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34卦-大壮䷡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-[宋]林栗撰《周易经传集解》卷十七

[南宋]林栗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34卦-大壮䷡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34卦-大壮䷡雷天大壮(乾下震上)-[宋]林栗撰《周易经传集解》卷十七

大壮:䷡【乾下震上】

序卦曰:遯者,退也。物不可以終遯,故受之以大壯。

大壯成卦,遯之反也。自遯之壯,乾反居下,艮變為震也。乾反居下,則内健而外順矣。艮變為震,則小往而大來矣。四陽得位而居内,二隂失勢而居外,既大且壯,是以謂之大壯也。或曰:隂陽消長,必極其所至而後反。二隂之月,反為四陽,天道之行,未嘗有是,而聖人象之,何哉?曰:然。消息盈虚者,天之行也。撥亂反正者,聖人之功也。如使存亡治亂,必極其所至而後反,則何尊乎聖人?何貴乎君子?何尚乎六經哉?是以乾至上九而受之以用九,坤至上六而受之以用六,窮則變,變則通,易之所為作也。故曰:亢龍有悔,興時偕極。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。此聖人之志也。自遯而壯,亦猶是乎?

大壯。利貞。

彖曰:大壯,大者壯也。剛以動,故壯。大壯利貞,大者正也。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

下乾上震,成卦曰大壯者,初為乾,二亦為乾,三為兌,四為震。乾,健也;震,動也。陽為大,隂為小;陽為壯,隂為羸。乾、震皆陽也,斯謂之大壯矣乎?曰:物之大小,生於相形;勢之強弱,本于相輕。若乾與震相遇,則无餘象,而謂之大壯,是乾為大而震為小矣,乾為壯而震為羸矣。為其有兌象焉,為震、兌者一,為乾者二,為偶者二,為奇者四,是以謂之大壯也,故曰大壯。大者,壯也;剛以動,故壯也。大壯利貞,何謂也?曰:貞者,正也。凡易言貞與征,為相反之辭。征猶往也,貞猶正也。无平不陂,无往不復。當大壯之時,四陽在内,二隂在外,此強而彼弱矣。惟君子能守其正,而不廹於小人,則小人亦安其分,而不謀於君子,如是足矣。苟恃其強,而不思正固之道,則自壯而未可知也。故曰大壯則止,遯則退也。夫剛以動而係之止,為其卒乎艮故也。君子當遯之時,二隂在内,則可退而不可進;及壯之時,二隂在外,則可止不可征。夫聖人非不欲天下皆君子也,以為隂陽消長如晝夜寒暑然,窮則變矣。故三陽為泰,而戒以无往不復;四陽為壯,而戒以利貞征凶;五陽為夬,而戒以莫夜有戎者,畏其窮也。子曰:大壯利貞,大者正也。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君子以正守其大,則其壯莫弊,其動也孰能禦之?于斯之時,福善禍淫之戒可得而窺,好生惡殺之意可得而察,裒多益寡、扶弱抑強之理可得而驗。故曰:復其見天地之心乎!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老子曰: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,不道早已。夫所為食者為飽也,飽而生疾者有之,以懲疾而廢飽者,老氏之論也,然亦可以為戒矣。

象曰:雷在天上,大壯;君子以非禮弗履。

雷者,震也;天者,乾也。雷行天下,則物被其災;雷在天上,震驚而已。是故君子以禮自防,不傷於物,所以全其壯也。恃其壯而妄行,其為遯也,猶反掌耳。子路問強。子曰:南方之強與?北方之強與?寛柔以教,不報無道,南方之強也。君子居之,非禮弗履,斯為大壯矣。

雜卦曰:大壯則止。

大壯為卦,以四陽二隂而成。其在六爻,以各止其所為義。陽止而不廹於隂,隂止而不抗於陽,如大壯之時則可矣。夫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子也,无君子莫治小人。不可一日无小人也,无小人莫養君子。然君子常寡,而小人常衆。故陽數常奇,而隂數常偶也。聖人之心,豈惟不欲小人之勝君子,亦不欲君子之勝小人。何者?天道好還,未有窮而不變者也。當大壯之時,雖四陽而二隂,然以其數考之,多寡適足以相當。多寡足以相當,是君子之徒半於天下也。君子之徒半於天下,是天下皆君子也。如是而止焉,君子小人相與以治,不亦可乎?是以大壯諸爻,以隂居剛,以陽居柔者,皆不爭而相與者也。以隂居柔,以陽居剛者,皆不相與而至於爭者也。止則為吉,爭則為凶。大壯之君子,豈不念哉?

