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
雜卦傳云:復,不處也。需,不進也。履當以進為義,却不可躁進。彖詞開口說履虎尾,取象大是奇特。乾剛在前,故稱虎。兌躡其後,故曰尾。一陰居五陽之中,不中不正,三多凶,本危道也。幸是悅體,故履危而得安,又為不咥人之象。不咥即是亨。論成卦之主,在六三一爻。卦言不咥人亨,而爻言咥人凶者,卦以德言,爻以位言也。
蔡子木曰:人之處世,无地非實踐,故无地不戒懼。履虎尾,不咥人,戒懼之學也。
【原文】彖曰:履,柔履剛也。說而應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
【說與悅同。】
《程傳》謂:訓履為踐、為藉,本自上履下之義。卦體乾上而兌下,似乎剛履柔矣。夫子所以釋之曰:履,柔履剛也。見卦之取名,不是論上下,乃是論前後。以柔履剛,宜其見咥而不咥者,以其悅而應乎乾也。天下之難制者,惟剛而柔能履之。
《本義》:和悅以躡剛強之後。
吳艸廬云:乾有虎象,兌躡其後。是已。蔡節齋謂兌有虎象者,非。大抵人生涉世,兩剛相遇,則舉足皆是危機。故九卦之處憂患,以履為首。惟和柔以應之,則凶暴亦可馴服。悅而應乾,乃兌之妙用。莊子所云:虎之與人異類,而媚養已者,順也。本卦惟三與上應,若依爻例作陰陽感應,于義全无交涉。此應字只作感字解,與他卦不同。剛中正三句,專贊九五,于全卦亦无涉,須從上文看出。上言柔履剛,此言剛中正,兩剛字相承。剛不徒剛,中而且正。九五乃英主也,不疚則无瑕可指,光明則非道不悅。為之下者,稍用權謀知術,未有不被其咥者。此正見虎尾之難履處,所以文王言虎尾,夫子言帝位。俞吾玉曰:易以剛居五,不止一卦,獨于履言帝位者,履乃辨名分之卦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上天下澤,履,君子以辯上下,定民志。
不云天下有澤,澤上有天,而云上天下澤,履以定位也。《程傳》云:上下之分明,然後民志定。
何閩儒曰:所謂辨者,非徒天尊地卑、君上臣下之謂,亦于細微之際,人所易忽者,明別之耳。人知主威不可犯,而不知路馬之不可齒。君子欲移風易俗,必于隱微疑似之間,區分縷析,使民凛然畏懼,不敢踰越尺寸,乃可定其心志。又是進一層語。
【原文】初九:素履,往,无咎。
【原文】象曰:素履之往,獨行願也。
素,現在也。初陽居下,即其現在之位。素位而行,不願乎外,自然无咎。初是出門第一步,故曰往。上无應與,故曰獨。往而不違其初心,故曰行願。
胡雲峯曰:履者,禮也。先質而後文,故履初言素。賁者,文也。文盛則反質,故賁上言白。白賁无咎,其即素履无咎者與?】
【原文】九二: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幽人貞吉,中不自亂也。
二亦與五无應,而近與三比,見三之與虎為鄰,履而被咥。二剛中,遵道而行,安恬平易,中无城府,外自无畏途,雖居臣位,不以廊廟易山林之致者也,故曰幽人。幽人,對下武人言。彼以志剛賈禍,此以履道得貞,凶者自凶,吉者自吉。人境之險阻艱危,其能擾幽人之懷抱哉?不自亂,由其中有定力也。
愚又按:他卦取陰陽相應為善履,惟三與上應,而三乃得凶象。初、二、四、五俱无應,曰无咎,曰貞,曰吉。蓋士君子處世,一藉應援之力,便不能自行其素,自守其貞,无往非憂患之途矣。上與三應,而獨云元吉者,三則惡其躁進,上則喜其有退步也。
【原文】六三:眇能視,跛能履,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為于大君。
【原文】象曰:眇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;跛能履,不足以與行也;咥人之凶,位不當也;武人為于大君,志剛也。
六三:眇能視,跛能履,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為于大君。象曰:眇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能履,不足以與行也。咥人之凶,位不當也。武人為于大君,志剛也。
【當,去聲。】
黄氏日:抄云:蔡節齋謂兌有虎象,三為兌終,故曰尾。一說虎屬金之一陰,故兌有虎象。咥人主九四言,晦庵指外卦之乾陽,而下卦之兌履之,合從晦庵。蓋六三自為虎,不應自履其尾也。今從之。六三不中不正,居乾之下,志在躡剛,兌為毁折,有眇視跛履之象,與歸妹初、二兩爻取象同。歸妹先言履,後言視,此則先視而後履,蓋履未有能離視者。說命曰:若跣勿視,厥足用傷。史記單襄公云:足以步日。皆此義。視不明以致履,冒險冒昧處,尤在兩能字。眇而自以為能視,跛而自以為能履,一派自用自專,恣行罔顧之意,有不被咥而凶者乎?兌口在上,咥之象。武人為于大君,又從凶中得此義。武人乃剛暴之夫,豈可以為大君哉?夫子中明其義,謂三之能視能履,不但自以為有明人,亦許具可與行矣。自有識者觀之,直如瞽者之冥行耳。故一則曰不足,再則曰不足,重言以喚醒之,然後說出致禍之由,曰位不當,曰志剛。夫履不當之位,而欲行剛猛之志,一蹶不救,又何怪乎?
【原文】九四:履虎尾,愬愬,終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愬愬,終吉,志行也。
【說文作虩虩,引易履虎尾,虩虩,恐懼,與今文不同。
三之所履者,四也。四居上卦之下,正虎尾之位。亦曰履者,其不中不正與三同,而以剛居柔,則與三相反。愬愬,畏懼之象。見三之履危而凶,心存畏懼,擇地而蹈,故終得吉。三曰志剛,則四之志柔可知。四曰志行,則三之志不能行可知。三柔而好剛,四剛而能柔,吉凶所以相反。
【原文】九五:夬履,貞厲。
【原文】象曰:夬履,貞厲,位正當也。
此彖傳所云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者也。内卦兌下有容悅之臣,五居尊位,凡事必行,无有疑阻,夬履之象。夬者,決也。貞者,舉動正大。厲者,氣象尊嚴。與他爻危厲之義不同。蓋君體雖剛,而有用剛之道,五之所處,不得不夬,不得不厲,猶乾上九之不得不亢,適當其位也。當字平聲讀。按:京氏傳履之變自夬來,故五有夬履之象。
【原文】上九:視履,考祥其旋,元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元吉在上,大有慶也。
爻處履終,更无進步矣。人之涉世,不進便當退,但恐无轉身地步耳。本爻下應六三,有旋反之道焉。旋字從往字來,初上履之終始也。譬如行役之人,認得正路,前由此而往,後循此而歸,天下吉祥善事,孰踰于此?視履二字從第三爻來,曰考曰其,因彼儆此,借以為鑒,酙酌盡善之詞,故不徒曰吉而曰元吉,不徒曰有慶而曰大有慶。若依舊注旋字作周旋解,于吉慶之義似難合。
黄氏日:抄云:旋字上連視履,恐是旋踵之旋。
吳艸廬履齋銘曰:中有實地,下澤上天。初履其素,終視具旋。亦以初爻對上爻說。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暂无(点此查看点校说明)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(点此查看点校说明)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(点此查看申请说明)
【四库书目】:第47册•经部第四十一•易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