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本義集成卷四,元熊良輔撰
彖下傳
咸,感也。
釋卦名義。
集疏:
○丘氏曰:咸非訓感,咸故感耳。凡物兩相對待,而後感應之理生。故咸有感義,而人不相得者,謂之不咸也。又曰:咸者感也,所以感者心也。无心者不能感,故咸加心而為感。有心於感者不能咸,故感无心而為咸。惟无容心於感,然後无所不感也。聖人以咸名卦,而彖以感釋之,所以互明其旨也。先儒謂咸為无心之感,非也。既无心矣,又焉能感?所謂无心者,特不容心於感耳。
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。止而說,男下女,是以亨利貞,取女吉也。
以卦體、卦德、卦象釋卦辭。或以卦變言柔上剛下之義,曰:咸自旅來,柔上居六,剛下居五也。亦通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咸之為卦,兌上艮下,少女少男也。艮,男敦實以下交;兌,女心說而上應,男感之先也。男先以誠感,則女說而應也。
○郭氏曰: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,天地之感也。止而說,男下女,亨利貞,取女吉,人道之感也。
○項氏曰: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,亨也。止而說,利貞也。男下女,取女吉也。山澤相感,六爻相應,皆二氣感應之象。又曰:動而相說,則有相隨之義。止而相說,則有相感之義。男有室,女有家,止於禮而相說,所以為夫婦也。若動而相說,則踰墻鑚穴,豈夫婦之道哉?此咸之所以取女吉也。
○蔡氏曰:柔上,上也,坤上交乾而為兌也。剛下,三也,乾下交坤而為艮也。
○愚案:男下女,是以取女吉。男不下女而女從之,非貞女也。君不下士而士從之,非貞士也。
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
極言感通之理。
集疏:
項氏曰:咸曰觀其所感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恒曰觀其所恒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隂陽之情,惟咸與恒而已。
○愚案:觀其所感,易之所以感也。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,易之有關於造化物理者也。造化之感而化生,人道之感而化成,一感應之機,天人之道備矣。
通論:
○程子曰:天地,萬物之本。夫婦,人倫之始。所以上經首乾坤,下經首咸,繼以恒也。
恒,久也。剛上而柔下,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,恒。
以卦體、卦象、卦德釋卦名義。或以卦變言剛上柔下之義,曰:恒自豐來,剛上居二,柔下居初也。亦通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震巽為恒,男在女上,男尊女卑,男動於外,女順乎内,人理之常,故為恒也。又:剛上柔下,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,皆恒之義也。
○愚案:以卦變言,自泰而來,剛上居四,柔下居初也。
恒,亨,无咎,利貞,久於其道也。天地之道,恒久而不已也。
恒,固能亨且无咎矣,然必利於貞,乃為久於其道,不貞則久非其道矣。天地之道所以長久,亦以貞而已矣。
○愚案:恒字從亘從心,所謂亘古今而不已者,此心也。心之不已,貞也。貞則久於其道,此以人事言也。天地之道,恒久不已,亘古今不知其所始,不知其所終也,此以天道言也。
利有攸往,終則有始也。
久於其道,終也。利有攸往,始也。動靜相生,循環之理,然必靜為主也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所謂亨者,謂可常久之道,非守一隅而不知變也。終而復始,隨時變易,乃恒。道一定,則不能恒矣。
○《語錄》曰:能常而後能變,及其變也,常亦只在其中。
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時變化而能久成,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。觀其所恒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
極言恒久之道。
集疏:
○泉峰龔氏曰:利貞,久於其道者,體常也。利有攸往,終則有始,盡變也。體常而後能盡變,盡變亦所以體常。天地萬物所以長久者,以其能盡變也。
○愚案:上面由人道說歸天道,此復由天道說歸人道。天地萬物之情可見,則又合天人而為言也。復,見天地心。咸、恒、萃,見天地萬物之情。聖人以易驗諸造化也。
遯亨,遯而亨也。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。
以九五一爻釋亨義。
集疏:
○郭氏曰:聖人進退皆道,无入而不自得,雖遯亦亨也。剛當位而應,五應二也。與時行者,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是為遯之義也。
○○《語錄》間:遯而亨,分明是說能遯便亨,下面更說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,是如何?曰:此所以遯而亨也。陰尚微,為他剛當位而應,所以能知時而遯,是能與時行。不然,便是與時背。
○愚案,剛當位而應,謂二應五也。二方浸長以害陽,以五當位而應之,故五得嘉遯而與時行也。
小利貞,浸而長也。
以下二陰釋小利貞。
集疏:
○《語録》問:小利貞,浸而長也,是見其浸長,故設戒令,令其貞正,且以寛君子之患,然亦是他之福。曰:是如此,與否初、二兩爻相似。
遯之時義大矣哉!
