,所以吉也。忠信可以蹈水火,况涉川乎?守信之道,在乎堅正,故利於貞也。

朱子曰:孚,信也。為卦二隂在内,四陽在外,而二五之陽皆得其中。以一卦言之為中虚,以二體言之為中實,皆孚信之象也。又下說以應上,上巽以順下,亦為孚義。豚魚,无知之物。又木在澤上,外實内虚,皆舟楫之象。至信可感,豚魚涉險難而不可以失其正,故占者能致豚魚之應則吉,而利涉大川,又必利於正也。

彖曰:中孚,柔在内而剛得中,說而巽,孚乃化邦也。豚魚吉,信及豚魚也。利涉大川,乘木舟虚也。中孚以利貞,乃應乎天也。

程子曰:二柔在内,中虚為誠之象。二剛得上下體之中,中實為孚之象。卦所以為中孚也。說而巽,以二體言卦之用。上巽下說,為上至誠以順巽於下,下有孚以說從其上,如是其孚,乃能化於邦國也。若人不說從,或違拂事理,豈能化天下乎?信能及於豚魚,信道至矣,所以吉也。以中孚涉險難,其利如乘木濟川,而以虚舟也。舟虚則无沉覆之患,卦虚中為虚舟之象。中孚而貞,則應乎天矣。天之道,孚貞而已。

愚曰:中者,心孚之宅也。孚者,誠心之充也。心猶虚器,孚乃實理。心以虚納孚,孚以實充心。卦有此象,故曰中孚。彖謂柔在内而剛得中者,言二柔居四剛之内則中虚,中虚則人欲净;二剛得二五之中則中實,中實則天理充。此以内四爻言中孚也。謂說而巽,孚乃化邦者,言上巽施之而動作无違理,下說從之而愛戴无違心,上下相與,不期於信而信焉,乃化邦之道也。此以上下二體言中孚也。謂豚魚吉,信及豚魚者,巽為魚,豚魚謂六四也,今江河間所謂豚魚者是也。天欲風,則此魚作隊而出,舟人艤舟而避,風即隨起。伊川作二物說,但易中取禽獸之象多只一物,豚魚恐亦是一物也。謂利涉大川,乘木舟虚者,兌為澤,初動應四成坎,兌為決,兌決坎為大川。巽為木,兌金刳其中,舟虚也。舟虚者,中虚之象。乘木謂九五也,舟虚謂四也。夫豚魚,物之至微也,而信无所不及;大川,天下之至險也,而信无所不行。此以四、五二爻而言中孚之用也。曰中孚以利貞,乃應乎天者,易之所謂中孚,即中庸之至誠也。其曰利貞,何哉?孚而貞者,天之道也。天无所不孚,亦无所不正。孚而非貞,則涉於人欲之私,如尾生之所謂信也。其孚窮也,

象曰:澤上有風,中孚;君子以議獄緩死。

程子曰:澤上有風,感于澤中。水體虚,故風能入之;人心虚,故物能感之。風之動乎澤,猶物之感於中,故為中孚之象。君子觀其象,以議獄與緩死。君子之於議獄,盡其中而已;于決死,極於惻而已。故誠意常求于緩。緩,寛也。於天下之事,无所不盡其忠,而議獄、緩死,最其大者也。

愚曰:天下惟議獄當虚中,虚中必能思其情而求以緩其死,此用中孚之道也。

初九:虞吉,有他不燕。象曰:初九虞吉,志未變也。

程子曰:九當中孚之初,故戒在審其所信。虞,度也,度其可信而後從也。雖有至信,若不得其所,則有悔咎。故虞度而後信,則吉也。既得所信,則當誠一。若有他,則不得其燕安矣。燕,安裕也。有他,志不定也。人志不定,則惑而不安。初與四為正應,四巽體而居正,无不善也。爻以謀始之義大,故不取相應之義。若用應,則非虞也。當信之始,志未有所從,而虞度所信,則得其正,是以吉也。蓋其志未有變動,志其所從,則是變動,虞之不得其正矣。在初,言求所信之道也。

朱子曰:當中孚之初,上應六四,能度其可信而信之,則吉。復有他焉,則失其所以度之之正,而不得其所安矣。戒占者之辭也。

愚曰:虞訓度、訓防、訓專,程、朱二先生以虞為度,王輔嗣以為專,愚敢合三訓而釋之。中孚之初,在于度所宜信,而係心專一。初與四正應也,初之信四,此宜在所專一者也。然隂陽相孚,必從其近。三,近也,與初同體者也。初之說三,情也,豈可不用其防乎?故易戒之曰虞吉,謂初當專信乎四,而不失其正應,則吉。若說三而從之,則為有他,而不能燕安矣。

象曰:初九虞吉,志未變也。與家人初九象辭同。蓋中孚之初曰虞吉者,防其志於未變之初;家人之初曰閑家者,閑其家於未變之志,故皆曰志未變也。志未變,則專一而不他矣。

九二:鳴鶴在隂,其子和之。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。象曰:其子和之,中心願也。

程子曰:二剛實於中,孚之至者也。孚至則能感通。鶴鳴於幽隱之處,不聞也。而其子相應和,中心之願相通也。好爵,我有而彼亦係慕說,好爵之意同也。有孚於中,物无不應,誠同故也。至誠无遠近幽深之間,故繫辭云:善則千里之外應之,不善則千里違之。言誠通也。至誠感通之理,知道者為能識之。中心願,謂誠意所願也,故通而相應。

朱子曰:九二中孚之實,而九五亦以中孚之實應之,故有鶴鳴子和,我爵爾縻之象。鶴在隂,謂九居二。好爵,謂得中。靡與縻同,言懿德人之所好,故好爵雖我之所獨有,而彼亦係戀之也。

