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學須知(7)-[清]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别集•卷三》

胡煦| 易经注解| 2023-02-19 22:09:35| 0
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别集•卷三》易學須知

周易函書别集卷三禮部侍郎胡煦:撰

易學須知。

須知周易一書,天地之大道存焉,故最靈最妙無過於此。觀其極細極微之物,莫不分天地之至靈以有其生,非謂靈者靈而蠢者蠢也。龜之朽骨,蓍之腐草,皆具有前知之道,而他可知矣。祖父之骨,得其地且可以福及雲來,安得謂神靈而形蠢乎?

須知周易之道,隨人用之,無往而不靈。聖人之前知,不假蓍龜,而神明便堪坐照,皆保合之太和,各正於一元者也。故用之以修身,而物格、知致、意誠、心正者,此之為也;用之以治人,而家齊、國治、天下平者,此之為也;用之於參贊,而位天地、育萬物者,此之為也;用之於萬物,而裁成其道、輔相其宜者,此之為也。故以為天地之大道也。

須知周易所闡,全是天人合一之旨,故大象率兼天人而言之,彖辭、爻辭每合天道人事而解之,不可誤看大象。

須知凡卦之大象,上句是即天道以明此卦德,下句是即人事以明此卦德,非直言此等天道、此等人事也。故曰字上特標一象字,不可不察。

須知讀易者讀完一卦,便當深察此卦之性情,到會通時自然有得,切不可執定一樁人事在其意中。

須知讀易與五經不同。五經在周易之後,當文字義理大明時,故其文義皆有虚實承接轉换之法。而周易卦圖開文字之始,止有象耳,故嘗一字一象,亦遂一象一義。

須知周易無閒文,并無虚字。如或字本無甚深義,而三四爻多用之,初上二五則鮮,以三四為人位也。又以三居下而却在内卦之上,四居上而却在外卦之下,故或之。或之者,不定之辭也。其字本無甚深義,觀五曰觀我生,上曰觀其生,以九五為君位,既自有其生矣。上爻則曰其生,明上之無位也,是即包無魚之義。周易之外,如老莊參同龍虎上經悟真篇,皆以象告,皆不當於文字義理中求也。

須知周易之文簡而該,如言初而不言中末,言上而不言下中,皆是欲人因類而推廣之耳。又如六十四卦,莫非剛柔之交,乃獨於屯卦言始交。諸卦之爻,率言動變之事,乃獨於坤之六二言動。皆引端而不竟委者也。須知周易一書,若止一占卜可盡,則孔子不必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說。彼成性存存,道義之門,繼之者善,成之者性,仁者見之謂之仁,智者見之謂之智,不憚諄復言之,何為者也?

須知天地之理,即在天地之氣化中,不可以隂陽剛柔為粗淺而畧之。周易之理,即在圖象卦爻中,不可以象為粗淺而畧之。盖形者神之寓,象者理之寓也。

須知周易止是聖人一部格物之書,是徹始徹終之事,非但學者入門之始事。故周易之象既格,則無物不格。繋傳說仰觀俯察,遠取近取,邵子以觀物名篇,皆格物之旨也。

須知物之可格,總不越隂陽二義。隂陽之理,顯之於象。周易之象,如不能格,安可謂為格物?

須知天人之秘在易中,誠明之旨在易中,一貫之妙在易中,仁孝之道在易中,體用一如、顯微無間之妙盡在易中。

須知不學周易,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。

須知易有參贊位育之道,有裁成輔相之道,有範圍曲成之道,總離不了禮樂刑政,故大象每質言之。至其施之於用,無過抗者抑之,卑者舉之,枉者直之,屈者伸之,塞者通之,結者解之,渙者聚之,促者舒之,怠者振之,昧者明之,亂者理之,顛者扶之而已。此道自具泰、否、損、益、睽、解、渙、萃、謙、頤、漸、節諸卦中,至於太元、洪範、洞極諸書,擬其皮毛,猶弗似也。豈知易冒天下之道,如天如海,随人酌而取之,無小無大,皆有實用,其中靈妙,實難言說。故聖人體之,可以參天地,贊化育;學者守之,可以修身齊家;愚賤尊之,亦可以察往知來,避凶趨吉。大哉易乎!而學人每置之高閣,何耶?