陰方浸長,處之為難,故其時義為尤大也。
集疏:
○新安胡氏曰:遯以二陰之長成卦,以四陽之遯得名。易為君子謀名卦,必以陽為主。如是,則時義之大,亦以陽之能遯為言也。
○愚案,君子居當遯之時,識當遯之義,此所以遯而亨也。
大壯,大者壯也。剛以動,故壯。
釋卦名義。以卦體言,則陽長過中,大者壯也;以卦德言,則乾剛震動,所以壯也。
大壯利貞,大者正也。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
釋利貞之義而極言之。
集疏:
○《語録》問:大者正與正大不同,上大字是指陽,下大字是說理。曰:然。亦緣上面有大者正字,方說此。又曰:正大便見天地之情,天地只是正大,未嘗有些子邪處。
○項氏曰:凡消息卦,復姤臨遯泰否夬剥,彖傳皆言消長之事,獨觀與大壯不言消長者,已過泰否,則消長定矣。其事以夬剥為終,不係觀與大壯也。
○徐氏曰:大者壯,壯之本體也;大者正,用壯之道也。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,則又推極其理而言之也。
晉,進也。
釋卦名義。
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,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也。
以卦象、卦德、卦變釋卦辭。
集疏:
○丘氏曰:明出地上,離乘坤也。順而麗乎大明,坤附離也。柔進而上行,六自四上行,進于五也。
○愚案:晉自觀來,柔進而上行,晝日三接,即觀六四觀國之光,利用賓于王之義。
明入地中,明夷。
以卦象釋卦名。
内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,文王以之。
以卦德釋卦義。蒙大難,謂遭紂之亂而見囚也。
利艱貞,晦其明也。内難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。
以六五一爻之義釋卦辭。内難,謂為紂近親,在其國内,如六五之近於上六也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文王、箕子大槩是晦其明,然文王之外柔順是本分,自然做㡳箕子晦其明,又曰艱貞,是他那佯狂㡳意思,便是艱難㡳氣象。
○項氏曰:明夷,彖傳以卦名與卦辭各當一事,與諸卦彖辭不同。文王之難在外,故曰蒙大難;箕子之難在家國,故曰内難。文王以全卦言,箕子以六五一爻言也。
家人: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,男女正,天地之大義也。
以卦體九五、六二釋利女貞之義。
集疏:
○泉峰龔氏曰:卦辭曰利女貞,主二而言,正家之道,自内而始也。彖傳曰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,主二五而言。内外一於正,而後家道正也。彖傳又所以廣卦辭之旨。
○愚案:卦辭利女貞,故先言女正位乎内,而後言男正位乎外。女正位乎内,則男正位乎外可知矣。
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之謂也。
亦謂二五。
集疏:
趙氏曰:父義母慈,母何以亦稱嚴?蓋母之不嚴,家之蠧也。瀆上下之分,庇子弟之過,亂内外之别,慢帷薄之儀,父雖嚴,有不能盡察者也。必父母俱嚴,内外齊肅,而後家道正也。
父父,子子,兄兄,弟弟,夫夫,婦婦,而家道正。正家而天下定矣。
上父,初子,五三夫,四二婦,五兄,三弟。以卦畫推之,又有此象。
集疏:
愚案:以父子兄弟分屬六爻,則上父,三子,五兄,初弟,五初夫,二四婦。上之威如,有嚴君之象焉,所謂父盡父之道也。三之婦子嘻嘻,所謂子不子者,與夫夫婦婦合。取二應五、四應初言,而五、初亦皆子也。
睽,火動而上,澤動而下,二女同居,其志不同行。
以卦象釋卦名義。
說而麗乎明,柔進而上行,得中而應乎剛,是以小事吉。
以卦德、卦變、卦體釋卦辭。
天地暌而其事同也,男女睽而其志通也,萬物睽而其事類也。睽之時用大矣哉。
極言其理而贊之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睽者,本同也。本不同,則非睽也。
○泉峰龔氏曰:水火根於一氣,本同也。及火動而上,澤動而下,則為睽矣。二女同居,本同也。而其志不同行,則為睽矣。此始同而終暌者也。天地睽而事同,男女睽而志通,萬物睽而事類,此始睽而終同也。同而睽,睽而同,此其時用之所以為大也。或曰:卦辭曰小事吉,而彖傳稱其時用之大,何也?曰:小事之吉,以其睽者言也。時用之大,以其睽而同者言也。睽則小,而同則大也。
蹇,難也,險在前也。見險而能止,知矣哉!
