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48卦-井卦䷯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-[清]查慎行撰《周易玩辞集解•卷六》

[清]查慎行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48卦-井卦䷯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

[清]查慎行撰《周易玩辭集解•卷六》【下经】第48卦-井卦: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

【原文】井,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。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。

李隆山云:坎者,天一之水,見于諸卦者,皆下流之失。在卦而得水之真性者,井也。

愚按:坎,乾水也。一陽升而為坎,巽木下入,而坎水上升,故為井象。以盈縮驗之,歲值旱乾,溪澗有時涸,而井泉不竭;以寒暑驗之,冬月嚴凝,江河有時冰,而井泉獨温。所謂坎之真性中一陽是也

改邑不改井,以及卦彖之義,程、朱之注詳矣。

愚又按:占者立邑,必相水泉之所在。邑由人建,故可改;泉由地脉,故不可改。此句言井之體。汲之而不竭,故无喪;不汲而不盈,故无得。此言井之德。在困則坎來而下,在井則坎來而上,有往來之象。井井者,取給不窮也。此言井之用。上三句以井言汔,至以下三句以汲井者言。井以上出為功,所以出水者瓶也。中爻離,瓶象。在離曰缶,在井曰瓶、曰甕,皆取中空之義。繘者,引瓶之綆也。巽為繩,繘之象。汔者,幾也。羸者,弱也。謂汲水者幾至井口,而引瓶之綆弱,致壞其瓶也。張待軒云:卦體中初无羸瓶之象,文王繫辭至此惕然動此慮,蓋一瓶之成壞,何足言凶?恐其垂成而敗,不得收井養之功也,即功虧一簣之義。

愚又按:吳氏《易纂》言:云:此申言來而在下之井,二三之水實在汲水之瓶,而下是偶畫,猶瓶底傷毁而水下漏云云。据此,則卦體中固有羸瓶之象,聖人之辭,非虚設也。

愚又按:朱子言卦變者凡十九,而井不與焉。若以卦彖改邑不改井,及彖傳往來之義推之,下體本乾,上體本坤,初與五剛柔互易而為井,剛往居五,柔來居初,獨非卦變乎?竊取吳艸廬之言以補之云:卦自泰而變,上體之坤為邑,泰初易五,坤地之中畫降初,而坤邑變成坎水,此邑之改也。泰五易初,而初二、三四肖坎之水,在下為井象,二三之陽畫井水也,而二畫不改易,此井之不改也。以往來言之,初上往五而成坎體,井水之至上者也。五下來初,而初二、三四亦肖坎體,井水之在下者也。剛往而成上之井,柔來而成下之井,故曰往來井井

【原文】彖曰:巽乎水而上水,井,井養而不窮也。改邑不改井,乃以剛中也;汔至亦未繘井,未有功也;羸其瓶,是以凶也。

《本義》謂:以巽木入乎坎之下而出其水,則巽乎水,水字似當作木,與大象木上有水義同。蓋木德養人,功兼水火,在井為汲引之用,在鼎為烹飪之用,多于巽象得之。愚按占人汲者皆用瓶,以木器汲水,始于漢初丁寛,今南方多用之,而北方仍用瓦器,卦辭分明說瓶非木也。彖傳只應作巽乎水,巽者入也,入乎水而上水,乃汲水之象。木上有水,則以卦象言,彖傳、大象不必盡同,各有取爾也。井之出水,以養為義,井養而不窮句,包括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二句在内。惟其養而不窮,所以井无得喪往來,皆取給也。在困為兌,在井為巽,則改邑矣。而二五兩爻,皆以剛仍居上下卦之中,則不改井也。井之所以有功于人者,以用汲也。水在井而未繘,是以未有功。既汲而瓶羸,由于繘弱,是以凶咎不在瓶,亦不在井也

