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-[元]赵采撰《周易程朱传义折衷•卷一》

[元]赵采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0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

第1卦: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-[元]趙采撰《周易程朱傳義折衷》

程子曰:上古聖人始畫八卦,三才之道備矣。因而重之,以盡天下之變,故六畫而成卦,重乾為乾。乾,天也。天者,天之形體。乾者,天之性情。乾,健也。健而無息之謂乾。夫天,專言之則道也,天且弗違是也。分而言之,則以形體謂之天,以主宰謂之帝,以功用謂之鬼神,以妙用謂之神,以性情謂之乾。乾者,萬物之始,故為天,為陽,為父,為君。

朱子曰:六畫者,伏羲所畫之卦也。一者,奇也,陽之數也。乾者,健也,陽之性也。此卦六畫皆奇,上下皆乾,則陽之純而健之至也。故乾之名,天之象,皆不易焉。問:程易言天,專言之則道也。

又曰:天地者,道也。不知天地即道耶?抑天地是形,所以為天地乃道耶?先生曰:伊川此句,某未敢道是天地,只以形言。先天而天弗違者,如禮雖先王未之有,而可以義起之類。蓋雖天之所未為,而吾意之所為,自與道契,天亦不能違也。

愚曰:易有太極。乾坤者,太極之分也。天地,形也。乾坤者,使形者也。天地可見,而所以使形者不可見。聖人畫卦,以乾坤名之。乾坤錯雜,乃生六子,六子即是乾坤破體。何以言之?乾三畫奇,純陽也。一陰雜於下,是為巽;雜於中,是為離;雜於上,是為兌。巽、離、兌,皆破乾之純體也。坤三畫耦,純陰也。一陽雜於下,是為震;雜於中,是為坎;雜於上,是為艮。震、坎、艮,皆破坤之純體也。乾謂三畫純陽。夫子曰:乾,健也。

又曰:夫乾,天下之至健也。三畫純陽,亦可謂之乾,謂之健。如需言剛健不陷,訟言險而健,小畜健而巽,泰内健外順,同人文明以健,大有剛健文明,无妄動而健,大畜剛健篤實,夬健而說,皆是有三畫純陽,所以方有健字。他卦雖有陽畫,只說得剛。蓋剛與健不同,健是全體純陽。

乾:元亨利貞。

程子曰:元、亨、利、貞,謂之四德。元者,萬物之始;亨者,萬物之長;利者,萬物之遂;貞者,萬物之成。唯乾、坤有此四德,在他卦則隨事而變焉。

朱子曰:元亨利貞,文王所繫之辭,以斷一卦之吉凶,所謂彖辭者也。元,大也;亨,通也;利,宜也;貞,正而固也。文王以為乾道大通而至正,故於筮得此卦而六爻皆不變者,言其占當得大通,而必利在正固,然後可以保其終也。此聖人所以作易敎人卜筮,而可以開物成務之精意。餘卦倣此。元亨利貞,只就物上看,亦分明。所以有此物,便有此氣;所以有此氣,便有此理。故易傳只說元者萬物之始,亨者萬物之長,利者萬物之遂,貞者萬物之成。不說氣,只說物者,言物則氣與理皆在其中。伊川所說四句,自動不得,只為遂字、成字說不盡,故某略添字說盡。元亨利貞,理也。有這四段,氣也。有這四段,理便在氣中,兩箇不曾相離。

愚曰:卦辭言元亨利貞者六卦,此卦及屯、隨,臨、无���、革也。然屯、隨二卦,但說大亨貞,臨、无���、革三卦,亦大亨以正而已。唯乾四德,不言所利,不拘一事。蓋乾德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他卦則剛柔雜居,而吉凶有偏,其所以元亨利貞,止乎一事爾。

初九

朱子曰:初九者,卦下陽爻之名。凡畫卦者,自下而上,故以下爻為初。陽數九為老,七為少,老變而少不變,故謂陽爻為九。

愚曰:下爻稱初不稱下,上爻稱上不稱終,互見終下也。爻以九命陽,以六命陰,取天地生數而言也。繫辭曰:參天兩地而���數。以天一、天三、天五積而成九,故陽爻用九;以地二、地四積而成六,故陰爻用六。陰陽之老少,取天地成數。六、七、八、九,除十而言也,數至十窮矣。故陽爻稱九不稱七,陰爻稱六不稱八,取老而變也。陽老於九,陰何以不老於十?曰:陽主進,陰主退。七為少陽,自七而進於九,則九為老陽,是以進為老也。八為少陰,自八而退於六,則六為老陰,是以退為老也。陽取其進,陰取其退,聖人扶陽抑陰之旨可見矣。