以卦德釋卦名義,而贊其美。
蹇,利西南,往得中也。不利東北,其道窮也。利見大人,往有功也。當位貞吉,以正邦也。蹇之時用大矣哉!
以卦變、卦體釋卦辭,而贊其時用之大也。
集疏:
項氏曰:蹇六爻皆不喜往,往則入於蹇也。彖獨喜往,以一卦言之,往有出之象也。
○泉峰龔氏曰:蹇合東北艮、坎成卦,西南其對方也。利西南而得中,出乎蹇之外也。不利東北而道窮,止乎蹇之地也。利見大人而有功,當位以致正邦之吉,皆所以濟蹇也。蹇雖以見險能止為知,而不可以終止,故又必以往而出險為功,此其時用之所以為大也。
集疏:
項氏曰:險而止為蒙,止於外也。見險而能止為知,止於内也。止於外者,阻而得進。止於内者,有所見而不妄進也。此蒙、蹇之所以分也。
解:險以動,動而免乎險,解。
以卦德釋卦名義。
集疏:
徐氏曰:屯者,解之反。坎上震下曰屯,坎下震上曰解。屯則動乎險中,解則動乎險外。動乎險外,則免乎險矣。
解:利西南,往得衆也。其來復吉,乃得中也。有攸往,夙吉,往有功也。
以卦變釋卦辭:坤為衆。得衆,謂九四入坤體。得中、有功,皆指九二。
集疏:
○泉峰龔氏曰:解,合東北震、坎而成卦。利西南而得衆,指對方坤位而言也。來復而得中,指下體坎中而言也。夙往而有功,指上體震卦而言也。蓋難解於東北震、坎險阻之地,則利往於西南坤位平易之方。无事則來復於坎中,而以靜為吉。有事則早用其震動,而以速為功。初以全體言,次以二體對言也。
天地解而雷雨作,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。解之時大矣哉!
極言而贊其大也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陰陽之氣,閉結之極,忽然迸散做出這雷雨。若只管閉結了而不解散,如何會有雷雨作?小畜所以不成雨者,畜不極也。
○徐氏曰:雷雨作者,氣之解也。百果草木皆甲拆者,形之解也。形隨氣解,則屈者伸,鬱者暢,生意充周,此解之所以為大也。
損,損下益上,其道上行。
以卦體釋卦名義。
集疏:
○新安胡氏曰:損下卦乾九三之剛,益上卦坤上六之柔而成損,是為損下益上,主剛而言,故曰其道上行。
損而有孚,元吉,无咎,可貞,利有攸往。曷之用?二簋可用享。二簋應有時,損剛益柔有時,損益盈虛,與時偕行。
此釋卦辭。時,謂當損之時。
集疏:
徐氏曰:卦辭曰損有孚,彖辭曰損而有孚,加一而字,則其義曉然矣。
○泉峰龔氏曰:當其可之謂時。處損之時,二簋用享,損剛益柔,皆當其可者也。事各當其可,則損所當損,益所當益,盈虛消息,與時偕行矣。
益,損上益下,民說无疆。自上下下,其道大光。
以卦體釋卦名義。
集疏:
蔡氏曰:損上益下,損乾益坤也。民說无疆,益在下也。
○徐氏曰:自上下下,其道大光,天道下濟而光明也。
利有攸往,中正有慶。利涉大川,木道乃行。
以卦體、卦象釋卦辭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五以陽剛中正居尊位,二復以中正應之,是以中正之道益天下,天下受其福慶者也。
益動而巽,日進无疆。天施地生,其益无方。凡益之道,與時偕行。
動巽二卦之德,乾下施,坤上生,亦上文卦體之義,又以此極言贊益之大。
集疏:
項氏曰:以利言之,損上益下,則民情悅;以道言之,則自上下下,而其道光;以六爻言之,二五以中正相應,故利有攸往;以二卦言之,震巽皆木也,故利涉大川;以卦德言之,動而能巽,則其進无疆。
○耿氏曰:在損則兼益,曰損益盈虛;在益則曰凡益之道。不兼言損者,損則求益,益則不求損故也。
