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-[清]晏斯盛撰《易翼宗•卷一》

[清]晏斯盛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0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

【周易上经】第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-(清)晏斯盛撰《易翼宗•卷一》

[欽定四庫全書*易翼宗卷一

湖北巡撫晏斯盛撰

上經

乾卦:䷀【乾下乾上】

乾:(句)元(句)。亨、利、貞。

傳: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天。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,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,時乘六龍以御天。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乃利貞。首出庶物,萬國咸寧。

大象:天行健,君子以自彊不息。

文言:元者,善之長也;亨者,嘉之會也;利者,義之和也;貞者,事之幹也。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幹事。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乾元亨利貞。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利貞者,性情也。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,不言所利,大矣哉!大哉乾乎!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。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雲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
繫辭:乾道成男,乾知大始。

乾以易知,成象之謂乾。夫乾,其静也專,其動也直,是以大生焉。闢戶謂之乾。夫乾,確然示人易矣。夫乾,天下之至健也。德行恒,易以知險。

說卦:天地定位,乾以君之。戰乎乾。乾,西北之卦也,言陰陽相薄也。乾,健也。乾為馬,乾為首。乾,天也,故稱乎父。乾為天,為圜,為君,為父,為玉,為金,為寒,為氷,為大赤,為良馬,為老馬,為瘠馬,為駁馬,為木果。

雜卦:乾剛。奇也,陽儀也。

畫之所以奇,天之 第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-[清]晏斯盛撰《易翼宗》 ,萬象之始。六畫皆奇,陽之純也,最健,故名乾。象之始,形之始,氣之始,即理之始也,最初者也,元也。由是以為變化,則亨通利遂,而理實氣完,則貞而正且固。筮者十有八變,六爻皆奇,其辭為元亨利貞,盖元始一理,因以亨通而利遂且正固焉。是由元而亨利貞不少間斷,亦由元即亨利貞無少虧欠。天與聖人化工,性分一也,于人事之應亦一也。事之大小不同,而觀其能始與不能始,始之善與不善,則思過半矣。

元亨利貞,程子分四德,雖未聯貫,然尚不離乎經。朱子僅據字義,釋以大通而利在正固。夫彖、文言之釋元亨利貞如彼其盛,而以大通而利在正固了之不得也。且屯、隨、臨、无妄、革亦繫元亨利貞矣,分量豈可以苟同?乾之為象,何象?顧僅大通已乎?豈其不足于貞而須以利貞進也?乾之分量既有所未稱,則其為說為杜撰,而彖、文言根極一元以為亨利貞,正體乾象而得之,後人思索所不能入也。若曰孔子之說非文王之說,吾不知其何說矣。

古元字無訓大者,書元日、元首、元祀,詩元戎,禮元子,皆謂初也、始也、首也。爾雅初、哉、首、基、肇、祖、元、胎、俶、落、權、輿,始也,未嘗訓大。象大哉乾元,贊元之大,非訓元為大也。經稱元者二十六,【乾、坤兩彖。坤六五,屯、訟九五,比彖。履上九,泰六五,大有、隨、蠱、臨、无妄各彖。大畜六四,離六二,損彖。損六五,益初九,升、暌兩彖。井上六,革、鼎兩彖。鼎上九】。皆有善之長義,而比之元永貞尤明。小與大對,以小亨對大亨言,可云元亨;以小利對大利言,必不可云元利,則元不僅訓大也。稱利者八十七,【乾彖。乾九二、九五,坤彖。坤六二,用六,屯彖。屯初九、六四,蒙彖。蒙初六、六三、上九,需彖。需初九,訟彖。師六五,同人彖。大有上九,謙六四、六五、上六,豫、隨、蠱、臨各彖。臨九二、六三,噬嗑彖。噬嗑九四,賁、剥彖。復六五,无妄彖。无妄六二、上九,大畜彖。大畜九三,頤六三、上九,大過彖。大過九二,離、咸、恒彖。恒初六、上九,大壯彖。大壯上六,明夷、家人、蹇、解彖。解上六,損彖。損九二、上九,益彖。益初九,夬、萃彖。困九二、九五,革彖。鼎初九、六五、上九,艮初六,漸彖。漸九三,歸妹彖。歸妹九二、上六,巽彖。巽初六、九五,兑、謙、中孚、小過、既濟、未濟彖。未濟六五】。皆有義之和義,而其云无不利者尤明。分言之,各有利,如利見大人、利建侯之類。利之義專,合言之,利之義廣,則利不僅訓宜也。彖、象、爻皆就本文起義,辭自明。

