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: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。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缾,凶。
井者,穴地出水之處,以巽木入乎坎水之下,而上出其水,故為井。改邑不改井,故无喪无得,而往者來者,皆井其井也。汔,幾也。繘,綆也。羸,敗也。汲井幾至,未盡綆而敗其缾,則凶也。其占為事仍舊无得喪,而又當敬勉,不可幾成而敗也。
集疏:
○胡氏曰:邑者,人民所聚,居井居地而不遷,猶君子之身可以富貴貧賤,君子之道不為富貴貧賤加損。夫井終日汲之不為喪,終日不汲不為盈,猶君子之用不用,君民之幸不幸耳,於君子何所損益哉。井濟於時,往來莫不資其養,猶君子之德,遠近莫不被其澤。
○程子曰:井以濟用為功,幾至而未及用,亦與未繘井同。君子之道,貴乎有成也,所以五穀不熟,不如荑稗。掘井九仭而不及泉,猶為棄井。有濟物之用而未反物,猶无井也。羸敗其缾而失之,其用喪矣。
○郭氏曰:井之為物,水在下者也。今坎水居上而為井者,水在下則未用,在上則出而有功,乃能盡井之義也。
○《語録》曰:汔至一句,亦未繘井,羸其缾,是一句意。幾至而止,如綆未及升而缾敗,言功不成也。
○徐氏曰:以卦體言,初柔為井眼,二三剛為泉實,四柔為井中空處,五剛為泉實,已汲將出井也。上柔為井口,有全井之象。
○丘氏曰:改邑不改井,井之體也。无喪无得,井之德也。往來井井,井之用也。此三句言井之事。汔至亦未繘井,未及於用也。羸其缾,則并失其用矣。此二句言汲井之事。
○泉峰龔氏曰:邑,坤象。井之為卦,上卦本坤,下卦本乾,以乾下畫之陽,易坤中爻之隂,是改邑也。井之為物,一定而不可移,不改井也。變坤為坎,是邑可改而井不可改。汔至亦未繘井,羸其缾,指九五而言。九五有汲泉已上而未出井口之象,夫汲泉己上而幾出井口,未能盡綆而敗缾,則功不及物,井道无成,是以凶也。夫九五陽剛中正,在爻辭則井洌寒泉,食非幾及而敗者,但以井之全體言之,則有此象,故不可以不戒。若能自勉以終其功,則吉矣。
初六:井泥不食,舊井无禽。
井以陽剛為泉,上出為功,初六以隂居下,故為此象。蓋井不泉而泥,則人所不食,而禽鳥亦莫之顧也。
集疏:
徐氏曰:初六隂柔,在井之下,有泥象。又曰:人品汚下,无用於世,為人所棄者,觀於此爻,可以知所當勉矣。
○泉峰龔氏曰:舊井无禽,象義俱未詳。
○愚案:舊井无禽之說,程子謂井水之上,人獲其用,禽鳥亦就而求焉。舊廢之井,人既不食,水不復上,則禽鳥亦不復往。易氏謂舊井不食,邑為无人,禽得而犯之。今謂之无禽,則猶有人焉。李氏謂四不應初,无禽也。无禽,則人不食可知。
《本義》謂:禽鳥亦莫之顧,諸說不同。蓋初六隂處最下,井泥也。井泥不食,則為舊井。雖禽亦无,則井道廢,而用不能及物矣。六爻惟初、二兩爻位不當,故皆為廢井。
九二,井谷射鮒,甕敝漏。
九二,剛中有泉之象。然上无正應,下比初六,功不上行,故其象如此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鮒,沙隨以為井有蝦蟇。
○古為徐氏曰:流濕就下,水之常也。井之用則悖矣。井谷射鮒,井有孔穴,水下注於井,射其鮒也。甕汲水,器敝漏,則水下注。二位柔比初,故有此二象。
○泉峰,龔氏曰:鮒必蝦蟇也,今廢井中多有之。井谷射鮒,只是井中孔穴,鮒墜於其中,有若射焉。似不必謂水下注於井,射其鮒也。
九三:井渫不食,為我心惻,可用汲。王明,並受其福。
渫,不停汚也。井渫不食,而使人心惻,可用汲矣。王明,則汲井以及物,而施者、受者並受其福也。九三以陽居陽,在下之上,而未為時用,故其象占如此。
集疏:
○劉氏曰:九三以陽居陽,進乎初與二,為能潔治矣。然尚居巽體,未能上出,故為不食。
○耿氏曰:為我心惻,而我未嘗惻,則其所養可知也矣。
六四:井甃,无咎。
以六居四,雖得其正,然隂柔不泉,則但能修治,而无及物之功,故其象為井甃,而占則无咎。占者能自修治,則雖无及物之功,而亦可以无咎矣。
集疏:
○郭氏曰:九三有其才,而未得其時。六四近中正之君,非无其時矣,而其才不能濟物,足以自修而已,故為井甃之象焉。雖不能濟物,苟能自修,則无過矣。易之言无咎,於有疑之爻多言之。其不言者,或明見其无咎,或明知其有咎。如井之初六、九二,雖未至凶,皆有咎也。九三雖未至吉,知其无咎矣。六四之才,疑於有咎,故明以无咎言之。
○丘氏曰:三在内卦,而言井渫者,渫以致其潔也。四在外卦,而言井甃者,甃以禦其汚也。蓋不渫則井之汚不潔,不甃則井之潔者易。汚居子,内外交相養之道也。
九五:井洌寒泉,食。
洌,潔也。陽剛中正,功及於物,故為此象。占者有其德,則契其象也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五以陽剛中正居高位,井道之至善者也。洌,謂甘潔也。井泉以寒為美,甘潔之寒泉,可為人食也。然而不言吉者,井以上出為成功,未至於上,未及用也。
○易氏曰:坎位北而寒,故言井洌寒泉。五位乎中正,陽水上出,乃井養不窮之利。然言食而不言吉,井以上出為功,利及於人,至上而後為元吉也。又曰:三與五皆泉之潔者,三居甃下,未汲之泉也,故曰不食。五出乎甃,己汲之泉也,故曰食。
上六:井收勿幕,有孚,元吉。
收,汲取也。晁氏曰:收,鹿盧收繘者也,亦通。幕,蔽覆也。有孚,謂其出有原而不窮也。井以上出為功,而坎口不揜,故上六雖非陽剛,而其象如此。然占者應之,必有孚乃元吉也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井收勿幕,取而勿蔽也。其利无窮,井之施廣矣大矣。又曰:他卦之終,為極為變,惟井與鼎終,乃為成功,是以吉也。
○丘氏曰:内卦井道之小成,外卦井道之大成也。坎為輿,在井之上,而下應巽繩,亦有取繘之象。
總論:
○李氏曰:初井泥,二井谷,皆廢井也。三井渫,則渫初之泥。四井甃,則甃二之谷。既渫既甃,則井道全也。故五井洌而泉寒,上井收而勿幕,功始及物,而井道大成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