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上经】第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-[清]陈法撰《易笺•卷一》

[清]陈法| 易经注解| 2022-12-01 23:51:22| 0

第01卦-乾卦䷀乾卦为天(乾下乾上)

欽定四庫全書 《易箋》卷一

直隸大名道陳法撰

上經

乾卦:䷀【乾下乾上】

乾,元亨利貞。

彖曰: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【他經叶】天。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,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,時乘六龍以御天。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【彌兵叶】,保合大和,乃利貞。首出庶物,萬國咸寧。

象曰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

初九:潛龍勿用。

象曰:潛龍勿用,陽在下也【後五叶】。

九二: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

象曰:見龍在田,德施普也。

九三: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,无咎。

象曰:終日乾乾,反復道【他口叶】也。

九四:或躍在淵,无咎。

象曰:或躍在淵,進无咎【其久切】也,

九五:飛龍在天,利見【此苟叶】大人。

象曰:飛龍在天,大人造也。

上九:亢龍有悔。

象曰:亢龍有悔,盈不可久也。

用九:見群龍无首,吉。

象曰:用九,天德不可為首也。

伏羲作易,上古无文字,只有圖象。連山、歸藏既已无傳,自文王演易,乃序而名之。以乾、坤為衆卦之父母,故首乾而次之以坤。六畫純陽,名之為乾。說卦:象之以天。

程子曰:乾者,天之性情。若文、周繫辭,只言健順,不言天地。八卦皆言卦德,推之諸卦皆然。蓋易所言者人事,凡言象者,皆以况人事也。純陽之象,剛而健,天德也。人有是德,則剛而无慾,健而不息,以之進德修業,酬酢萬變,何所不順遂?何所不感通?卜筮而遇此卦,所為旡不咸宜,故繫之詞曰元亨。然剛貴乎中正,人之行已,故當如是。占者亦惟貞乃利也,此大亨而利于正。文王因卦繫詞,教人玩詞玩占之意也。夫子以乾為天象。周易首乾畫卦,本之河圖。河圖,化育之流行。易言人事,而人事本於天道,故推本天道以明之,所以明天人之一理也。

元者,天道生物之仁,故為萬物所資始。統天云者,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。雲行雨施,和氣之流行,物品不同,而氣至形生,所謂亨也。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,氣以成形,而理亦賦焉。元者,萬物統體一太極。

各正性命者,萬物各具一太極也。繼之者,善也。太和,元氣也。保合理氣,形之合一也。利者,自然而然,猶孟子所謂以利為本也。乃利貞成之者,性也。言萬物至是,乃利於性命之各正,而成其形質也。正即貞也,是孔子非有意與文王異也,緣其就天道而言,故其言如此。然利字亦只帶說,而非實德,惟文言引穆姜之言,乃分四德言之耳。自書言降衷,詩言秉彛,夫子於乾卦又發明品物之流形,本於一元之資始,性命之各正,由於乾道之變化。子思、孟子乃得本之以言性,然後人知性之本於天,聖人與人同此性,而不敢於自棄,此夫子所以為萬世道學之宗也。夫隂統於陽,造化之功用主於陽,而隂輔之,是夫子之釋元亨利貞,已該乾陽之終始,而包全圖之大義,不惟推廣文王之意,且會通羲文之合,豈如後世之註書者,尋章摘句於行墨之間哉?天道如是,人能體天之撰,則亦協元亨利貞之占矣。而與天合德者,惟聖人,故又即聖人以明之。彖只渾言一卦,而各爻之義已在其中,故夫子取爻義。龍象括以始終二字,以見易貴於知時也。易言時位,故於此首發之。有卦之時,有爻之時,此言爻之時也。初之位時當潛,二之位時當見,餘爻皆然,故曰六位時成。六龍,六陽爻也。聖人與人同此性,而察之无不明,由之无不盡,大明乾道之終始,而知六位之各以時成。其潛見飛躍,皆與天道之盈虚消息相凖。處三則惕,居上不亢,秉乾剛之德,而隨時處中,以求合乎天理。或奉若弗違,而申昭事之䖍,或裁成輔相,而宏参贊之業,皆乘龍御天也,是聖人亦天也。如是則履天位而濟羣生,如品物之流形,非即元亨乎?萬物各得其所,如性命之各正,非利貞乎?此聖人之乾道也。言道則以天為本,言人則以聖為極,此乾之義為至大,而易首揭之,亦以見人之與天地参也。天道,聖人言之似乎高遠,然天道之元亨利貞,非即吾之性命乎?聖人剛健中正之德,非即吾所同具之理乎?亦在乎自強不息而已。大明終始三句,宜在乃利貞之下,誤在前

