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0卦-履卦䷉天泽履卦(兑下乾上)-[明]何楷撰《古周易订诂•卷二》

[明]何楷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10卦-履卦䷉天泽履卦(兑下乾上)

【周易上经】第10卦-履卦䷉天泽履卦(兑下乾上)-[明]何楷撰《古周易訂詁•卷二》

履卦:䷉【兑下乾上】

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

【履足踐地也。从舟,象履形。从彳,从夂,取行義也。尸聲。凡彖者,言乎一卦之所以為主也。成卦之體,在六三卦之初,二為地位,三履地上,故曰履也。吳幼清云:離于飛類象雉,于走類象虎,外文明而中隂質也。六爻全體肖離,上乾為虎之首,二與初在後,虎之尾也,故三履初,二為履虎之尾。卦名連彖辭為象,與同人、觀、艮同例。咥,齕也。人指三,三為人位,所履之尾在後,而虎首趨前,上口不開,為不咥人之象。兑以一隂見于二陽之上,其德為說,以兑承乾,能安于三陽之下,故不見傷。大抵人之涉世,多是危幾,然有履危而不傷害者,則以柔能制剛,是亨道也。書云:心之憂危,若蹈虎尾。繫辭以易之興為文王與紂之事,故其辭危。履虎尾,危之至矣,而紂卒不能傷文王,故九卦言處憂患之道,以履為首。六爻皆變為地,山、謙,兑上乾下為夬】。

序卦傳曰:物畜然後有禮,故受之以履。

【程子云:物之聚,則有大小之别,高下之等,美惡之分,是物畜然後有禮。項平甫云:履不訓禮,人之所履,未有外于禮者,故以履為有禮也。晏子云:自齊國五尺以上,力皆能勝嬰與君,所以不敢者,畏禮也】。

彖傳曰:履,柔履剛也。說而應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

【柔指三,剛指初、二。柔履剛者,此就下體自上履下而言也,釋卦名也。悦而應乎乾者,此就上體自下應上而言也。曰應者,明其非履也。三與五同功,故曰應,此釋卦辭之所以亨也。莊子云:虎與人異類,而媚養已者,順也。六三成卦之主,為履虎尾之人。柔居說體,能和悦以馴順乎虎者也。故雖履虎尾,而不至于見咥,亨矣。關子明以此方之周公云:蓋周公以叔父之親,有大功,位冢宰,而攝行天子事,亦所謂履虎尾者也。公遜碩膚,赤舄几几,萬世頌之,不咥人矣。楊敬仲云:履之道,何道也?柔而已。和悦,柔道也。柔勝剛,弱勝強,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反堅強者莫之能先。又莫柔乎風,風无形而發大屋,折大木,柔之卒勝,其剛如此。熟觀天下萬事,唯柔為勝。雖然,虎不咥人,雖人之能,亦虎之善,故下文復以剛中正而不疚為五望焉。帝指五,九五陽德,中而且正,則不過于剛,故履至尊之位而不疚病,斯乃光明之道也。過剛則疚,夬履是也。中爻離光明之象,得若君為之主,而又以其悦應之,夫何傷?味斯言也,聖人其有明王之思也夫!焦弱侯云:易以乾居上者,不獨一卦,于履獨言帝位,蓋履辨名分之卦也。六三雖以一隂統衆陽,其實臣也,下也。上有九五之君在焉,六三其敢僭諸?故特稱九五之尊曰帝位,其嚴于君臣之際如此】。