初九:壯于趾,征凶,有孚。象曰:壯于趾,其孚窮也。

初九乾也,以陽居剛,而在下卦之下,上无其應,而承於九二。二亦乾也,乾為健,故曰壯于趾。壯于趾者,其進銳也。大壯之君子,既得其位矣,然猶有壯趾之象,何也?在下而求進者也,故曰征凶有孚。初既无應於上,所以征者,其將廹九四而奪之權乎?凶之道也。然居最下之地,而敢於孚上人,其必有所孚矣。初九以陽居剛,其所與者,必以隂居柔者也。在卦六爻,以隂居柔,上六而已。上六,小人之勢窮者也。天下之禍,常生於小人之窮,而君子之嗜進者,常出力而為之助,是以深懲而痛艾之也。詩曰:大風有隧,貪人敗類。其是之謂乎?故曰壯于趾,其孚窮也。繋辭曰:上古穴居而野處,後世聖人易之以宫室,上棟下宇,以備風雨。盖取諸大壯,何也?君子之所以為壯者,壯于宫室,壯于藩籬,壯于輿輹,屹然有不可動之勢,則風雨鳥鼠不能入其舍,艱難險阻不能改其度,斯為壯矣。苟壯于趾,欲進而不休,豈不易窮哉?由是觀聖人一字之義,其訓周矣。

九二:貞吉。象曰:九二貞吉,以中也。

九二,乾也。以陽居柔,而在下卦之中,應乎六五之巽,故曰貞吉。貞者,正也。乾巽之相遇,剛柔之相與,斯為正矣。九二止其健而不爭,六五喪其羊而无悔,二者相濟,不失乎中行,此所以為吉也。故曰九二貞吉,以中也。

九三:小人用壯,君子用罔,貞厲。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象曰: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。

九三上體為兌,下體為乾,以陽居剛而在下卦之上,應乎上六之艮,故曰小人用壯,君子用罔。罔,不用也。乾為君子,兌為小人,以兌則應乎艮,故有用壯之象;以乾則无應,故有不用之象。夫壯也者,君子之所以自防也,從而用之,以與物角,則喪其所以為壯者矣。然以九居三,非常能不用者也,故曰貞厲。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兌為羊,羊之為畜,其生易藩,羝則不字之羊也。以兌應艮,宜有相與之情,而九三、上六隂陽偏勝,无孳乳之道,是以謂之羝羊也。漢書:匈奴使蘇武牧羝,羝乳乃得歸。注曰:羝,牡也,牡羊不能乳也。乳猶有配合之道,非絶其類者也。羝是不字之羊,是以九三、上六皆稱羝也。羊狠而好闘,群居則喜觸,羝羊无牝牡之道,飽食无為,所以用其壯者,惟觸而已。九三之羝將觸上六,閡於九四而難進,故有觸藩羸角之象。大壯之君子苟以九三為貞,斯有羸角之禍矣,此其所以為厲也。故子曰: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。

九四:貞吉,悔亡。藩决不羸,壯于大輿之輹。象曰:藩决不羸,尚往也。

九四上體為震,下體為乾,以陽居柔而在上卦之下,下无其應而承於六五之巽,故曰貞吉悔亡。四之貞吉與二均耳,所以有悔者,不中故也。乾巽遇也,震巽配也,乾震合體以承乎巽,彖之所謂剛以動故壯是也。六五之於九四,受而不逆,故曰藩决不羸。陽以四為藩,隂以五為藩,九三之來,其藩設矣,九四之來,其藩既决,則四之角不羸,故曰壯于大輿之輹。輹,輿下横木也。坤為大輿,震之一畫在坤之下,故有輿輹之象,輹壯則輿壯矣,輿壯則可以行矣。所以然者,九四不用其壯,故能使六五自决其藩,所謂不爭而善勝者也。无觸藩之羸而有輿輹之壯焉,往而不利,故子曰藩决不羸,尚往也。自四而往,其為夬乎?夬雖五陽而一隂在上,窮則反矣,是以君子安於壯而危於夬也。或曰:三以體兌為羊,故有羸角之象,四乾震也,而係之不羸,何哉?曰:此相因而成文也。三以用壯,故取羊以為之象,自四以往雖无兌象,然皆以隂陽相觸言大壯之義。六五者,兌之反也,故為喪羊,三之所敵者四,是以皆稱羊也。牝馬龍戰亦猶是矣。

六五:喪羊于易,无悔。象曰:喪羊于易,位不當也。

上六,羝羊觸藩,不能退,不能遂,无攸利,艱則吉。象曰:不能退,不能遂,不詳也。艱則吉,咎不長也。

六五巽也,以隂居剛而在上卦之中;上六艮也,以隂居柔而在上卦之上。應乎九三而止,斯為吉矣。故子曰:不能退,不能遂,不詳也。艱則吉,咎不長也。此與臨之六三咎不長也之義同。九三之君子既用罔矣,而又曰貞厲;上六之小人既觸藩矣,而又曰艱則吉。此則聖人深探物情,知艮、兌二少不能持久,故防其漸而開其自新也。使九三壯而知厲,上六困而知艱,則大壯之勢,夫孰能禦之哉?詳字依鄭、王本作詳。

周易經傳集解卷十七

<經部,易類,周易經傳集解>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