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卦:䷰【离下兑上】
革:(句)已,日乃孚(句)。元(句)。亨(句)。利(句)。貞(句)。悔,亡。
傳:革,水火相息,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曰革。已日乃孚,革而信之,文明以說,大亨以正,革而當,其悔乃亡。天地革而四時成,湯武革命,順乎天而應乎人,革之時大矣哉!
大象:澤中有火,革,君子以治歷明時。序卦井道不可以不革,故受之以革。雜卦革去故也。
四陽二隂,鼎之覆推,暌之同體,澤火有相滅之質,兑離有異配之志,革之所以名也,己巳然也。天下事害,不什不變,法必見其害之已然,然後人信之而不疑。十干,甲首也,庚更也。是故蠱方有事,則曰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,而傳曰終則有始。巽以申命,則曰先庚三日,後庚三日,而傳曰無初有終。此當改革之日,如日自甲而已。當庚之際,故曰已日乃孚,而傳曰革而信之也。數以五而一變,至已則革之時矣。舉當其時,離明兑說,二五中正而應,孚可知矣。此大善亨通,而利且貞之道也。革無不當,悔之所以亡也。以革之理言,則天地四時,其大者也。以革之事言,則湯武革命,其大者也。傳故特表之。
李氏簡曰:已日者,已可革之時也。先時而革,則人疑而罔孚,故已日乃孚。
何氏楷曰:已日,即六二所謂已日也。乃孚,即九三、九四、九五所謂有孚也。悔亡,即九四所謂悔亡也。所以云已日者,變革天下之事,不當輕遽,乃能孚信于人。乃,難辭也。下三爻方欲革故而為新,故有謹重而不輕革之意。上三爻則故者已革而為新矣。九四當上下卦之交,正改命之時,故悔亡獨于九四見之,即彖卦所謂革而當,其悔乃亡也。
初九(句)。鞏,用黄牛之革。
傳:鞏用黄牛,不可以有為也。
革不可以輕試也。當其初尚非可革之時,堅其所守,慎而不發,可也。黃牛之革,物之堅者,借象也。九之剛正似之,離為牛,色黄,故曰黃牛毛。西河謂獸有皮而改去其毛,因以名革。
按:此則書稱希革毛毨,為革字之通義。黃牛之革,當對虎變、豹變看。
劉氏牧曰:下非可革之位,初非可革之時,要在固守中順之道,而不敢有革也。
龔氏煥曰:易言黃牛之革者二:遯之六二,居中有應,欲遯而不可遯者也;革之初九,在下無應,當革而不可革者也。
六二(句)。已日乃革之(句)。征吉(句)。无咎。
傳:已日革之,行有嘉也。
彖曰:已日乃孚,則已日固當革之矣。六二中正有慶,文明為體,有革之才,草之德,而主之者五也。與為正應,又以柔順當之,則不敢自專,固其分也。然剛正之主在上,乘已日之有孚,時乎時乎,不可失也。由是出而從君,撥亂世而反之正,有相得益彰之美,吉可知矣,何咎之有?
傳曰:行有嘉征,吉之謂也,不征則失革之時矣,此二五之分也。
九三(句)。征凶(句)。貞厲(句)。革言三就(句)。有孚。
傳:革言三就,又何之矣?
剛而不中,居革之介,自用自專,非喜事則徑情也。革太驟而害隨之,故征凶。三,危地也,實危道也,九四、九五之所不與也。第有應于上,兌口相孚,革有成言,至于三焉,因以通五,庶幾乎无妄爾。
傳曰:又何之,言不以疾征而致凶也,言有孚而已。匪征也,非已日之孚也。先儒謂此亦有孚而可革,非也。革必四、五而後可也,觀四之有孚改命可見。
九四(句)。悔亡有孚(句)。改命吉。
傳:改命之吉,信志也。
水火既已相接,則革之事行矣。命,令也,如湯武之作誓作誥也。九四剛而能下,又近乎五,當革之際,方將創制顯庸,與天下一變為新,不得不革之時也。而革之為事,出于非常,疑有悔矣。然以義制事,即事以義起,是革而當,其悔乃亡也,故曰悔亡。是其革非私也,是其命非美言小數也,作新斯民,天下信之,故曰有孚悔亡。而有孚然後可以改命也,不然非有公天下之志,而遽然改命,四豈無慚德乎?
傳曰:信志從悔亡,有孚而知之也,以四之能承五也。
九五(句)。大人虎變(句)。未占有孚。
傳:大人虎變,其文炳也。
九五陽剛中正而居尊位,為革命之主,中天下,定四海,禮樂法度,煥然一新。本義所謂自新,新民之極,順天應人之時是也。彖曰:已日乃革之。
傳曰:革而信之。五之與二,剛柔相應,孚之至者,可以不言而信也,故曰未占有孚。見之者曰:帝王自有真也。聞之者曰:天下自此太平矣。其亦未占有孚之謂乎?
九五得乾之一體,有利見大人之象。而兌為卦體,位在西方,其宿稱虎,故不曰龍而曰虎。乾德健舉,故曰飛;革道武成,故曰變。虎之變也,莫如秋。兌,正秋也。鳥獸毛毨,光潔鮮明,而虎可知矣。傳稱其文,威德寓焉,其次于聖作而物睹者乎!
上六:(句),君子豹變(句)。小人革面(句)。征凶(句)。居貞吉。
傳:君子豹變,其文蔚也。小人革面,順以從君也。
上六柔順在外,當革之既成,内有剛正之主,俯而從之,方宣力而効忠,亦敷文而演武,依日月之光,見名聲之爛。蓋輔大人以成其革者,故稱君子;亦勷文治以光其革者,故曰豹變。豹,虎類也,而虎則獸之王也。當虎變之時,君子固豹變而興矣。其在小人,睹作新之化,亦相視而喜,向之面從者,至是且革面矣,是天下所歸往也。革成而復他往,則自外于大人之世矣,故凶。惟居貞得柔順之正,亦從君之道,故吉。
龔氏煥文曰:九三與上六皆曰征凶,而有貞厲、貞吉之殊者,三之征凶,戒其不可妄動也;上之征凶,謂事之已革者不可復變也。三當革而未革,故守貞則厲;上已革而當守,故居貞則吉。三革道未成,上革道已成故也。
[/erphpdown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