潜龍勿用。

程子曰:理無形也,故假象以顯義。乾以龍為象,龍之為物,靈變不測,故以象乾道變化,陽氣消息,聖人進退。初九在一卦之下,為始物之端,陽氣方萌,聖人側微,若龍之隱,未可自用,當晦養以俟時。

朱子曰:潜龍勿用,周公所繫之辭,以斷一卦之吉凶,所謂爻辭者也。潜,藏也;龍,陽物也。初陽在下,未可施用,故其象為潜龍,其占曰勿用。凡遇乾而此爻變者,當觀此象而玩其占也。餘爻倣此。

愚曰:震為龍,今乾六爻皆以龍言,何也?乾體本坤陽,以陰為基。以三畫卦言,初九坤一變而為震,是乾者自震而變,自震而成也,故乾為龍。潜龍不是未變化底龍,元是能飛躍底龍,只初當潜而潜,蓋初九變坤,下有伏震,故曰潜龍。或曰:見、躍、飛皆著其地,潜與亢不言其所,何也?曰:初不及,上已過,過猶不及,皆無位,何所之可云?

九二,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

程子曰:田,地上也。出見於地上,其德已著。以聖人言之,舜之田漁,時也。利見大德之君,以行其道;君亦利見大德之人,以其成其功;天下利見大德之人,以被其澤。大德之君,九五也。乾坤純體,不分剛柔,而以同德相應。

朱子曰:九二剛健中正,出潜離隱,澤及於物,物所利見。故其象為見龍在田,其占為利見大人。九二雖未得位,而大人之德巳著,常人不足以當之。故值此爻之變者,但為利見此人而已,蓋亦為在下之大人也。此以爻與占者相為主賓,自為一例。若有見龍之德,則為利見九五在上之大人矣。其他爻象,便是占者。惟見龍,人當不得,所以只當把爻做主,占者做客。大人即是見龍,占者當不得。見龍、飛龍,則占者為客。利去見那大人,即九二、九五之德,見龍、飛龍是也。若潜龍君子,則占者自當之矣。

又曰:伊川之病,在那二五相見處,卦畫如何會有相見之理?只是說人占得這卦,利於見大人。萬物覩之,覩便是見字,六爻不必限定說人君。且如潜龍勿用,若是庶人得之,自當不用;人君得之,也當退避。見龍在田,若是衆人得之,亦可用事。利見大人,如今所謂宜見貴人之類。易不是限定底物事,伊川自說一爻當一事,則三百八十四爻只當得三百八十四事。自說得好,不知如何到他解却恁地說?

愚曰:初九、九二地道,二居地表,故曰田。田是九穀所生,如大田、新田之類。二變坤為離,離為文明,故曰見龍。見龍在田,便有養育天下底作用。所以夫子言: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,利見大人。恐只是天下皆利見此大人也。

九三,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无咎。

程子曰:三雖人位,已在下體之上,未離於下而尊顯者也,舜之玄德升聞時也。日夕不懈而兢惕,則雖處危地而無咎。在下之人而君德已著,天下將歸之,其危懼可知。雖言聖人之事,苟不設戒,則何以為教?作易之義也。

朱子曰:九,陽爻;三,陽位。重剛而不中,居下之上,乃危地也。然性體剛健,有能乾乾惕厲之象,故其占如此。君子,指占者而言。言能憂懼如是,則雖處危地而無咎也。

又曰:若說龍,亦是在旱亢處底龍,所以說君子乾乾夕惕。

愚曰:九三不言龍,何也?曰:六位成章,兼三才而兩之。初九、九二,地道也,故曰在田;九三、九四,人道也,故曰君子;九五、上九,天道也,故曰在天。天道、人道言之,三、五,天人之初也,剛也;地道言之,於二,地之終也,柔也。亦以明乾六爻元不限定說龍,若都說龍,則人便以乾為人君之卦矣。蓋乾一卦,人君、聖人、君子皆可用,彼此互相備,所以夫子於九三、九四却說學者進德脩業,如何都把做聖人說?伊川言君德已著,所以文公云:如此則千百年只有舜、禹用得此爻。終日者,三變下卦為兌,四之二互離,日在西,終日也。乾,乾也。五之三互巽,為多白眼,惕也。離日在兌,故曰夕惕。