○丘氏曰:乾陽居初,天氣下降;坤陰居四,地氣上騰。此天施地生,其益无方也。
夬,決也,剛決柔也。健而說,決而和。
釋卦名義而贊其德。
揚于王庭,柔乘五剛也。孚號有厲,其危乃光也。告自邑,不利即戎,所尚乃窮也。利有攸往,剛長乃終也。
此釋卦辭。柔乘五剛,以卦體言,謂以一小人加於衆君子之上,是其罪也。剛長乃終,謂一變則為純乾也。
集疏:
○《語錄》曰:利有攸往,剛長乃終。今人以為陽不能无陰,君子不能无小人,故小人不可盡去。今觀剛長乃終之言,則聖人豈不欲小人之盡去邪?但所以去之者,自有道耳。
○蔡氏曰:其危乃光,危消於孚號也。所尚乃窮,尚兵乃徒為窮黷也。剛長乃終,剛長當終於六位也。
○徐氏曰:剛長乃終,不可有未盡之隂也。君子雖盛,不可以小人之勢孤,謂其无能為而不盡去之。唐五王不去一武三思,而患生於所忽,聖人於夬設戒深矣。
姤,遇也,柔遇剛也。
釋卦名。
集疏:
項氏曰:陽之長也,人以為君子之當然,故曰復,如人之復常也。陰之長也,人以為小人之天幸,故曰遇,如人之遭遇也。故彖與雜卦皆曰柔遇剛也。小人得君,亦其運之遭耳。
勿用取女,不可與長也。
釋卦辭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取女者,欲長女而成家。漸長之陰,將偪於陽,不可與之長久,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。
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。
以卦體言。
集疏:
○新安胡氏曰:以乾遇巽,巽得坤初爻而成,故有天地相遇之象。
剛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。
指九五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姤是不好底卦,然天地相遇以下,却又甚好。蓋天地相遇,剛遇中正,又自别取一義。
姤之時義大矣哉。
幾微之際,聖人所謹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姤者,女遇男而已。推而上之,天地不相遇,則萬物不生;君臣不相遇,則政治不興。姤之時與義,皆甚大也。
○泉峰龔氏曰:姤,遇也以下,是言姤之不善者。天地相遇以下,皆言姤之善者。時義之大,是兼指上兩節而言,與遯之所稱時義同。《本義》謹幾微之說,似非本意。
萃,聚也。順以說,剛中而應,故聚也。
以卦德、卦體釋卦名義。
王假有廟,致孝享也。利見大人亨,聚以正也。用大牲吉,利有攸往,順天命也。
釋卦辭。
集疏:
○郭氏曰:用大牲吉,利有攸往者,因時而可有為也。時則所謂天命也。當可為而為,所以順天命也。
觀其所聚,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。
極言其理而贊之。
集疏:
徐氏曰:天地萬物高下散殊,咸則見其情之通,恒則見其情之久,萃則見其情之同。不於其萃而觀之,其情不可得而備見也。
柔以時升。
以卦變釋卦名。
巽而順,剛中而應,是以大亨。
以卦德、卦體釋卦辭。
集疏:
○新安胡氏曰:易以陽為大,巽順不足以大亨,必剛中而應,所以大亨。
用見大人,勿恤,有慶也。南征吉,志行也。
項氏曰:萃與升皆剛中而應,萃剛中在上,其衆必萃。升剛中在下,其勢必升。故萃以五為大人,升以二為大人。聚者下之所樂,故利見大人。升者上之所忌,故勸以用見大人。勿恤吉,言上三陰勿以陽升為憂,陽來朋陰,乃陰類之慶也。用見大人,勿恤,戒陰也。南征吉,勉陽也。
