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2卦-否卦䷋天地否卦(坤下乾上)-[元]赵采撰《周易程朱传义折衷•卷七》

[元]赵采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12卦-否卦䷋天地否卦(坤下乾上)

第12卦:否卦䷋天地否卦(坤下乾上)-[元]趙采撰《周易程朱傳義折衷》

程子曰:序卦:泰者,通也。物不可以終通,故受之以否。夫物理往來,通泰之極則必否,否所以次泰也。為卦天處上,地處下,是天地隔絶,不相交通,所以為否也。

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。

程子曰:天地交而萬物生於中,然後三才備。人為最靈,故為萬物之首。凡生天地之中者,皆人道也。天地不交,則不生萬物,是無人道,故曰匪人,謂非人道也。消長闔闢,相因而不息,泰極則復,否終則傾,無常而不變之理,人道豈能無也?既否則泰矣。夫上下交通,剛柔和會,君子之道也。否則反是,故不利君子貞。君子貞,道否塞不行也。大往小來,陽往隂來也。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之象,故為否也。

朱子曰:否,閉塞也,七月之卦也。正與泰反,故曰匪人,謂非人道也。其占不利於君子之正道。蓋乾往居外,坤來居内,又自漸卦而來,則九往居四,六來居三也。或疑之匪人三字衍文,由比六三而誤也。傳不特解,其義亦可見。

愚曰:否雖天地隂陽之運,然亦不徒否也。所以致否者,由用世者之匪人也。伊川言匪人是無人道,看來不是否之世都無人道,只是有人道者不出來,無人道者出來用世。若謂都無人道,則道在天地間,曷嘗一日無人道?曷嘗一日息?只是否者,以小人在位,所以說否之匪人,是非人之得時得位,所以如此。聖人為君子謀,故告之曰不利君子貞,使君子安於天以俟其復。不能安之,求以正之,非君子之利大往小來時也,故不復致吉凶之辭。

彖曰: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,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,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。内隂而外陽,内柔而外剛,内小人而外君子,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也。

程子曰:夫天地之氣不交,則萬物无生成之理;上下之義不交,則天下无邦國之道。建邦國,所以為治也。上施政以治人,民戴君而從命,上下相交,所以治安也。今上下不交,是天下無邦國之道也。隂柔在内,陽剛在外,君子往居於外,小人來處於内,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之時也。

愚曰:彖辭盡與泰反,毋庸贅論。或曰:上下不通,如何便到無邦?曰:遠臣不通乎君,則畿甸而外非吾有也;庭臣不通乎君,則堂下非吾有也;邇臣不通乎君,則措足之外非吾有也。羣雄敂關,二世弗知;韓擒虎渡江,後主弗聞,可不謂之無邦乎?

象曰:天地不交,否。君子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禄。

程子曰:天地不相交通,故為否。否塞之時,君子道消。當觀否之象,而以儉損其德,避免禍難,不可榮居禄位也。否者,小人得志之時。君子居顯榮之地,禍患必及其身,故宜晦處窮約也。

朱子曰:收歛其德,不形於外,以辟小人之難,人不得以禄位榮之。

愚曰:坤六四,天地閉,賢人隱,則以譽為咎。否之象,天地不交,君子以儉德避難,則以榮為辱。若貴且戚,則所以濟其否者,又非疎遠者之比也。

初六:拔茅茹,以其彚,貞吉,亨。象曰:拔茅貞吉,志在君也。

程子曰:泰與否皆取茅為象者,以羣陽羣隂同在下,有牽連之象也。泰之時則以同征為吉,否之時則以同貞為亨。始以内小人、外君子為否之義,復以初六否而在下為君子之道。易随時取義,變動无常,否之時在下者,君子也。否之三隂,上皆有應,在否隔之時,隔絶不相通,故无應義。初六能與其類,貞固其節,則處否之吉,而其道之亨也。當否而能進者,小人也,君子則伸道免禍而已。君子進退,未嘗不與其類同也。爻以六自守於下,明君子處否之道,象復推明以盡君子之心。君子固守其節以處下者,非樂於不進獨善也,以其道方否,不可進,故安之耳。心固未嘗不在天下也,其志常在得君而進,以康濟天下,故曰志在君也。

