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2卦-坤卦䷁坤卦为地(坤下坤上)-[清]查慎行撰《周易玩辞集解•卷一》

[清]查慎行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02卦-坤卦䷁坤卦为地(坤下坤上)

[清]查慎行撰《周易玩辭集解•卷一》【上经】第2卦-坤卦:坤卦为地(坤下坤上)

坤:元亨,利牝馬之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。句/後得主。句/利。句/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,安貞吉。

【喪,去聲。】

【說文:土位在申。坤字從土從申。

愚按:陰起于午,至申而三。本卦三畫皆陰,坤象也。元亨利貞與乾同,中多牝馬之象。說卦:乾為馬,坤為牛。牝馬者,從乾而稱之也。馬取其健,牝馬取其順。利牝馬之貞,坤道以從乾為正也。天行健而坤從之,冇攸往之象。君子有攸往以下,開示其例,以明牝馬貞之意,不必專就人事說。往則宜審先後,坤從乾,則以乾為主矣。先乾而往,則迷而不利;後乾而往,則得主而利。利者順也,得主是迷之反。後得主三字當連讀,觀文言自明。蘇氏易傳云:先則迷而失道,後則順而得主。張横渠曰:東北喪朋,雖得主,有慶而不可懷也,故曰安貞吉。

楊慈湖曰:迷為失道,後而得主,利莫大焉。

午亭陳氏曰:陽為陰主,得主故利。參同契于坤卦亦云:先迷失軌,後為主君。利字當另為一句。

《本義》謂:先迷後得而主于利,以主利二字為句,似與文言不合。

西南東北据方位言,見于大傳。西南乃坤之本位,兌、離、巽三陰與坤居之,故曰得朋。東北則乾與震、坎、艮皆陽位,非陰之朋矣,故曰喪朋。惟喪其三陰之朋,絶類以從陽,乃安于正而吉也。邵子所云坤統三女于西南,乾統三男于東北,即是此象。《像抄》云:何以西南言得?得兌所以承艮,得離所以承坎,得巽所以承震,合之皆為坤承乾。何以東北欲喪?巽喪成歸于震而巽乃終,離喪成歸于坎而離乃終,兌喪成歸于艮而兌乃終,合之皆為成歸于乾而坤乃終。一說西南為地,陰土也;東北為山,陽上也。据卦體只有西南,无東北,故一曰得,一曰喪。愚又謂陰數偶二畫相比,便是朋象,故易之言朋者,在陰位居多。本卦六畫皆陰,陰往求陽,交一陽而為復,則羣陰相繼隨陽。復卦所來之朋,即坤卦所喪之朋也。合觀全卦,總不外以陰從陽四字之義。

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

【本節元與天叶。】

乾元資始坤承乾之資始以生物,故亦稱元。始之者,氣也。氣至而生,即坤元矣。纔資始,便資生。始之之氣,機在乾而行于坤,故並資生亦即承其始氣而發育萬物,故曰乃順承天。順字為全卦要領。夫子贊乾元曰大哉,贊坤元曰至哉。大者,廣言之也;至者,究言之也。分量固自有別,大則无所不統,至只是就他分量亦到極處也。先儒或謂乾是吾儒之學,坤是老氏之學。儒者以剛為用,故稱大人;老氏以柔為用,故稱至人。此節釋坤元二字。

坤厚載物,德合无疆。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

以下四節,叶承上文來。坤積順而成厚,凡其所生之物,即其所載之物也。乾不言覆物,而坤言載物,地之所載,何一非天之所覆?故曰德合无疆,謂與乾之不息合德也。游定夫曰:含言无所不包,弘言无所不有,光言无所不著,大言无所不被。含弘以靜翕言,光大以動闢言。

愚按:含弘光大四字,正極贊坤德之厚。以其虚而受,故曰含弘;以其美而章,故曰光大。正萬物潔齊相見之象。品物咸亨,隨坤而亨也。此節釋亨字。

牝馬地類,行地无疆。柔順利貞,君子攸行。

牝馬地類,類字與後類行義同,猶云陰類也。《程傳》:行地无疆,謂健也。乾健坤順,坤亦健乎?曰:非健何以配乾?其動也剛,不害其為柔也。《本義》亦以行地无疆為順而健。愚竊謂坤之貞只在順,似不必添出健字。以象言,則為牝馬行地;以德言,則為柔順利貞。可見順以從陽,乃坤之正道;以柔順為利貞,則君子之所行也。行字與上行地相應。此節釋利牝馬之貞,君子有攸往二句。

