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,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。
晉,進也。康侯,安國之侯也。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,言多受大賜,而顯被親禮也。蓋其為卦,上離下坤,有日出地上之象,順而麗乎大明之德。又其變自觀而來,為六四之柔,進而上行,以至於五。占者有是三者,則亦當有是寵也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大明在上,而下體順附,諸侯承王之象也。六五以柔居君位,明而順麗,為得待下親密之義,是以為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也。
○項氏曰:康侯用錫馬蕃庶,侯享王之禮也。錫,猶錫貢、錫納之錫。享禮,匹馬卓立,九馬随之,故曰蕃庶。晝日三接,王接侯之禮也。覲禮,延升,一也;覲畢致享,升致命,二也;享畢王勞之,升成拜,三也。順而麗乎大明,此釋康侯用錫馬蕃庶;柔進而上行,此釋晝日三接也。
○易氏曰:下卦坤為衆,為馬,有錫馬蕃庶之象;上卦離為日,為晝,有晝日三接之象。
○泉峰龔氏曰:程子、項氏康侯錫馬之說,有理有據,當從之。
○愚謂:晉自觀而來,六四之柔,上升於五,而觀六四之辭曰:觀國之光,利用賓于王。正與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同義,皆以自下升上,得接於君,而蒙寵賚者也。晉,進也。不謂之進者,晉有明盛之義。彖、象所言,明晉之義。六爻所言,晉進之義也。
初六,晉如摧如,貞吉。罔孚,裕无咎。
以隂居下,應不中正,有欲進見摧之象。占者如是,而能守貞則吉。設不為人所信,亦當處以寛裕,則无咎也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初居晉之下,進之始也。晉如,升進也。摧如,抑退也。於始進而不遂其進,惟得正則吉也。罔孚,上未見信也。苟上未見信,則當安中自守,雍容寛裕,无急於求上之信,故得无咎。苟欲信之心切,非汲汲以失其守,則悻悻以傷於義矣,皆有咎也。此君子處進退之道也。
○《語録》曰:晉如摧如,象也。貞吉,占辭。罔孚,裕无咎,又是解上面兩句。恐貞吉說不分明,故又曉之。
○毛氏曰:摧如在彼,而吾不可以不正。罔孚在上,而吾不可以不裕。
○蔡氏曰:晉如摧如,進而復退也。貞吉,進退得正,故吉。罔孚,四也。處晉之初,四未信也。裕則終信,故无咎。
○愚謂:初六進而見摧,能守貞則吉矣。罔孚者,設或守貞而吉,未之應,裕无咎。但能寛裕以處之則吉,雖未之應,亦可以得无咎也。
六二,晉如愁如,貞吉。受兹介福,于其王母。
六二中正,上无應援,故欲進而愁。占者如是,而能守貞則吉,而受福于王母也。王母指六五,蓋享先妣之吉占,而凡以隂居尊者,皆其類也。
集疏:
徐氏曰:六二欲進,而才柔无應,故晉如愁如,言不能无憂也。然上雖无應,而同德相感,故受兹介福于王母也。介,大也,言受六五之福也。
○愚謂:二,臣位也。當晉之世,出任王事,而五不應於上,安得不憂?故曰愁如。惟能居中守正則吉,受兹介福于其王母,則不求應而福自來也。上面既言貞吉,下面又說箇所以貞吉之應。
六三,衆允,悔亡。
三不中正,宜有悔者,以其與下二隂皆欲上進,是以為衆所信而悔亡也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三在順體之上,為順之極,三隂皆順上者也。是三之順上,與衆同志,衆所允從,其悔所以亡也。有順上向明之志,而衆允從之,何所不利?或曰:不由中正,而與衆同,得為善乎?曰:衆所允者,必至當也。況順上之大明,豈有不善也?是以悔亡。蓋亡其不中正之失矣。古人曰:謀從衆則合天心。
○《語録》曰:衆允,象也。悔亡,占也。問:六三如何見得為衆所信處?曰:晉之時,二隂皆欲上進,三處地較近,故二隂皆從之以進。
