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晉,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。
《義》曰:按序卦云:物不可以終壯,故受之以晉。晉者,進也。蓋言物之壯而不已,則必至於見挫,必以柔順之道上進也。然此卦坤在離下,猶日出地上,以順而進,至于大明,故曰晉也。康,美也。錫馬,言賞賜之重也。曲禮所謂三賜不及車馬是也。蕃,盛也。庶,衆也。言此卦以三隂上進,而至于明顯,如賢人君子以柔順之道上進于君,致之禄位,而行道于天下,有康美之德,著之于君。既有康美之德,君則厚加寵錫,故其馬蕃盛而衆多,以至晝日之間,三接見之,以咨天下之事也。是凡人臣之進,必有道義之實,功業之美,然後登于朝廷之上,則道可行,身可顯。如不才不德,无功无業,妄求寵幸者,不有人禍,必有天殃,故君子不可以不慎也。
【原文】彖曰:晉,進也。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,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也。
《義》曰:此卦名晉者,是大賢君子以功以德上進于君也。
明出地上者,此以二體言之也。坤,下地也。離,上明也。若明出于地,則升進而臨照天下,萬民皆瞻仰。如賢人君子出于微賤,升進而立于朝廷之上,致君澤民,使天下皆仰觀之也。順而麗乎大明者,言日之出于地,順麗乎天,故其明所以久也。猶賢者以柔順之道,而進輔于大明之君,故其道可以行也。
柔進而上行者,夫君子之在上,必須有至明之德,以旌别賢不肖而黜陟之也。苟上不明,使賢不肖混淆,則賢者必退避,不樂于仕矣。是必君有至明之德,使賢者持人臣之節,柔順之道附于君,而其道上行也。既能以賢明之德出于下,柔之道行于上,故可以受寵優之厚。故曰: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,賞之重也。晝日之間,凡三接之,待之厚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明出地上,晉。君子以自昭明德。
《義》曰:言賢人君子法此之象,是以進修其德,博學審問,明辨篤行,然後位朝廷之上,使仁義施于天下,功業垂于後世,以自昭顯其至明之德也。
【原文】初六:晉如摧如,貞吉。罔孚,裕无咎。
【原文】象曰:晉如摧如,獨行正也;裕无咎,未受命也。
《義》曰:摧抑也。初六處晉之始,有心乎晉者也。然居下卦之下,處衆隂之末,猶君子道未得行,志未得伸,于始進之時,必見摧抑者也,故曰晉如摧如也。
貞吉者,言君子既進而有所摧抑,固不可躁求妄動,以覬君上之信,固當守之以正,則可以獲吉也。孟子曰:鄉為身死而不受,今為宫室之美而為之;鄉為身死而不受,今為妻妾之奉而為之;鄉為身死而不受,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,是亦不可以已乎?此之謂失其本心。蓋戒其不可徇情而苟倖,言進退當以其道也。
罔孚,裕无咎者,夫初六處于最下,位卑言輕,上未信于其君,下未澤于其民,事未施于當世,道未行于天下,苟如是,固不可隕穫己志,而當綽綽然寛裕樂道,不自咨嗟怨憤,而不失其本心,如此則乃可免其悔咎也。
《象》曰:晉如摧如,獨行正也者,夫君子于求進之初,其位卑言輕,而有所摧抑,然不自為損,以道自處,蓋其所守獨在于正也。
裕无咎,未受命也者,言處于卑下而自寛裕者,是未受君之命也。
【原文】六二:晉如愁如,貞吉。受茲介福,于其王母。
【原文】象曰:受茲介福,以中正也。
《義》曰:夫晉之為言,以之一身,是進用其道;以之一時,是進用其君。愁,憂也。六二以隂居隂,履得其正,然處内卦之中,未見君之所信,道未能行,是以進而有憂愁也。然君子之心不以一身一家為累,動其心必以君民為志,雖進焉,未見信于君而有憂,然亦不可隕穫躁動,常以正道而行,則得其吉也。
受兹介福,于其王母者,王母,内之貴者也。夫六二處中居内,以位言之,至卑之象;以時言之,至暗之象。處是時則當懷道畜義,居仁守正,以自寛裕;居是位則當隨事制宜,臨機應變,使无不通濟,則必受其遠大之福,通于王母至深至密之地。蓋由至誠而行,自暗而受其介福,若鳴鶴在隂,其子和之是也。
《象》曰:受兹介福,以中正也者,六二雖未見君之信任,蓋以中正之道而行,雖天地鬼神无不祐之,以至暗然而受其介福也。
【原文】六三:眾允,悔亡。
【原文】象曰:眾允之,志上行也。
《義》曰:允,信也。夫六三以隂居陽,過于六二不中不正之位,其本有悔也。然而居下卦之上,為衆隂之長,三隂同心,上進而為其先,是道義可以行于時,事業可以致其用,故衆隂同心,見信而上行,其悔可以亡也。
《象》曰:衆允之志,上行也者,言居晉之時,衆隂皆欲上行而已。處其先,是為衆所信,同志而進也。
【原文】九四:晉如鼫鼠,貞厲。
【原文】象曰:鼫鼠貞厲,位不當也。
《義》曰:鼫鼠者,田中食稻粱,貪殘剥刻之物也。當晉之時,衆君子以柔順之道上進于君,九四以陽居隂,不正而進者也。既以不正而進上,又切近于君,是當尊大之位,附上罔下,刻剥天下之民,蠱壞天下之事,如鼫鼠然。无益于民,但傷殘于物,故天下賤之,如鼫鼠然也。以此而往,則必讒諂佞媚,苟取于君上,是于正道危厲也。
【原文】六五:悔亡,失得勿恤。往吉,无不利。
【原文】象曰:失得勿恤,往有慶也。
《義》曰:六五履不得正,有悔者也。然處至尊之位,居離明之中,能擴大明之道,旌别衆賢而信任之,衆賢者類進而輔己,故其悔所以亡也。
失得勿恤,往吉,无不利者,夫以天下之廣,萬幾之細,其間未必不无一失。今六五既能旌任賢者,賢者皆進而輔之,故其政教无有不舉。若萬物之中,苟有失得,亦不必憂恤之也。夫既是失得,皆不須憂恤,則是所往无有不吉不利者也。
《象》曰:失得勿恤,往有慶也者,言六五所以失得勿恤者,蓋由其能任賢者,使賢人進輔于己,故其教化舉行,仁義興作。以此而往,故不惟止獲其吉,而又且有美慶之事也。
【原文】上九:晉其角,維用伐邑。厲吉无咎,貞吝。
【原文】象曰:維用伐邑,道未光也。
《義》曰:角者,最極之象也。夫上九處進之極,過明之中,已在角而猶進,故曰進其角。惟用伐邑者,在角猶進,過亢不已,不能端拱无為,物皆不服,必須攻伐其邑,然後服之,故曰惟用伐邑也。
厲,吉,无咎,貞吝者,兵者凶器,伐而服其物,是由危乃得,吉則无咎,以此雖正,亦已賤矣。
《象》曰:惟用伐邑,道未光也者,用伐乃服,雖得之,其道未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