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孚:豚魚吉,利涉大川,利貞。
孚者,信之在中者也。卦名中孚,已有中字,故本義只云孚者,信也,不及中孚。以一卦言,二隂在内,四陽在外,中虚之象也。以二體言,二五之陽,皆得其中,中實之象也。就人事言,心無私欲,中虚也;心皆天理,中實也。不是兩件事。朱子曰:一念之間,中無私主,便謂之虚;事皆不妄,便謂之實。不是兩件事。
雲峯受信本質之說,俱未是。
下說以應上,下巽以順下,上下交孚也,亦為孚義。豚魚吉,利涉大川,俱承中孚說來。中孚,至信也。至信可以感豚魚,故筮得中孚者,能感豚魚則吉。涉川貴於能待,故筮得中孚者,涉大川則利。物之難感者莫如豚魚,若能感豚魚則吉矣。舜之格,有象有苖,是能感豚魚也。中孚之卦,木在水上,舟象也。外實内虚,亦舟象也。故其利涉大川。然本中孚來,盖涉川貴於能待此卦。中孚既能待,又有此二義,所以待也。
利貞,就中孚說。盖中孚亦有不正者,如胡雲峯謂盗賊相羣,男女相私,士夫死黨,小人出肺腑相示而遂背之,是也。故戒以利貞。信及豚魚,說得利貞;涉川只能待便了,說不得利貞。豚魚,程傳作二物,本義無說,蒙引似依程傳。然謂豚是豚之稚者則可,若豕,人家喂養,一呼即到。又易感者,難說難感,補註河豚之說謬。今定豚作稚豕,魚作水中魚。揚子江金山寺江中黿魚,僧人喂之熟,一呼即至。今人盆中養金魚,與之飯食即至,可見信及豚魚也。
彖曰:中孚,柔在内而剛得中。
說見卦辭下。
說而巽,孚乃化邦也。
孚字兼上下說。下說以應上,上巽以順下,上下交孚也。如是,則近者悦,遠者來,舉天下皆信之矣,故曰乃化邦也。說而巽,就一國之民說;化邦,就天下說:自近而遠也。
豚魚吉,信及豚魚也。
解:豚魚吉,言其信及於豚魚也。
利涉大川,乘木舟虚也。
乘木,即本義木在澤上之象。舟虚,即本義外實内虚之象。
中孚以利貞,乃應乎天也。
中孚以利貞,則所信者天理之公也,不正則流於人欲之私矣,謂之天理可乎?厚齋馮氏曰:誠者天之道也,孚之正則應乎天。此天是在人之天,不可說是在天之天。
象曰:澤上有風,中孚,君子以議獄緩死。
至誠所感,物無不受,此風感水受,所以為中孚之象也。議獄緩死,則一念惻怛為民之意,真有以入乎人心,故曰中孚之意。議獄緩死,是獄囚當死矣,猶慮有寃枉,其間更加議讞,而且緩其死,庶幾得其寃枉,而有可生處。至求其生而不得,然後致之刑,是惻怛為民之意,真有以入乎人心也,故曰中孚之意。
初九,虞吉,有他不燕。
初九當中孚之初,未有所主也。上應六四,居隂得正,是可信之人也。故聖人戒占者,言能度其可信而信之,則足為吾終身之所倚仗,故吉。若有他焉,則失其所度之正,非但彼之心不樂乎我,而吾所信之人亦不足為吾之倚仗,是不得其所安也。
象曰:初九虞吉,志未變也。
此與閑有家志未變畧相似,為中孚之初。初志未變,故能度可信而信之。若其志已變,則有所偏繫,不復能度信矣。
九二:鳴鶴在隂,其子和之。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。
九二以陽居隂,九五在上,與之為應,其象為鳴鶴在隂,其子和之。所以然者,盖二以中孚之實而感乎五,五以中孚之實而應乎二,在二固願感乎五,在五亦願應乎二,兩箇中心都愛,猶我有好爵,吾與爾俱靡之,所以鳴鶴子和相應如此也。四句兩象,上二句就鶴上取象,下二句就好上取象,下一義是上一義之所以然處。
象曰:其子和之,中心願也。
言鳴鶴在隂,而其子和之,本皆其中心之所願也。即語録兩箇都要這物事,所以鶴鳴子和,是兩箇中心都愛,所以相應如此之意。即本義亦以中孚之實應之也。
六三,得敵,或鼓或罷,或泣或歌。
隂柔不中正,則性質无常,居說之極,則又無節而反其常。與上九信之窮者相應,則知信而不知變,不足為吾之倚賴。以我之無常,應彼之不通,故不能自主,靡所定執。或鼔而起,或罷而止,而作止之无常;或泣而悲,或歌而樂,而哀樂之无常。所為如此,雖不言凶,凶可知矣。
象曰:或鼓或罷,位不當也。
此只就本爻說,遺了上應上九意。盖上九雖不足倚仗,使三能自立,亦不至作止哀樂之无常也。
六四,月幾望,馬匹亡,无咎。
月為臣象,六四居隂得正,臣德之盛也。位近於君,臣位之盛,所謂寵絶百僚,故為月幾望之象。初九與己為正應,是其匹偶也。夫位極人臣,則趨附者衆,自非匪躬狥國之臣,鮮不昵於私交,而没公道者矣。六四居隂得正,故能絶其朋黨,而一心於事上,故其象又為馬匹亡。夫人臣之義無私交,占者能如四之馬匹亡,則得人臣公爾忘私之義,而无咎矣。
象曰:馬匹亡,絶類上也。
言絶其朋類而上從於五也,可謂匪躬之臣矣。
九五,有孚攣如,无咎。
九五中孚之實,為中孚之主,下應九二,與之同德相信,是其孚信之兩相攣固者也。占者如是,則上下一心,君臣同德,明良喜起之歌在於是矣,何咎之有?
象曰:有孚攣如,位正當也。
正以德言,即剛健中正也;當以位言,即居尊位也。
上九,翰音登于天,貞凶。
雞非登天之物,而欲登天,其不能登也必矣。天下事有義理可為,而時勢不足以付之,不可復信也。乃固執以為可信,而必欲有為,亦猶翰音非登天之物,而登天也,其不能濟必矣。夫信非所信,雖正理所在,然終不能濟,故不免於凶。
象曰:翰音登于天,何可長也。
言終必敗也。
蒙引曰:宋襄之仁,尾生之信,皆不可長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