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3卦-同人䷌天火同人(离下乾上)-[明]林希元撰《易经存疑•卷三》

[明]林希元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13卦-同人䷌天火同人(离下乾上)

同人:䷌【离下乾上】

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利君子貞。

隂麗於陽,則為文明,何也?陽本明,隂本暗,隂麗於陽,資其明而明生,故為文明。家語曰:與善人同居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則與之俱化。亦此意也。離之象為火者,水隂根陽,火陽根隂,故水内明而外暗,火内暗而外明。離外陽而内隂,猶火陽根隂也;坎外隂而内陽,猶水隂根陽也。

蒙引曰:其象為日者,只就明上取,不必拘内隂而外陽。電亦然。

本義:解卦名,兼取彖傳。火上同於天,取諸大象。六二得位得中,取諸彖傳。又卦惟一隂,五陽同與之,乃自取。

同人于野,不是出野外去,同人乃曠遠無私之象也。同人于門,亦不是出門外去,同人乃無私之象也。于野對于門,廣狹之辨也。于門對于宗,公私之辨也。人在家,則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屬,自不能無私,故人家謂之私家。出在門外,則東鄰西舍皆吾人而無所私,然猶狹也。進而于野,則四方八畔皆吾人而無私,則曠遠無私矣。

《本義》:于野謂曠遠而無私,最看得好。曠是横說,遠是直說。曠遠無私,是至廣至遠,皆無私係而與同,凡是人皆與之同而無分爾,蓋大同也。君子之心,無藩籬,無畔岸,視民為同胞,物為吾與,視天下猶一家,中國猶一人,大度弘量,兼臨博愛,而情無不孚,恩無不洽,在一家則一家之人皆與之同而無分爾我,在一鄉則一鄉之人皆與之同而無分爾我,在國與天下亦然,所謂視天下無非我,故曰大同。

序卦傳曰:與人同者,物必歸之。同人于野,則恩無不敷,物無不應,人無不助,而事無不濟,故亨。雖大川之險,亦利於涉矣。然必所同者合於君子之正道,乃為于野而亨且利涉。使不以正,雖所同滿天下,畢竟是私情之合,不足謂之于野,又何以致亨而利涉哉?利涉大川,濟難之象也,與需等卦涉川不同。

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。又有利君子貞之戒者。盖天下固有不正之同,如陳恒相齊而人歸之,非不大同也,乃以厚施得民。王莽居攝,獻符命者成羣,非不大同也,乃以奸偽欺天下。是皆不可謂君子之正道。如周公居東,惠愛在人,臨去而民思之,有無以我公歸之咏。召公治南,惠愛在人,既没而民思之,有甘棠勿伐之咏。可謂君子之正道矣。

問:同人君子之正道何如?曰:同人與比相似。夫鳥獸不可與同羣,斯人同生天地間,焉得而不同比?然所以相同相比者,自有大公至正之道,非可以私恩小惠、私意小智為也。故内而一家,父子、兄弟、夫婦之相接,各自有道,此君子之貞也。若子曲意以說其親,弟曲意以說其兄,婦曲意以說其夫,非君子之貞矣。外而朋友,其所以相交相處者自有道,此君子之貞也。若拍肩執袂以為氣合,飲食遊戲相徵逐,非君子之貞矣。遠而國與天下,其所以獲上治民者各有其道,此君子之貞也。若阿意逢迎以求獲上,違道干譽以求得民,非君子之貞矣。

蒙引曰:必合於君子之貞,乃為于野,乃得亨而利涉。此正與恒亨,无咎,利貞,有攸往一般。

彖曰,同人,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,曰同人。

此以君臣同心一德立說。柔得位,正也;得中,中也;應乾,應九五也,亦以中正也。二五中正,是君臣同心一德也。

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乾行也。文明以健,中正而應,君子正也。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。

言同人,利君子貞,何也?蓋此卦之德,内離而其德為文明,外乾而其德為剛健。此卦之體,居上之中,中也;得陽之位,正也;上應九五,亦居中得正也。文明則能明乎正理,剛健則能存乎正理。中正在巳,正也;有應所應,正也。凡此四者,皆君子之正道也。夫天下之人不同,所同者此心;天下之心不同,所同者此理。同人而出於正,則吾此心此理,天下之人亦此心此理也,寧有二乎?故能通天下之志,如父子、兄弟、夫婦同於家,父慈、子孝、兄友、弟恭、夫和、妻柔,其所同者,天下之正理也。天下之為父子、兄弟、夫婦者,不過如此而已矣,豈有不相通乎?若父子、兄弟、夫婦曲意以相承,則私心邪意不能以相通矣。朋友同於庠序,切磨箴規,其所同者,天下之正理也。天下之為朋友者,不過如此而已矣,豈有不相通乎?若拍肩執袂以為氣合,飲食遊戲相徵逐,則非心邪行不能以相通矣。君臣、上下同於國,君敬其臣,臣忠其君,上使其下,下承其上,其所同者,天下之正理也。天下之為君臣、上下者,不過如此而已矣,有何不相通乎?若阿意為容,逢迎為悦,則邪心詭道不能以相通矣。

必通天下之志,乃為于野而大同。若不通天下之志,只是私情之合而已。雖所同者通天下,亦猶陳恒之於齊,王莽之於漢爾,豈足為大同乎?

