䷡【乾下震上】
大壯:利貞。
泰之辭言小往大來,而彖則言天地上下,陰陽健順,君子小人,以極大小之類。大壯之象,四陽過中,名卦之義,實取于大也。雖天地亦大者之壯,非獨人事而已,與泰言大來无以異也。故彖曰: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
彖曰:大壯,大者壯也。剛以動,故壯。大壯利貞,大者正也。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。
凡天地萬物,大者之壯,俱為大壯,徒用壯而已,非大壯也。德之大者,无踰于天。自人道言之,人得天德而動,壯之所以大也。且彊梁以動者,雖无不壯,其或窮人欲而滅天理,則性善梏亡,天德于是失之矣。雖壯而非大也,故必得天之剛德而動,而後謂之大壯。大壯利貞者,大者之正也。大者天也,正則天之德也。天地之情,于斯可見,況人道乎?孟子謂齊宣王曰:王請無好小勇。夫撫劔疾視曰:彼惡敢當我哉!此匹夫之勇,敵一人者也。王請大之。惟孟氏深明大小之義,諸子未之或知也。故言文、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,豈所謂大者之壯歟?若匹夫匹婦自經于溝瀆,何其小哉!聖人以羊譬壯,深見小人之情矣。
象曰:雷在天上,大壯;君子以非禮弗履。
天下雷行為无妄,雷在天上為大壯。无妄之動以天,則天德及物之時,故象言茂對時,育萬物。大壯先天而後動,在人則盡心知性,則知天之時期,不失中庸所謂天命之性者,故象以非禮弗履為言也。且壯者,君子所以勝己,而小人所以勝人。孔子告顔淵以克己復禮,勝己之道也。旣勝己之私,則无適而非天矣,是為壯之大者也。小人不知勝己,至于窮人欲而滅天理,何大之有?是以九三祗以用壯言之。然有大壯之弗履以成己,然後有无妄之育物以成物,二者之道,相為終始。亦猶中庸言天命之性,率性之道,而後曰脩道之謂教。盖性與道成己也,而敎所以成物也。
初九:壯于趾,征凶,有孚。象曰:壯于趾,其孚窮也。
壯于趾者,用壯之始也。始而用壯,必終于凶矣。有孚者,信其必以凶窮也。凡爻辭獨言壯者,謂小人之壯,皆非大者壯也。
九二:貞吉。象曰:九二貞吉,以中也。
卦辭言利貞,然得其貞者九二也。九二之貞,謂固守大壯之道也。天之德以剛中為正,九二以剛居中,是以能固守而貞吉也。居卦之下位為不足,未能究天德之用,故特曰貞吉而已,蓋非禮弗履之士也。
九三:小人用壯,君子用罔,貞厲。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象曰:小人用壯,君子罔也。
剛至三而壯矣。小人務勝人,故喜壯而用之。君子務在勝己之私,不失天命之性,是以勿用壯于外也。以用壯為正,則危矣。羊狠而喜觸,用壯之象也。觸藩羸其角,用壯而厲也。其厲如此,凡以小人不知壯有天道之大故也。君子用罔者,君子罔以壯為用也。先儒或為羅罔之罔,失之矣。
九四:貞吉,悔亡。藩決不羸,壯于大輿之輹。象曰:藩決不羸,尚往也。
剛至四而愈壯,而曰貞吉悔亡,何哉?盖四居上體之下,能捨衆剛而與上,有承柔載上之志,是以貞吉悔亡,藩決不羸,壯于大輿之輹也。然九四之壯,雖非大壯,特用得其宜耳。輿輹當用壯之物也,又況大輿之輹乎?壯于大輿之輹,是為得其宜也。得其宜,故貞吉悔亡,藩決不羸,君子之所以能任重者以此。
伊川曰:輹與輻同。虞翻為腹,非也。
六五:喪羊于易,无悔。象曰:喪羊于易,位不當也。
羊之用壯,无異于小人,不務勝己于内,而欲觸物于外,一往若此,其害深矣。是以非禮弗履之人,務在克己而喪其羊也。克己喪羊,亦人之難能,而六五初无甚難,則其无悔宜矣。位不當者,德不足而位有餘,不能究天德之大,以成堯、舜、三王之治,徒喪羊无悔,僅能成己而已。
上六,羝羊觸藩,不能退,不能遂,无攸利,艱則吉。象曰:不能退,不能遂,不詳也。艱則吉,咎不長也。
居動之極,以柔用壯,雖无羸角之厲,而進退不能,何所利哉?不能遂者,進不足以勝人也;不能退者,退不足以自勝也。此豈不能審于度德量力之事者歟?故曰不詳也。聖人兢兢業業,其難其慎,以不矜不伐為己任,又安有用壯之厲乎?是以艱則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