○徐氏曰:衆,坤象。
○新安胡氏曰:三處順之極,由初之罔孚,二之愁如,以至於三,則順之極而衆允矣。
九四,晉如鼫鼠,貞厲。
不中不正,以竊高位,貪而畏人,蓋危道也,故為鼫鼠之象。占者如是,雖貞亦危也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以九居四,貪據其位,下乘三柔,恐其上進,貪而畏人者也,故有此象。
○李氏曰:君子未嘗不欲仕也,又惡不由其道。若貪位慕禄,志於苟得,而不知義命之所在,其不為鼫鼠者幾希。
○項氏曰:晉卦釋文云,鼫鼠,螻蛄也,今俗稱土狗是也。許氏說文云,五技鼠也,能飛不能踰屋,能緣不能升木,能浮不能渡谷,能穴不能掩身,能走不能先人。今土狗之技,盡與此合。先儒多以毛詩碩鼠為說,誤矣。四雖進乎上,以其失柔順之道,如鼫鼠之技,窮而不能遂,若固執不悛,危必至矣。荀子勸學篇鼫鼠本作鼫,後誤也。
○泉峰龔氏曰:項氏鼫鼠之說,有理有據,因附於此。
○愚謂:貞厲之義,程子謂貞固守此,則危可知。蔡氏謂守此之貞,危孰甚焉。項氏謂固執不悛,危必至矣。三說與《本義》雖貞亦危之說不同,而似得爻意。又互艮為鼠象。
六五,悔亡,失得勿恤,往吉,无不利。
以隂居陽,宜有悔矣。以大明在上,而下皆順從,故占者得之,則其悔亡。又一切去其計功謀利之心,則往吉而无不利也。然亦必有其德,乃應其占爾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失得勿恤,此說失得都不須問,他自是好,猶言勝負兵家之常云爾。此卦六爻,无如此爻吉。又曰:失得勿恤,只是自家自作教是,莫管他得失,如仁人正其義不謀其利,明其道不計其功相似。又曰:人當看此爻,則大勢已好,雖有所失得,亦不必慮而自无不利也。
○蔡氏曰:位不當故悔,居中故亡。
○丘氏曰:五以柔居尊,為離明之主,彖所謂柔進而上行者也。在下三隂皆欲附倚,而九四阻之。失得主三隂而言,為四所間,失也;終與已合,得也;勿恤,不必憂也。言五但當往而上進,三柔終與已合,或得或失,皆當置之不問,則自然吉无不利矣。五爻柔疑不進,故勉之。
○愚謂:世之人以失得累其心,而疑於進者多矣。苟有道以自處,而不以失得累其心焉,則何往而不利哉!
上九,晉其角,維用伐邑,厲吉,无咎,貞吝。
角,剛而居上,上九剛進之極,有其象矣。占者得之,而以伐其私邑,則雖危而吉且无咎。然以極剛治小邑,雖得其貞,亦可吝矣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上九以剛居卦之極,故取角為象。以陽居上,剛之極也;在晉之上,進之極也。剛極則有強猛之過,進極則有躁急之失。以剛而極於進,失中之甚也。无所用而可維,獨用於伐邑,則雖厲而吉,且无咎也。
○《語録》問:上九剛進之極,以伐私邑,安得吉而无咎?曰:以其剛,故可伐邑。若不剛,則不能伐邑矣。但易中言伐邑,皆是用之於小。若伐國,則其用大矣。如高宗伐鬼方之類,維用伐邑,則不可用之於大可知。又曰:伐邑,如墮郈、墮費之類是也。
○易氏曰:晉進之道,莫善於柔,莫不善於剛。上與四言厲,以剛故也。
○徐氏曰:離為戈兵,故有伐象。邑,坤體在下之象。
○新安胡氏曰:晉其角與姤其角同義,皆剛上之象也。
總論:
○泉峰龔氏曰:晉卦諸爻皆以進為義,初、二、三、五,柔之進,四與上,剛之進也。初隂在下,上未見信,故欲進而摧。二以隂居隂,上无應援,故欲進而愁。此隂欲進而未遂者也。四剛不中正,欲進而不遂,故如鼫鼠而厲。上陽剛居終,進極而上窮,故晉其角而厲。此陽之上進而不安者也。五為大明之主,三為衆隂之倡,相率而歸於五,故五不言晉,而三言衆允,亦不言晉也。又卦四隂二陽,隂多吉而陽多厲者,晉以柔順為善,剛強則躁矣。且四隂在下,而二陽在上,在下者宜進,在上者不可再進也。故彖傳曰: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。卦之得名,其亦以隂為主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