九四,或躍在淵,无咎。

程子曰:淵,龍之所安也。或,疑辭,謂非必也。躍不躍,唯及時以就安耳。聖人之動,無不時也。舜之歷試,時也。

朱子曰:或者,疑而未定之辭。躍者,無所緣而絶於地,特未飛耳。淵者,上空下洞,深昧不測之所。龍之在是,若下於田,或躍而起,則向乎天矣。九陽四陰,居上之下,改革之際,進退未定之時也,故其象如此。其占能隨時進退,則无咎也。

又曰:淵與天不争多,淵是那空虚無實底物,躍是不著地兩脚跳上去底意思。又荅陳淳曰:龍之所安,恐未然。田是平的所在,縱有水亦淺。淵則深不可測,躍則離乎行而未至乎飛。行尚以足,躍則一躍而起,足不踏地。進則便上天去,退則依舊在淵,皆不可測。下離乎行,上近乎飛,不在天,不在田,不在人,此時進退皆不由我,只聽天時而已。

愚曰:九四乾道革矣,脫去下體,變成上道,龍於此躍而自試焉。躍者,度德量力也。然猶未嘗果於躍,或焉而已;亦未嘗離其所在,淵而已。淵者,坎也。自四至上有坎象,四動之五,或躍也。不躍則怠,必於躍則邪。不怠不邪,一聽於天時而進退焉,是以無咎。伊川以為舜歷試時,曰:歷試,人試我也;或躍,我自試也。人試我者,試以職;我自者,試以德。胡安定曰:九四出人臣之上,切近至尊之位,是儲貳之象也。

朱文公曰:易不可恁地說,如五雖君位,亦不可專以君言。若將九四為儲君,則古人未立太子者,不成虚此一爻也。

九五,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

程子曰:進位乎天位也。聖人既得天位,則利見在下大德之人。與其成天下之事,天下固利見夫大德之君也。

朱子曰:剛健中正以居尊位,如以聖人之德居聖人之位,故其象如此。而占法與九二同,特所利見者在上之大人耳。若有其位,則為利見九二在下之大人也。

愚曰:九五變,則上卦為離,離為飛,乾為天。離淵而飛,飛龍在天也。離為目見也。易言悔吝,則歸之君子;言利,則歸之所見之人。蓋廣土衆民,非君子之所樂;中天下,定四海,非君子之所性。飛龍在天,豈君子之利哉?是蒼生之福也。

上九,亢龍有悔。

程子曰:九五者位之極,中正者得時之極,過此則亢矣。上九至於亢極,故有悔也。有過則有悔,唯聖人知進退存亡而無過,則不至於悔也。

朱子曰:上者,最上一爻之名。亢者,過於上而不能下之意也。陽極於上,動必有悔,故其象占如此。

愚曰:乾六爻雖言六龍,其實只一龍隱見躍飛,隨時位而不同。所以彖言六位,時成時乘,六龍只是一龍,而以時處六爻耳。文公謂此六爻不是言德學節次,是地位節次。聖人自有見成之德,只所居之位不同,德無淺深,而位有高下。亢龍有悔,上九變則上卦為兑,兑為毁折,亢滿之累也。伊川謂上九亢極,故有悔。夫亢極未便有悔,亢而欲有為方有悔,所以夫子言動而有悔。若不動,安得有悔?然能悔則尚未至乎凶。後世王通論漢武曰:能知悔而康帝業。論隋文曰:平陳之後,龍德亢矣,而卒不悔,悲夫!此深識大易有悔之義也。

用九,見羣龍无首,吉。

程子曰:用九者,處乾剛之道。以陽居乾體,純乎剛者也。剛柔相濟為中,而乃以純剛,是過乎剛也。見羣龍,謂觀諸陽之義,無為首則吉也。以剛為天下先,凶之道也。

朱子曰:用九,言凡筮得陽爻者,皆用九而不用七,蓋諸卦百九十二陽爻之通例也。以此卦純陽而居首,故於此之。而聖人因繫之辭,使遇此卦而六爻皆變者,即此占之。蓋六爻皆變,剛而能柔者,吉之道也。春秋傳曰:乾之坤曰:見羣龍無首,吉。蓋即純坤卦辭牝馬之貞,先迷後得,東北喪朋之意。