象傳曰:上天下澤,履。君子以辨上下,定民志。

【水瀦而不流者曰澤,其大者海也。不曰天下有澤,不曰澤在天下,必曰上天下澤,所以嚴大分也。天高地下,天尊地卑,澤又下之下、卑之卑者。履者,人之所履。法上天下澤之象,以辨上下,而制其踐履。上者如天之不可為澤,下者如澤之不可為天。上下各得其分,則民有定志,而无覬覦陵奪之患,此所謂禮也。故曰:履者,禮也。記云:禮禁亂之所繇生,猶坊止水之所自出。禮者,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,以為民坊者也。故制國不過千乘,都城不過百雉,富家不過百乘。貴賤有等,衣服有別,朝廷有位。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,家无二主,尊无二上。賈子云:勢明則民定,而出于一道。故人爭為宰相,而不姦為世子。非宰相尊而世子卑也,不可以知求,不可以力爭也。又云:尋常之室,无奥標之位,則父子不相別;六尺之輿,无左右之義,則君臣不明,而况其大者乎?雖然,天澤一定之分,三尺孺子亦能知之。所謂辨者,亦于其細微之際,人所易忽者,而明別之耳。人知天威之不可犯,而不知路馬之不可齒;知兄臂之不可紾,而不知疾行之為不弟。君子欲移風易俗,齊治均平,必從隱微疑似之間,區分縷析,使民凛然畏懼,不敢踰越尺寸,乃可定其心志,而帖然順治也。徒曰天尊地卑,君上臣下,則古之姦雄僭逆,悍然不顧者,何接踵比肩哉?文言云: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繇辨之不早。辨者意蓋如此】。

繫辭下傳曰:履,德之基也。

【夫聖人三陳九卦,以履為始,非无謂也。先天之卦,乾、兑同宫,皆太陽也。履合二體,天上澤下,自然之禮備矣。禮者,世所迪行而不可易,故以為德之基,謂德之積累實于兹始也。人有禮則安,无禮則危,反身循禮則非僻,无自而入,非基而何?】。

又曰:履,和而至。

【天澤定位,禮之體嚴也。柔履于剛,禮之用和也。禮以行之,遜以出之,順于道德而平其心氣,此心之太和直與乾之太和相應,是之謂履,和而至也】。

又曰:履以和行。

【所行若不繇禮,自是乖戾。和行,謂所行无乖忤也】。

初九,素履,往无咎。

【變坎為訟,絲帛未加采色曰素,言不改其舊也。兑居西方為白應巽中爻,為繩,為白。初處至下,素在下者也。九以陽德居之,安于在下,上无係應,不變所守,乃素其位而行者也。舜之飯糗茹草,若將終身,顔子之簞瓢陋巷,不改其樂,其即斯人與?往者,進也。陽主于進,故曰往。程子云:夫人不能自安于貧賤之素,則其進也,乃貪躁而動,求去乎貧賤耳,非欲有為也。既得其進,驕溢必矣,故往則有咎。賢者則安履其素,其處也樂,其進也將有為也。故得其進,則有為而无不善,乃守其素履者也。又變柔則得應,故往无咎】。

象傳曰:素履之往,獨行願也。

【无應,故曰獨素履之往以自已。獨行其素為願,而不願乎外,所謂不變塞也】。

九二,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

【變震為无妄,互體離變艮,九二以陽剛之才而居說體履道而說,如行坦途,无所窒礙,故有坦坦之象。二為地上,變震為足,又為大,履道坦坦象也。

又按:坦坦,說文云:文也。廣雅云:平也,明也。蒼頡篇云:著也。以中爻體離,故取坦坦象亦可。二剛中在下,无應于上,故曰幽人。二為人位,幽對明言,中爻離明在上,則下爻為幽矣。故歸妹中爻離九二,亦以幽人言之。二臣位而言幽人,蓋謂幽靜玄澹之人,雖處富貴,而不以榮名勢位亂其心者,豈必深山窮谷之士始為幽人哉?初素履,宜安于素,而反謂之往。二坦坦,若平行无碍,而反謂幽人之貞。蓋以爻位之剛柔言之也。初九重剛,其志在行,不能使之不往,但能不失其素,則无咎矣。學者初心皆在行志,既仕始失之。九二履柔行中,无所歆羨,峨峨清遠,不失其幽,故曰幽人之貞。貞兼正固二義,所以吉也。本卦以陽爻處隂位為美,二與四同也。而二有坦坦之易,四有愬愬之懼者,二得中而四不得中也。二與五各得中位,二貞吉而五貞厲者,二以剛居柔,五以剛居剛也。故履卦諸爻,唯九二為能盡履道之義。愚聞之師云:九四以懼免,九二以不懼免,此為倒用法也。諺言虎畏,不懼已者,坦然不亂,虎將畏之,无所揚其牙矣。變震卦為无妄動,而无妄固自履道幽貞象。彖所謂虎尾,正指初、二兩爻,然彼取全卦之象言,與本爻義无涉】。

