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0卦-履卦䷉天泽履卦(兑下乾上)-[元]赵采撰《周易程朱传义折衷•卷六》

[元]赵采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10卦-履卦䷉天泽履卦(兑下乾上)

第10卦:履卦䷉天泽履卦(兑下乾上)-[元]趙采撰《周易程朱傳義折衷》

程子曰:序卦物畜然後有禮。夫物之聚,則有大小之别,高下之等,美惡之分,是物畜然後有禮。履所以繼畜也。履,禮也。禮,人之所履也。為卦天上澤下,天而在上,澤而處下,上下之分,尊卑之義,理之當也。

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

程子曰:履,人所履之道也。天在上而澤處下,以柔履藉於剛,上下各得其義,事之至順,理之至當也。人之履行如此,雖履至危之地,亦无所害。故履虎尾而不見咥嚙,所以能亨也。

朱子曰:履,有所躡而進之意也。以兑遇乾,和說以躡剛彊之後,有履虎尾而不見傷之象,故其卦為履,而占如是也。人能如是,則處危而不傷矣。

彖曰:履,柔履剛也。說而應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

程子曰:兑以隂柔履藉乾之陽,剛柔履剛也。兑以說順應乎乾,剛而履藉之,不順乎上,隂承乎陽,天下之正理也。所履如此,至順至當,雖履虎尾,亦不見傷害。以此履行,其亨可知。

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

程子曰:九五以陽剛中正尊履帝位,苟無疚病,得履道之至善光明者也。疚謂疵病,夬履是也。光明,德盛而輝光也。

愚曰:此卦一柔而履二剛,上為乾剛所履,不言剛履柔者,三柔履之主也。以柔履剛,此以六三一爻言履之義也。卦後為尾,乾之剛,虎也。四向後,尾也。三自下而履之,我說而應,彼感而順,故乾雖剛而不忤。何者?乾剛為物,順之則利,逆之則害。莊子曰:虎之與人異類,而媚養己者,順也。順則不見噬咥,可以亨矣。彖釋虎尾足矣,别出帝位,何也?人之應世,無過逆順二境。逆境莫危於履虎,順境莫大於為君。然人之情,不蹶於羊腸九折,而蹶於平地者,有矣。是以履帝位之難,尤難於履虎尾之難。

象曰:上天下澤,履;君子以辨上下,定民志。

程子曰:天在上,澤居下,天下之正理也。人之所履當如是,故取其象而為履。君子觀履之象,以辨别上下之分,以定其民志。夫上下之分明,而後民志有定。民志定,然後可以言治。民志不定,天下不可得而治也。古之時,公卿大夫而下,位各稱其德,終身居之,得其分也。位未稱德,則君舉而進之,士脩其學,學至而君求之,皆非有預於己也。農工商賈勤其事,而所享有限,故皆有定志,而天下之心可一。後世自庶士至於公卿,日至於尊榮,農工商賈日至於富侈,億兆之心交騖於利,天下紛然,如之何其可一也?欲其不亂,難矣。此由上下無定志也。君子觀履之象,而分辨上下,使各得其分,以定民之心志也。

愚曰:地卑矣,澤又卑焉,上天下澤,其象則辨矣。君子以是象制是法,使卑者安其卑,尊者安其尊,百執事無離次,四民有常業,此上下之所以辨也。上下辨則天下元倖心,蓋其志自定也。

初九:素履,往无咎。象曰:素履之往,獨行願也。

程子曰:履下處者,行之義。初處至下,素在下者也。而陽剛之才,可以上進。若安其卑下之素而往,則无咎矣。夫人不能自安於貧賤之素,則其進也,乃貪躁而動,求去乎貧賤矣。非欲有為也,既得其進,驕溢必矣,故往則有咎。賢者則安履其素,其處也樂,其進也將有為也。故得其進,則有為而無不善,乃守其素履者也。安履其素而往者,非苟利也,獨行其志願爾。獨,專也。若欲貴之心與行道之心交戰於中,豈能安履其素也?

愚曰:履如升階,自下而上。初,跬步之始也。凡異日或履坦,或履虎尾,或履帝位,皆權輿於此,豈可無其素哉?素者,平日素所踐履者也。以其素而往,則無咎矣。象曰:獨行,願也。謂幼學壯行,行其所素,乃所願也。

九二: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象曰:幽人貞吉,中不自亂也。

程子曰:九二居柔,寛裕得中,其所履坦坦然,平易之道也。雖所履得坦易之道,亦必幽静安恬之人處之,則能貞固而吉也。九二陽志上進,故有幽人之戒。履道在於安静,其中恬正,則所履安裕。中若躁動,豈能安其所履?故必幽人則能堅固而吉。蓋其中心安静,不以利欲自亂也。

朱子曰:伊川這一卦,說那大象并索履,履道坦坦處,都說得好。

愚曰:九二以剛中之德,居臣位之正,而五不我應焉。二豈以患得患失累其心哉?所履之道,坦坦而平蕩;所抱之節,幽獨而貞固,吉於天理而已。象曰:中不自亂。益知世之富貴利逹,未有能亂人者,人實自亂耳。