困,剛揜也。
以卦體釋卦名。
險以說,困而不失其所亨,其唯君子乎。貞大人吉,以剛中也。有言不信,尚口乃窮也。
以卦德、卦體釋卦辭。
集疏:
項氏曰:當困之時,君子則不失其所亨,大人則能致吉而无咎。君子之亨,顔、曾之困也。大人之吉无咎,舜、文、周、孔之困也。惟大人能因汗隆以起變化,故否之時,君子避難,而大人不害其亨與吉也。
○新安胡氏曰:只兌象,上六為兌之主,居窮極之地,故有尚口乃窮之象。
○泉峰龔氏曰:在險則困,說則不失其所亨。處困而亨,非君子不能也。剛中而吉,則有以出險。尚口乃窮,則益取困矣。
巽乎水而上水,井。井養而不窮也。
以卦象釋卦名義。
集疏:
○誠齋楊氏曰:巽,入也。巽乎水者,入乎水也。入乎水而能上乎水,則井之用行矣。
改邑不改井,乃以剛中也。汔至,亦未繘井,未有功也。羸其瓶,是以凶也。
以卦體釋卦辭。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兩句,意與不改井同,故不復出。剛中以二五而言,未有功而敗其瓶,所以凶也。
集疏:
項氏曰:幾至而未至者,特未出而已,猶可勉也。一羸其瓶,綆斷瓶碎,不可為也。
○童溪王氏曰:巽乎水而上水,合坎巽以言井之功用也。夫井之為物,取之而不竭,无喪也;存之而不盈,无得也。无喪无得,則凡有求於我者,皆賴我以為用也。故曰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。此又合井之體用,以言井養之不窮也。
革,水火相息,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曰革。
以卦象釋卦名,義大略與睽相似,然以相違而為睽,相息而為革也。息,滅息也,又為生息之義,滅息而後生息也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水火相息之物,火性上,水性下,若相違行,則睽而已。今水上火下,相就而相剋,相滅息者也,所以為革也。
○臨川王氏曰:澤火非如坎離有相逮之道,其相遇則相息而已。其相息也,惟勝者能勝其不勝者爾。
○泉峰龔氏曰:水火之交不交為既、未濟,澤火之或上或下為睽、為革,澤火之與水火果何異邪?曰:坎水離火,一陰一陽,故其交則相為用而為既濟,不交則不相為用而為未濟。兌澤離火,二卦皆陰,故其相違則為睽,相遇則為革。蓋一隂一陽則相為用,二隂則不相為用故也。
己日乃孚,革而信之。文明以說,大亨以正。革而當,其悔乃亡。
以卦德釋卦辭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離為文明,兌為說。文明則理无不盡,事无不察。說則人心和順。革而能察事理,順人心,可致大亨而得貞正。如是變革,得其至當,故悔亡也。
○郭氏曰:文明見於未革之先,說見於已革之後。
天地革而四時成。湯武革命,順乎天而應乎人,革之時大矣哉!
極言而贊其大也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革是更革之謂,須是翻轉更變一番,所謂上下與天地同流,豈曰小補之哉!小補之者,謂扶衰救弊,逐些補緝,如錮露家事相似。若是更革,須是徹㡳重新鑄造,非止補苴罅漏而已,湯武順天應人是如此。
○建安張氏曰:時未當革,聖人不能先時;時而當革,聖人不敢後時。上順天命,下應人心,革而當其可,故曰革之時大矣哉!
