䷉【兑下乾上】
履之成卦,乾履兌於上,而兌以一隂履二陽于下,履之象也。夫考之六爻,履固貴乎剛,而亦病夫過於剛。二之幽人貞吉,四之愬愬終吉,上之其旋元吉,陽居隂位,剛而不過,皆有致吉之道也。若陽居陽位,剛必至於過,惟无位僅可无咎。蓋五雖中正,而亦不免於厲,是知剛不可過,而况三之隂居陽位,又履二陽于下,陽剛過暴,果可以柔履之乎?此六三所以為凶。惟以全體論之,兌以說而應乎乾,剛柔相濟,轉凶而吉,得所履之正者也。此君子之反身修德,所以貴乎謹所履也。
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
彖曰:履,柔履剛也。說而應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
履虎尾與遯尾厲,既濟、未濟之濡其尾,皆以初爻取義也。
履,以兌之隂體在下,而乾之三陽在上,是謂以剛履柔,而彖言柔履剛者,何也?卦惟六三柔體,履之主也。柔履剛者,履在下之二陽而已矣。卦兌體,兌居西方為虎,二陽在下,剛而難制,若虎尾然,履之甚難,而三以柔履之,其末必有所傷,故六三爻辭言履虎尾,咥人,凶。然兌者說也,而上為乾剛所履,乃說而能應,九四又居乾體之下,當兌說之上,則向之所謂咥人者,雖剛而不忤,雖難制而易服,故九四之爻辭亦曰履虎尾,愬愬,終吉,非所謂不咥人,亨者乎?况九五之君,有剛中正之德,剛則所履不息,中則所履不過,正則所履不變,備是三者,而後可以安履位而不疚也。且居互離之上,有光明之美,此履道之甚亨者也,故尚之。
象曰:上天下澤,君子以辨上下,定民志。
履者,禮也。以上天下澤為象者,乾三爻在上,則上有常尊;兌說在下而應乎乾,則下有等威。君子以之辨上下,則高卑有定位,而足以定民之志,此天澤所以為履也。
初九,素履,往无咎。
象曰:素履之往,獨行願也。
初之陽剛在下者,下無所履,未與物交。當履之時,安其素分,故曰素履。素履之往,獨行願也者,君子志願窮,則獨善其身,無所事乎他求。如是而往,貧賤富貴無入而不自得,是以无咎。
九二,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
象曰:幽人貞吉,中不自亂也。
二履初為履道,居柔守中,所履甚安,故以坦坦言之。然陽剛居兌說之中,隂揜之為幽人,與歸妹九三同。惟幽人静默中退,恬於勢利,而後可以履道。若志於道而又志於勢利,交戰不决,方寸亂矣。幽人守以正固,而不汨於勢利,故所履以貞獲吉。
六三:眇能視,跛能履,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為于大君。
象曰:眇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能履,不足以與行也。咥人之凶,位不當也。武人為于大君,志剛也。
三,兌之主也。兌為毁折,眇跛之象。互離為目,眇而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。互巽為股,跛而能履,不足以與行也。又其位不當以此履虎尾,已不免咥人之凶,况兌體應乾,而三乃志於九五之剛,故言武人為于大君。大君指九五,而三互巽體,其究為躁,故言武人。巽卦亦言利武人之貞,武人為于大君,則以志剛而抗乎五五,以光明履帝位而不疚,宜其謂夬履而三有所不能抗也。
九四,履虎尾,愬愬,終吉。
象曰:愬愬終吉,志行也。
四,乾之下體也。乾位西北而乘西正之兌,三居兌上,隂柔失位,且履二剛於下,如履虎尾,所以為凶。及其說而應乾,九四又以陽剛履之,陽剛失位,亦履虎尾之象。然履虎尾同,而所履則異。四當多懼之地,而能以恐懼自處,是謂愬愬。始雖不獲厥志,而乾剛不息,終應乎五,其志得行,即卦辭所謂不咥人,亨,宜其終吉也。
九五,夬履,貞厲。
象曰:夬履貞厲,位不當也。
夬者,决也。何以言於履哉?履之三上相易,其卦為夬。夬之所以能决者,乾下兌上,九五兌體,以和用决,是能以五陽而决一隂。履亦五陽一隂,惟兌體應乾,而乾之三爻皆以剛决,若四若上,陽居陽位,猶有决而和之意。凡五重剛在上,其位正當,所以獨任夫夬履之責,欲决三而去之。三之志剛,而五不能以和用决,必以力勝,雖貞亦厲。厲者,危也。然彖言履帝位而不疚,初無貶辭者,盖彖言剛中正,則發其光明之美,爻言夬履貞厲,則戒其剛失之過,盖是二者互相為用者也。
上九,視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
象曰:元吉在上,大有慶也。
上處一卦之極,與六三為應,視六三所履而考其祥,則六三言凶,而此以其旋為吉,何也?旋,反也。六三應剛而上九應柔,故彼之凶反為吾之吉,故曰其旋元吉,此象所以謂之大有慶。大,陽也。陽與隂為應,而隂陽相得,所以為慶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