【原文】象曰:木上有水,井,君子以勞民勸相。

【勞、相皆去聲】,

【朱子云:凡草木之生,澤潤皆上行,直到木末。

黄氏日:抄從之。蔡虚齋亦云:木之枝葉花實,每朝有垂露如珠者,是水氣隨陽氣而上也。井之上水似之。

愚按:木上有水,乃以木轉轆轤、懸瓶入井,汲而上水之象。當依《程傳》木承水而上之作解。

馮文所曰:木以德言,非以器言也。造化以五德用事,而水為之紀,木為之行,故水木之用相通。當閉藏之時,則木氣入于水,而井為温;及發生之時,則木氣出于水,而井為溢。木氣之出入,惟井可見,而坎之為卦,又自巽成,故曰木上有水,井。此解尤為明析。勞民勸相《程傳》云:法井之用與施。

黄氏日:杪謂于木上有水之義无相關。

愚按:井以養人為義,井田之制,實本于此。古井字于中空處加一

○,蓋于八家公田中穴地取水,所謂鄉田同井也。勞民勸相,乃田官勸農之事。曲禮舂不相,注云:相,送杵聲。雜卦所謂井通,其遂人溝洫澮川之法乎?甫田、大田諸什,其勞民勸相之辭乎?竊因《本義》君以養民、使民相養二語而究言之

【原文】初六:井泥不食,舊井无禽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井泥不食,下也;舊井无禽,時舍也。

【舍與捨同。】

《程傳》謂:謂初无應援,无上水之象,是已。愚又謂初居井底,泥之象,與九五寒泉相反。井以陽剛為泉,隂柔在下,縱使有水,亦非清品,况泥之穢濁而可食乎?凡言食者,兌口多在上,今巽口在下,乃不食之象。舊井與井甃相應,井以甃而新不甃之井,泥在井底,上无汲水之人,潤不及物,禽鳥亦不至矣。坎在外卦,无禽之象。

朱罍庵曰:漢書張讓傳作渴烏以轉水,井上之禽或類此。又是一解。時舍《本義》為時所棄,是已。

愚又按:上古有改火之制,又有易水之制。管子曰:鑚燧改火,抒井易水。淮南子云:八方風至,浚井取新。泉取新,則舍舊可知。

蘇紫溪曰:人心物欲之汚,其井中之泥乎?不能強為善,而惟安于舊染,不惟人所共棄,且物類之不若矣

【原文】九二:井谷射鮒,甕敝漏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井谷射鮒,无與也。

【甕,說文作。

楊誠齋曰:谷之水以注而下為功,井之水以汲而上為功。注而下者,其功及魚鼈;汲而上者,其功及百姓。谷下注,甕漏亦下注,皆不上出之義。愚人謂井有井之地,在谷則非其所矣。以井言,澤居岩谷,為旁流之水,下比初六鮒魚,隂物,射鮒之象。以汲井言,上有九五而不相應,如敝甕不能以上行,而反漏于下之象。鮒與漏皆指初爻无與與,困四有與相反,井二即困五,井三即困四,困四曰有與,井二曰无與,何也?

朱罍庵曰:困貴同德相助,故四比于五為有與;井須二氣相濟,故二比于三為无與。上六以隂乘陽,則水自上出;初六以隂承陽,則水由下漏。

愚按:象詞合下爻觀之,同是感慨之意。凡汲水者視其器,薦賢者視其人,敝甕安能施汲引之力?此汲者之過,于井何尤?夫子所以致嘆于无與也,乃惜之之辭。又按:爾雅鱖,小魚,注云:似鮒子而黑。儀禮魚用鮒,十有五而俎,注云:此魚好旅行以相附,謂之鮒,即今之鯽魚也。《程傳》以鮒為蝦蟇,沙隨程氏謂當作蚹,與爾雅、儀禮注不同

【原文】九三:井渫句/不食,為我心惻,可用汲。王明,並受其福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井渫不食,行惻也;求王明,受福也。

《程傳》謂:云:有才未得用,如井潔不見食。既以不得食為惻,豈免有求?故求王明以受福。《本義》云:井㳿不食而使人心惻,王明則汲井以及物而並受其福也。愚竊合兩夫子之解而詳釋之。㳿者,浚井而去泥也。不食與初爻相應。我者,九三也。惻者,心傷也。用汲本是取水,今借為汲引之義。王指九五,中爻自三至五互離,王明之象。九三以陽居陽,在内卦之上,初以泥,故不食。三則㳿矣,可食矣,而亦不食,无用汲之人也。不㻿,三之心惻,然旁人皆為我心惻也。行謂行道之人,對我字說。惻者,惻此水可用汲而无人汲也。三本與上正應,而上隂柔,力不能汲。可用汲者,其惟王明乎?九五陽剛中正,有汲引之力者也。如其汲而用之,則天下並受其福矣。可用汲以下,皆設為行惻之詞,有惜其不食而期其不終于不食之意。“屈原有言曰:王之不明,豈足福哉?”夫子他日所以有明王不興,天下孰能宗予之嘆。求王明而受福,安所得王明乎?言外有无限感慨。