朱子曰:三隂在下,當否之時,小人連類而進之象,而初之惡則未形也,故戒其貞則吉而亨。蓋能如是,則變而為君子矣。小人而變為君子,則能以愛君為念,而不計其私矣。

又曰:初六是小人欲為惡,而未露時。

愚曰:文公言泰否拔茅,是君子小人牽連而進之象。但小人進多不正,故戒以貞則吉。而亨象言志在君,何也?小人其初未遇志,亦要得君求用,未有害君子之心。到得如願遂志,方漸漸做不好底事。所以初六只言小人之初心本自如此。

六二:包承,小人吉,大人否,亨。象曰:大人否亨,不亂羣也。

程子曰:六二其質則隂柔,其居則中正。以隂柔小人而言,則方否於下,志所包畜者,在承順乎上,以求濟其否,為身之利,小人之吉也。大人當否,則以道自處,豈肯枉已屈道,承順於上?唯自守其否而已。身之否,乃其道之亨也。或曰:上下不交,何所承乎?曰:正則否矣,小人順上之心,未嘗無也。夫人於否之時,守其貞節,不雜亂於小人之羣類,身雖否而道之亨也,故曰否亨。不以道而身亨,乃道之否也。不云君子而云大人,能如是,則其道大也。

朱子曰:隂柔而中正,小人而能包容承順乎君子之象,小人之吉道也。故占者小人如是則吉,大人則當安守其否,而後道亨。蓋不可以彼包承於我,而自失其守也。

又曰:否六二包承,龜山做包承小人一句,言否之世當包承那小人,却不成句。龜山專說這一段,蓋為自解洗他從蔡京父子之失也。

愚曰:包有善不善。泰之包荒,則包容之義。否之包承、包羞,則包藏之義也。二以隂邪之小,據内而應君,包藏其心,承順其上,足以得之,小人固吉矣。邪正不兩立,小人吉,則大人將如何?易曰:能安於否,深自閉藏,則亨矣。象以不亂羣釋之。夫冠章甫而適越,越斯嫉。誦詩書而入秦,秦斯戮。以皎皎潔潔之行驚羣小,羣小斯禍。能入小人之羣而不亂,真避難之良法。東京二十四友,愚哉!此卦於二稱小人吉,五稱大人吉。小人吉,其身吉,天下國家之禍也。大人吉,其身吉,天下國家之福也。是知惟大人有吉,小人無吉。易曰小人吉者,若曰小人自以為吉耳。

六三:包羞。象曰:包羞,位不當也。

程子曰:三以隂柔不中不正而居否,又切近於上,非能守道安命,窮斯濫矣。極小人之情狀者也,其所包畜,謀慮邪濫,无所不至,可羞恥也。隂柔居否而不中不正,所謂可羞者,處不當故也。處不當位,所為不以道也。

朱子曰:六三包羞,是有那志於傷善而未能之意。他六二括自包承,到這六三,已是要害君子,然做事不得,所以包許多羞恥。

又曰:六三便是做那小人了,所以包許多羞恥。世間小人做了罪過,他心下也自不安者甚多。

愚曰:三以隂柔據剛位,且居下卦之上,小人之位極矣。德不稱位,恥莫甚焉。矧切近於陽,見聞所漸,亦知其可羞矣。而不能行其所知,以至於忍恥而冒處,故謂之包羞。曰:位不當者,言不當居此位也。或曰:聖人於泰、否,只管說包字,必是卦有此象。曰:泰、否兩卦,皆乾、坤之變。天地无所不包,故泰、否多取包字為義。然天包地外,故泰有包荒之象。地只含洪光大,做天底不得,故只包承、包羞。乾、坤分量如此。

九四,有命无咎,疇離祉。象曰:有命无咎,志行也。

程子曰:四以陽剛健體居近君之位,是有濟否之才而得高位者也,足以輔上濟否。然當君道方否之時,處逼近之地,所惡在居功取忌而已。若能使動必出於君命,威柄一歸於上,則无咎而其志行矣。能使事皆出於君命,則可以濟時之否,其疇類皆附離其福祉。離,麗也。君子道行,則與其類同進,以濟天下之否,離祉也。小人之進,亦以其類也。有君命則得无咎,乃可以濟否,其志得行也。

