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0卦-履卦䷉天泽履卦(兑下乾上)-[清]牛钮撰《御制日讲易经解义•卷四》

[清]牛钮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10卦-履卦䷉天泽履卦(兑下乾上)

卦辭之虎尾主九四言,爻辭之虎尾主九五言。以兌說視乾剛,則乾為虎;自乾之三爻視之,惟五以剛居剛,則謂五為虎亦可。凡卦辭,以爻為主,則爻辭亦與卦同,如屯之利建侯是也。卦辭以上下體言,則爻辭與卦多不同。如卦辭履虎尾不咥人而六三咥人是也。合六爻言之,初上履之始終也。初言往,上言旋,一進一反,而履之象見矣。中四爻以剛履柔者吉,以柔履剛者凶,以剛履剛者厲,陽爻居陰位,謙也。此一卦皆以陽處陰為善。

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

此卦兌下乾上,八卦惟兌為至弱,惟乾為至健,以至弱而躡於至健之後,有危道焉,故名為履。卦辭言人之所履,雖有危機,而貴有善於處危之道也。

文王繫履彖辭曰:凡人處世,當是非利害之衝,皆危機之所伏。如猛虎在前,而人躡其後,為履虎尾之象。夫虎尾而履之,未有不咥人者,亦甚危矣。然兌以和說為義,則温厚和平,自有以戢强暴之心,而免傷害之及,猶履虎尾而不咥人也。以此求進,則從容而得遂,其所欲為,亦何往而不亨通哉。

按:乾體剛健,非專為暴者,而象之以虎,所以極言兌之和說,處至危而无咎也。行於强暴則强暴服,行於患難則患難弭。然君子於此,豈徒務柔媚以取容乎。亦盡其道之當然而已矣。

《彖》曰:履,柔履剛也。說而應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亨。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

此《彖傳》,是釋履彖辭以明處履之道也。不疚,謂德稱其位。

孔子釋履彖辭曰:卦之名為履者,蓋以卦之二體言之。兌為柔,而乾為剛。卦體以兌之至柔,而履乾之至剛。履非所履,動有危機,故名之為履也。夫人之履危,鮮不見傷,乃履危而不傷者,蓋卦德說以應乾,則踐履從容,恭順而不失其正,所履之善如此,將得遂其進,而行無所阻,雖危而不至於危也。故卦辭繫曰:「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」夫亨固以其德矣,而其所以得亨者,卦體五剛中正而履帝位,剛則有神謀雄斷之資,而中正則能善用其剛而不過,是德稱其位也。德與位稱,則無忝帝位,而其心寧至於有疚乎!夫既有其德,而復有其位,以理勢度之,其功業著於四方,有極光輝發越之盛者矣。有君若此,而臣以和說應之,此其所以得亨也。

按:聖人釋彖既畢,又指九五之德,以推廣其義,誠見履帝位者,不剛不足以制天下,不中不正則剛而過於亢,過於察,一往不顧其所安,雖天下臣民欲和說以應之,而在我未能免媿悔之萌,則在人亦難冺危疑之跡矣。高而能下,貴而益謙,動容周旋,無不中禮,斯為可法可則,而無惡無斁於天下也乎。

《象》曰:上天下澤,履,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。

此《象傳》,是言君子法履之事,以治天下也。

孔子釋履象曰:卦象上天下澤,天在上而澤居下,定分不易,履之象也。君子以民心所欲無涯,其志因以不定,皆由於上下之分不辨耳。故觀履之象,以辨别之。因其定分,制為典禮,使尊卑隆殺,截然不紊。如天居於上而不嫌於高,澤居於下而不嫌於卑。上下之分,秩然不可踰越,則民志由此而定矣。夫上下之分明,然後民志有定。然則辨分定志,豈非帝王馭世之大權乎。若使等威無辨,上下無章,如賈誼所言,富民牆屋被文繡之美,倡優下賤為貴者之飾,則奢侈不已,僭亂易生。民志不定,天下紛然。欲以圖治難矣。故曰:禮者所以總一海内而整齊萬民也。

初九,素履,往无咎。

《象》曰:素履之往,獨行願也。

此一爻是言初仕者當率其素,而不可有所變易也。

周公繫履初爻曰:初九以陽在下,而居履初,是賢人在下位而當方進之始,不為物遷,而但循其素履,如是而往,則不至變其初心,何咎之有。

孔子釋初象曰:初之素履而往,是率其素履而不變塞其志,確然有不可得而移者。其守不可易,其志實不可變耳。是獨行一己之願,而不願乎其外也,此豈功名爵祿之所能動者乎。

按:素履而往,是安於貧賤之素,而進足以有為者。若欲貴之心與行道之心交戰不決,安能無失其守耶。

九二,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

《象》曰:幽人貞吉,中不自亂也。

此一爻是言士人所履之貞,而得潔身之道也。坦坦,幽獨守貞之象。

周公繫履二爻曰:九二剛中在下,有自守之操。且無應於上,則上無汲引之人,蓋不得志而獨行其道者也。乃居易自得,此心坦坦然,真所謂幽人也。則得潔身之貞,樂道之吉矣。

孔子釋二象曰:幽人守貞而吉者,以二秉剛中之德,則有確然自守之操。富貴利達,不得而亂其心也,豈矯情拒物者哉。大抵坦與險不生於世,而生於中之靜躁。設以聲色貨利動其心,爵祿名譽紛其志,則此中先亂,見道必不明,信道必不篤,即有坦者,亦變而為險矣。古之君子,雖遇造次顛沛,而神明晏然,不為摇惑,豈非中有素定者在乎。