先迷失道,後順得常。西南得朋,乃與類行。東北喪朋,乃終有慶。

【叶羌,三百篇皆如此讀。】

柔者不為物先,先之斯述,失坤道矣。處後以順,隨而不倡,乃得坤道之常。陽與陰非類也,陰當從陽。彖辭所謂得朋者,不過同類為朋耳。惟喪其同類之朋而從陽,則有得主之慶,可以有終矣。聖人之惡朋黨若此。項乎庵曰:乃終有慶,所以發文王言外之意。臣之事君,婦之從夫,皆喪朋之慶也。此節釋先迷以下五句。

安貞之吉,應地无疆。

【安貞吉,從人事言。

張彦陵曰:人有才而不露于分之所在,无成而代終。德器深厚,直與厚德載物者一般,故與地之无疆相應。彖傳三箇无疆,曰德合,是坤配乾;曰行地,是坤之本德;曰應地,是人法坤之德。此節釋安貞吉句
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

【地者形體,坤乃地之性情。李去非曰:天以氣運故曰行,地以形載故曰勢。

愚按:凡以高臨卑,以上臨下,則謂之勢。地居卑下而曰勢者,以其順也。坤字只作順字解,與乾之健相配。地之大勢,西北高,東南下,水皆就下,其順可知。就勢以見其順,由順而知其厚。君子以厚德載物,自處于萬物之下,卑而法地,與坤厚載物同,所謂應地无疆也

【原文】初六:履霜,堅冰至。
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

【凝與冰叶。】

凡卦初爻取象于履者,自坤起例。說卦:乾為寒,為冰。此何以取坤象?

王伯厚曰:乾初九,復也,潛龍勿用,即閉關之義。坤初六,姤也,履霜堅冰,即女壯之戒。愚謂坤初爻自陽變陰,冰霜畢竟是陰氣所結。然惟陽消于内,故陰凝于外。聖人于乾曰為冰,正可作此處注脚。陰陽之氣,皆自下而上。震為足,陽在下也;巽為股,陰在下也。履霜者,陰從足下起也。霜,一陰之象;冰,重陰之象。當履霜之始,即厪堅冰之防。爻曰堅冰至,要其終也;象曰至堅冰,原其始也。始字最重,陽主發散,陰主收斂,故曰凝。大戴禮:霜,陰陽之氣也,氣盛則凝為霜。廣韻:霜,凝露也。馴者,狎順之意。其道,小人道長之道。積漸馴習,以致陰道盛長,豈一朝一夕之故哉?一說陰以凝為道,凝又要堅。乾初曰陽在下,坤初曰陰始凝。陽惟下然後能發生,陰惟凝然後能收斂。此兩爻乃三百八十四爻之根蔕,不說壞坤道,別是一解。

郭京易舉正曰:按:陰始凝也上誤增堅冰字。履霜與堅冰時候頗異,不合相連結。

愚又按:三國志魏文帝紀注太史許芝引此象辭,履霜上加初六二字,而无堅冰字,古本當然。郭所云殆唐以後本也,似當從古衍堅冰二字,作初六履霜

《本義》陰陽者,造化之本,不能相无,而消長有常,亦非人所能損益也。然陽主生,陰主殺,則其類有淑慝之分。聖人作易,于其不能相无者,既以健順仁義之屬明之,而无所偏主。至其消長之際,淑慝之分,未嘗不致其扶陽抑陰之意,所以贊化育而參天地者,其旨深矣。

朱罍庵曰:坤與乾陰陽相反,夫子于乾取象于冰,周公于坤取象于冰者,乾以時令,坤以氣質也。以此知說卦取象,第舉一隅,則剛柔健順,雖各有據依,而義可相通,惟變所適。康成、令升之徒,既失之膠固,即輔嗣謂馬取其健,牛取其順者,亦得其一說,而不知其又有一說也。屯、賁、明夷以陰爻而稱馬,何取于健?革、既濟以陽爻而稱牛,何取于順乎?

【原文】六二:直方大,不習无不利。
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不習无不利,地道光也。

【方與光叶。】

乾道莫盛于九五,坤道莫盛于六二。八卦正位,坤居二。六二柔順中正,坤之主爻也。先儒謂陽主進,進至上卦之中而止;陰主退,退至下卦之中而止。天數五,地數五,乾進止五,坤退止二。自上而下數之,則仍五也。五者,中數也。河圖之說本此。

直方大三字,程子謂至大至剛以直,

《本義》謂:其德内直外方而又盛大,蔡節齋謂直者發于内而无私曲,方者止于外而有定則,内直外方,其德乃大。來矣鮮曰:直字即至柔而動也剛之剛也,方字即至靜而德方之方也,大字即含弘光大之大也。

張待軒曰:自其承天之氣,有施即生,更无曲撓,曰直;自其因物賦形,整齊畫一,曰方;自其厚德載物,配合无疆,曰大。

愚按:三字當分三德看,以是三德承天而動,毫无造作,則曰不習无不利。

蘇紫溪曰:不習非不假于學也,曰敬曰義,皆學中事,然緝熙敬止,初非矜持,是之謂聖學。

愚又按:乾其動也直,二得坤道之純,故小象以承天而動之事屬之直以方,以字只作而字解。直方以大,居然配乾,乾曰天道,坤曰地道,是以全坤歸此一爻矣。光者發越之象,人但知日月星辰為天道之光,不知地之為道,萬物資生,百穀草木,莫不有光輝發越之盛,非地道光乎?