象傳曰:幽人貞吉,中不自亂也。

【言二之中德,不以无應而自亂也。亂則遷于富貴外物,而失其所以為中德矣。守正不遷,則猶然素履之往耳】。

六三,眇能視,跛能履,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為于大君。

【變乾為重乾,互體離,變乾約象,巽變乾眇。說文云:一目小也。互離為目,目眇者所視偏,離之中虛中在三,不中不正,視之偏也。視雖偏而離目无所傷,目雖眇而猶能視之象。跛,足偏廢也。震為足,兑變震之中畫,足跛也。震下畫之陽猶存,足雖跛而猶能履之象。胡仲虎云:行不中則跛,歸妹初九但曰跛不中也。視不正則眇,歸妹九二但曰眇不正也。履六三一爻竝書之者,惡三不中且不正也。三為人位,誰咥之?九五咥之也。互體五四,三倒兑以口向内,與訟之六三食舊德同義。彖通指一卦而言,則上九虎之首也,虎口實而合,有不咥之象。此專據一爻而言,虎向前行,三履其尾,則其口必向後而齧,三適當虎口,故有咥象。隂質變陽剛為武人,重巽初六變亦曰武人為,猶虞書宣力四方,汝為之為大君,指九五陽為大五君位也。不曰為而曰為于,特謂其以膂力之剛而効使令耳。或謂武人志欲自為大君者,非。凡卦五陽而一隂,則一隂為之主,三本隂柔,而以孤隂无偶,衆往歸之,猶如眇者之能視,跛者之能履,然有剛暴之主在上,其能安之乎?其履虎尾而遭咥,固其宜也。而三于此亦憣然而思變矣,以為吾之見惡于五者,特以吾一隂獨立,將與五爭為人主故耳。變而為剛,與衆剛等列,則五得獨有其尊,而吾无自異之迹,其不吾嫉焉必也,故有武人為于大君之象焉。是道也,于文王見之,文王小心服事,非不自安于眇與跛也。其時王室如燬,父母孔邇,于是三分天下有其二,此非眇能視、跛能履乎?崇侯虎忌而譛之紂曰:西伯隂行,善矣。紂于是囚之于羑里之庫,此非履虎尾、咥人凶乎?厥後閎天以文馬美女賂紂,求赦西伯罪,遂賜鈇鉞弓矢,使得專征伐,所謂武人為于大君也。嗚呼!文王親遭此變,宜其親切而有餘思焉。不然,胡為上天下澤之卦,而乃以履虎尾名其繇也?又胡為乎于爻則言咥人凶,于彖則言不咥人之亨也?致咥之凶,以此爻六三不當位,故不咥之亨,以此卦兑柔在内,故武人為于大君,正所謂說而應乎乾者,其終不見咥也宜矣。雜卦傳曰:履,不處也。蓋言一隂將為卦主而不敢處也。而關子明亦云:履之而不處者,其周公乎?趙蕤注云:周公履天子位而不處者,以其時自有主也。是故負扆攝,流言興,乃避位而東征四國焉,亦猶文王之道也】。

象傳曰:眇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能履,不足以與行也。咥人之凶,位不當也。武人為于大君,志剛也。

【六三以隂不中正,故為眇為跛。以一隂將為卦主,故能視能履。然有虎在前,將反咥之,故雖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。雖能履,而不足以與行也。緣其以隂居陽,下履虎尾,為五所忌,故曰位不當也。志剛如咸卦。象傳云:志末。言六三欲為大君効力,志在從九五之剛也】。