朱子曰:九四有命无咎,疇離祉,是吉凶到此未判。須是有命,方得无咎。故須得一箇幸會,方能轉禍為福。本是隂長之卦,知九五休否,上九傾否,又自大,故好。蓋隂之與陽,自是不可相无者。今以四時寒暑而論,若無隂陽,亦做事不成。以善惡及君子小人而論,則聖人直是要消盡了惡,去盡了小人,方得。蓋亦抑隂助陽之義。

愚曰:否泰之相反也,泰之四其隂翩翩而下復,則否之四其君子亦聯志而上行。然四則小人之黨尚壯,君子之勢方微,易恐君子次且未進也,乃作其氣曰:否將轉泰,此天命也。既有天命,自今濟否,君子可无咎矣。小人疇類且將離,君子可受祉矣。象又明曰:此正君子志得道行之秋。吁!易於否極而泰曰有命,於剛陽來復曰人心,於剛浸而長曰天道,於剛自外來曰天命,是知天道多在君子。

九五:休否,大人吉。其亡其亡,繋于苞桑。象曰:大人之吉,位正當也。

程子曰:五以陽剛中正之德居君位,故能休息天下之否,大人之吉也。大人當位,能以其道休息天下之否,以馴致於泰,猶未離於否也,故有其亡之戒。否既休息,漸將反泰,不可便為安肆,當深慮遠戒,常虞否之復來,曰其亡矣,其亡矣。其繋于苞桑,謂為安固之道,如維繋于苞桑也。桑之為物,其根深固,苞謂叢生者,其固尤甚,聖人之戒深矣。有大人之德,而得至尊之位,故能休息天下之否,是以吉也。无其位,則雖有其道,將何為乎?故聖人之位,謂之大寶。

愚曰:易於否言休否,於復言休復。伊川釋休復,則以休為休美,於否則以休為休息。今愚於此,亦只以休美言。休,美事也,有仁恤斯民之意。九五以乾之剛,居尊而履正,以其時之否也。一切為休美之事,以仁恤其民。蓋知危而欲安其位者也,知亡而欲保其存者也,知亂而欲有其治者也。故常常曰:吾其亡矣,吾其亡矣。其操心危,慮患深,欲措天下於大安久固之地而後已。桑根最深固,繫于桑固也。叢包之桑,尤為不可拔,繫于苞桑,則固之固也。九五大人,懲前日之危亡,為後日之堅固,此其所以吉也。此卦兩大人,五之大人,在上之大人也。二之大人,在下之大人也。二之大人否,亨,僅足以亨其身。五之大人亨,則天下蒙福矣。

上九:傾否,先否後喜。象曰:否終則傾,何可長也!

程子曰:上九,否之終也。物理窮則必反,故泰極則否,否極則泰。上九,否既極矣,故否道傾覆而變也。先極,否也;後傾,喜也。否傾則泰矣,否終則必傾,豈有長否之理?極而必反,理之常也。然反危為安,易亂為治,必有剛陽之才而後能也。故否之上九則能傾否,屯之上六則不能變屯也。

朱子曰:且如否内二爻,是小人得志時,然不大,故不會做得事。初則如此,二又如此,三雖做得些箇,也不濟事。到四,便聖人說他那君子得時否,漸次反底道理。五說苞桑,繋辭中說得條暢盡之。上九之傾否,到這裏傾了否做泰。

愚曰:否易而泰難,勢也。故泰卦未久,至三而已變矣。否至於上,始有可變之會焉。蓋隂上而陽下,物必思復,其變之也速。今隂陽定位,欲變而為泰,是必至於傾蕩無餘而後可。夫休否繋乎人,傾否存乎天,故九五曰大人吉,言人事也。上九曰否終則傾,言天運也。否傾則復於泰矣。然徒知天而不知人,則亦不逹所以傾之之道。先否後喜,與仁者先難後獲之意同。見聖人只理會傾否,不問他喜,所以象言否終則傾,更不言喜了,用世者宜知之。

周易程朱傳義折衷卷七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