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升,元亨。用見大人,勿恤。南征吉。
《義》曰:按序卦云:聚而上者謂之升,故受之以升。言物之衆萃,自少而聚之于多,自下而至于高,以升于上,故以此升次于萃也。然曰元亨者,言聖賢之人,升于上位,必須有元大始生之德,以生成天下之民物,又有大亨之德,以通濟天下之事,然後得盡所以升上之道也。
用見大人勿恤者,夫君子之升進,雖有是大生大通之德,然不可孑然而獨往,必須用見大有才德之人,以依附之,然後升其高位,而不至于危,可以永保其禄位,復何有所憂恤哉?
南征吉者,按此一卦,上坤,坤為西南之卦,下巽,巽為東南之卦,上下皆是南方之位,故曰南征。夫聖賢之人,居升進之時,必附麗南方離明之主,又取其往就南方長養寛平之地,以生成天下,則所行之道,无不通濟,故可以獲其吉也。
【原文】彖曰:柔以時升,巽而順,剛中而應,是以大亨;用見大人,勿恤,有慶也;南征吉,志行也。
《義》曰:柔以時升者,此釋卦名之義也。巽在下,坤在上,二卦之體皆主柔順,而又三隂在上,得時而進,亦猶賢人君子執柔順之道,以其時之可進而進,是得其升進之義也。巽而順,剛中而應,是以大亨者,此又以二體兼九二、六五以釋元亨之義。下體,巽也;上體,順也。剛中,九二也;應,謂六五也。夫君子必不可全任巽順之德,若全任之,則失于懦,是必内有剛明之才,外有柔順之行,使剛不過亢,柔不至懦,而所為所行之事皆得其中正。然而外既有柔順之德,内有剛明之才,苟或上无其應,則亦不可得而升進,故今又應于六五中正之君,是當此之時,君子皆得其升進之道,以元大始生之德通濟于天下,是以大亨也。
南征吉,志行也者,言君子之進既附麗其大人,又即其南方生養寛平之地,以生成于天下,是所立之志、所行之道皆得以大行矣。
【原文】象曰:地中生木,升。君子以順德,積小以高大。
《義》曰:坤為地,巽為木。夫木之生資于地,始自芽蘖至把握,積久以至合抱,是升進之象也。君子觀此象,執柔順之德,常積善道,不矜細行,以日繼月,以月繼時,以時繼歲,至終身久而不變。積小善以至大善,由小賢以至大賢,由大賢以至于聖,皆從微而至著,由小以至大,故曰積小以高大也。
【原文】初六:允升,大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允升大吉,上合志也。
《義》曰:允,信也,率從之稱也。夫升進之時,君子所志在于乘時以升,進于其位而行其道也。今初居巽之體,處升進之始,雖无其應,然于九二同心合志以進于位,為衆賢之先倡,故賢人君子皆信而率從之以進于上。君子之人既得升進,則其道得以行,其志得以伸,其澤可以福于生靈,其功業可以被于天下,故吉之大者此也。
《象》曰:允升大吉,上合志也者,初六當升進之時,為升進之始,雖上无應,然與九二中正之賢合志而進,使衆人亦率從于已而升進,故得大吉也。
【原文】九二:孚乃利用禴,无咎。
【原文】象曰:九二之孚,有喜也。
《義》曰:孚,由中之信也。禴,春之薄祭也。九二以剛陽之德,處下卦之中,而體居其巽,是其剛不過亢,柔不至弱,執大中巽順而升者也。而又上應六五之君,以柔順而接納于已,是升而得其時、得其道者也。以至于所行之道,所為之事,无不合于中。夫君既以柔順而接納于下,則下得盡其由中之信、至誠之道,以事其君。若然,以至信至誠而事其君,則不假外物,不須外貌,而君自然信任矣。亦若誠信立于中,雖薄禴之祭,亦可以通于鬼神也。左傳所謂苟有明信,雖澗溪沼沚之毛,蘋蘩蕰藻之菜,筐筥錡釡之器,潢汙行潦之水,可以薦于鬼神,可以羞于王公是也。
无咎者,九二以至誠之道奉于君,而君任信之,則是諫行言聽,膏澤下于民,以此為臣,何咎之有?
《象》曰:九二之孚,有喜也者,夫君臣相信,以成天下之事,以立太平之功,是有喜慶之美也。
【原文】九三:升虛邑。
【原文】象曰:升虛邑,无所疑也。
《義》曰:九三以陽居陽,履正者也。而又有上六以為之應,進不為小人之所阻礙,退不為時之所凝滯。而上六又為之引道,上下相順,无有疑間。以是而升于君子之位,若升虚邑然,復何所疑哉?
【原文】六四:王用亨于岐山,吉,无咎。
【原文】象曰:王用亨于岐山,順事也。
《義》曰:王即文王也。岐山,文王所治之地也。夫升進之道,貴于柔順。今此六四以隂居隂,履得其正,上比于六五,是進得其位者也。然比于六五柔弱之君,又下乘衆陽剛強之臣,六四執柔順之道,率其剛強之臣以事其君,故有文王之象。昔商紂在上,文王為西伯,治于岐山之邑。當此之時,文王有聖人之才,无聖人之位,而以仁義之道生成其一國。至如耕者九一,罪人不孥,仕者世禄,關譏而不征,市㕓而不稅,發政施仁,必先于窮民,是以岐山之民皆得亨通,故歸者如歸父母。當是之際,文王升進之道愈盛,故曰王用亨于岐山也。
吉无咎者,文王以仁義居人臣之位,升進之道固已盛矣,天下之心固已歸矣。如是則幾于侵君之權,擅君之民,苟不以柔順之節奉于上,則臣子之分虧,而凶咎必至矣。故文王能盡臣子之道,執柔順之節,率天下之民以服事于紂,故得吉而无咎矣。
《象》曰:王用亨于岐山,順事也者,言文王治岐山之地,三分天下有其二,且盡率其民以服事于紂,不失臣子柔順之道,是至順之事也。
【原文】六五:貞吉,升階。
【原文】象曰:貞吉升階,大得志也。
《義》曰:階,是尊者所居之地。六五以隂居陽,本失其正者也。然升進之道,貴于柔順。今六五有柔順之道,居得其中,是有大中之德者也。而又下有九二剛明中正之臣為之輔佐,然所為之事,患在于不正。若能守之以正,則可以獲吉,而當至尊之位也。
《象》曰:大得志也者,若能守至正以居其位,而治天下之民,使皆受其賜,則己之志大有所得也。
【原文】上六:冥升,利于不息之貞。
【原文】象曰:冥升在上,消不富也。
《義》曰:冥者,冥昧也。夫升進之道,至于五位,大中之極也。惟聖賢之人,則不為情所遷,不為情所誘,進退存亡,皆得其正,可以進則進,可以退則退,可以止則止。今此上六,其性冥冥然无所知,但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升而不已,過于至尊之位,失其大中之道,而至于亢極,故曰冥升也。
利于不息之貞者,息,長息也。言雖冥昧,不知其己,以至于上,若能知升而可以已,知進而可以退,謙虚消損,不務長息,以正自守,則猶可獲其吉也。
《象》曰:冥升在上,消不富也者,言上六既不達存亡之幾,以至于上位,固當消虚自損,不為尊大,以自至于富盛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