鼎象也。以木巽火,亨飪也。聖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。
以卦體二象釋卦名義,因極其大而言之。享帝貴誠,用犢而已;養賢則(缺字)飱牢醴,當極其盛,故曰大亨。
集疏:
○耿氏曰:巽木而上水,非井也。井,汲之用也。以木巽火,非鼎也。鼎,亨飪之用也。
○蔡氏曰:亨飪,鼎之用也。亨飪不過祭祀、賓客二事,而祭之大者,无出於上帝;賓客之重者,无過於聖賢。事天尚質,故止言亨;養聖賢貴多,故曰大亨。
巽而耳目聰明,柔進而上行,得中而應乎剛,是以元亨。
以卦象、卦變、卦體釋卦辭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離明而中虚於上,有耳目聰明之象。凡離上者,皆云柔進而上行。柔在下之物,乃居尊位,進而上行也。
震,亨。
震有亨道,不待言也。
震來虩虩,恐致福也。笑言啞啞,後有則也。
恐致福,恐懼以致福也。則,法也。
震驚百里,驚遠而懼邇也。出可以守宗廟社稷,以為祭主也。
程子以為邇也下脫不喪匕鬯四字,今從之。出,謂繼世而主祭也。或云出即鬯字之誤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雷之震動,驚及百里,人无不懼而自失。惟宗廟祭祀,人无不盡其誠敬之心,則雖雷震之威,不能使之懼而自失其守。故臨大震懼,能安而不自失者,惟誠敬而已,此處震之道也。
○徐氏曰:震之所以亨者,當震之來,則虩虩然恐懼而顧慮,乃因恐以致福也。笑言啞啞,所以繼於恐懼之後,定而後能安,自處有法則矣。雷之震及於百里,遠者驚而邇者懼,而能不喪匕鬯,則可以守宗廟社稷而為祭主矣。
○丘氏曰:驚者,卒然遇之而動乎内;懼者,惕然畏之而變乎中也。驚遠懼邇,甚言雷之可畏也。
艮,止也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
此釋卦名,艮之義則止也。然行止各有其時,故時止而止,止也;時行而行,亦止也。艮體篤實,故又有光明之義。大畜之於艮,亦以輝光言之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行固非止,然行而不失其理,乃所止也。
○問:艮之象何以為光明?曰:定則明。凡人胷次煩擾,則愈見昏昧,中有定止,則自然光明。莊子所謂泰宇定則天光發是也。
○徐氏曰:光明,陽德也。艮以一陽進居二隂之上,光明著見,非隂暗所能掩蔽,故其道自然光明。
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。是以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也。
此釋卦辭。易背為止,以明背即止也。背者,止之所也。以卦體言,内外之卦,隂陽敵應而不相與也。不相與,則内不見已,外不見人,而无咎矣。晁氏云:艮其止,當依卦辭作背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上句止字當作背字,下句止字是解艮字,所字是解背字。蓋云止於所,當止之所,即至善之地也。不獲其身,是无與於已。不見其人,是亦不見人。无已无人,惟見義理之當止,所謂止其所也。又曰:八純卦都不相與,只是艮卦是止,尤見不相與。内不見已是内卦,外不見人是外卦,兩卦各自去。
○丘氏曰:有止之時,有止之所。止之時,如夫子之仕止久速,各當其可是也。止之所,如大學之仁敬孝慈,各得其分是也。自艮止也而下,言止之時。自艮其止而下,言止之所。
漸之進也,女歸吉也。
之字疑衍,或是漸字。
進得位,往有功也。進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
以卦變釋利貞之意。蓋此卦之變,自渙而來,九進居三,自旅而來,九進居五,皆為得位之正。
集疏:
蔡氏曰:進得位,四也。乾下爻交坤而為艮,坤上爻交乾而為巽,漸義上進,故只取坤爻進為言。
○丘氏曰:進得位,往有功,是釋女歸吉之義。進以正,可以正邦,是釋利貞之義。
○建安張氏曰:女子適人,不可遽合,必待六禮備而後行,故女歸以漸為吉。進以正,可以正邦者,家道正而天下定矣。
其位剛得中也。
以卦體言,謂九五也。
止而巽,動不窮也。
以卦德言,漸進之義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内艮止,外巽順,止為安靜之象,巽為和順之義。人之進也,若以欲心之動,則躁而不得其漸,故有困窮在。漸之義,内止靜而外巽順,故其進動不至困窮也。
歸妹,天地之大義也。天地不交,而萬物不興。歸妹,人之終始也。
釋卦名義也。歸者女之終,生育者人之始。
說以動所歸妹也。
又以卦德言之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歸妹未有不好,只是說以動帶累他。
征凶,位不當也。无攸利,柔乘剛也。
又以卦體釋卦辭。男女之交,本皆正理,惟若此卦,則不得其正也。
集疏:
徐氏曰:位不當則紊男女内外之正,柔乘剛則悖夫婦倡隨之理,所以征凶而无攸利也。
○新安胡氏曰:動而說為隨,此陽倡而隂和,男行而女從,得男女之正,故元亨利貞。說以動為歸妹,則是隂先倡而陽和,女先行而男從,失男女之正,故征凶无攸利。
豐,大也。明以動,故豐。
以卦德釋卦名義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明以動,故豐以明。心應事物,非明則動无所之,非動則明无所用。
王假之,尚大也。勿憂,宜日中,宜照天下也。
釋卦辭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王假之,尚大也。只是王者至此極大。㡳時節所尚皆大事。
○蔡氏曰:明以動,合二德,言其致亨之道。豐宜,當作亨。尚大,言王能尚其豐之大也。
日中則昃,月盈則食,天地盈虛,與時消息,而况於人乎?况於鬼神乎?
