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卦传-[明]何楷撰《古周易订诂•卷十六》

[明]何楷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【周易十翼】杂卦传-[明]何楷撰《古周易訂詁•卷十六》

古周易訂詁卷十六

明何楷撰

襍卦傳

【此夫子第十翼也。襍者,錯揉其次,不依文王卦序也。孔子恐後學顛倒文王所序之卦,故為之傳,以聨絡之。又恐後學以序卦為定理,故襍亂其卦,前者居于後,後者居于前。然皆以兩兩相對為義,有相戾而相勝者,有相須而相生者,有相似而宜辨者,有相乖而兩存者,大氐皆勢不可无,而理所當有。雖襍而有不襍者存,必拘拘求之位置先後之間,而強為之說,則膠而鑿矣。虞仲翔云:昔者聖人之興,因時而作,隨其時宜,不必皆相因襲,當有損益之意也。故歸藏名卦之次,亦多異於時。王道蹐駁,聖人之意,或欲錯綜以濟之,故次序卦以其襍也。蔡介夫云:序卦傳所云,流行之易也。襍卦傳所云,對待之易也。故二傳之作,聖人所不容闕也。愚前合兩卦為一對,已標舉襍卦之辭,為之義疏,以冠其前,今不辭費】。

乾剛。坤【歸藏易作奭。

按:古歸藏易今亡,惟存六十四卦名,而又闕其四,與周易不同。今取其名異者,附識于此。又有瞿欽規夜分五卦,岑 [易经十翼]杂卦传-[明]何楷撰《古周易订诂》 、林禍、馬徒三複名卦,不知當周易何卦也】柔。

比【毗志反】樂【音洛】師憂。臨、觀之義,或與或求。

屯見【賢遍反】而不失其居。蒙襍【郭、京本作稚】而著。

震【歸藏作釐】起也。艮【歸藏作狠】止也。損【歸藏作員】。

益,盛衰之始也。大畜【歸藏作 [易经十翼]杂卦传-[明]何楷撰《古周易订诂》 畜】,時也。

无妄【歸藏作毋。亡】,災也。

萃聚而升【歸藏作稱】。不來也。

謙【歸藏作兼】輕而豫怠【京房本作治,虞翻本作怡】也。

噬㗐,食也。賁,无色也。

兌見【賢遍反】而巽伏也。

隨,无故也。蠱【歸藏作蜀】則飭也【鄭玄、王肅本作節】。

剝【歸藏作僕】,爛也,復反也。晉,晝也。

明夷誅【楊慎云:古誅字有之繇切,見韻補,與晝相叶,則晝亦音周】也。井通而困相遇也【自乾、坤至此三十卦】。

咸【歸藏作諴】,速也。恒,久也。

渙【歸藏作奐】,離也。節,止也。

解【歸藏作荔】,緩也。蹇難【乃旦反】也。

睽,外也。家人【歸藏作散家人】,内也。

否、泰反其類也,大壯則止。遯【歸藏作 [易经十翼]杂卦传-[明]何楷撰《古周易订诂》 ,則退也。

大有,衆荀爽本作終也。同人,親也。

革,去故也。鼎,取新也。

小過,過也。中孚,信也。

豐多故(句),親寡旅也卦名皆在句上,旅獨在下者,取韻恊也。或云親寡旅當作旅寡親,于韻亦恊。又荀爽本以豐多故親絶句,寡旅也别為(句)

離上而坎歸藏作犖下也。

小畜歸藏作 [易经十翼]杂卦传-[明]何楷撰《古周易订诂》寡也。

履,不處也。需歸藏作溽不進也。

訟,不親也以上皆反對恊韻

大過,顛也。姤,遇也,柔遇剛也。

漸,女歸待男行也。頤,養正也。

既濟,定也。歸妹,女之終也。

未濟,男之窮也。夬,決也,剛決柔也。君子道長丁丈反,小人道憂也。

自大過顛以下,卦不反對,疑有錯簡。蔡伯靜為改正之曰:大過,顛也。頣,養正也。既濟,定也。未濟,男之窮也。歸妹,女之終也。漸,女歸待男行也。姤,遇也,柔遇剛也。夬,決也,剛決柔也。君子道長,小人道憂也。依蔡氏所定,卦既對韻亦恊。吳草廬從之,似不可易。或有為立錯簡二圖者,亦奇妙可觀,今并附録于後。大過以下八卦反對錯簡圖,又圖 姤,大過,姤,大過頤,漸,

【姤,大過,姤,大過,頤,漸,頤】

【漸、歸妹、既濟、歸妹、既濟、未濟、未濟、夬、夬、胡仲虎云:天地間剛柔每每相雜,至若君子之為剛小】。

【人之為柔,决不可使相襍也。襍卦之末,特分别君子小人之道言之,聖人贊化育、扶世變之意微矣。樊尚默云:夬終于男窮之後,蓋五剛决一柔,而乾綱正,人道立,君子樂,小人憂,男其不終窮矣乎?子華子曰:上決而成天,下決而成地,決之時用大矣哉!孔子誅少正卯,却萊兵,墮三都,皆夬道也。襍卦,聖人之夬書也;春秋,聖人之易用也。是皆經世之志,豈曰旁行不流乎哉?李子思云:天下之事,不至於決則不通,故襍卦之次序,與十三卦之制器尚象,皆終于夬。胡庭芳云:襍卦以乾為首,不終之以他卦,而必終之以夬者,蓋夬以五陽決一隂,決去一隂,則復為純乾矣。俞玉吾云:易貴變,變則不窮。夬復為乾,周流不息,即六十四卦終以未濟,亦此意也。