乾,健也。健則不屈於物欲,故無偏私之累,而能同人。

象曰:天與火,同人;君子以類族辨物。

類族者,随其族而類之,使各以其類而相聚。如類姓册一般,黄與黄做一族,張與張做一族,李與李做一族。天下之人,上而公卿大夫,下而農工商賈,内而中國,外而夷狄蠻貊,其族至不一也,皆隨其族而類之。使公卿與公卿為一族,大夫與大夫為一族,士與士為一族,農工商賈各自為族,中國居内,夷狄居外,是之為類族。如是,則公卿大夫士各享其尊,農工商賈各安其分,中國居内而不淪於蠻貊,蠻貊居外而不混乎中華,彼此相安,而無胥戕胥虐之患矣。辨物,非徒辨之而已,辨其性之同異而類之,使各自為類,以致用於穀。辨高下耕穫之宜,以養生於藥;辨温凉燥濕之性,以療病;辨牛之性,以耕;辨馬之性,以乘;辨鳥獸魚鼈之性,而烹飪之,以供祭祀賓客之需;辨金銀銅鐵,而陶冶之,以備民生之用。大而辨衣服采章之等,以别尊卑;定冠婚喪祭之儀,以備制度。又如益烈山澤而焚之,禹驅蛇龍而放之菹,周公驅猛獸之類皆是,不能盡書也。辨物,則天下之物各得其所,各適其用,而相生相養之道得矣。

類族中亦有辨物,辨物中亦有類族,各省文以互見也。

審其異則同,就在其中,無他作為,故曰審異致同。如審黄與李異,不使混於李,則凡黄姓者同為一族矣;審公卿與大夫異,不使混於大夫,則凡為公卿者同一位矣。其餘以類推之,不能盡書也。

蒙引曰:致同全在審異,不審其異,則混淆雜亂,反不同矣。

類族辨物所以審異,致同所以體同,人之象也。

初九,同人于門,无咎。

同人之初,以時言;剛,以爻德言;在下,以爻位言;上無繫應,以應爻言。同人之初,是在事始,初心未變也,固未有所私。剛則不屈於物欲,自不為私。在下位則未與物交,未緣有所私。上無繫應,則在上無相知之人,亦無所與私,故其象為同人于門。于門,其象也,非真出門外去同人也。夫人在家室之中,則有父子、兄弟、妻子之累,自不能無偏暱之私。出在門外,則父子、兄弟、妻子不為吾累,而無復偏暱之私矣。是蓋無内外,無爾我,隨其人之來,而皆與之同。親疎厚薄,其分雖有不同,亦隨其分而處之,而情無不孚,恩無不洽,不於其中有所偏暱,猶出門外去同人,而無偏暱之私也。出門同人,則内不失已,外不失人,故其占為无咎。

象曰:出門同人,又誰咎也?

出門同人,是解同人于門,明于門為出門也,言出門外去。同人,無私繫而能同人者也。内不失已,外不失人,又誰得而咎之?若有私繫,則人得而咎之矣。

六二,同人于宗,吝。

宗,不解宗族而曰宗黨,是私黨也。六二中正,然有應於上,不能大同,故取此象。不能大同而繫於私,其如君子之道何?故可羞吝。

彖傳以二應五為好爻,爻辭乃為不好爻,何也?同人貴公而嫌私,初九以出門同人為善,二則專與上應者,不若初之無私矣。彖傳以為好爻,是舍其惡而取其善,亦猶睽、姤二傳,此孔子之易也。

象曰:同人于宗,吝道也。

此以義斷之,言同人而繫于宗,其道可羞吝也。

九三,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歲不興。

剛而不中,則德性不善,而妄於求同。上無正應,則獨立無與,而急於求同。故二與巳雖非正應,而三必欲同之。三欲奪二,而懼五之見攻,故厚為之備。其象為伏戎于草莽中,又升其高陵以顧望。升高伏莽,三之情狀可見矣。然理既不正,勢又不敵,故至于三歲而終不敢發。

象曰:伏戎于莽,敵剛也;三歲不興,安行也。

言所攻者九五,其敵剛強也。三歲不興者,由其敵剛,故終不能行也。

九四,乘其墉,弗克攻,吉。

九四亦欲同於二而隔於三,故乘三以攻二,為乘墉以攻之象。然四以剛居柔,不若三之以剛居剛,故能以義自反而弗克攻。占者如是,則是能改過而得吉也。

象曰:乘其墉,義弗克也;其吉,則困而反則也。

義弗克也,是聖人嘉四之能知義也。困而反於法則,是以吉也。法則即是義弗克攻,如何有困?初欲攻而終弗克攻,中間自有許多困心衡慮處。

九五,同人先號咷而後笑,大師克相遇。

九五隔於三、四,始不得同而終同,故其象為先號咷而後笑。然三、四之強,未易取勝,六二之弱,有難扶植,故必用大師克之,而後能相遇。大師克相遇,明其所以後笑也。

九五不取君象,程傳說是。彖傳則取其善者言,故曰孔子之易也。若就君位言,豈有人君不能克三四而還用大師耶?

象曰:同人之先,以中直也。大師相遇,言相克也。

言二以中正應五,中正其理直也。所謂義理所同,物不得而問之也。大師克相遇者,言必克了三四,然後得相遇也。

上九,同人于郊,无悔。

居外則無事任,無應則無交與,非不欲與人同也,但人不與同爾,故其象為同人于郊。郊,荒僻無人之境,獨立無與者實似之。吉凶悔吝生乎動,獨立無與,静而無動,悔安從生?

象曰:同人于郊,志未得也。

上九之志,本欲與人同也,但居荒僻之地而莫與同,故其志未得。觀此,則胡雲峯以此爻為荷蕢之徒,不是。蓋荷蕢之徒以隱為高,正是其得志處也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