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:離序卦:坎者,陷也。陷必有所麗,故受之以離。離者,麗也。陷於險難之中,則必有所附麗,理自然也。離所以次坎也。離,麗也,明也。取其隂麗於上下之陽,則為附麗之義。取其中虚,則為明義。離為火,火體虚,麗於物而明者也。又為日,亦以虚明之象。
離:利貞,亨;畜牝牛吉。
傳:離,麗也。萬物莫不皆有所麗,有形則有麗矣。在人則為【一无為字】。所親附之人,所由之道,所主之事,皆其所麗也。人之所麗,利於貞正,得其正則可以亨通,故曰離利貞亨,畜牝牛吉。牛之性,順而又牝焉,順之至也。既附麗於正,必能順於正道,如牝牛則吉也。畜牝牛,謂養其順德。【一无德字】。人之順德,由養以成,既麗於正,當養習以成其順德也。
《本義》離,麗也。隂麗於陽,其象為火,體隂而用陽也。物之所麗,貴乎得正。牝牛,柔順之物也,故占者能正則亨,而畜牝牛則吉也。
朱氏附錄:離便是麗。附著之意,也有兼說明處,也有單說明處。明是離之體,麗是麗著底意思。離字古人多用做離著說,然而物相離去,也只是這字。古來自有這般兩用。㡳字如亂字,又喚做治。
○問:火體隂而用陽,是如何?曰:此言三畫卦中隂而外陽者也。坎象為隂,水體陽而用隂,蓋三畫卦中陽而外隂者也。又曰:火中虚暗,則離中之隂也;水中虚明,則坎中之陽也。
○問:離卦是陽包隂,占利畜牝牛,便也是宜畜柔順之物?曰:然。
彖曰:離,麗也。日月麗乎天,百穀草木麗乎土。
傳:離,麗也,謂附麗也。如日月則麗於天,百穀草木則麗於土,萬物莫不各有所麗。天地之中,无无麗之物,在人當審其所麗,麗得其正,則能亨也。
重明以麗乎正,乃化成天下,
【重直龍反】。
傳:以卦才言也。上下皆離,重明也。五二皆處中正,麗乎正也。君臣上下皆有明德,而處中正可以化天下,成文明之俗也。
《本義》:釋卦名義。
柔麗乎中正,故亨,是以畜牝牛吉也。
傳:二五以柔順麗於中正,所以能亨。人能養其至順以麗中正則吉,故曰畜牝牛吉也。或曰:二則中正矣,五以隂居陽,得為正乎?曰:離主於所麗,五中正之位,六麗於正位,乃為正也。學者知時義而不失重輕,則可以言易矣。
《本義》:以卦體釋卦辭。
朱氏附錄:彖辭重明,自是五二兩爻為君臣重明之義。大象又自說繼世重明之義不同。
○惟六二一爻柔麗乎中而得其正,故元吉。至六五雖是柔麗乎中而不得其正,特借中字而包正字耳。
○今言麗乎正、麗乎中正,次第說六二分數多。
象曰:明兩作,離;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。
傳:若云兩明,則是二明,不見繼明之義,故云明。兩明而重兩,謂相繼也。作離明,兩而為離,繼明之義也。震巽之類,亦取洊随之義,然離之義尤重也。大人以德言則聖人,以位言則王者。大人觀離明相繼之象,以世繼其明德,照臨于四方。大凡以明相繼,皆繼明也。舉其大者,故以世襲繼照言之。
《本義》:作,起也。
朱氏附錄:明兩作,猶言水洊至,今日明,來日又明。若說兩明,卻是兩箇日頭。又曰:作,起也。如日然,今日出了,明日又出,是之謂兩作。盖只是這一箇明,兩番作,非明兩,乃兩作也。
初九,履錯然,敬之无咎,
【錯,七各反,象同】。
傳:陽固好動,又居下而離體,陽居下則欲進。離性炎上,志在上麗,幾於躁動。其履錯然,謂交錯也,雖未進而跡已動矣。動則【一无則字】。失居下之分而有咎也。然其剛明之才,若知其義而敬慎之,則不至於咎矣。初在下,无位者也,明其身之進退,乃所麗之道也。其志既動,不能敬慎則?動,是不明所麗,乃有咎也。
《本義》:以剛居下而處明體,志欲上進,故有履錯然之象,敬之則无咎矣。戒占者宜如是也。
象曰:履錯之敬,以辟咎也。
【辟音避】。
傳:履錯然欲動,而知敬慎不敢進,所以求辟免過咎也。居明而剛,故知而能辟,不剛明則妄動矣。
六二,黄離,元吉。
傳:二居中得正,麗於中正也。黄,中之色,文之美也。文明中正,美之盛也,故云黄離。以文明中正之德,上同於文明中順之君,其明如是,所麗如是,大善之吉也。
《本義》黄,中色。柔麗乎中,而得其正,故其象占如此。
象曰:黄離元吉,得中道也。
傳:所以元吉者,以其得中道也。不云正者,離以中為重,所以成文,明由中也,正在其中矣。