愚按:傳既以襍卦名,直是聖人見得易理无窮,信手拈來,无之非是。若使有段落可求,有象數可測,便不謂之襍矣。諸家說到此處,大段費盡心力,却祇是弄精魂也。若其頗稱近似者,有二說焉。或依上下經之數分之,其說本于胡仲虎,謂易終于襍卦,而交易、變易之義愈可見矣。自乾、坤至困三十卦,與上經之數相當,而襍下經十二卦于其中;自咸至夬三十四卦,與下經之數相當,而襍上經十二卦於其中,此變易之義也。坎離交之中者,本居上經三十卦内,今附于下三十四卦;震艮巽兑交之偏者,本居下經三十四卦内,今附于上三十卦。至若无反對者,上經六卦,下經二卦,今附于上者二卦,附于下者六卦,皆交易之義也。上三十卦終之以困,柔揜剛也;下三十四卦終之以夬,剛决柔也。柔揜剛,君子不失其所亨;剛决柔,君子道長,小人道憂矣。

或依八純卦分之,第一節乾剛坤柔,提綱自比至蒙,皆義之有協于剛柔者;第二節震起艮止,提綱自損至賁,皆義之有協于起止者;第三節兌見巽伏,提綱自隨至旅,皆義之有協于見伏者;第四節離上坎下,提綱自小畜至夬,皆義之有協于上下者。之二說者,其大段非不犂然可觀,然欲一一而求其合,則必有為之辭者矣。若其配對繁瑣,大義无關,附會支離,正經斯謬,是果有當于斯人之心否乎?愚无取焉。竊謂易之微言妙道,只在隂陽對列、相乘相錯、相生相克之間,即終身味之不盡矣,毋為舍玄珠而抱赤櫝也。劉濬伯云:周易六十四卦,自乾坤屯蒙而下,凡三十二變例。其法或以隂陽,或以剛柔,或以形象,或以性情,莫不有道焉。乾坤之變,牝馬為龍,神龍為馬。屯蒙之變,雲雷大難,山水小難。需訟之變,待者不訟,訟者不待。師比之變,親道多喜,毒道多憂。小畜履之變,見雲不雨,遇虎不暴。泰否之變,久治者虞,久亂者喜。同人大有之變,或為小吝,或為全福。謙豫之變,好德者吉,好樂者怠。隨蠱之變,以成為敗,以敗為成。臨觀之變,入觀則凶,入臨則吉。噬㗐賁之變,噬者凶事,賁者吉道。剝復之變,果落可悲,果生可喜。无妄大畜之變,德以獲養,養以尚賢。頣大過之變,兩實者固,兩虚者顛。坎離之變,入水則滅,入火則涸。咸恒之變,悦亦可久,久亦可悦。遯大壯之變,遇遯陽消,遇壯陽長。晉明夷之變,夷則明傷,晉則明盛。家人暌之變,在外者離,入内者合。蹇解之變,入解禍散,入蹇禍至。損益之變,或被上福,或受下報。夬姤之變,牽羊可悦,羸豕可憂。萃升之變,升亦可悦,萃亦可順。困井之變,坎險有災,寒泉有利。革鼎之變,火爐去故,烹器致新。震艮之變,以懼致福,以止修德。漸歸妹之變,得漸者貞,匪漸者慝。豐旅之變,豐則多憂,旅則深念。巽兑之變,得悦寡貞,得順寡斷。渙節之變,渙則多離,節則多止。中孚小過之變,豚魚感信,飛鳥罹凶。既濟未濟之變,得位而通,失位而窮。此三十二法者,周公之特筆也。遺此法而以序求之,於義遠矣。于令升云:凡易既分為六十四卦,以為上下經,天人之事,各有始終。夫子又為序卦爻,明其象承受之義。然則文王、周公所遭遇之運,武王、成王所先後之政,蒼精受命,短長之期,備於此矣。而夫子又重為襍卦,以易其次第。襍卦之末,又改其例,不以兩卦反覆相酬者,以示來聖後王,明道非常道,事非常事也。化而裁之者存乎變,是以終之以決,言能決斷其中,唯陽德之主也。故曰:易變則通,通則久。總而觀之,伏羲、黄帝皆繫世象賢,欲使天下世有常君也。而堯、舜禪代,非黄、農之化,朱、均頑也。湯、武逆取,非唐、虞之迹,桀、紂不君也。伊尹廢立,非從順之節,使太甲思愆也。周公攝政,非湯、武之典,成王幼年也。此皆聖賢所遭遇異時者也。夏政尚忠,忠之弊野,故殷自野以教敬。敬之弊鬼,故周自鬼以教文。文弊薄,故春秋閲諸三代而損益之。顔淵問為邦,子曰:行夏之時,乘殷之輅,服周之冕。弟子問政者數也,而夫子不與言。三代損益,以非其任也。回則備王者之佐,伊尹之人也,故夫子與之言。是故聖人之於天下也,同不是,異不非,百事以俟聖人而不惑,一以貫之矣】。

古周易訂詁卷十六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