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人,男女而已。正家之責,男女之尊者任之。九五,男正乎外;六二,女正乎内。内外既正,則卦中諸爻,或為父子,或為兄弟,相觀而化,自無不正矣。故彖辭專言女貞,見正外莫先正内。《彖傳》兼言男正,見正内實由正外,而總以二五為正家之主。若分析六爻,則二柔固女也,四柔亦女也。婦道以順為正,故一曰順以巽,一曰順在位。至於初三五上,皆為陽剛,則皆有正外之責。三以嚴,五以愛,初閑於始,上威於終。蓋因其位之尊卑,性之寬嚴,時之初終,以各正乎外。外正斯内正,而家道正,天下定矣。
家人,利女貞。
此卦離下巽上,卦體九五六二内外各得其正,是舉家無不正之人,而家道以成,故名家人。卦辭言正家之道,貴先正乎其内也。
文王繫家人彖辭曰:君子齊家以立教,固莫不欲使内外咸得其正也。然家之不正,恒起於婦人;而家之難正,亦莫甚於婦人。故正家者,必以正内為先務。惟自修其身,以端其本,使一家之中,肅然有貞靜之風,穆然守宮闈之範,則内正而外自無不正。大化之源,肇於此矣。何利如之!夫《詩》首〈周南〉而以〈關雎〉為始,見文王之化,自家而國也。故〈葛覃〉、〈樛木〉,諸什,皆修身齊家之效。而〈桃夭〉、〈芣苢〉,則家齊而國治之驗。〈江漢〉、〈汝墳〉則天下平之漸矣。非深有合於家人之義者乎!然必有不顯無射之德,立乎刑于之先,而後室家以正,教化以洽,卜年卜世之基,無不本於此也!帝王正己以正家,正家以正國與天下,豈有外於女貞之訓者哉!
《彖》曰:家人,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,男女正,天地之大義也。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之謂也。父父、子子、兄兄、弟弟、夫夫、婦婦,而家道正,正家而天下定矣!
此《彖傳》,是釋家人彖辭,言所以正家之義,以明家正而化自成也。女正位,指六二柔順。男正位,指九五剛正。嚴君,謂一家尊嚴之主。父,指上言;子,指初言。兄,指五言;弟,指三言。夫,指五三言;婦,指四二言。
孔子釋家人彖辭曰:卦名家人,而辭言利女貞者,蓋一家之人,内外盡之矣。治家之道,一正盡之矣。卦體六二柔正,是女秉順德,貞靜自守,不預外事,而正位乎内。九五剛正,是男秉健德,以義制事,不牽内私,而正位乎外。男女有相成之體,内外無侵越之嫌,各止其宜,而皆歸於正。若此者,豈細故哉?乃陰陽之理,萬世所不能易。固天地之大義也。誠明乎是義,則一家之中,不一者分,不同者情,而必有握正大之權,立整齊之化,所謂嚴君者以主之。九五正位乎外,克敦父道,乃外之嚴君也,男之教統此矣。六二正位乎内,克盡母道,即内之嚴君也,女之教統此矣。以分而言,既足整肅乎一家之分;以情而言,又克聯屬乎一家之情。是故教行於父子,則初上秩尊卑之位,善作善述,而父父子子也;教行於兄弟,則三五定先後之序,以友以恭,而兄兄弟弟也;教行於夫婦,則五三四二,嚴内外之别,惟義惟順,而夫夫婦婦也。家道有不正焉者乎?一人能盡其倫,而人人皆各盡其倫。家正而天下之父子兄弟夫婦定矣。夫天下之大,即於一家定之,此家人之所關甚鉅也。而正家之道,必於嚴君成之,此女貞之所為獨先也。可見天地泰而萬物化生,男女正而内外各治。造物不能外陰陽而神其用,帝王不能外倫紀而大其功。以天下為家者,欲一道德而同風俗,豈能舍宮壼之地,而别求起化之原乎。
《象》曰:風自火出,家人,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。
