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过:䷽【艮下震上】
小過,亨,利貞。可小事,不可大事。飛鳥遺之音,不宜上,宜下。大吉。
彖曰:小過,小者過而亨也,過以利貞,與時行也。柔得中,是以小事吉也;剛失位而不中,是以不可大事也。有飛鳥之象焉,飛鳥遺之音,不宜上,宜下,大吉,上逆而下順也。
象曰:山上有雷,小過。君子以行過乎恭,喪過乎哀,用過乎儉。
初六:飛鳥以凶。
象曰:飛鳥以凶,不可如何也。
六二:過其祖,遇其妣,不及其君,遇其臣,无咎。
象曰:不及其君,臣不可過也。
九三:弗過防之,從或戕之,凶。
象曰:從或戕之,凶如何也。
九四:无咎,弗過遇之,往厲必戒,勿用永貞。
象曰:弗過遇之,位不當也;往厲必戒,終不可長也。
六五:密雲不雨,自我西郊,公弋取彼在穴。
象曰:密雲不雨,已上也。
上六:弗遇過之,飛鳥離之,凶,是謂災眚。
象曰:弗遇過之,已亢也。
小過亨,因過而始得亨也。與時行時,當過而過也,是過而仍不失其正也。柔而得中,亦非太過,故可小事也。大事用,剛失位而不中,故不可大事也。此以卦之爻位言,既不可大事,而又曰大吉,何也?蓋又以全卦之象而言,此處小過之時義也。小過大象坎,當此之時,隂盛陽微,非君子進用之時,宜如鳥之知幾,退隱山林,不宜上宜下,即遯之好遯,為君子之吉。明夷之于飛也,有飛鳥之象,故繋之辭。飛鳥聞其音而即逝,飛之速也,以其自上而下,下順而易,上逆而難,上多震懼,下得所止也,是以大吉也。聖人之意微矣。文王繋卦之時,非適聞鳥音,且解鳥音也,但以象而言耳。互兑亦音也。
小過爻詞最為難明,惟本彖傳推之,則其義著矣。蓋二與五所謂柔得中也,三與四所謂剛失位而不中也,初與上柔之不中也。初以隂柔居下,不能履正,當小過之時,宜下不宜上,乃上應於四,小人之希寵干進,趾高氣揚,而罹于罪罟者也,此爻義也。卦為横飛之鳥,凡鳥多平飛,既已飛矣,而猶上而不止,則无所棲託。若鳥之初飛,自下而上,亦其常也,飛非必即凶也。辭曰飛鳥以凶,蓋入于羅網,飛而止,欲飛而不能也,傳故曰不可如何也,此以卦象言也。凡卦初上二爻多以全卦取象,震有畢象,震艮反對,互巽為入,互兑為口,巽亦反兑,虞人之施畢也。在上則仰,在下則俯,中懸餌焉。鳥之入也,自上而離則俯其口,自下而入則仰其口,下止而動,上動而止,皆入于網羅之象,故初與上二爻皆為飛鳥之凶,此聖人立象以盡意也。二以柔居柔而在下,故善守其中,五以柔居剛而在上,故善用其柔。六二爻詞四句只形容一箇柔得中正,此處小過之善焉者也。祖妣君臣只以爻位言,二越四而與五同類,過其祖而遇其妣也。祖者人之本,以人事類之,如禮之本,用之本,原其始,非過乎共與儉也,今過之,是過其祖矣。然因時制宜,反得近本,雖過而適與相濟,如隂陽之相配,有妣而祖不孤矣。二、五皆柔而得中也,不及其君,遇其臣,君主也,臣輔也,理之中正,所以主宰萬事,君道也。凡不得不過焉者,皆匡救調劑焉耳,臣道也。小過雖不能得其中,而適合乎調劑之宜,所以過而亨也。以爻位言,五君也,二臣也,五以柔居剛為不過柔,二以柔居柔似為過于柔矣,而適得其臣道,柔而得中則亦不過也。傳曰臣不可過也,發言外之意也。既曰小過而亨,而又曰不可過,何也?蓋所謂過者,小過而非太過,如行雖過于共而近于禮,用雖過于儉而合乎禮,若太過而足共則取辱,太過而不中禮則陋。爻言小過者,雖不及其君而遇其臣,傳言已不及其君矣,不可又過其臣也,皆言小過之柔得中也,所以无咎也。傳例如此者多。卦二陽在中,四隂在其上,下有隂盛陽微之象,故爻于三、四兩爻又發此意。卦象亦小人樹黨、君子孤危之時,所謂失位而不中也,故聖人于三、四兩爻皆為陽慮也。三、四雖同為剛之不中,然三失之過,四失之不及,均為不中。九三重剛,當小過之時,難乎免矣,故戒之以弗過而失之剛,當小心謹畏以周防之,若不防而反從之,或有戕害之者矣,豈不凶乎?