䷭【巽下坤上】
升:元亨,用見大人,勿恤,南征吉。【序卦:萃者,聚也。聚而上者謂之升,故受之以升。】
伊川曰:升者,進而上也。升進則有亨義,而以卦才之善,故元亨也。用此道以見大人,不假憂恤,前進則吉也。南征,前進也。
潘氏曰:方升之初,宜擇所從,唯見大德之人則无憂,向陽明之方則得吉也。
升卦巽下順也,坤上亦順也,以順而升,此升之所以大亨也。六五為升之主,初六曰允升大吉,自下而上,用見大人,勿恤,南征吉,此初六之所以大吉也。九二、六四爻不言升者,何也?九二處大臣之位,六四處近君之位,不可復求升於上也。九二應於六五,有利用禴之象,六四安於六五之下,有王用享於岐山之象,所以无咎。彼九三升於下卦之上,是升虛邑者也,上六求升於上卦之上,是冥升者也,其為凶也又不待言矣。
彖曰:柔以時升,巽而順,
伊川曰:巽既體卑而就下,坤乃順時而上升。以時也,謂時當升也。柔既上而成升,則下巽而上順。以巽順之道升,可謂時矣。
剛中而應,是以大亨。
伊川曰:二以剛中之道應於五,五以中順之德應於二。能巽而順,其升以時,是以元亨也。
用見大人,勿恤,有慶也。
伊川曰:凡升之道,必由大人。升於位,則由王公。升於道,則由聖賢。用巽順剛中之道,以見天人,必遂其升。勿恤,不憂其不遂也。遂其升,則已有福慶,而福慶及物也。
南征吉,志行也。
伊川曰:南,人之所向。南征,謂前進也。前進則遂其升,而得行其志,是以吉也。
白雲曰:南為明方,陽之位也,君之所也,君子之類也,故南征无不吉也。
象曰:地中生木,升。
伊川曰:為卦坤上巽下,木在地下,為地中生木。木生地中,長而益高,為升之象也。
君子以順德,積小以高大。
伊川曰:君子觀升之象,以順修其德,積累微小,以至高大也。順則可進,逆乃退也。萬物之進長,皆以順道也。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。學業之充實,道德之崇高,皆曰積累而至。積小所以成高大,升之義也。
初六,允升,大吉,
伊川曰:二以剛中之德,上應於君,當升之任者也。允者,信從也。初之柔巽,唯信從於二,信二而從之,同升乃吉也。
象曰:允升大吉,上合志也。
伊川曰:與在上者合志同升也。上謂九二,從二而升,乃與二同志也。能從信剛中之賢,所以合志。
初六順而在下,與其進也,故曰允升。
九二,孚乃利用禴,无咎。
伊川曰:五雖隂柔,然居尊位。二雖剛陽,事上者也。當内存至誠,不假文飾於外。誠積於中,則自不事外飾,故曰利用禴,謂尚誠敬也。自古剛強之臣,事柔弱之君,未有不為矯飾者也。禴,祭之簡質者也。云孚乃,謂既孚宜不用文飾,專以其誠感通於上也,如是則得无咎。
象曰:九二之孚,有喜也。
伊川曰:二能以孚誠事上,不唯為臣之道尤咎而已,可以行剛中之道,澤及天下,是有喜也。
萃卦六二,以隂柔之臣而事九五剛大之君,孚乃利用禴,是其常也,故象謂之未變。升卦九二,以陽剛之臣而事六五柔弱之君,孚乃利用禴,是尤可喜者也,故象謂之有喜。
九三:升虛邑,
伊川曰:如入无人之邑。
象曰:升虛邑,无所疑也,
伊川曰:入无人之邑,其進无疑阻也。
升卦初六,柔巽在下,以順而升,是允升而吉者也。九二剛而得中,屬於巽體之正,已不敢言升矣。九三剛而不中,已在下卦之上,豈可復以剛而求升乎?以此求升,則升於无人之邑,猶可疑也。邑猶有人,則人必阻而不與之矣,无所可疑也。
六四,王用亨於岐山,吉,无咎。
伊川曰:四柔順之才,上順君之升,下順下之進,己則止其所焉。以隂居柔,隂而在下,止其所也。昔者文王之居岐山之下,上順天子而欲致之有道,下順天下之賢而使之升進,已則柔順謙恭,不出其位。至德如此,周之王業用是而亨也。又曰:四之才雖善,而其位當戒也。居近君之位,在升之時,不可復升,升則凶吝可知,故云如文王則吉而无咎也。
象曰:王用亨於岐山,順事也。
伊川曰:以柔居坤,順之至也。文王之亨於岐山,亦以順時順事而已。上順於上,下順於下,已順處其義,故云順事也。
六四處近君之位,能以坤順之體而安止於六五之下,不敢言升,是文王順事商之象也。故六四反獨言玉,以見文王可以王而不王,能升其德而不求升其位,但欲用亨於岐山而為方伯之事,是能順事其君者也。
六五,貞吉,升階,
伊川曰:五以下有剛中之應,故能居尊位而吉。然質本隂柔,必守貞固,乃得其吉也。若不能貞固,則信賢不篤,任賢不終,安能吉也?階所由而升也,任剛中之賢輔之而升,猶登進自階,言有由而易也。指言九二正應,然在下之賢皆用升之階也,能用賢則彚升矣。
象曰:貞吉升階,大得志也。
伊川曰:倚用賢才而能貞固,如是而升,可以致天下之大治,其志可大得也。
六五應於九二,剛中而應,是貞吉也。延接賢者,使之上進,有升階之象。象曰大得志,即彖所謂大亨也。
上六:冥升,
伊川曰:六以隂居升之極,昏冥於升,知進而不知止者也。其為不明甚矣。
利於不息之貞。
伊川曰:君子於貞正之德,終日乾乾,自強不息。如上六不已之心,用之於此,則利也。以小人貪求无己之心,移於進德,則何喜如之?
象曰:冥升在上,消不富也。
伊川曰:昏冥於升極上而不知己,唯有消亡,豈復有加益也?不富,无復增益也。升既極,則有退而无進也。
白雲曰:易於坤體多言不富者,隂道常乏也。泰之六四、謙之六五皆是也。
上六當升之極,以位而論,若隂暗而不知止,則為冥升在上,消不富也,无復可增益矣。若以順德而論,則愈升愈高,利於不息之貞,无時可已,是升之義也。故卦象曰:君子以順德,積小以高大。而位不必言也。
淙山讀周易卷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