經繫元亨利貞者六:【乾、屯、隨、臨、无妄、革】,而屯、隨、臨、无妄、革。五卦俱有微辭,則所謂元亨利貞者,有未盡也。不特亨利貞有未盡,其元先不如乾也。乾之元亨利貞,剛健中正,純粹以精者也。

乾之元,中庸所謂誠者天之道,物之終始,論語所謂人之生也直,孟子所謂平旦之氣,赤子之心也。學易者當先識元。

初九(句)。潛龍(句)勿用。

傳:潛龍勿用,陽在下也。文言初九曰:潛龍勿用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隱者也。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无悶,不見是而无悶。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,確乎其不可拔,潛龍也。潛龍勿用,下也。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君子以成德為行,日可見之行也。潛之為言也,隱而未見,行而未成,是以君子弗用也。

筮者得卦,自下而上,故下爻為初。三變皆奇,除掛一歸餘,其見存之策凡三十六,四其九也,故純陽之爻稱九龍。陽物而能變化,爻有龍象,其體乾也。在下故曰潛,勿用,時當潛也。

潛即勿用,有潛龍之德。不嘗試于時,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无悶,不見是而元悶,樂則行,憂則違,確乎其不可拔。

正潛龍之德也。象占無二義。

蠱上九之高尚,遯九五、上九之肥嘉,與勿用異,盖雖潛而非龍也。側陋、時晦、箕、潁、西山,皆潛也,而分量殊。陽稱九,以所得動爻見存之策,四其九也。或曰:專稱九而不及七,何也?曰:據一爻之動而為言,舉一隅也。歐陽氏曰:易道占其變,故以其所占者名爻,不謂六爻皆九六也。

九二(句)。見龍在田(句)。利見大人。

傳:見龍在田,德施普也。文言九二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何謂也?子曰:龍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而不伐,德博而化。易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君德也。見龍在田,時舍也。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。君子學以聚之,問以辨之,寛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易曰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,君德也。

見龍對潛龍言,在田對在天言。龍德出潛為見,雖不在天,已非在下,故曰在田。德無不備,時可有為,其施自普。乾本剛健中正,而二正得其中。五之合德也,出潛離隱,蔚然人望,大則大效,小則小效,不論廣狹,皆時措之宜也,故曰德施。

龍德正中,盡九二之藴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不伐,又是正中之藴。學聚問辨,寛居仁行,又言行中切要之功。德之所以博而化也,博而化則施之普矣。

閑邪存誠,最為平實,却是自強不息之要,開千古學問之門,克己復禮之事也。仁也,元也,顔子所以能體乾也。

傳:言德施普,則有位矣。又言時舍,何也?乾,天德也。九五,天位也。不在天位,仍未得位也。但二已出潛,則德施已普,即利見之義。其兩言君德,亦與時舍同。見龍猶言龍見,利見大人即言大人見也。兩言君德,孟子所謂居仁由義,備大人之事者。其言大人之德,則皆下學之功。大學,格、致、誠、正、修之事,德博而化寛。居仁行,則正已物正。

九三(句)。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(句)。厲(句)。无咎。

傳:終日乾乾,反復道也。文言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无咎,何謂也?子曰:君子進德修業。忠信,所以進德也。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知至至之,可與幾也。知終終之,可與存義也。是故居上位而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,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終日乾乾,行事也。終日乾乾,與時偕行。九三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故乾乾因其時而惕,雖危无咎矣。

以乾承乾,兩乾交接之地,重剛也。三多凶,危地也,故厲。然四五躍飛,由此而進,未至于亢也,故无咎。所以无咎者,乾乾夕惕若為之也。乾健之性,無時或息,至此尤加惕焉。德日進,業日修,知至知終,惕甚矣。天一日一周,乾三居下之上,日復一日,乾以繼乾,故曰終日乾乾夕惕若,此辭之顯著者。來氏推象,以互變大離為日,鑿矣,失天行健主象。