三應上為從,傳曰凶如何也,與鼎之九四信如何也意同,言其剛而自用,不恤人言,忽于始而不防,則必凶于後矣。九四以剛而居柔,雖剛而不至于過,故為无咎。但其位不當以剛居柔,下應初隂。夫君子之待小人,當不惡而嚴,不可與之為緣者也。如孔子之于陽貨,孟子之於王驩是也,未嘗稍為之屈也。道義之防,不可踰也。四以剛居柔,已虧其剛,若再過之,則卑巽而亂羣矣,故戒之以弗過而失之柔。柔則與小人相遇,小人傾險不可測,危道也,故既與之遇,必戒謹自持,勿為其所轉移。或誘我以利,或迫我以威,皆不可為之動,而永守其正固之操,如是則庶无汚染,而始終自全矣。觀此一爻,小人之可畏而不可暱近如此。聖人之辭繁而不殺,反復丁寧,其憂深,其思遠,所以為君子慮者至深切矣,所謂无有師保,如臨父母也。自古聖人尚以巧言令色為畏,况其下此者乎?荀文若、揚子雲皆高才絶學,而不免于後世之譏者,其亦不明于此爻之義也夫。傳曰終不可長也,如姤之所謂不可與長也意同。三在下,小人忌其進,故宜防。四位高,小人易與合,故宜戒。隂陽貴相應,在小過之時,二陽皆與隂此應,然從之則戕,遇之則厲矣,故易貴于知時也。六五柔而得中,亦處小過之善焉者也。小過之時,君臣遇合,難言之矣。六五有柔中之德,未嘗不思自靖其篤棐,而隂盛陽微,則感格之難也。欲其交孚,豈可得哉?隂陽和而後雨,小過陽陷于隂,但隂霾而不雨。凡雨固陽氣之下降,而隂氣亦隨之而降。今隂氣飛揚于上,傳故曰已上也。小畜之不雨,陽亢而隂微,臣之未能畜止其君也,文王所以歎也。小過之不雨,隂盛而陽微,小人之蔽錮其君也,周公所以歎也。辭同而意異也。公弋取彼在穴,矢之用直,而弋之用圓,密雲之不雨,小人之為祟也。當小過之時,隂揜乎陽,小人之隱伏而為患者,如鳥在穴,城狐社鼠,豈能直攻而去之?若用柔中之道,格君心之非,如睽之遇主于巷,坎之納約自牖,乘其間而攻之,如射鳥者不用矢而用丸,庶乎其取之也易矣。此亦可小事不可大事之意。自古直攻小人者,非但不能去,或至受其反噬,而審時觀變,假一時之權宜,以赴事機之會者,往往開悟君心,斥去隂邪。故公于此爻著其義,為大臣者不可不知也。弋取在穴,如獲狐射隼,射言獲,難詞也,弋言取,易詞也,則弋之用妙也。二陽在四隂之中,卦有坎象,為隐伏,為穴,為小人,為弓,艮為小石,為果蓏,堅而圓,彈丸之象。又嘗即是爻而思之,其詞與小畜同。大傳曰:易之興也,其于中古乎?作易者,其有憂患乎?故史遷云:文王囚而演易。孔氏仲達亦引韓宣子適魯,見易象,曰:吾乃知周公之德。謂周公被流言,亦為憂患,皆為得之矣。是易固演于羑里之日,而爻亦必繋于居東之年也。小畜之辭,文王自嘆其不遇于君;小過之詞,周公自嘆其見疑于主。其慨同也。文王,異姓也;周公,貴戚也。身雖居東,乃心无日不在王室,為鴟鴞之詩以遺王,冀王之一悟而一改也。故又益之曰:公弋取彼在穴。其惓惓之意,不能无望于二公乎?隱伏而流言者,易所謂在穴,詩所謂鴟鴞耶?大誥曰:亦惟在王,公邦君室。夫惎間王室者,乃在家庭骨肉之間,非在穴耶?以其在穴,故只宜用弋也。凡所射者,或狐、或隼、或雉,而此但曰在穴,罪人未得,亦欲諱其名也。聖人之情,見乎詞矣。弗遇過之上,與下之止體相應,而又互巽為入,故戒以弗遇而過之。遇而不過,則止而入于網羅矣。如鳥之飛而離于羅也,畢在山而鳥離之,其飛之高而亢也,故不宜上也,非意料之所及,故曰災眚。小過之時,而為過高之行,矜已傲物,入于罪罟而不知也。凡爻詞有相同而意異者,以爻位之異也。三四雖同曰弗過,而三戒其剛,四戒其柔。上六與四,只互易二字,而四戒其相遇,上慮其相遇,所過者不同,所遇者亦不同也。而或者拘于詞而鮮通,則失爻意矣。
山上有雷,小過。君子以行過乎恭,喪過乎哀,用過乎儉。
雷在天上,大壯。其殷于山,則其聲微矣。君子持敬,節用盡哀,禮之正也。其或已共矣,而不忘謙抑;已儉矣,而猶存撙節,蓋其慎也;已免喪矣,而餘哀未忘,蓋其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