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2卦-否卦䷋天地否卦(坤下乾上)-[元]熊良辅撰《周易本义集成•卷一》

[元]熊良辅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12卦-否卦䷋天地否卦(坤下乾上)

【周易上经】第12卦-否卦䷋天地否卦(坤下乾上)-(元)熊良輔撰《周易本義集成•卷一》

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。

否,閉塞也,七月之卦也。正與泰反,故曰匪人,謂非人道也。其占不利於君子之貞道,蓋乾往居外,坤來居内,又自漸卦而來,則九往居四,六來居三也。或疑之匪人三字衍文,由比六三而誤也。傳不特解其義,亦可見。

集疏:

○劉氏曰:否塞之時,雖不利君子貞,而君子之貞不可无也。守此不變時之否,而道之亨也。故曰國无道,至死不變,然後足以為君子。

○泉峰龔氏曰:《本義》卦變之說,若有可疑。泰否往來,只當以二體言,不當以一爻言,餘見各卦。

初六:拔茅茹,以其彚,貞吉,亨。

三隂在下,當否之時,小人連類而進之象,而初之惡則未形也,故戒其貞則吉而亨。蓋能如是,則變而為君子矣。

集疏:

《語録》曰:拔茅茹,貞吉,亨,這是吉凶未判時。若能於此時改變小人,便做君子。君子小人,只是箇貞不貞。

○丘氏曰:彖言貞則不利,初言貞則吉亨,何也?曰:彖言不利者,君子之貞也。以君子之正而處,則為小人所嫉。曰不利者,所以戒君子。爻言吉亨者,小人之貞也。小人處否而能以貞自守,則化為君子。曰吉亨者,所以訓小人也。

○泉峰龔氏曰:茅茹,取根在下而相連之象。泰否初爻相稱,拔茅茹以其彚者,以羣陽羣隂皆有牽連而進之意。泰陽在下,君子也,故能征則吉。否隂在下,小人也,必能守正,乃得吉亨。此爻緊要全在貞字上。

愚讀泰初九以其彚征吉,君子之泰也。君子之泰,天下之泰也。否初六以其彚貞吉亨,小人之泰也。小人之泰,天下之否也。彼曰征即吉,此曰貞則吉亨。變征作貞,所以戒小人也。易為君子謀,聖人崇陽抑隂之意,於此尤可見。

六二:包承,小人吉,大人否,亨。

隂柔而中正,小人而能包容承順乎君子之象,小人之吉道也。故占者小人如是則吉,大人則當安守其否,而後道亨。蓋不可以彼包承於我,而自失其守也。

集疏:

○致堂胡氏曰:六二以隂居隂,處得中正,是於小人之中,能包容承奉乎君子,小人而得吉者也。若大德之人則不然,能以正自守,不為世俗之所變,是於否之時,得否之道,所以亨也。

○《語録》曰:横渠說易為君子謀,不為小人謀。然易中亦有時為小人謀,如包承小人吉,言小人當否之時,能包承君子則吉。但此雖為小人謀,乃所以為君子謀。

○泉峰龔氏曰:泰九二曰包荒,君子包容乎小人也。否六二曰包承,小人包承乎君子也。泰之時,君子包容乎小人,則小人亦將勸於善,而為君子之歸。否之時,小人包承乎君子,則君子不至有所害,而小人亦吉也。吾於泰、否二卦,得聖人處小人之道焉。

○愚謂:東漢之末,宦官恣横,黨錮禍起,是小人不能包承者也。小人不能包承,卒不免其身以及其國,而大人之否亦不可得而亨矣,可不戒哉!

六三:包羞,

以隂居陽而不中正,小人志於傷善而未能也,故為包羞之象。然以其未發,故无凶咎之戒。

集疏:

《語録》曰:初六是那小人欲為惡而未發之時,到六二包承,則已打破頭面了,然尚自承順。那君子未肯十分做小人,直到六三便做小人了,所以包許多羞恥。大凡小人做了罪惡,他心下也自不穩當,此便是包羞之說。

○蔡氏曰:羞者,恥其非之謂。三居隂之窮,為惡已深,致亂已極,而能自媿者,故有此象。包者,爻之柔;羞者,位之剛。

○泉峰龔氏曰:包羞之說,語録與《本義》不同,當以語録為正。小人知為不善之可羞,是尚有可變之理,所以不言凶咎也。否下三爻皆有開小人從善之意,三之惡已著,而以包羞為言,則是其本心猶有存者。天下无不可變之人,是則聖人之意也。

○愚案:泰九三將變而之否,否六三亦當變而之泰也。今小人而包羞忍恥,以苟富貴而不知止,不知位之不當,時之通塞也。

九四:有命,无咎,疇離祉。

否過中矣,將濟之時也。九四以陽居隂,不極其剛,故其占為有命无咎,而疇類三陽,皆獲其福也。命謂天命。

集疏:

