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至柔而動也剛,至静而德方。
剛方,釋牝馬之貞也。方,謂生物有常。
集疏:
○《語錄》問:柔與剛相反,静與方相似,何也?曰:静无形,方有體。方,謂生物有常。言其方正一定,確然不易,而生物有常也。静言其體,則不可見;方言其德,則是其著也。
○徐氏曰:柔剛,釋牝馬;静方,釋貞。
又曰:以隂陽大分言之,則動而剛者為陽,静而柔者為隂。以互為隂陽者言之,則陽中自有剛柔動静,隂中亦自有剛柔動静。故繫辭言坤静翕動闢,而說卦言地道曰柔與剛,則坤亦不專於柔而静也。
○邱氏曰:坤體本至柔,及其生物發動處,柔中未嘗无剛也。
後得主而有常。
《程傳》曰:主下當有利字。
含萬物而化光。
復明亨義。
坤道其順乎,承天而時行。
復明順承天之義。此以上申彖傳之意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坤道至柔,而其動則剛;坤體至静,而其德則方。動剛,故應乾不違;德方,故生物有常。隂之道不倡而和,故居後為得,而主利萬物,坤之常也。含容萬類,功化光大,坤道其順乎,承天而時行,贊坤道之順也。
○《語錄》曰:未有乾行而坤止,且如乾施物,坤不應,則不能生物。既會生物,便是動。若不是他健後,如何配乾?只是健得來順。
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,由辯之不早辯也。易曰:履霜堅冰至。蓋言順也。
古字順、慎通用。按:此當作慎,言當辨之於微也。
集疏:
○《語錄》曰:隂陽皆自微至著,履霜堅冰,只是說微時便須著慎,所以說箇言慎也,由辯之不早辯。李光祖云:不早辯他,直到得郎當了却方辯,剗地激成事來。此說最好。
○或謂積善之家乃或惡報,積不善之家乃或善報,何也?愚曰: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理之常也。而或惡報,非常之變也。積不善之家而或善報,亦非常理也。弑君弑父,所以甚言其變,甚言其不善之積而至於是。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,言人當謹之於微也。
直其正也,方其義也。君子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敬義立而德不孤。直方大,不習无不利,則不疑其所行也。
此以學而言之也。正謂本體,義謂裁制,敬則本體之守也。直内方外,《程傳》備矣。不孤,言大也。疑故習而後利,不疑則何假於習。
總論:
○程子曰:君子主敬以直其内,守義以方其外。敬立而内直,義形而外方。義形於外,非在外也。敬義既立,其德盛矣。不期大而大矣,德不孤也。
○問:敬義何别?曰:敬只是持已之道,義便知有是有非。順理而行,是為義也。若只守一箇敬,不知集義,却是都无事也。
○《語錄》曰: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。直是直上直下,胸中无纖毫委曲。方是割截方整之意。乂曰:方外,謂有義以處之,事皆合宜,移易不得。如物之方,截然不可動,若圓物則可運而轉也。又曰: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敬立而内自直,義形而外自方。若欲以敬要去直内,以義要去方外,即非矣。又曰:聖人本意,謂占得此爻者,若直方大,則不習而自无不利。夫子將敬字解直字,將義字解方字,德不孤解大字。敬而无義,則做事出來必錯了。只義而无敬,則无本何以為義?皆是孤也。須是敬義立,方不孤。
○饒氏曰:直内方外,是君子之用工處。直即性中之正,方即性中之義。敬以直内,則能存本然之體;義以方外,則能行本然之用。能存本然之體,則内自直;能行本然之用,則外自方。猶如乾說元者善之長,亨者嘉之會,利者義之和,貞者事之幹,是說本然之德。體仁長人,嘉會合禮,利物和義,貞固幹事,是行其本然之德也。
通論:
○《語錄》問:乾之九二是聖人之德,坤之六二是賢人之德,如何?曰:只為九二是見成底,不待修為。自庸言之,信至德博而化,此即聖人之德也。坤六二須是敬以直内,義以方外,如此方能德不孤。此是自直與方以至於大,修為之序如此,此是賢人之德也。又曰:坤只說得持守一邊事。如乾九三言忠信所以進德,修辭立誠所以居業,便連致知持守都說了。坤從頭至尾,皆去了一箇頭。如云後得主而有常,或從王事无成有終,皆是无頭。陳文蔚曰:此是聖人賢人不同處。曰:然。又曰:忠信進德是乾健工夫,蓋是剛健純粹,兢兢業業,日進而不自己,如活龍然,精彩氣燄自有不可及者。直内方外是坤順工夫,蓋是固執持守,依文案本底做將去,所以為學者事。
○又曰:忠信進德是健底意思,是硬立拗做去。敬以直内是順底意思,只恁地收斂做去。
隂雖有美,含之以從王事,弗敢成也。地道也,妻道也,臣道也,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。
集疏:
蔡氏曰:從王事而不敢居成功者,臣之職也。代天終物而成功主於天者,地之道也。以天地之數言之,天數終於九,故不足於終,而代其終者,地十也。
○問:夫子又是一意,全與爻象之意不同,是為萬世臣子立例。饒氏曰:是泛說臣子之道。又曰:不是朱先生如此分出,則人只將夫子之說去解爻辭。
○丘氏曰:美,陽也。六三隂中有陽,故曰有美。釋章義,以坤隨乾,則乾得坤而有終矣。以乾倡坤,則坤得乾而有首矣。此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。
天地變化草木蕃,天地閉賢人隱。易曰:括囊,无咎无譽。蓋言謹也。
集疏:
○泉峰龔氏曰:坤六四以隂居隂,乃天地閉塞之時,賢者於此只合隱遁。易曰:括囊者,言慎密而不出也。上文所舉天地變化草木蕃,非此爻有此義,蓋言天地之通塞,人物之顯晦,各有其時,人當順以處之耳。
○愚案:易中皆是起箇例子,言天地變化草木蕃,則天地閉而草木收斂可知。言天地閉而賢人隱,則天地開而賢人用世可知。六四之括囊,則為天地閉之時也。
君子黃中通理。
黄中,言中德在内,釋黄字之義也。
正位居體。
雖在尊位而居下體,釋裳字之義也。
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,發於事業,美之至也。
美在其中,復釋黄中。暢於四支,復釋居體。
集疏:
蔡氏曰:黄中通理,釋黄義。正位居體,釋裳義。黄中,正德在内。通理,文无不通,言柔順之德藴於内也。正位,居在中之位。居體,居下體而不僭,言柔順之德形於外也。美在其中,黄中通理也。暢於四支,發於事業,正位居體也。二、五皆中,二,内卦之中,其發見於外者,不疑其所行而已。五,外卦之中,其施於外,有事業之可觀,坤道之美,至此極矣,故曰美之至也。
隂疑於陽必戰,為其嫌於无陽也,故稱龍焉。猶未離其類也,故稱血焉。夫玄黄者,天地之雜也,天玄而地黄。
疑謂均敵而无小大之差也。坤雖无陽,然陽未嘗无也。血,隂屬,蓋氣陽而血隂也。玄黄,天地之正色,言隂陽皆傷也。
○此以上申象傳之意。
集疏:
蔡氏曰:十月為純坤之月,六爻皆隂,然生生之理,无頃刻而息。一陽雖生於子,而實始於亥,十月之時,特未成爻耳。聖人為其純隂而嫌於无陽也,故稱龍以明之。古人謂十月為陽月者,蓋出此。
周易本義集成卷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