䷋【坤下乾上】
否之匪人【序卦曰:泰者,通也。物不可以終通,故受之以否。】
伊川曰:凡生天地之中者,皆人道也。天地不交,則不生萬物,是无人道,故曰匪人,謂非人道也。
不利君子貞
伊川曰:上下交通,剛柔和會,君子之道也。否則反是,故不利君子貞。君子正道,否塞不行也。
童溪曰:小人之心,非不利吾君子也,不利君子之正也。
楊氏曰:吾以正道而居否之時,雖曰不利,而吾之正常自若也。
大往小來
伊川曰:陽往而隂來也。
否卦下三爻皆屬隂道,隨時消長,有小人者,有匪人者,分數各不同。初六曰貞吉,是小人處否之初,猶知君子之為貞吉,故易于初六未斥言其為小人也。六二曰包承,小人吉,爻始知小人矣。以六居二,柔而得中,猶知以包承九五而為吉,是小人之中亦有吉者,即彖所謂小人道長者也。使小人而皆无道,亦何以能長乎?至于六三,則不可謂之人矣。孟子曰: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。六三處二隂之上而柔不得中,處三陽之下而不獲于君子,包羞自任,不復知恥,即卦所謂否之匪人者也。否卦坤下乾上,上下所以不交者,由六三之无人道也,故曰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,皆責六三之辭也。上三爻皆屬陽,九四曰有命,无咎,九五曰休否,大人吉,上九曰傾否,先否後喜,皆言反否為泰之道,是君子有道以處否,所謂君子貞者,亦非終不利也。大往小來,彼小人者亦果何利于此哉?
彖曰: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,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,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。
《疏》云:上下乖隔,則邦國㓕亡。
伊川曰:天地之氣不交,則萬物无生成之理;上下之義不交,則天下无邦國之道。
内隂而外陽,内柔而外剛,内小人而外君子,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也。
伊川曰:隂柔在内,陽剛在外,君子往居于外,小人來處于内,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之時也。
泰卦彖曰:内健而外順。否卦變而曰:内柔而外剛。可以見君子小人之情狀矣。當泰之時,君子以健而敢為于内,小人則以順而獲免于外。當否之時,小人以柔而取容于内,君子則以剛而决去于外。故小人常易長,君子常易消,其道各不同也。
象曰:天地不交,否。君子以儉德避難,不可榮以禄。
伊川曰:否塞之時,君子道消。當觀否塞之象,以儉損之德,避免禍難,不可榮居祿位也。否者,小人得志之時。君子居顯榮之地,禍患必及其身,故宜晦處窮約也。
否卦以君子而當其象,是天下否塞之時,不容一日无君子也。
初六:拔茅茹,以其彚,貞吉,亨。
伊川曰:泰之時則以同征為吉,否之時則以同貞為亨。
楊氏曰:初六一隂方長,而君子已知其三隂之類從矣。已有引身而退,貞固自守之心,曰貞吉亨者,以退為吉,以窮為亨也。
象曰:拔茅貞吉,志在君也。
伊川曰:以其道方否,不可進,故安之耳。心未嘗不在天下也,其志常在得君而進,以康濟天下,故曰志在君也。
否初六與泰初九相反者也,皆言拔茅茹者,茅取其潔也。時有否泰,君子與其同類,皆欲亷潔,有拔茅茹之象,不以窮達變其節也。泰初九爻曰:以其彚,征吉。曰志在外也,是君子處泰之時,與其同類,以進為吉,則志在澤民于外也。否初六爻曰:以其彚,貞吉,亨。曰志在君也,是君子處否之時,與其同類,以守貞為吉,猶有亨否之望,則志在于感悟其君也。或謂否卦三隂在下,亦以類而進,如拔茅茹,則誤矣。
六二:包承,
潘氏曰:六二居中得正,上應九五中正之君,能包含以承順之,有坤道含之,以從王事之道。
小人吉,大人否,亨。
伊川曰:六二其質則隂柔,其居則中正。以隂柔小人而言,則方否于下,志所包者,在承順乎上,以求濟其否,為身之利,小人之吉也。大人當否,則以道自處,豈肯枉己屈道,承順于上?唯自守其否而已。身之否,乃其道之亨也。
象曰:大人否,亨,不亂羣也。
伊川曰:大人于否之時,守其正節,不雜亂于小人之羣類,身雖否而道之亨也,故曰否,亨。
六二質本隂柔,與初六、六三為羣類,唯以六居二,得中而順,善處二隂之間,不可雜亂于小人之群類,是小人之吉者也。應于九五休否之大人,而得包承之道,則知大人否亨,九五所以能亨于其上者,亦由六二能包承之于其下也。謂之包承,雖不若泰九二之包荒,然比于否六三之包羞,則六二為吉矣。
六三:包羞,
伊川曰:三以隂柔不中不正而居否,又切近于上,非能守道安命,窮斯濫矣。極小人之情狀者也,其所包蓄,謀慮邪濫,無所不至,可羞恥也。
象曰:包羞,位不當也。
潘氏曰:隂居陽位,處非其據,含羞忍恥,不足道也。
六三處二隂之上,是否卦,小人之已極者也。處不富位,猶欲包羞而不知恥,乃卦所謂匪人者也。
九四:
伊川曰:四以陽剛健體,居近君之位,是有濟否之才,而得高位者也。
有命无咎,疇離祉。
伊川曰:能使事皆出于君命,則可以濟時之否。其疇類皆附離其福祉。離,麗也。君子道同其類,同進以濟天下之否。
象曰:有命无咎,志行也。
伊川曰:有君命則得无咎,乃可以濟否,其志得行也。
楊氏曰:此志即初六之時,懷在君之志,乃今得君而行其志耳。
君子當否之時,不可榮以禄。九四无咎,與其疇類皆離于福祉者,有君命也。九五為體否之君,九四得近君之位,宜其志行也,故曰有命无咎。
九五,休否,大人吉,
伊川曰:五以陽剛中正之德居尊位,故能休天下之否,大人之吉也。
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
繫辭曰:危者,安其位者也;亡者,保其存者也;亂者,有其治者也。
伊川曰:大人當位,能以其道休息天下之否,以循致于泰,猶未離于否也,故有其亡之戒。否既休息,漸將反泰,不可便為安肆,當深慮遠戒,常虞否之復來,曰:其亡矣!其亡矣!其繫于苞桑,謂安固之道,如維繫于苞桑也。桑之為物,其本根固。苞,謂叢生者,其固尤甚,聖人之戒深矣。
象曰:大人之吉,位正當也。
伊川曰:有大人之德,而得至尊之正位,故能休天下之否,是以吉也。无其位,則雖有其道,將何為乎?故聖人之位謂之大寶。
否之時,天下无邦,小人用事,將至于亡其國矣。九五為休否之大人,知有其亡其亡之戒,所以重惡小人也。
上九,傾否,先否後喜。
伊川曰:上九,否之終也。物理極而必反,故泰極則否,否極則泰。上九,否既極矣,故否道傾覆而變也。先極,否也;後傾,喜也。否傾則泰矣。
象曰:否終則傾,何可長也?
伊川曰:否終則必傾,豈有長否之理?極而必反,理之常也。然反危為安,易亂為治,必有剛陽之才而後能也。故否之上九則能傾否,屯之上六則不能變屯也。
上九處否之終,則曰傾否,易終為君子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