《語録》曰:否已過中,上三爻是說君子,言君子有天命而无咎。

○項氏曰:隂陽皆以類而進退,故泰否之初皆稱彚,以其主下三爻之進退也。泰之四稱鄰,否之四稱疇,以其主上三爻之進退也。又曰:泰九三於无咎之下言有福,否九四於无咎之下言疇離祉,二爻當天命之變,正君子補過之時也。泰九三知其將變,能修人事以勝之,使在我无可咎,然後可以勿惜小人之孚,而自食其福也。否之四因其當變,能修人事以乘之,有可行之時,而无可咎之事,則不獨為一己之私,又足為衆賢之祉也。

○徐氏曰:離,麗也。否九四有命,即泰之九三无平不陂,无往不復之義。言隂陽往來,泰否反覆,天運固如此也。

○愚謂:泰六四不戒以孚,是小人樂於禍變者也。否九四有命无咎,是君子之安於義命者也,君子小人之所以分也。

九五:休否,大人吉。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

陽剛中正,以居尊位,能休時之否,大人之事也。故此爻之占,大人遇之則吉。然又當戒懼,如繫辭傳所云也。

集疏:

○致堂胡氏曰:大人能消否而為泰,且常謂危亡之在前,曰其亡其亡矣。如此則安固之道,如係于苞桑而不可拔矣。桑之為物,其根深固,苞謂叢生者,其固尤甚也。

○《語録》問:泰否二卦,見得泰无不否,否无不泰。當泰將否之時,若是有手段㡳,則稍遲得些。曰:自古由治而入亂易,由亂而入治難。治世稍不支吾,便入亂去。亂時須是大人休否方得。又曰:有戒懼危亡之心,則便有苞桑繫固之象,非是其亡其亡而又繫于苞桑也。

○蔡氏曰:泰,陽來也;否,陽往也。然皆以陽為用,故泰之二光大,否之五最吉也。

○泉峰龔氏曰:苞桑,互巽木象,以其蕃殖而安固也。

○愚案:繫辭傳曰: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,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。況當否之時,已危已亡已亂乎?故必憂其危險,慮其滅亡,戒其禍亂,而後可以安其位,保其存,有其治也。故曰: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

上九:傾否,先否後喜。

以陽剛居否極,能傾時之否者也。其占為先否後喜。

集疏:

○程子曰:物理極則必反,故否極則泰。又曰:反危為安,易亂為治,必有陽剛之才而後能。故否之上九則能傾否,屯之上六則不能變屯也。

○愚案:泰上六城復于隍,泰極而為否也。否上九傾否,否極而為泰也。然曰勿用師,自邑告命,曰先否後喜,蓋皆為君子發也。

總論:

《語録》曰:大抵易為君子謀,且如否内三爻是小人得志時,然不大段會做得事,到四便說君子得時否,漸次反泰㡳道理五之苞桑,上之傾否,到這裏便傾了否,做泰。

曰:隂之與陽,自是不可相无者。今以四時寒暑而論,若是无隂陽,亦做事不成。但以善惡及君子小人而論,聖人直是要消盡了惡,去盡了小人,蓋亦抑隂進陽之義。某於坤卦亦曾畧發此意,今有一様人議論,謂君子小人相對,小人不可大,故去他則反激其禍。且如舜舉臯陶,湯舉伊尹,不仁者遠。所謂去小人,非必盡滅其類,只是君子道盛,小人自化,雖有些小无狀處,亦不敢發出來,豈必勦滅之乎?

○易氏曰:否者,泰之反也。以天地言之,則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;以君臣言之,則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,其否塞極矣。然六爻不言凶悔吝者,卦言天地之否,爻言濟否之道,聖人蓋有以處此也。

○泉峰龔氏曰:否六爻,下三隂爻為小人,上三陽爻為君子。初曰貞吉亨,二曰包承吉,三曰包羞,皆所以開小人反而從善之機。四曰有命无咎,五曰休否吉,上曰傾否,皆所以勉君子進而為治之事。夫泰否往來,君子小人之進退而已矣。今君子旣進而為治,小人亦反而從善,則否亦將轉為泰矣。六爻之義,信乎為濟否而發也。或曰:泰爻辭反不如否之多吉,何也?曰:亂極必治,治極必亂,理之常也。聖人於泰則憂其治之將亂,故其辭多危懼;於否則欲變亂而為治,故其辭无凶咎。雜卦傳曰:否泰,反其類也。其是之謂乎?

○愚案:泰否各三隂三陽,合而為一,則泰六陽、否六隂也。否九四為泰之始,泰九三則泰之極也;泰六四為否之始,否六三則否之極也。隂陽相推,天道之必然;治亂相來,君子小人迭為消長,人事之當然也。贊化育而參天地者,其有以處此矣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