此《象傳》,是言君子修言行以端風化之本也。物,謂言之有實。恒,謂行之有常。
孔子釋家人象曰:此卦上巽為風,下離為火,風出於火,如化出於家,家人之象也。君子以家人為風化之始,而齊家之本在於修身,修身之要在於言行。言行者,一家之視聽攸關,而效法所係者也。使言而無物,則議論皆虛,何以使之承聽乎?故闡明綱常,本諸真實,君子之言必可守以為則焉。抑行而無恒,則踐履有虧,何以使之觀法乎?故敦篤倫理,無間始終,君子之行必可奉以為型焉。如此則飭躬之理得,而作則之道全。由己以及家,由近以及遠,天下之定,推之而莫外矣。蓋聖人之學,無過言行兩端。所以盡一己之修者在此,所以溥及物之化者亦在此。而其原總,本於一心。心有所偽,言必不能以有實矣;心有所疏,行必不能以有常矣。惟存其心於真純之内,悅其心於義理之中,則言自有物,行自有恒,而感人者,豈徒在告語之文,防範之迹乎?是故君子修言行之功,必自正心始。
初九,閑有家,悔亡。
《象》曰:閑有家,志未變也。
此一爻是言,能嚴於正家之始,則家道可成也。閑,整齊之意。
周公繫家人初爻曰:正家之道,莫重於始。始而不閑,後必有戾,將不免於悔矣。初九以陽剛處有家之始,是初之時,固當閑。而九之剛,又能閑者也。於是乘其嫌釁未萌,急為篤肫然之愛,以閑其疏;復為嚴截然之分,以閑其僭。使一家之中,尊卑之誼常明,内外之情允協,而相陵相瀆之悔自無由而生矣。
孔子釋初象曰:初之閑有家者,蓋正家之道。閑之於未變者易為力,閑之於已變者難為功。當家人之初,而能豫為之防,則可潛消默化,而未變者終於不變矣。此誠謹始慮終,為正家久遠之道也。乃知天下事,嚴於其端而後可杜於其漸,審於其幾而後可慎於其微。是故君子於家人,既以有物有恒,本身為訓,而又使左右前後,必聞正言。春夏秋冬,必習正業。當氣質未變之初,先有以熏陶其德性,長養其才智,然後教易入而化易成。父子,兄弟,夫婦,莫不各循其分,敦其倫,而可以世保厥家矣。此則閑有家之實事也。
六二,无攸遂,在中饋,貞吉。
《象》曰:六二之吉,順以巽也。
此一爻是言,女能正位乎内,而有柔順之德也。無攸遂,謂事無專制。中饋,飲食之類,婦人之職也。
周公繫家人二爻曰:六二柔順中正,是女之幽閒靜好者。舉家庭之事,一統於夫子,而不敢專其成。所職者,止在於中饋,徒酒食是議耳,他無所與也。惟能正位乎内如此,則貞淑之風以著,而宜家之化以成,吉孰加焉。
孔子釋二象曰:六二克盡婦道而吉者,蓋由以柔居柔,而有至順之德。巽以從乎夫,故能必敬必戒,無專制之失,而昭幽貞之化。此所以吉也。從來陰道可以濟陽,而不可以勝陽;内治可以助外,而不可以侵外。此天地人道之正也。天地得其正,而後運會有常經;人道得其正,而後閨壼有雅化。誠能體乎陰柔之德,協乎巽順之宜,以正位而成家,何至女德無極,惟厲之階,貽詬於世也哉。
九三,家人嗃嗃,悔厲吉。婦子嘻嘻,終吝。
《象》曰:家人嗃嗃,未失也。婦子嘻嘻,失家節也。
此一爻是言,治家寧嚴,而不可過於寬也。嗃嗃,嚴厲之象。嘻嘻,謂笑樂無節。
周公繫家人三爻曰:治家之道,貴寬嚴相濟。九三剛而不中,過於嚴厲,使一家之人,畏威懼法,而不敢犯,有嗃嗃之象。雖似傷恩而拂情,悔厲在所不免。然人心祗畏,内治整齊,猶為正家之吉也。若使一於寬和,而不知嚴肅之道,致使婦子嘻嘻,笑語無節,則縱情敗度,家政日隳,終必有吝矣。以二者觀之,與其寬毋寧過於嚴也。