愚曰:此卦文公謂是大畫底離,離為飛鳥。又云:中孚、小過都有飛鳥之象,中孚是箇卵象。又按說卦,荀爽九家集解謂震為鵠。鵠,古鶴字。九二互震,鶴也。二為隂鳴,鶴在隂也。子,謂五也。五互艮,艮為少子,巽為命,五出命者也。我,五也。爾,二也。好爵,只當作孟子天爵說。此卦只是一个孚信,天下事惟是信,則人无不感,无不同,无不好。九二居中,以孚感五,如鶴鳴子和,无不相應。九五居中,以孚感二,如我爵爾縻,无不相與。二五孚信感應,莫非出於中心之自然,豈可以偽為哉?故曰中心願也。夫子於繫辭又以為君子居其室之象,何也?以九居二,剛得中而在内也。言孚誠感人之遠,其要只在慎獨,故中庸論誠而曰戒慎乎其所不睹,與此同義,此孔門之學也。

六三,得敵,或鼔或罷,或泣或歌。象曰:或鼓或罷,位不當也。

程子曰:敵,對敵也。謂所交孚者,正應上九是也。三、四皆以虚中為成孚之主,然所處則異。四得位居正,故亡匹以從上。三不中失正,故得敵以累志。以柔說之質,既有所係,唯所信是從。或鼓張,或罷廢,或悲泣,或歌樂,動息憂樂,皆係乎所信也。唯係所信,故未知吉凶,然非明逹君子之所為也。居不當位,故无所主,唯所信是從。所處得正,則所信有方矣。

朱子曰:敵,謂上九信之窮者。六三隂柔不中正,以居說極而與之為應,故不能自主,而其象如此。

愚曰:三居下卦之上,四居上卦之下,對而不相比,敵之謂也。震為鼓,或鼓也。艮為止,或罷也。三動,離為目,兌澤流目,泣也。震為聲,兌口所言,歌也。三與四同類而異志,近而不相得,視四猶敵也。故或進而鼓,或退而罷,或懼而泣,或喜而歌。惟其不當位,所以自為紛紛,而情狀如此。夫六四類也,而疑以為敵,則孰不為敵耶?三不當位,謂非中也。以四為得敵,則非孚也。非中非孚,故三之无常如此。

六四,月幾望,馬匹亡,无咎。象曰:馬匹亡,絶類上也。

程子曰:四為成孚之主,居近君之位,處得其正,而上信之至,當孚之任者也。如月之幾望,盛之至也,已望則敵矣。臣而敵君,禍敗必至,故以幾望為至盛。馬匹亡,四與初為正應,匹也。古者駕車用四,馬不能備純色,則两服兩驂各一色,又小大必相稱,故兩馬為匹,謂對也。馬者,行物也。初上應四,而四亦進從五,皆上行,故以馬為象。孚道在一,四既從五,若復下係于初,則不一而害於孚,為有咎矣,故馬匹亡則无咎也。上從五而不係於初,是亡其匹也。係初則不進,不能成孚之功也。絶其類而上從五,類謂相應也。

朱子曰:六四居隂,得正位,近於君,為月幾望之象。馬匹,謂初與已為匹,四乃絶之,而上以信于五,故為馬匹亡之象。占者如是,則无咎也。

愚曰:中孚自訟變,訟互離,日也。下卦坎,月也。二坎變震,月在東也。三離變兌,日在西也。月東日西,望也。五在中,四為幾望,震為作足之馬,四應初成坎,坎為美脊之馬,兩馬匹也。震坎皆陽卦類也。孚道貴一四,上孚五則絶其類而不應,故馬匹亡。中孚合上下二體而觀,則三四居其中,分上下二體而觀,則三四非中矣。三非中,故疑四以為敵,四非中而五不疑者,以四正且順也。四以隂居隂,既正又居巽初為順,正順而進,大臣之成孚者也。月幾望而不盈,則不疑於五,絶類而馬匹亡,則不疑於黨,四无黨而五不疑,此所以為成孚之主也,故无咎。中孚之取象於三與四者如此,各係其所居故也。

九五:有孚攣如,无咎。象曰:有孚攣如,位正當也。

程子曰:五居君位,人君之道,當以至誠感通天下,使天下之心信之,固結如拘攣然,則无咎也。人君之孚,不能使天下固結如是,則億兆之心,安能保其不離乎?五居君位之尊,由中正之道,能使天下信之如拘攣之固,乃稱其位。人君之道,當如是也。

朱子曰:九五剛健中正,中孚之實,而居尊位,為孚之主者也。下應九二,與之同德,故其象占如此。

上九:翰音登于天,貞凶。象曰:翰音登于天,何可長也?

程子曰:陽性上進,風體飛颺,九居中孚之時,處于最上,孚於上,進而不知止者也。其極至於羽翰之音,登聞于天,貞固如此,而不知變,凶可知矣。夫子曰:好信不好學,其蔽也賊。固守而不通之謂也。守孚至於窮極而不知變,豈可長久也?固守不通如是,則凶也。

愚曰:巽為雞,王輔嗣以為翰,高飛也,音飛而實不從。伊川云:羽翰之音,聲聞于天,貞固如此,而不知變,凶可知矣。文公直以為雞非登天之物,意皆未活。盖雞曰翰音者,謂雞鳴必鼓其翼,故曰翰音。雞知時而鳴,未嘗失信。周禮雞人夜呼,旦以叫百官,亦取孚信之義。然雞雖善鳴而不失信,而其聲不長,不能如鶴之聲聞于天,縱聲登天,亦何可長乎?此言上九雖剛而處高,信之感人,不能及遠,乃欲大有為則凶,與亢龍有悔同義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