䷎【艮下坤上】
謙:亨,君子有終。
繫辭曰:勞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,厚之至也。故謙為不居其德之稱。德且不居,則富貴崇高皆餘事矣。孔子不居聖,顔淵願無伐善、無施勞之謂也。然有德而不居,亨在其中矣。小人矜能伐功,日損之道。君子德日進而謙不已,是以有終也。然一盈而有四害,一謙而有四益,是以君子拳拳而弗失之矣。
彖曰:謙,亨。天道下濟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
先人曰:天之虧盈,日月是也;地之變流,山河是也;鬼神害福,吉凶是也;人之好惡,得失是也。以此居尊則益光,以此居卑則不可踰,故惟有德君子能終之。
伊川曰:以地勢而言,則盈滿者傾變而反陷,卑下者流注而益增。雍曰:四者非天地鬼神,人有心如是,其道自然如此,故皆曰道。艮之一陽,即有天道下濟之象。
象曰:地中有山,謙;君子以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
謙,地類也,故象以地見其義。地卑而山高,理之常也。今地在上,益之也;山在下,損之也。非以山居地中為山謙也,乃以地謙而致益也,是為變盈流謙之義。裒多益寡者,損有餘補不足之道也;稱物平施者,裒多益寡之道也。裒多益寡,見于彼者也;稱物平施,行乎此者也。天地鬼神莫不皆然,故君子法之以此。此君子有為之道。
初六,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象曰: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
卦之六爻,三言吉,三言利,是知謙之為道,天地人鬼之所貴也。謙謙者,謙而又謙也。謙而又謙,是為有終,惟君子能之。昔舜戒禹曰: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爭能;汝惟不伐,天下莫與汝爭功。曾子稱顔淵曰:有若無,實若虚。是知謙謙非君子不能也。書曰:滿招損,謙受益。是謙為滿之反,亦有虚之象也。乘木舟虚,故用涉大川吉。易于乾健之才,多言利涉大川,如謙與中孚,皆以虚而有濟耳。卑則謙之道也,卑以自牧,言又能自養其謙,以至謙謙也。
六二,鳴謙,貞吉。象曰:鳴謙貞吉,中心得也。
詩曰:鶴鳴于九臯,聲聞于天。則鳴者,聲必遠聞也。易曰:鳴鶴在陰,其子和之。則聲之有聞,必有應焉。六二得位得中,謙德著聞而貞吉者也。得位得中,則非在隂之幽,近于九三,又非于天之遠,況九三方以功下人,如謙之近而有聞者,无不應矣。中心得者,非有心于鳴以感人于外者也,蓋修德于内而自然有聞者,其得自于中心故也。
九三:勞謙,君子有終,吉。象曰:勞謙君子,萬民服也。
九三以一陽而為衆隂之主,衆隂宗之,而俱與之有終,則其為勞也大矣。勞而不伐,是曰勞謙,非君子能之乎?故君子有終,吉。唐虞之際,能盡勞謙之道者,其禹歟?克勤于邦,而至于九功惟叙,所謂勞也。不自滿假而拜昌言,所謂謙也。至于訽謀僉同,鬼神其依,則天地人鬼莫不從,有終之吉大矣。萬民服者,特其一而已。然卦以一隂為主者難,以一陽為主者易。隂常失之不足,非有至明之德不能也,大有、同人是也。陽常失之太過,非有至中之德不能也,師、比是也。謙、豫近師、比,而德不同者,非中故也。故謙以德下人則民服,豫以順合衆則得志,皆不失損剛從柔之道,于中為近矣。
六四:无不利,撝謙。象曰:无不利,撝謙,不違則也。
六四以柔順之德,兼四益之道,天地人鬼,何所不利哉?故曰无不利。然有近君之權,能撝而不有,以尊勞謙之臣,可謂得謙之道者矣。合謙之道而无過焉,故曰不違則也。觀帝堯曰:汝能庸命,巽朕位。岳曰:否德,黍帝位。有鰥在下,曰虞舜。若四岳者,可謂撝謙矣。
伊川曰:撝,如手之撝也。
六五:不富以其鄰,利用侵伐,无不利。象曰:利用侵伐,征不服也。
先人曰:孟子有言,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親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順之。以天下之所順,攻親戚之所畔,故君子有不戰,戰必勝矣。雍曰:謙之為卦,五隂一陽,隂虚之象。以乾坤之策言之,亦已耗矣,故為不富。不富非足也,與泰之六四同義。而六五尊位大中,謙以居之,德盛禮恭之主,是以為衆所歸,而能有其鄰也。以其鄰故多助,多助則戰必勝,故利用侵伐也。征不服者,蓋有不服則征,无不服則勿征也。昔禹之徂征,苗民逆命,益贊于禹曰:惟德動天,無遠弗届。滿招損,謙受益,時乃天道。蓋謙以德為主,有謙之德,則无不利。其于侵伐,用與不用,在上之人耳,非必于用師也。六五坤道不足而不富,故容有不服之征。九三陽道有餘而有終,故萬民无不服也。
上六: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。象曰:鳴謙,志未得也。可用行師,征邑國也。
上六之鳴,異乎六二之鳴也。六二之鳴,非有求于應而欲人之聞之也,其聲之自聞而人自應之也,所謂聲無遠而弗聞,行無隱而弗彰者也。上與三為應也,有應而鳴,以聲感三也。九三止而不求,又且為衆隂之主而無私焉,此上六所以志未得也。終以其應而有助,故可用行師征邑國而已。邑國小也,非无不利之師也,可者僅辭也。謙道本亨,六爻无凶咎悔吝危厲之變,以此知德盛禮恭之事,天地人鬼无不宜者矣。然謙之為德,非有挾太山超北海之難能,而人每患其不能行者,此君子小人所以分也。故卦爻皆以君子為言,君子无大過人者,特能行之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