六三:眇能視,跛能履,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為于大君。象曰:眇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能履,不足以與行也。咥人之凶,位不當也。武人為于大君,志剛也。

程子曰:三以隂居陽,志欲剛而體本隂柔,安能堅其所履?故如盲眇之視,其明不見;跛躄之履,其行不遠。才既不足,而又處不得中,履非其正,以柔而務剛,其履如此,是履於危地,故曰履虎尾。以不善履履危地,必及禍患,故曰咥人凶。武人為於大君,如武暴之人而居人上,肆其躁率而已,非能順履而遠到也。不中正而志剛,乃為羣陽所不與,是以剛躁蹈危而得凶也。

愚按:文公謂此爻武人為於大君,必有此象。但六三隂柔,不見得有武人之象處,不可曉。以愚觀之,九二、六三、九四互離,六三、九四、九五互巽,離為目,為甲胄,巽為股,下卦兑為毁折,是離目而兑毁之,眇也;巽股而兑折之,跛也。甲胄則為武人,又兑西方金,亦武人之象,此三所以言眇跛武人也。六以隂柔居三之剛,德弱而志暴也。以無能為之德,濟之以不輕為之心,萬一有濟,以無恐懼之心,行其無能為之德,鮮不及禍。聖人於此三致其意,曰:猶眇之無見,而自任以能視;跛之無行,而自任以能履,僵仆而已。猶智不足以禦虎,而直履其尾,見咥而已。猶武人薄於藴藉,而躁暴欲為人上,志徒剛而已。所謂暴虎馮河,死而無悔,若人者與?彖言不咥,此言咥者,卦體說而應乎乾,應則以柔應剛,以說應健,如列禦寇,所謂達其怒心也。爻則才智不足,而有為於大君,妄動也,是不知宋王之猛者也。

九四:履虎尾,愬愬,終吉。象曰:愬愬,終吉,志行也。

程子曰:九四陽剛而乾體,雖居四,剛勝者也。在近君多懼之地,無相得之義。五復剛決之過,故為履虎尾。愬愬,畏懼之貌。若能畏懼,則當終吉。蓋九雖剛而志柔,四雖近而不處,故能兢慎畏懼,則終免於危而獲吉也。能愬愬畏懼則終得其吉者,志在於行而不處也,去危則獲吉矣。陽剛,能行者也。居柔,以順自處者也。

愚曰:三、四均為履虎尾,三既凶矣,四涉危而知懼,志在於行而不處也。四動成震,震為恐懼脩省,非獨可以免禍,而終因之以獲吉。象曰:志行也。九四志行,畏虎之見咥也。而六三之志方剛,不恤其咥我也。此所以三凶而四終吉。

九五:夬履,貞厲。象曰:夬履,貞厲,位正當也。

程子曰:夬,剛決也。五以陽剛乾體,居至尊之位,任其剛決而行者也。如此,則雖得正,猶危厲也。古之聖人,居天下之尊,明足以照,剛足以決,勢足以專,然而未嘗不盡天下之議,雖芻堯之微必取,乃其所以為聖也,履帝位而光明者也。若自任剛明,決行不顧,雖使得正,亦危道也,可固守乎?有剛明之才,苟專自任,猶為危道,况剛明不足者乎?易中言貞厲,義各不同,随卦可見也。戒夬履者,以其正當尊位,居至尊之位,據能專之勢,而自任剛決,不復畏慎,雖使得正,亦危道也。

愚曰:夬,決也。以剛決之威,履至尊之位,雖正猶危,何也?古之聖王,至明而不自視,至剛而不自決,求以盡人之情,夫是以剛者為之決,明者為之視,而吾兼受之,然後可以居正而不勞矣。若夫自任其決以求正,天下鮮有不為夬履之厲者,漢宣帝、唐德宗是也。宣帝猶能相丙、魏,以隂濟其所不及,至德宗則剛明自恃,忌正士以資姦臣,則又危矣。其曰位正當也,言正位而不言中,乾剛用之於獨斷也,故曰貞厲。彖曰:剛中正,故履帝位而不疚。光明義互見也。

上九:視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象曰:元吉在上,大有慶也。

程子曰:上處履之終,於其終,視其所履行,以考其善惡禍福,若其旋,則善且吉也。旋,謂周旋完備,無不至也。人之所履,考視其終,若終始完備無疚,善之至也,是以元吉。人之吉凶,繫其所履善惡之多寡,吉凶之小大也。上,履之終也。人之所履,善而至其終,周旋無虧,乃大有福慶之人也。人之行,貴乎有終。

愚曰:祥者,吉之先見,生於所履者也。視我之所履,則吉之來可考而知之矣。旋,團旋也。我之踐履,若做得團旋周備,則吉必元吉,慶必大有。若只是半截時,無由考得其祥,後面半截却不好,未可知上履之終,故其祥可考焉。

周易程朱傳義折衷卷六

<經部,易類,周易程朱傳義折衷>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