愚按:文公此說本之歐公。蓋用九是變卦,乾六爻都變則為坤,便是元亨利牝馬之貞。頭變而身不變,似無首底龍。用九用六,歐公得之。

又曰:乾坤用九六而不用七八。蓋九六變而七八不變,九上更去不得了,只得變回來做八。六下來便是五生數了,也去不得,所以却去做七。文公又謂:見群龍無首。王弼、伊川皆解不成,他是不見那用九用六之說。蓋九變則六,六變則九,九六相用,剛柔相濟,然後適中。故關子明曰:以六用九。

彖曰

程子曰:卦下之辭為彖,夫子從而釋之,通謂之彖。彖者,言一卦之義,故知者觀其彖辭,則思過半矣。

朱子曰:彖即文王所繫之辭,此名彖上傳。上者,經之上篇;傳者,孔子所以釋經之辭也。

或問:他卦先彖、���而後爻,乾卦乃先爻而後彖���,何也?愚按晁氏云:先儒謂費直專以彖���文言參解易爻,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者,自費氏始。費氏初變亂古制時,猶若今乾坤彖象繫卦之末,而卒大亂於王弼。其說蓋原於孔疏,而呂氏不取焉。朱文公則謂先儒雖言費氏以彖象文言參解易爻,初不言其分傳附經,至謂鄭康成始合彖象於經,則見於魏志甚明。又孔疏謂王弼以象本釋經文,宜相附近,故分爻之象辭,各附其當爻下者,則為得之。其實今王弼注本之乾卦,蓋存鄭康成所附之例,坤以下六十三卦,則弼所自分者此。乾卦彖象在六爻後,與他卦別者此也。後又云:近呂伯恭却去後漢中尋得一處,云是韓康伯改,都不說王弼。據某攷之,其實是韓康伯初改,如乾卦次序,其他是王弼改。此文公之說,今從之。但王弼改坤以下六十三卦,而乾卦獨依舊本附彖象文言於卦末,意者亦所以尊乾也。

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天。

程子曰:大哉乾元!贊乾元始萬物之道大也。四德之元,猶五常之仁,偏言則一事,專言則包四者。萬物資始乃統,天言元也,統言天之道也。天道始萬物,萬物資始於天也。

朱子曰:此專以天道明乾義,又析元亨利貞為四德,以明之,而此一節首釋元義也。

又曰:元者用之端,而亨利貞之理具焉。至於為亨為利為貞,則亦元之為爾,此元之所以包四德也。若分而言之,則元亨誠之通,利貞誠之復,其體用固有在矣。以用言之,則元為主;以體言之,則貞為主。

曾祖道問:元亨利貞,偏言則一事,專言則包四者。

先生云:元者,乃天地生物之端。乾言:大哉乾元,萬物資之以始;至哉坤元,萬物資之以生。乃知元者,天地生物之端倪也。元者生意,在亨則生意之長,在利則生意之遂,在貞則生意之成。若言仁,便是這意思。仁本是生意,乃惻隱之心也。

愚曰: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非謂兩儀既生之後無太極也。卦卦皆有太極,物物皆有太極。乾元者,乾之太極;坤元者,坤之太極。物資乎元,不資乎天,以惟天為大,惟元統之。統者,主張是而綱維是也。此贊元也。

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。

程子曰:言亨也。天道運行,生育萬物也。

朱子曰:此釋乾之亨也。

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,時乘六龍以御天。

朱子曰:始即元也,終謂貞也。不終則无始,不貞則无以為元也。此言聖人大明乾道之終始,則見卦之六位各以時成,而乘此六陽以行天道,是乃聖人之元亨也。

愚曰:此以天地相函,坎離相錯,而言亨也。按,虞翻論動爻,謂陰陽失位,則動而變。乾九二、九四、上九,陽居陰位,故動而變,有坎離象。雲行雨施,坎之升降也;大明終始,離之往來也。六爻之位,潜、見、躍、飛、亢,各有其時。聖人因時而乘此六位之龍,所以體乾之四德,而參贊天之化育,故曰御天。御者,運用而斡旋之也。前言統天統,如統師静握其權;此言御天御,如御馬動宣其用,是利之德也。

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乃利貞。

程子曰:乾道變化,生育萬物,洪纎高下,各以其類,各正性命也。天所賦為命,物所受為性。保合大和,乃利貞。保謂常存,合為常和。保合大和,是以利且貞也。天地之道,常久而不已者,保合大和也。

朱子曰:變者,化之漸;化者,變之成。物所受為性,天所賦為命。大和,陰陽會合冲和之氣也。各正者,得於有生之初;保合者,全於已生之後。此言乾道變化,無所不利,而萬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,以釋利貞之義也。