此又發明卦辭外意,言不可過中也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豐卦彖許多言語,其實在日中則昃,月滿則食,天地盈虛,與時消息數句上。這盛得極當,須緊守得日中時候方得,不然偃仆傾壞了。
旅:小亨,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,止而麗乎明,是以小亨,旅貞吉也。
以卦體、卦德釋卦辭。
集疏:
○童溪王氏曰:入而麗乎内者,處家之象也,故巽、離合而為家人。止而麗乎外者,旅人之象也,故艮、離合而為旅。旅也者,聖賢失位之時。夫君子之道,固无往而不亨,然時乎得位,其亨在於天下;時乎失位,則其亨止於其身。故曰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,止而麗乎明,是以小亨,旅貞吉也。
旅之時義大矣哉!
旅之時為難處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天下之事,當隨時各適其宜,而旅為難處,故稱其時義之大。
重巽以申命,
釋卦義也。巽順而入,必究乎下,命令之象重巽,故為申命也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申字是叮嚀反覆之意。風无所不入,如命令之叮嚀告戒,无所不至,故象以之。
剛巽乎中正而志行,柔皆順乎剛,是以小亨,利有攸往,利見大人。
以卦體釋卦辭。剛巽乎中正而志行,指九五。柔謂初四。
集疏:
○丘氏曰:巽之德順而善入,而於象為風。風者天之號令,故有命令之象。内巽者命之始,外巽者申前之命也,故曰重巽以申命。巽雖立乎柔,而二五以剛得中,故論成卦則以柔為主,論六爻則以剛為重。二五能巽乎中正,則剛不過而志行。若柔則不能自振,必順乎剛而後可亨。初順二,四順五,柔皆順乎剛也。柔順乎剛,故小者得亨。利有攸往,利見大人。大人,指二五之剛而言也。
兌說也。
釋卦名義。
剛中而柔外。說以利貞,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。說以先民,民忘其勞。說以犯難,民忘其死。說之大,民勸矣哉!
以卦體釋卦辭而極言之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陽剛居中,中心誠實之象。柔爻在外,接物和柔之狀。故為說以利貞。貞者,說之以道也。說而能貞,是以上順天理,下應人心,說道之至正至善者也。若夫違道以干譽者,苟取一時之說耳,非君子之正道也。
○《語録》曰:設若不是剛中,便成邪媚。下面許多道理,都從這箇剛中柔外來。順天應人,革卦是就革命上說,兌卦是就說上說。
渙,亨,剛來而不窮,柔得位乎外而上同。
以卦變釋卦辭。
集疏:
《語録》問:剛來而不窮,窮是窮極。來處乎中,不至窮極否?曰:是。居二為中,若在下則是窮矣。又曰:剛來而不窮,是九三來做二;柔得位乎外而上同,是六二上做三。此說有些不穩,却為六三不喚做得位。
○蔡氏曰:剛來而不窮,二也,乾下交坤而為坎也。二在卦中,故不窮。柔得位,四也,坤上交乾而為巽也。上同四,上同乎五也。
王假有廟,王乃在中也。
中,謂廟中。
利涉大川,乘木有功也。
集疏:
○丘氏曰:王在中,五也。五陽剛居尊,為渙之主,而在上卦之中,假有廟也。乘木,謂巽木在坎水之上。有功,謂利涉也。
節,亨,剛柔分而剛得中。
以卦體釋卦辭。
苦節不可貞,其道窮也。
又以理言。
說以行險。當位以節,中正以通。
又以卦德、卦體言之。當位中正指五。又坎為通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内兌外坎,說以行險也。人於所說則不知,己遇艱險則思止。方說而止,為節之義。當位以節,五居尊位,主節者也。處得中正,節而能通也。中正則通,過則苦矣。
○《語録》曰:說則欲進,而有險在前,進去不得,故有節止之義。問:節卦大抵以當而通為善。《本義》云坎為通,豈水在中閒,流而不止邪?曰:然。
天地節而四時成。節以制度,不傷財,不害民。
極言節道。
集疏:
○丘氏曰:節,下卦乾分上爻,剛以節坤;上卦坤分中爻,柔以節乾。天地節也。天地之氣,運而有節,則分至啟閉,弦望晦朔,四時不差,而歲功以成。聖人體節之義,則立為制度,量入為出,无泛用,无過取,故不傷財,則不害民。語曰節用而愛人,正此意也。
中孚,柔在内而剛得中,說而巽,孚乃化邦也。
以卦體、卦德釋卦名義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柔在内而剛得中,這箇是就全體看則中虚,就二體看則中實,他都見得有孚信之意,故喚作中孚。
豚魚吉,信及豚魚也。利涉大川,乘木舟虛也。
以卦象言。
集疏:
○司馬氏曰:中孚者,發於中而信於人之謂也。豚魚,无知之物,飼之以信,則應期而集,而況於人乎?