六三,眇能視,跛能履。履虎尾,咥人凶。武人為于大君。

《象》曰:眇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能履,不足以與行也。咥人之凶,位不當也。武人為于大君,志剛也。

此一爻是為所履本無才德,恃剛暴而致傷者戒也。武人為于大君,謂剛武之人,得志而肆暴之象。

周公繫履三爻曰:六三不中不正,柔而志剛,是才德俱不足者,乃好為自用,不肯下人。本無見事之明,如眇不能視,强自以為能視;本無任事之才,猶跛不能履,强自以為能履。以此作事,動與禍隨,猶虎在前而履其尾,必至咥人而凶也。如剛武之人,本無能為,而乃為大君。以不仁而在高位,則得志肆暴,是播其惡于眾也,豈能久乎。

孔子釋三象曰:眇自謂能視,其視能幾何哉?實不足以有明也;跛自謂能履,其履能幾何哉?實不足以與行也。咥人凶者,由其居位不當,本無和說之德,則履乾必致於傷害矣。武人為于大君者,武人無剛中正之德,故為大君,則肆其暴。蓋柔而志剛也。六三自用自專,與說而應乎乾者相反,此其所以見傷耳。

按:三為說體,卦與爻一也。卦合而言之,惟見其說以應乾;爻别而觀之,則祗見其失於中正,以柔志剛而說體喪矣。爻與卦相反若是,所謂「六爻發揮,旁通情也」。能得此意,則凡卦爻相反者,不惟不相悖,而且互相發明,即此爻可以類推矣。

九四,履虎尾,愬愬,終吉。

《象》曰:愬愬終吉,志行也。

此一爻是言近剛强之君者,必克盡敬慎,斯有得君之慶也。愬愬,戒懼也。

周公繫履四爻曰:九四亦以不中不正履九五之剛,其初本未有吉者,幸其以剛居柔,則因危知懼,敬慎恪恭,不敢自懈,終得以安其位而行其道,為能愬愬戒懼,而得終吉,雖履危機,而可以無害矣。

孔子釋四象曰:人臣事君,惟敬謹斯能感格。所謂愬愬終吉者,以四心存敬畏,則競業之慮周,而危疑之意去,君得而志可行也。

按:九四近至尊而處多懼之地,能以陽居陰,則剛强而以謹畏行之,所以處危懼而終獲其志。文王之小心翼翼,周公之赤舄几几,誠千古人臣事君之極則歟。

九五,夬履,貞厲。

《象》曰:夬履貞厲,位正當也。

此一爻是為人君過恃其才者示戒也。夬履者,夬決其履,謂凡事必行,無所疑礙之意。

周公繫履五爻曰:九五剛中正,則有能為之才。履帝位,則有可為之勢。夫挾可為之才,與可為之勢,而下又以說應之,則更得以遂其欲為之志,是遇事即行,無復持重却顧之意,為夬決其履之象。縱使事皆得正,然過於自用,亦有危道,況未必盡出於正乎。

孔子釋五象曰:所謂夬履貞厲者,以九五之德,則剛中正;以位則履帝位。位正且當,則必恃其夬之才與夬之權。凡所措施,以為惟吾所欲為而莫之能阻。然才常傷於所恃,而危多出於所安。所以雖正,而亦危也。

按:古之帝王,明足以照,剛足以決,勢足以專。然而未常不凜凜於自用則小之戒,乃其所以為聖也。是故外寜則思内憂,陽盛則思陰剝。御臣下則恐以愎諫自用而詘忠謀,待小民則恐以恣意妄行而啟眾怨。如此則久安長治,而無危厲之咎矣。若夫優柔不斷者,又當以英果濟之。此《洪範》「高明柔克,沈潛剛克」之說,不可執一而論也。

上九,視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

《象》曰:元吉在上,大有慶也。

此一爻是言君子能盡人事,而獲天道之佑也。考,稽考也。祥,福之兆也,其旋,周旋無虧之意。

周公繫履上爻曰:人事多方,其吉凶之應,有久有近。上九居履之終,則所履之事已終,其祥兆當有可考。果所履者,事皆盡善,周旋無虧,則得大吉矣。

孔子釋上象曰:人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,故有一事吉,而餘未必吉者。有吉之數多,或吉之數少者,元吉所最難也。若元吉而得之在上,則自始至終,無少欠缺。非常之福,自天佑之,不亦大有慶乎。蓋人身之善否,實與天命相流通。故一事不脩,即致天行之沴;一時不謹,即干上帝之和。昔之聖王,雖履極盛之時,必競競自考,圖難於易,為大於細,慎終如其始,以迓天休之滋至,而不敢少自怠荒焉。是以萬福來同,而慶及於天下後世也哉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