九四,履虎尾,愬愬,【馬融本作虩虩】,終吉。

【變巽,為中孚互體,離變震約象,巽變艮初與二皆虎之尾,四與初敵應,下履虎之尾也。愬愬,畏懼貌。王輔嗣云:逼近至尊,以陽承陽,處多懼之地,故曰履虎尾,愬愬也。然以陽居隂,以謙為本,雖處危懼,然獲其志,故終吉也。互巽變,亦巽健而能巽入,故愬愬。至終時則吉,亦以其變而得正】。

象傳曰:愬愬終吉,志行也。

【九四居上卦之下,勢廹九五,君所猜忌之臣也。未有君忌其臣而其志得行者。今曰志行,豈以剛居柔,能愬愬戒懼故耶?】

九五,夬履,貞厲。

【變離為睽,約象。巽變坎,夬块也。夬與履皆一柔五剛之卦,上下二體互易耳。夬以五剛块,去上之一柔,今履九五,正當夬位,若以夬之道行之,則六三一隂在下,必不能免矣。夫使人謂已虎可也,而自虎不可也。六三和悦以應上,出力以奉上,其志非與五敵者也,雖不去之,何損?今必以夬為履,是乃九五欲自為虎耳,雖剛中而能无厲乎?此與彖傳所謂履帝位而不疚者互相發彼望之也,此戒之也。以夬為履則咥人,不以夬為履則不咥人。楊敬仲云:君體雖剛,而有用剛之道。乾曰用九,言其必有以用。夫九不可為九所用,用九,用剛也。徒以居崇高之位,為勢位所轉移,謂天下莫已,若與奪自我,威福自我,自用自專,以夬決為履,雖不失正,危厲也。爻變離卦為睽,水火相刑,三欲不遭咥,得乎?】

象傳曰:夬履,貞厲,位正當也。

【戒。夬履者,以其正當尊位也。夫惟辟作威作福,臣无有作威作福,此戒為人臣者之辭,非縱人主之辭也。而昧者不知,輒謂威福惟天子意。夫天之立君,豈使縱淫于民上哉?天下有道,禮樂征伐自天子出,而自天子出者,不必皆有道之天下也。秦皇、漢武之世,其為无道也孰甚?據正當之位,而蹈夬履之厲,蓋傷于所恃故也。抑又思之,臣之事君命也,无所逃于天地之間。人臣不幸而事暴主,雖有无道之加,然上天下澤,分已定矣,亦付之无可奈何而已。退之作文王拘幽操而曰:臣罪當誅兮,天王聖明。蓋深知聖心者,亦未嘗以紂居尊位為不當也】。

上九:視履考祥。

【舌本一作詳】。其旋元吉,【變兑為重,兑視四顧之意與三為應。中爻離目,彼此相見,故有視象。武王書履之銘云:行必慮正。視履所以正行也。書云:若跣弗視地,厥足用傷。考,稽也。祥,吉也。傳云吉事有祥是也。旋,謂旋反也。上九應六三,有旋反之象。履而至上,以位則隆,以勲則成,以年則高,履道終矣。降祥在天,不必考之于天,惟視吾之所履何如耳。其惟反而取三之柔體以自居,乾為兑,健而能悦,高而不危,則履道於斯大成,何吉如之?李宏甫云:眇視跛履,文王羑里以前事也。愬愬終吉,文王羑里以後事也。其旋元吉,又文王為西伯,賜斧鉞,得專征伐,以後事也。皆文王之卦也】。

象傳曰:元吉在上,大有慶也。

【在上二字可釋。至于上而猶視履考祥,此其所以為元吉也。大即元,慶即吉。不然,履道有闕,而責天之不我私,天亦何為而獨為斯人私哉?楊敬仲云:舜禹有天下,勞勤萬物,而曰不與焉者,在上而旋也。孔子十五志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而曰吾有知乎哉?无知也。是在上而旋也】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