中孚以利貞,乃應乎天也。
信而正,則應乎天矣。
集疏:
蔡氏曰:舟虛,以卦象言,應乎天。五,天位也。
○愚案:中孚得其正道,乃應乎天。天者,理而已矣,所謂至誠可以通神明也。
小過,小者過而亨也。
以卦體釋卦名義與其辭。
過以利貞,與時行也。
集疏:
蔡氏曰:與時行,謂隨小過之時而用其正也。
○泉峰龔氏曰:道貴得中,過非所尚。然隨時之宜,施當其可,則過也,乃所以為中也。故曰過以利貞,與時行也。與時行而不失其貞,則過非過矣。
柔得中,是以小事吉也。
以二五言。
剛失位而不中,是以不可大事也。
以三四言。
有飛鳥之象焉。飛鳥遺之音,不宜上宜下,大吉,上逆而下順也。
以卦體言。
集疏:
蔡氏曰:上逆下順,隂之道也。
○丘氏曰:飛鳥遺之音者,言鳥飛而音尚遺過之不遠者也。隂以承陽為順,乘陽為逆,上逆而下順者,明不宜上宜下之義。
既濟:亨,小者亨也。
濟下疑脫小字。
利貞,剛柔正而位當也。
以卦體言。
集疏:
蔡氏曰:剛柔正,乾坤相交而為坎離,五以剛居上,二以柔居下,上下定位,剛柔正也。剛居陽位,柔居隂位,位當也。
初吉,柔得中也。
指六二。
終止則亂,其道窮也。
集疏:
○程子曰:天下之事,不進則退,无一定之理。濟之終,不濟而止矣,无常止也,衰亂全矣,蓋其道已窮極也。聖人至此柰何?曰:惟聖人為能通其變於未窮,不使至於極也,堯舜是也,故有終而无亂。
○愚案:初吉,柔得中,指二而言。終止則亂,指上而言。窮則變也。
未濟亨,柔得中也。
指六五言。
集疏:
《語録》問:未濟所以亨者,便是有濟之理,而柔得中,又有亨之道?曰:然。
○項氏曰:既濟自泰變六五,降而為二,以六二為主爻。未濟自否變六二,升而為五,以六五為主爻。故二彖皆曰柔得中也。既濟之終亂,即泰之命亂。未濟之飲酒,即否之後喜也。
○蔡氏曰:既濟之後必亂,故主在下卦,而亨取二。未濟之後必濟,故主在上卦,而亨取五。
○又曰:坎者,隂陷陽而陽難。離者,隂麗陽而陽明。是坎雖陽卦,而陽不得用。離雖隂卦,而陽反得用。故既、未濟名義主坎,以坎陽卦也。其亨主離者,以離陽得用故也。
小狐汔濟,未出中也。濡其尾,无攸利,不續終也。
集疏:
《語録》曰:未出中,不獨是說九二,通一卦之體,皆是未出乎坎險,所以未濟。不續終,是首濟而尾濡,不能濟,不相接續去,故曰不續終也。狐尾大,濡其尾,則濟不得了。
雖不當位,剛柔應也。
集疏:
滿氏曰:六爻雖不當位,而剛柔皆應,苟能協力以濟,亦可致亨。未濟者,終濟矣。
○愚案:既濟諸爻皆當位,乃曰其道窮。未濟諸爻皆不當位,乃曰剛柔應。蓋易,變易也,窮則變之道也。當既濟則反於未濟,未濟則終須濟也。
周易本義集成卷四
<經部,易類,周易本義集成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