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子-[清]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别集•卷十二》

胡煦| 易经注解| 2023-02-20 15:29:33| 0

程子

大程夫子云:聖人用意深處,全在繫辭。詩、書乃皆格言。觀易須識時,然後見逐爻之間,嘗包涵數義。聖人嘗取其重者為之辭。先生此言,真知易者。

河南劉氏曰:大程夫子達於從政,以仁愛為本。某嘗問先生以臨民,曰:使民各得輸其情。問御吏,曰:正己以格物。

河南朱氏曰:先生之學,以誠為本。蓋誠者,天德也,先生得聖人之誠者也。才周萬物而不自以為高,學際三代而不自以為足,行貫神明而不自以為異,識照古今而不自以為得。

藍田呂氏曰:先生其自任之重也,寜學聖人而不至,不欲以一善成名;寧以一物不被澤為己病,不欲以一時之利為功。其自信之篤也,吾志可行,不苟潔其去就;吾義所安,雖小官有所不屑。

問:定性書云: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,自私則不能以有為為應迹,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自然。

朱子曰:君子之學,莫若擴然而大公,物來而順應。自後許多說話,都只是此二句意。艮其背不獲其身,行其庭不見其人,此是說擴然而大公。孟子曰:所惡於智者,為其鑿也。此是說物來而順應。第能於怒時遽忘其怒,是應擴然而大公。而觀物之是非,是應物來而順應。

【煦】按:明道答横渠定性書,是二十二三時所作。大公即西銘所言也,順應即中庸率性之率字。

又曰:横渠有意於絶外物而定其内,明道以為須是内外合一,動亦定,静亦定,而應物之際,自然不累於物。苟只静時能定,則動時恐被物誘去矣。

問:明道云内外兩忘,是内不自私,外應不鑿否?

朱子曰是。大抵不可以在内者為是,而在外者為非,只得随理順應。

【煦】按:不可以在内者為是,此語有大病,與告子杞柳之喻相似。緣只認得因物付物為順,不知程子止是論性,須體認子思發而中節一句,方有着落。何也?發而中節者,本乎中也,即率性之謂也。率性而中節者,性善故也。不率於性,必至千差百錯。

問:明道云:學者識得仁體,實有諸己,只要義理栽培一段。

朱子曰:這道理只熟看,久之自見。

【煦】按:必如程子此語,方為知性者也,何嘗與孟子集義之說有差别?程子體用一原,顯微無間二語,非深逹一貫之旨者不能。

程子曰:曾點、漆雕開已見大意,非實有玉尺在手,烏能較二子之短長?

程子說仁,便實去做仁;說誠,便實去做誠。宋儒脚踏實地者,止此一人。論其造誼,與深積力久者相似,蓋曾子之亞也。

明道所謂擴然而大公者,虚之體也;物來而順應者,靈之運也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