須知周易之用盡在體中,亦如河圖之成數盡涵於生數中,故伏羲止立先天圖,以後天之妙涵於先天故也。今試看大生廣生,皆知為天地之用,然上而天,下而地,地包天中,所可見者皆其體耳。是則天地所生在天地中,未嘗離天地之體出天地之外也。若誠解此,然後知文周之易確乎其為先天,其先天諸圖確乎其為流行不息,而必非對待者也。

須知卦畫不可以形器論,所以謂為先天。今試於揲蓍觀之,其所成卦爻,不過蓍數之多寡而已,謂為有形體,得乎?

須知聖人之道,盡在易象、春秋。易象,其大本也;春秋,其大用也。舍此,則學聖者無本領,亦無作用。

須知周易言天人合一之旨,故為聖人之大本;春秋具天人感應之機,故為聖人之大用。試觀其中,或天變而人從之,或人感而天應之,不是無因,特標此天時天象也。不向天人交關處著眼,則止是魯國之史耳,何云聖經?

須知周易微顯察來,便是追遡天人之所以然處;而春秋謹始慎微,便是求端於事功之所由起時。

須知既顯矣而復微之者,正要從已有爻象之後,推原到未有爻象之先,正是欲人察其來處也。聖人相傳之心法,正在於此。

須知春秋未列人事,先列天時。盖為天制運而生人,人奉天而作事,奉之則順,違之則逆,可徵元氣之潛符,感通之妙理。此即一以貫之之道,故唯春秋全是易中道理。

須知詩、書、禮、樂,皆聖道之散見者也。其發揮天人之精蘊,徹底透露者,無如周易。

須知六經之譬喻,詩之比興,皆倣於周易立象之法。須知六經四子書皆是周易道理,必須各各會通,然後可以通易。須知子史百家皆周易之支流,其中皆有周易之理,必各各知其不同,然後可以通易。又須知天時地理,歲時人事,農工醫卜,無往而非周易之道理所散見,必須各各會通,然後可以通易。須知支干納甲雖若最粗,而支干所由作,納甲所由寓,皆由周易而起,則皆至精之府也。須知後世之五行術數,皆分周易之靈妙而襲取其說,然皆各有周易之一義,則皆周易至精之寓也。故曰:易冒天下之道。

須知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。此太極二字,是說兩儀未兆之前,原有此種道理,不可言說,不可思議,故用太極二字贊之。太者,至尊至貴之稱;極者,無以復加之謂。漢儒不得其解,因兩儀、四象、八卦皆有伏羲之圖,遂謂太極亦有圖焉,誤之誤矣。太極既不得解,宜後儒之傳授皆未得其理也。

須知分二象兩一句,本上用字來。亦如伏羲畫圖,但從兩儀起;文王立卦,但從乾坤起;周公定爻,但從九六起相似。而兩儀之所自起,則畫不成;乾坤之所由來,則說不出;九六之所由肇,則不可知也。後儒不知其妙。?除一以象太極一語,驟而觀之,一似有理,而不知其誤也。故讀聖人之經,但當以經文為正耳。盖上文止說大衍之數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,此指蓍而言也。既有蓍則有象,又有五十與四十九,則有數。有象有數,皆隂陽既形以後之事。又况上文明明說出用字來,又皆隂陽既形一邊之事,安得有太極之可言乎?言筮則止言分揲掛扐而已,又何待重提太極乎?分揲掛扐之後,實有剛柔太少之妙,實具六十四等之象,用以知來藏往,此皆隂陽之事,非太極之事也。故但從分二說起耳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