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36卦-明夷䷣地火明夷(离下坤上)-[宋]郭雍撰《郭氏传家易说•卷四》

[宋]郭雍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36卦-明夷䷣地火明夷(离下坤上)

【周易下经】第36卦-明夷䷣地火明夷(离下坤上)-[宋]郭雍撰《郭氏傳家易說•卷四》

䷣【离下坤上】

明夷:利艱貞。

聖人之德,惟明為大。有明德以在上,大有之君是也;有明德以居下,晉之臣是也。明夷者,明傷也,故為明德。遭難之時,非聖人其難其愼,用晦而明,殆且傷矣,所以利艱貞也。

彖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内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,文王以之。利艱貞,晦其明也。内難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。

在易卦,彖之辭異者,獨晉言康侯,明夷言文王、箕子,革言湯、武是也。蓋康侯能盡晉之義,故文王言之,以見卦之德與人之德一也。孔子明文王之意,故繼以湯、武、文王、箕子為言。然明夷之彖,自分二義,文王、箕子之道,蓋不同也。孔子曰:文王旣没,文不在兹乎?文明,言文王有明德,所謂内文明也。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商,所謂外柔順也。文王盡坤、離之義,所謂得明夷之大者矣。箕子用晦而明,得其艱貞而已。此文王、箕子之辨也。觀其與微子、比干自靖自獻于先王,所謂内難而能正其志也。自為之奴,卒陳洪範,所謂艱貞用晦而明矣。明夷大象,獨為聖人明德遭難之事,初无衆人之象,故正言文王、箕子也。

象曰:明入地中,明夷;君子以莅衆,用晦而明。

離,日也。方其明出地上,晉晝之時也。及其日中照天下,則為豐矣。至于明入地中,而後為明夷。夷之為傷,非毁其明也,晦其明而已。晦其明則有終明之道,是以艱貞之君子,所以能用晦而明也。然日所以照臨下土,故君子之莅衆者,其象以之。

初九,明夷于飛,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。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象曰:君子于行,義不食也。

卦之初爻,皆有進无退,而明夷之初,聖人三釋之。其辭皆不能果于進者,以明傷之時,其義不可果于進,而其勢亦不得進也。何謂三?明夷于飛,垂其翼,一也;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,二也;有攸往,主人有言,三也。且譬之鳥焉,欲進則飛之疾,而今言垂其翼者,以明明傷之時,義不可進也。知義不可進而不進,是為初九垂翼之道也。此戒于未進之前也。君子當斯時而欲有行,是自取困窮之道象。言義不食者,君子于行義,有不得祿食之象。然則三日不食,自取之也,此言勢不得進,而自取困辱也。苟不知勢之不得進,而終欲有所往,是以至于主人有言。主人,主我者也。主人有言,則難將作矣。故聖人欲垂其翼于前,不欲主人有言于後,斯能用晦而明矣。是以辨之于初也。

六二:明夷,夷于左股,用拯馬壯,吉。象曰:六二之吉,順以則也。

離之所以為明者,以二也。明夷之時,初則以進為傷,二則不進亦傷矣。不用其明,則其傷淺,故有夷于左股之象。雖傷于左股,而有用拯之道。用拯之道,健順則吉,故言馬壯吉。馬壯,猶明夷于飛也。順以則者,猶垂其翼也。以是知明夷之道,固不能一于明,亦不可一于晦也。六二以柔順中正至明之才,是以能順時不違,則以盡用拯之道而獲吉也。

九三: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,貞。象曰:南狩之志,乃大得也。

伊川曰:九三離之上,明之極也。又處剛而進,上六坤之上,闇之極也。斯義也,其湯、武之事乎?湯、武非利人之天下也,去其害而已。南在前,明方也。狩,畋而去害之事也。大首,謂闇之魁首,上六也。三與上相敵應,為至明克至闇之象。不可疾貞,謂誅其元惡,舊染汙俗,未能遽革,必有其漸。故酒誥云又惟殷之迪諸臣,惟工乃湎于酒,勿庸殺之,姑惟敎之是也。雍曰:初九其傷未至,六二其傷已至,九三則其傷已過矣。濟之以剛明上進之才,是所以南狩而大得志也。不可疾貞者,離之性,失之過則暴,故戒之以此。伊川謂九三為湯、武,則夷于左股者,其文王乎?

六四:入于左腹,獲明夷之心,于出門庭。象曰:入于左腹,獲心意也。

伊川以六四為陰邪,小人居高位,以柔邪順于君者也。雍曰:小人之事其君也,務引其君于不正之道,然後能獲其心意,而作威福于天下也。大學之道,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必先正心誠意,而後可以治國治天下。是以明君務知本,而後小人不得啟其邪心,又烏有入于左腹,獲心意之事哉?明夷之君,暗主也。暗主不知正心誠意,故小人得以不正之道乘間而入,以獲其心意,適所以喪其君之明也。好大喜功者,以攻戰入之;好貨財者,以聚斂入之;好奢侈者,以土木文繡入之;好淫泆驕樂者,以鄭衛聲色入之。故入于左腹,言投其不正之道也。明夷之心,暗主之心也。于出門庭,作威福于天下也。君子務引其君于當道,而格君心之非;小人則務投其不正之道,而得其心意,以作威福。君子小人之事君,其辨如此。是以爭臣多君子,而功利之臣多小人。此爻盖言小人以不正之道傷君之明為義。

六五:箕子之明夷,利貞。彖曰:箕子之貞,明不可息也。

君子以正道處己,而以道之權濟時。明者,聖人之正道也。用晦而明者,權也。雖權而其明未嘗息者,箕子之明夷是也。當明夷之時,不知用晦而明,則見傷必矣,此箕子所以為利貞也。五為尊位,以君臣之分言之,則君也;以君子小人言之,則君子也。故君子處晦,與人君處晦皆同。

上六:不明,晦。初登于天,後入于地。象曰:初登于天,照四國也;後入于地,失則也。

明夷之極,一于晦也,故言不明晦。不明而晦,則非若于飛垂翼者也,又非用拯馬壯之道也,其明息矣。聖人原始要終言之,故曰初登于天,後入于地。入于地,所謂不明晦,而明之道失矣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