文王繋詞,只以全卦之象而言。自周公逐爻分晰,遂覺一爻各有一爻之位,又各有其時與義。此聖人之作述,所以各不相蒙,而亦未嘗不互相發明也。龍以象乾道之變化,初九陽氣潛藏於下,或德之未成,或有其德而時之未可,皆宜潛而勿用,見則不潛矣。果為龍,未有不見者也。雖其時未可躍,未可飛,而其德行文章,令聞廣譽,著於當時者,自不可得而掩,如孔孟是也。雖不見用於世,而友教四方,著述六經,垂訓後世,守先待後,其德施亦普矣。利見大人,以爻而言,則為利見九五之大人,有其德則宜行其道也。用之占筮,則隨占者之德之時之位,以其所占之事,率而揆之,未有一定也。九三其位有未當,故曰因其時而惕。君子平日亦何嘗不終日乾乾,有時所處之位,非同安常處順,則其心愈加乾惕,是以雖危无咎,所謂敬慎不敗也。若字属上句讀,凡易中若字如字,皆形容之詞,反復言周而復始,无有間斷。乾乾連两乾,如坎坎蹇蹇,或重坎,或互重坎也。龍潛在淵,躍則出於淵,高於田,而近乎天矣。文言上下進退,只解或字,言其不必於進也。爻傳則主進而言,蓋四之位已在上矣。在淵,言其所自耳。淵,龍之所安也,有時或自淵而躍耳。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聖賢何容心焉?常人之進,進也;潛龍之進,躍也。正如伊、傅耕築荒野,若將終身,一旦形求幣聘,則堯、舜君民,為雨為霖矣。九五天位,乾為天德,五又陽剛中正,蓋與天合德之大人,故以飛龍在天擬之。其曰飛龍,雲行雨施,健行而不息也;其曰在天,首出庶物,高而不危也。

傳曰:大人造也,惟陽剛中正之大人,然後履帝位而不疚。又以見聖人清明在躬,志氣如神,純乎天理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,故能純一不已,與天合德也。上九德與位皆過於亢,而時又處其盈,是以有悔。知其亢而處之以謙,則悔亡矣。易言吉凶,非一定也。滿招損,謙受益,時乃天道,故曰盈不可久。六爻者,趨時者也。然剛健者其體,而變化者其用。苟吾心不能不溺於物欲,則龍德有虧,乂何時之可乘?各正保合,人各有至健之體,亦勉為龍而已矣。王昭素言九五,善矣。然潛、見、飛、躍,隨其所處之時與位,大以成大,小以成小,或惕或亢,皆可以自考驗。占法亦隨人,未可執一而論,易之所以不窮也。又見、飛、躍者,龍之用,而其本在於潛。潛雖勿用,而大用存焉。非潛則无由而見、而躍、而飛也。果其為龍,則亦未有不由潛而見、而或躍、或飛也。若龍之由潛而見、而躍、而飛、而亢,正如河圖之陽,由微而長、而盛,至於九則老而消,天道人事一也。卦之不變,有彖辭矣。皆變者,只占之卦。周公以乾變而坤有乾之體,非同純坤;坤變而乾有坤之體,非同純乾,與他卦不同,故又發用九、用六之例而繫之詞。剛為天德,以其不屈於欲,皆反而自治者也。若外見其剛,用罔用壯,則凶矣。六,陽爻皆變,則體剛而用柔,如龍之不見其首,剛在其中,所以吉也。

傳曰:不可為首,如太立崖岸,露圭角也。六,畫三才也。五,言天。三曰君子,人也;二曰田,地也。地下曰淵。龍之潛、見、飛、躍,象陽氣之升降消息,

天行健,君子以自彊不息。

彖爻皆言卦德大象乃實,以象言行健,天命之不已也。人則人欲間之,故不能不息,在自彊而已,終日乾乾可也。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