愚曰:乾坤相交,是生變化;萬物散殊,各正性命。各正者,一物具一正也;保合者,物物同一和也。不言乾坤而曰乾道者,坤從天之道,乾道包坤,陽得兼陰。在聖人言乾道變化者,坎離為用也。坎離為用,則性命自全,冲和之氣,絪緼會合,乾之利且貞者在我矣。此聖人所以體乾之四德也。四德者,舉其綱,則元大而包其三;循其序,則元亨相承,利貞相代;要其實,則元即為亨利貞,貞即為元一,而四四實一也。

首出庶物,萬國咸寧。

程子曰:天為萬物之祖,王為萬邦之宗。乾道首出庶物而萬彚亨,君道尊臨天位而四海從。王者體天之道,則萬國咸寧也。

愚曰:以元統天而開萬物之生者,乾也;體元居正而遂萬物之生者,聖人也。聖人不能不同乎物而不羣於物,是惟無出,出則物有所主,無為自然,而萬國各安其天矣。故彖終之以此。

象曰:

程子曰:卦下象,解一卦之象;爻下象,解一爻之象。

天行健,君子以自彊不息。

朱子曰:天,乾卦之象也。凡重卦皆取重義,此獨不然者,天一而已。但言天行,則見其一日一周,而明日又一周。若重複之象,非至健不能也。君子法之,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剛,則自彊而不息矣。

胡安定曰:天者乾之形,乾者天之用。夫天之形,望之其色蒼然,南樞入地下三十六度,北樞出地上三十六度,狀如倚杵,此天之形也。言其用,則一晝夜之間,凡行九十餘萬里。夫人之一呼一吸,謂之一息,一息之間,天行已八十餘里。人之一晝一夜,有一萬三千六百餘息,是故一晝一夜,而天行九十餘萬里,則天之健可知。又按日右轉,窮晝夜而一周,天與天蓋未始相遠也。然日之進也,纔足以當晝夜之運,而天之行,則常超一度,積日以成歲,是則天常踰一度,而日常不及一度,則所謂強健而不息者,非天行不足以當之。故聖人於此垂敎,欲使人法天之用,而不法天之形。君子觀象,顧得不自強乎?

愚曰:諸卦之象皆舉卦名,惟乾卦則不名象,以乾而言健者,何耶?曰:此聖人所以尊乾也。乾非天之所能盡,人皆知之,惟乾無對,人未必知之也。

曰:坤非乾之對耶?曰:乾尊坤卑,乾可以兼坤,而坤不可以及乾。猶之君臣耦也,而臣不可以並君,尊無二上也;夫婦耦也,而婦不可以並夫,家無二主也。乾之道能備三才萬物之象,而三才萬物之象不能兼乾之象,故聖人名卦不曰天而曰乾。乾為天地萬物之元,尊而無對,天行雖得乾之健而不足以盡乾,故聖人於大象不曰天行乾而曰天行健,豈非以乾道包括甚大,所以御天而始萬物,有非天之所能盡故與?

潜龍勿用,陽在下也。

愚曰:乾以坤為體,以卦氣言,變坤之初六為復,則陽剛潜於坤下,故曰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,勿用而陽在下也。易有當用爻變言者,今舉其一,他可類推。

見龍在田,德施普也。

程子曰:見於地上,德化及物,其施已普也。

終日乾乾,反復道也。

程子曰:進退動息,必以道也。

朱子曰:反復,重復踐行之意。

愚曰:陽在下,以氣言也;德施普,以德言也;終日乾乾,反復道者,以學言也。二卦相因,乾之又乾,不已於行,如此則反復皆道,無入而不自得也。

或躍在淵,進无咎也。

程子曰:量可而進,适其時,則無咎也。

朱子曰:可以進而不必進也。

飛龍在天,大人造也。

程子曰:大人之為,聖人之事也。

朱子曰:造,猶作也。

亢龍有悔,盈不可久也。

程子曰:盈則變有悔也。

愚曰:上卦皆以用言,四有進退之義,知其可進而進,非嘗試也。五當大有為之時,則不可以不為;上當亢極之世,則不可以無變。所謂聖人因時如此耳。

用九,天德不可為首也。

程子曰:用九,天德也。天德陽剛,復用剛而好先,則過矣。

朱子曰:言陽剛不可為物先,故六陽皆變而吉。天行以下,先儒謂之大象;潜龍以下,先儒謂之小象。後倣此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