九三,日昃之離,不鼓缶而歌,則大耋之嗟,凶。
【耋,田節反,又他結反。嗟,如字,又遭哥反。下戚嗟同】。
傳:八純卦皆有二體之義,乾内外皆健,坤上下皆順,震威震相繼,巽上下順随,坎重險相習,離二明繼照,艮内外皆止,兌彼已相說。而離之義在人事最大,九三居下體之終,是前明將盡,後明當繼之時。人之始終,時之革易也,故為日昃之離,日下昃之明也,昃則將沒矣。以理言之,盛必有衰,始必有終,常道也。達者順理為樂。缶,常用之器也。鼔缶而歌,樂其常也。不能如是,則以大耋為嗟憂,乃為凶也。大耋,傾沒也。人之終盡,達者則知其常理,樂天而已。遇常皆樂,如鼓缶而歌,不達者則恐怛有將盡之悲,乃大耋之嗟,為其凶也。此處死生之道也。耋與昳同。
《本義》:重離之間,前明將盡,故有日昃之象。不安常以自樂,則不能自處而凶矣。戒占者宜如是也。
象曰:日昃之離,何可久也。
傳:日既傾昃,明能久乎?明者知其然也,故求人以繼其事,退處以休其身,安常處順,何足以為凶也。
九四,突如其來如,焚如,死如,棄如。
【突,徒忽反。又唐屑、湯骨二反】。傳九四離下體而升上體,繼明之初,故言繼承之義。在上而近君,繼承之地也。以陽居離體而處四,剛躁而不中正,且重剛以不正,而剛盛之勢突如而來,非善繼者也。夫善繼者,必有巽讓之誠,順承之道,若舜、啓然。今四突如其來,失善繼之道也。又承六五隂柔之君,其剛盛陵爍之勢,氣焰如焚然,故云焚如。四之所行不善如此,必被禍害,故曰死如。失繼紹之義,承上之道,皆逆德也。衆所棄絶,故云棄如。至於死棄,禍之極矣,故不假言凶也。《本義》後明將繼之時,而九四以剛迫之,故其象如此。
朱氏附錄:九四有侵陵六五之象,故曰突如其來如。又曰:九四陽爻突出來,逼拶上爻。
○離為火,故有焚如之象。
○焚如是不戢自焚之意,棄是死而棄之之意。
○焚如、死如、棄如,言其焚死而棄也。
○或曰:突如其來如與焚如自當屬上句,死如、棄如自當做一句。曰:說時亦少通,但文勢恐不如此。
象曰:突如其來如,无所容也。
傳:上陵其君,不順所承,人惡衆棄,天下所不容也。
《本義》:无所容,言焚死棄也。
六五,出涕沱若,戚嗟若,吉,
【涕,它米反。沱,徒河反】。
傳:六五居尊位而守中,有文明之德,可謂善矣。然以柔居上,在下无助,獨附麗於剛強之間,危懼之勢也。唯其明也,故能畏懼之深,至於出涕憂慮。【一作虞】之深,至於戚嗟,所以能保其吉也。出涕戚嗟,極言其憂懼之深耳,時當然也。居尊位而文明,知憂畏如此,故得吉。若自恃其文明之德,與所麗中正,泰然不懼。【一作慮】,則安能保其吉也。
《本義》:以隂居尊,柔麗乎中,然不得其正,而迫於上下之陽,故憂懼如此,然後得吉。戒占者宜如是也。朱氏附錄,六五介于二陽之間,憂懼如此,然處得其中,故不失其吉。
象曰:六五之吉,離王公也,
【離音麗】。
傳:六五之吉者,所麗得王公之正位也。據在上之勢,而明察事理,畏懼憂虞以持之,所以能吉也。不然,豈能安乎?
上九,王用出征,有嘉。
傳:九以陽居上,在離之終,剛明之極者也。明則能照,剛則能斷。能照足以察邪惡,能斷足以行威刑。故王者宜用如是剛明,以辨天下之邪惡,而行其征伐,則有嘉美之功也。征伐,用刑之大者。
折首,獲匪其醜,无咎。
【折之舌反】。
傳:夫明極則无微不照,斷極則无所寛宥,不約之以中,則傷於嚴察矣。去天下之惡,若盡究其漸染詿誤,則何可勝誅?所傷殘亦甚矣。故但當折取其魁首,所執獲者,非其醜類,則无殘暴之咎也。書曰:殱厥渠魁,脅從罔治。
《本義》:剛明及遠,威振而刑不濫,无咎之道也,故其象占如此。
朱氏附錄有嘉折首是句。
象曰:王用出征,以正邦也。
傳:王者用此上九之德,明照而剛斷,以察除天下之惡,所以正治其邦國,剛明居上之道也。
朱氏附錄:問張子曰:隂陽之精,互藏其宅,然乎?曰:此言甚有味,由人如何看。水離物不得,故水有離之象。火能入物,故火有坎之象。
周易傳義附錄卷五下:
<經部,易類,周易傳義附錄>
【资料录入】:王玲玲
【初次点校】:訾翠芬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【点校底本】:《欽定四庫全書》第二十册-經部十四易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