【原文】六三:含章可貞,或從王事,无成有終。
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含章可貞,以時發也;或從王事,知光大也。

【大與下節害叶。知,去聲。】

陽為章,陰為含。三位陽而爻陰,含章之象。凡人露才揚已,最是薄德。章而能含,厚德士也。含章乃可貞之道,其或出而從王事,但當盡臣道,而不可自專其成。曰有終,則不為事始可知。三居下卦之上,故云終。夫子懼人誤認可貞,而一意株守也,故申之曰以時發。言含章非終于韜晦,乃待時而發。發者何?為乾用也。乾知坤行,惟行之而知之,光大始著,是之謂從王事,是之謂代乾有終也。王指乾,與他卦以君道屬五者不同,坤六爻皆臣道也。

呂伯恭曰:惟其知光大,故能含晦。尋常人胷中淺狹,纔有一功一善,便无安著處矣。

【原文】六四:括囊,无咎无譽。
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括囊无咎,慎不害也。

【囊,所以貯物。括者,結其口使不得出。六四重陰不中,天地閉塞時也。括囊之象,人之處世,无咎則有譽,无譽則有咎,二者往往迭相得失。顧當六四之地,无咎又須无譽,乃為藏身之固。東漢諸賢,只為名心未忘,互相標榜,致成黨錮之禍,非不慎之害與?象但舉无咎者,君子處末世,不求有功,但求无害。譽者,咎之招也。六四之所以无咎者,殆由无譽與?】

【原文】六五:黃裳,元吉。
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

【中、下與窮、終叶。乾為玄,坤為黄;乾為衣,坤為裳。黄,中色;裳,下飾。六五柔順居中,黄裳之象。元吉與大吉不同。元吉者,大善之吉也。蓋吉有大而未必善者矣。文在中與六三含章不同。三所居之位不中,章須含而不露;五則柔順在中,含章時發,正其時矣,故曰元吉。坤六爻无君位,猶乾六爻无臣位。《程傳》謂此乃婦人居尊位之戒,竊恐未然

【此小象言中之始。九五為剛中正,六二為柔中正。此外或言剛中,或言柔中,或言正中,或言得中,或言以中,或言中行、中道,皆其例也

【原文】上六:龍戰于野,其血玄黃。
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龍戰于野,其道窮也。

【以陰從陽,順之至也。當純陰用事時,忽然說到龍戰取象,大是奇特。戰者,逆也,順之反也。

胡雲峯曰:不言陰與陽戰,而曰龍戰于野,與春秋王師敗績于茅戎,天王狩于河陽,同一書法。干令升曰:坤位未申之維,而氣溢酉戌之間,故曰于野。王介甫云:陰盛于陽,故與陽俱稱龍;陽衰于陰,故與陰俱稱血。蘇君禹云:其血玄黄,直是血戰,猶言血流漂杵。

愚按:此爻變艮為剝,陰陽相薄戰之象。以寒凝之極,而微陽薄之,雖欲不戰,得乎?往戰之地,未離乎陰,而來戰之龍,已乘乎陽。龍當指陽,血當指陰。言玄黄者,此震一索為長男之候。故大傳云:震為龍,為玄黃。此其證也。乾上九曰:窮之災。坤上六曰:其道窮。易窮則變,上是當變之爻也

【原文】用六:利永貞。
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用六永貞,以大終也。

【用六與用九同,說見乾卦。貞即牝馬之貞,坤德也。用坤之柔,則當法坤之貞。利在長久而貞固,此用六之道也。象曰:以大終。大謂陽,終即乃終。有慶无成,有終之終。程沙隨云:乾以元為本,所以資始;坤以貞為本,所以大終。胡仲虎云:坤安貞,變而乾則為永貞。安者,順而不動;永者,健而不息。愚又謂乾以上為首,坤以上為終。變乾上之陽為陰,則陽不為首;變坤上之陰為陽,則陰以大終。乾以大始,而坤以大終,終不失順承天之意。凡窮于上者反于下,故坤變則為復,乾變則為姤。先儒或謂乾六爻變為全坤,坤六爻變為全乾,而後占用九、用六之二爻。愚亦未敢謂然
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
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
【初次点校】:暂无(点此查看点校说明)
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(点此查看点校说明)
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(点此查看申请说明)

【四库书目】:第47册•经部第四十一•易类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