孔子釋三象曰:九三家人嗃嗃,義勝於情,似一以嚴為主。然而法度肅,倫理明,於正家之道未為失也。至於婦子嘻嘻,則和而流,寬而縱,失其節矣,寧能免於吝乎?蓋家人之情無窮,易失于過節者,所以防範其過也。立於始為閑,調於中為節,非有二也。言節於三,以三在内外之介耳。惟修德於躬,立中正和平之極,則軌物是飭,既不嫌於煩苛,而樂易為懷,亦不傷於放逸,斯兩得之矣。聖人審於嗃嗃嘻嘻之間,而為著吉與吝之辨者,非欲人之一於嚴也。苐以寬之而無所制,寧嚴之而有所守也。家人有嚴君焉,其即節之謂與。
六四,富家,大吉。
《象》曰:富家大吉,順在位也。
此一爻是言,六四能順正以保其家也。
周公繫家人四爻曰:六四以陰居陰,而居上位,是主門内之政者也。秉柔順之德,而握閨壼之柄,為能制節謹度,克勤克儉,以開利之源;不侈不驕,以裕財之用。能富其家者也。由是則出入有經,奢侈不作,孝敬仁讓之風,莫不成於富足之後,吉孰大焉。
孔子釋四象曰:六四富其家而大吉者,蓋以其有順德而在上位,是不徒操一家之權,而且得治家之道,宜能永保其所有而大吉也。
按:家人之卦,四陽二陰。昔人謂,六二之陰,持家之婦也。六四之陰,其主家之婦乎?二惟順以巽,故克盡在下之婦道而貞吉。四惟順在位,故克盡在上之母道而大吉。然陽為實,陰為虛,故小畜九五稱富,泰之六四稱不富。今六四以陰而稱富家者,易之占法,陽主義,陰主利故也。抑所謂富家者,豈止富厚而已哉?《記》有之:「父子篤,兄弟睦,夫婦和,家之肥也。」家之肥即家之富矣。由此推之,而國之富,天下之富,亦豈出於此爻之義乎!
九五,王假有家,勿恤,吉。
《象》曰:王假有家,交相愛也。
此一爻是言,人君得内助之賢,而天下之化自成也。王,謂君天下者。五君位,故云王。假,至也。假有家,猶言以此而至於家。
周公繫家人五爻曰:九五剛健中正,而下應六二之柔順中正,是有刑于之德,而又獲内助之賢者也。王者以是至於其家,則内外得人,家無不正。上可以奉神靈之統,下可以衍嗣續之蕃;内可以綱紀乎六宮,外可以風動乎四海。勿用憂恤而吉可必矣!
孔子釋五象曰:王假有家,豈私昵之情哉?蓋五與二同德相孚,君慶内治之得人,后樂刑家之有主。雍雍在宮,以禮相合,以義相比,而成愛者,此所以吉也。蓋聖德協而壼政修,教化行而海宇定。自古雍穆之治,未有不起於宮闈者。此問夜之勤,雞鳴之儆,為王化之根本也。先儒謂,愛有二義,有溺於私欲之偏者,有發於性情之正者。私欲之偏,即為禍亂所由萌;性情之正,則為風敎所自出。一念得失之分,而天下之治忽因之。此修齊治平之效,必本於格致誠正之功歟。
上九,有孚威如,終吉。
《象》曰:威如之吉,反身之謂也。
此一爻是言,恩威著而家道昌,可以見教成之效也。
周公繫家人上爻曰:凡治家者,當慎於其始,尤貴善乎其終。誠信不足者終必擕,威嚴不足者終必瀆。信與威相濟,乃為可久之道。今上九以剛居上,在卦之終。本孚誠以篤恩義,而又倫紀森然,凛不可犯,有孚而威如者也。故其言可以體家人之心,而無傷恩拂情之失;其威可以正家人之志,而無瀆倫亂紀之愆。則一家之中,愛敬日隆,將見彌遠而彌昌矣。不其終吉乎!
孔子釋上象曰:上九威如之吉者,非作威之謂也。乃反身自治,貞度立誠,而動靜語默,有謹以自勅之幾;瞻視衣冠,有尊而可畏之象。初未嘗有意於嚴厲,而家人自服之。蓋躬行之化,不怒之威也。可見反身之理,為正家之原。而主敬之學,又反身之要。大廷廣眾,固無可少忽之時。暗室屋漏,尤必凛有嚴之志。如是則不動而敬,不言而信。威由孚出,孚以威成。而家有不肅,教有不洽者乎?故有家者,不可為一時苟且之計,而當慎百世永遠之圖。有始有終,而家人之義全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