乾乾惕若,非徒畏謹也。進德修業,即其事矣。知至至之,知終終之,又進修之要。

與幾存義,是居業進德中喫緊工夫,是乾惕中喫緊精神。

或以過剛為危,然乾乾夕惕之本體,至此愈勤,則所以進德修業者,仍其剛為之。倘非乾德,私意稍間,入於柔靡,失其本體,過不可補矣。繫辭曰:无咎者,善補過也。乾三有之。

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其常也。然造次顛沛必加省焉,則无咎之道。

班固曰:尸禄負乘,夕惕若厲。

張衡《思玄赋》曰:夕惕若厲,以省愆兮。俱厲字斷句。郭京舉正夕字斷句,非也。玩文言乾乾,因時而惕,雖危无咎,文義甚明,可證積誤。

九四(句)。或躍在淵(句)。无咎。

傳:或躍在淵,進无咎也。文言九四曰:或躍在淵,无咎。何謂也?子曰:上下无常,非為邪也。進退无恒,非離羣也。君子進德修業,欲及時也,故无咎。或躍在淵,自試也。或躍在淵,乾道乃革。九四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之。或之者,疑之也,故无咎。

前既稱龍,故遂以龍言之。龍之所起,離人而見乎天,惟淵象之近乎飛,故曰躍。位非中正,四本多懼,迴翔審慎,及時進修,大德日茂,不逼乎飛,无咎之道。乾乾即重剛,三四皆不中,故三四皆曰重剛而不中。若上則不僅不中而已也。

或字極精義,利用之致,所以无咎者此也。即象即占,講象之家以此爻變巽為進退不果,未得。乾四性情失主象,乾本龍德,四在上卦之下,近五自有此象。

九五(句)。飛龍在天(句)。利見大人。

傳:飛龍在天,大人造也。文言九五曰: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何謂也?子曰: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水流溼,火就燥,雲從龍,風從虎,聖人作而萬物睹。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。飛龍在天,上治也。飛龍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違,後天而奉天時。天且弗違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

龍,乾體。五,天位。動,故曰飛。飛龍,乾德。神理之運,無有形迹,此天之心,物之命,氣之中,運之盛,聖人之時,所謂中天者也,乾之全量也。大人即聖人,聖德同天,見乎天位,為天下所利,見天地位,萬物育,所謂乘龍御天,首庶物而萬國寧者也。

傳曰:大人造,文言曰聖人作,萬物睹,曰天人不違,皆一意。

利見大人,後儒皆謂利見九二之大人,及文言則以本位言。盖本體得位而下自應之,自然之象,自然之占,所該者博而精。後儒之說,因應而起,象占各自為義,得其一端而遺其全理,上下分屬,文氣亦衡决不貫。學者深玩之,自知翼義為聖人之言也。

上九(句)。亢龍(句)。有悔。

傳:亢龍有悔,盈不可久也。文言上九曰:亢龍有悔。何謂也?子曰:貴而无位,高而无民,賢人在下位而无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。亢龍有悔,窮之災也。亢龍有悔,與時偕極。亢之為言也,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。

陽剛已極,在天位之外,如龍之失水,澤竭而雲不行,雨不施也,故曰亢。亢故悔。其悔皆由於不知文言,故長言之為有字補義。

上九亦龍德也,然其位則已過矣。亢宜凶且咎,而剛上之過,適然而悔。震无咎者存乎悔,其初偶不及知耳。

傳曰:盈不可久,言亢之所以悔也,亦有字中精神。

用九,見羣龍,无首(句)。吉。

傳:用九,天德不可為首也。文言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,其惟聖人乎!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惟聖人乎!

羣龍,六龍也。六爻皆變,則仍乾之全體矣。六爻適均,非若上九之獨出于上也,渾然元亨利貞之神也,不可為首。非不能為首也,六龍皆見,不可得其首也。龍見而不見其首,屈伸變化,存乎其神。

易辭皆為筮設,繫辭傳言之詳矣。左昭十二年:龍見絳郊。蔡墨曰:龍,水物也。水官棄矣,故龍不生。得不然?周易有之,在乾之姤曰:潛龍勿用。其同人曰:見龍在田。其大有曰:飛龍在天。其夬曰:亢龍有悔。其坤曰:見羣龍无首,吉。觀此,則用九固乾卦六爻全動之辭,與上九實别為一,則朱子據此自當。而毛西河主荆公之說,必欲併上九為一,且以蔡墨之說為未嘗分過矣。上曰有悔,此曰吉,明是兩占之辭,不必為過渺之論也。

見羣龍无首。六爻皆九之全象,仍此元亨利貞之意,而無有間斷,不可端倪也,與他卦體象毫不相涉。朱子以為全動之占,又以為九之凡例,亦騎牆之見。

[/erphpdown]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