楊誠齋曰:微明揚之帝堯,則大舜雷澤之漁父;微明哲之高宗,則傅說岩野之胥靡。張彥陵曰:三可用而不見用,三自遭際之窮耳,于行道之人何與而為之惻耶?此天下人心之公也。求字亦作旁人為三求,乃是期望之意。此解更深一層。

【原文】六四:井甃无咎。

【原文】象曰:井甃无咎,脩井也。

【程、朱皆謂六四以柔居大臣之位,才弱不能濟物,故取修井為象。

黄氏日:抄云:此在有井谷之處,故因勉以井甃,无咎。愚竊按:四與初无應,柔得正而比于五。初之舊井,四從而甃之。三在内卦,㳿井以致其潔。四在外卦,甃井以禦其汚。已入坎體,不甃則潔者易汚。但以柔居柔,不能改邑,而能修井。五之井冽,甃者與有功焉,故无咎。

胡雲峯曰:不㳿則汚者不潔,不甃則潔者易汚,此内外交修之道

【原文】九五:井洌,寒泉食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寒泉之食,中正也。

易讀*曰:冽與㳿異,有汚不停曰㳿,不澄自清曰冽。

*不二注《易讀》应当是一部书籍名称,暂未查到。

愚按:冽即小雅氿泉之義。清寒者,水之本性,遇物然後濁而温。井泥已㳿,舊井已修,井道全矣。所謂井養者,正指此爻,故曰寒泉食,重在食字。

胡雲峯曰:井以寒冽為貴,泉以得食為功。三可食矣,而不如五之食。五在上,三猶在下也。然則㳿與冽,性也;食與不食,命也。

呂仲木曰:惟中正則四方皆被其澤。詩云:泉之竭矣,不云自中。此德之不中正者也。揚子中流之水稱中泠,故當為天下第一泉。

【原文】上六:井收勿幕,有孚元吉。

【原文】象曰:元吉在上,大成也。

《易纂》言:幕當作羃

【自古注以及程、朱諸家,皆以上六處井之極,水已出井,故曰井收。收者,汲取也。收者,汲瓶之出。幕者,覆蔽之義。偶畫兩開在上,勿幕之象。王介甫以井口之臼為收,讀去聲,訓作收口之義,即井欄也,又是一解。愚竊謂九五陽剛中正,井養之德已具。上六柔得位,故井養之功則自上收之。寒泉所以得食,由坎口之勿幕也。與五同為巽體,上以柔濟剛,故曰有孚。井道自下而上,天下共享其功,故曰元吉。小象申之以大成,即彖傳井養不窮之義。

胡雲峯曰:小象始末揭上下二字,見井之用在上不在下。

邵國寶曰:井至于㳿,修已之極也,井道之小成也。井至于收,及物之極也,井道之大成也。

朱罍庵曰:一瓶之羸,致敗于垂成;一幕之去,收功于元吉。上有仁心仁政,而或被其澤,或不被其澤,祇爭萬分之一,不可以不慎也

愚又按:卦體三隂爻為井,三陽爻為泉。初為眢井尼水,故為時所棄。二有水而旁出,清濁未分也。三則㳿而使之清,四從舊井而加甃焉。向之不食者,至五而寒泉食矣。然非井口上水,何以收養人之功?六爻自下而上,不論有應无應,有一爻好似一爻之象。繫傳所云井居其所而遷,義不外乎此。人之遷善,日進而日上,亦猶是也。

周易玩辭集解卷六
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
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
【初次点校】:暂无(点此查看点校说明)
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(点此查看点校说明)
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(点此查看申请说明)

【四库书目】:第47册•经部第四十一•易类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